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官员贪污,拿出唐朝“免死金牌”抵罪!朱元璋一看乐了,放人

明朝官员贪污,拿出唐朝“免死金牌”抵罪!朱元璋一看乐了,放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4 更新时间:2024/1/19 10:07:15

公元1391年的一天,一个年轻人眉头紧锁焦急地来回踱步,

想到自己的父亲,很有可能命丧黄泉,他不由得已经汗流浃背。

突然,脑子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了家中的一件东西!

这件祖传之物,也许能够救自己的父亲一命!

原来,这个年轻人叫钱怞,他的父亲钱有勤涉嫌贪污税粮被抓!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贪污行为的深恶痛绝,这一次钱有勤很可能会丧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而钱家自祖上传下来一件东西,据说可以免除死罪!

钱怞因为担心父亲性命,此刻也顾不得思考那么多,这件从唐朝传到明朝的东西,能不能救父亲的性命?

现在,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赌一把了!

02 朱元璋的心思

钱怞的祖传之物正是一块由唐昭宗颁给钱氏祖先钱镠的一块丹书铁券,也叫作“免死牌”。

不过唐朝的“免死牌”拿到明朝皇帝面前管用吗?

还别说,朱元璋一听就乐了!传旨让钱怞带着“免死牌”赶来南京觐见!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钱怞带上那块“免死金牌”上进面圣。

金銮大殿之上,朱元璋第一次看到了那块传说中的“丹书铁券”。

钱家祖传下来的丹书铁券

此铁券形状呈覆瓦状,铁质,纵29.8厘米,横52厘米,

厚2.14厘米,重约132两,

铭文正文共计有333字,是唐代唐昭宗御赐诏书。

朱元璋仔细观赏了这块铁券,还不时的点头若有所思,

原来,古籍一直有记载这种“丹书铁券”从汉朝开始就有,为了表彰臣子的重要功绩,

朱元璋也打算仿照前朝颁布给自己的部下,以彰显他们助他一统大明江山的功绩!

不过,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其真实样子,

如今刚好钱家自称祖传之物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丹书铁券”,朱元璋正好一睹其真容。

钱怞见皇帝如此态度,心中也燃起了希望,

最终,朱元璋果真赦免了其父钱有勤的死罪,唐朝的免死金牌在500年后的明朝仍然有效!

可算得上一件幸事了!

03 免死牌的来历

钱家的这块“免死金牌”又名“钱镠铁券”,而钱镠到底立了什么样的惊世之功,

能够让唐昭宗颁给他一枚免死金牌呢?

唐朝乾宁二年,也就是公元895年,钱镠得知他的上司董昌要在越州起兵造反并邀他加入,

面对效忠朝廷和同僚之邀,钱镠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前者,

当时唐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末期,地方割据势力拥兵自重,唐昭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而此时的钱镠却选择忠于朝廷,还率军击溃叛军活捉董昌献给朝廷!

这一忠君爱国的表现,让唐昭宗大为赞赏,当即决定赐予钱镠“丹书铁券”!

此券可以免除钱镠本人九次死罪,而他的后世子孙可以免除三次死罪!

钱镠画像

04 免死金牌的漂泊

这块珍贵的“钱镠铁券”一开始一直被钱氏后人珍藏于宗族祠堂。

北宋时期,多位皇帝为了一睹铁券真容,命钱氏后人将其带到京城开封,

然而,宋末元初,也就是公元1276年,元朝军队攻陷钱氏所在的临海,

兵荒马乱之时,“钱镠铁券”不知所终。

直到56年之后的公元1331年,一个渔民在打鱼的时候无意间捞到了一个铁疙瘩,

最终确认就是“钱镠铁券”。

钱氏后人们闻讯后,花钱买回了铁券,便再次将它收藏于祠堂之内,

一直到明朝的时候,钱怞的父亲因为贪污差点没命,

这块钱氏免死金牌终于第一次发挥了它的作用,令得钱氏子孙免除一死!

05 仅此一件 异常珍贵

钱镠的忠义被这块“钱镠铁券”很好的诠释出来,这也是封建帝王最想传达给每个臣子的爱国理念!

因此,朱元璋见到这枚铁券,也承认了它的“免死”作用。

钱镠铁券实物

几百年来,从宋朝到明朝一直到清朝的乾隆皇帝,都为了一睹此物风采,

亲自颁布诏书召见钱氏子孙带着“铁券”进京面圣,这也说明了此物的珍贵价值。

乾隆皇帝预览之后,还赐给钱氏后人一个宝匣专门用于装铁券之用。

一千多年来,钱镠铁券历经战乱,忽隐忽现,除个别时段外,一直由钱镠后裔收藏。

我国著名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是钱镠的第三十三世孙。

1951年始,此物由浙江嵊州市长乐镇钱氏后裔将铁券献给人民政府,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

鉴于铁券的重大历史文物价值,1959年此物已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更多文章

  • 同样采用府兵制,为何西魏培养出强悍军队,唐朝却遭遇无兵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魏府兵制详解,唐朝的府兵制和明朝军户制,为什么唐朝的府兵制非常好用

