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全民皆兵,有三支核心部队,面对成吉思汗为何没有抵抗力?

西夏全民皆兵,有三支核心部队,面对成吉思汗为何没有抵抗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59 更新时间:2024/1/17 3:43:20

西夏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朝,在和朝的战争中,曾多次占据绝对优势,从而独树一帜,成为一个能与宋、辽、金并立的王朝。西夏之所以能异军突起,主要原因是全民皆兵,并拥有三支核心部队。

可是,西夏面对成吉思汗时,为突然就没有抵抗力了呢?原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又引人深思。

西夏的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这就决定了其军队的数量。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历史知识,看看西夏到底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夏是由党项人建立,在中国五代时期,由于混战不断,一直生活在青海边缘的党项人找到了发展机会,开始不断由甘肃、陕西北部鄂尔多斯推进。最终,控制了整个宁夏、甘肃西部和陕西北部,并将都城建立在中兴府,也就是今天的宁夏银川。

正是因为面积不大,也导致西夏的人口不多,大约在300万左右,不过,西夏实行全民皆兵政策,老百姓平时主要搞生产,爆发战争的时候,才会进行集结。

根据成吉思汗进攻西夏时的估算,西夏能集结的兵力大约在50万左右。从组织结构来看,西夏有三支核心力量:分别是侍卫军、擒生军、地方军。

我们先来说说侍卫军。西夏的这支军队主要由贵族子弟组成,主要的职责是保护皇帝的安全,直接听从皇帝的命令,平时驻扎在京城内外,数量不多,为二万五千人左右。

擒生军是西夏的主力部队,数量约十万,不仅负责攻城、抢夺财物,还要守卫各地的城池,驻地主要在西夏国内的各重要军事城镇。

除了以上两种兵种外,西夏最为庞大的就是地方军。由于是全民皆兵,只要是15岁以上的男丁,都要接受训练,成为地方武装的一员。因此,这部分的兵力最多。

西夏从兵力的数量上来看,和金国、宋朝相比,虽然不多,但和成吉思汗的兵力相比,显然要多了好几倍。成吉思汗的兵力在典盛时期,也就13万左右。

作为全民皆兵的西夏,面对成吉思汗,为何没有抵抗力?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西夏的统治者昏庸。成吉思汗第一次试探性攻打西夏的时间是公元1205年,此时的西夏,金国一百多年的发展,统治者早已不思进取,昏庸不堪,为了争夺王位,宫斗不断。因此,在成吉思汗派蒙古骑兵对其进行试探性攻打的时候,并未引起西夏统治者的重视,都认为这是草原上的野蛮人可能是生活太苦了,前来抢夺一些财物。

当成吉思汗第二次来试探性攻打的时候,西夏的统治者依然是这样的想法,麻痹大意,放松了对成吉思汗的警惕。

二是西夏的兵力分散。擒生军是西夏的主力军,可是,这些军队都是驻扎在各个城市里,