    上图_ 北魏壁画 镇墓武士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实行鲜卑当兵、汉人务农民族歧视政策。六镇起义后,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双方对峙初期,西魏在经济、军事和人口上处于劣势。西魏大咖宇文泰亟需巩固地盘,以此加强自身权力。相较东魏,宇文泰既要避免鲜卑汉化的风险,又要防止鲜卑胡化的雷区。宇文泰采取胡汉结合的方法,

  • 最是薄情帝王家,唐玄宗听信宠妃谗言,处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这一年,唐玄宗决定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赐死城东驿”。太子李瑛为唐玄宗的次子,鄂王李瑶为其第五子,光王李琚为其第八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唐玄宗为什么要杀三个儿子?在大唐历史上,唐玄宗并不是一个糊涂人,他也是一个重要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曾经

  • 甘肃挖出一墓碑,揭开李世民“伪善”真相:篡位之心其实蓄谋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墓碑,甘肃酒泉李世民祖籍,李世民的墓是怎么挖出来的

    在出征之前,太子李建成却建议将秦王李世民帐下的大将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琼等人一同前往。其理由是李世民及其部将对战突厥有经验,让李世民的部将随同前去,对齐王有很大帮助。对于李渊而言,这个主意自然是好的,于是欣然同意。可对于李世民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李世民收买了在太子东宫担任率更丞职位的

  • 契丹叛唐:为后来节度使之制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契丹打不赢晚唐五代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对抗契丹,契丹叛唐

    关键词: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平定契丹前因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648年,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安置归附唐朝的契丹部落。▲松漠都督府遗址后果平定契丹:700年,武则天用降将李楷固、骆务整攻打契丹余部,将契丹平定。▲契丹族过程始末一、契丹部落遭受了饥荒公元696年,归附于唐朝的契丹部落遭受自然灾害,契丹酋长

  •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为何选择与父亲唐玄宗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亨怎么平定安史之乱,李亨和唐玄宗分兵,安史之乱太子李亨留在北方的意义

    李亨虽贵为太子,但活得真不容易!开元二十六年,当了23年太子的二哥李瑛被唐玄宗赐死,与他一同蒙难的还有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史称“一日杀三子”。李瑛死后,李亨捡了个大便宜,意外地当上了太子爷,那一年他27岁,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但只有李亨自己知道这个便宜不好赚,二哥的鲜血让他看得心惊肉跳。世人都知道李

  • 唐朝有1穷秀才,妻子非要改嫁,秀才说了57个字,闻者无不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十大经典故事,唐朝历史人物小故事,唐朝名人发生的有趣故事

    杨志坚有个媳妇,当年他母亲砸锅卖铁帮他娶的,本来一开始两人的婚后生活还不错,但很快,媳妇对杨志坚越来越厌烦。后来,她与同乡的赵老板勾搭上了,于是便要求和离。对于发妻,杨志坚自然是百般挽留,表示自己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给她最好的生活。但是媳妇却认为杨志坚说的都是鬼话,她是铁了心要跟赵老板双宿双飞,于是

  • 法国展出一份遗书,揭开唐朝灭亡原因:李隆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是907年的朱温篡唐,还是878年的黄巢起义,又或是宦官专权?或许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法国展开的一份遗书,揭开了唐朝覆亡的真实命运。这封遗书便是《封常清谢死表闻》,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了法国巴黎,正是它揭露了唐朝灭亡的真相。《封常清谢死表闻》是唐代名将封常清写给唐玄宗李隆基的临终表章,揭示李隆基才

  • 真正的隋唐第一猛将,一人横扫三国,李元霸只能靠边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四大猛将李元霸,李元霸是隋唐第一猛将吗,隋唐第一好汉真的是李元霸吗

    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如李元霸的原型李玄霸15岁就夭折了,还没有表现的机会。那么隋唐第一猛将是谁呢?他就是一代名将苏定方。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苏定方的父亲苏邕为保护乡里,也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负责讨伐当地的起义军。苏定方虽然才十几岁,但他“骁悍多力,胆气绝伦”,跟随父亲作战,每

  • 唐朝一将领被乱箭射死,李世民得知后用4个字评价他,让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有没有被箭射中眼睛,李世民被箭射中眼睛是真的吗,李世民单枪匹马一箭射死

    此人便是郭孝恪,根据相关史料记载,郭孝恪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跟自己老实巴交的兄长不一样,郭孝恪从小就喜欢结交当地的游侠剑客,因为重义,所以在当地小有名气。当时正值隋朝末年,瓦岗军的声势一时无两。郭孝恪在当地拉起了一支武装队伍投奔了瓦岗军。在郭孝恪投奔瓦岗的时候,李密已经赶走了翟让,自己成为了瓦岗军的

  • 一武将靠八个字从唐朝活到宋朝,侍奉13个皇帝,赵匡胤对他很看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太祖赵匡胤资料,赵匡胤对唐朝的评价,宋太祖赵匡胤军事能力

    最后,安史之乱在节度使的努力下被平定了,但节度使也因此坐大,唐王朝陷入了一个大怪圈,也就是“边镇强大,中央无力。”本来就已经苟延残喘了,唐僖宗时期,黄巢起义爆发,黄巢虽然只是一介农民,但在战阵厮杀这方面却十分有天赋,屡屡击溃唐朝军队,巅峰时期甚至还占领了国都长安,建国称帝。唐王朝耗尽了自己最后一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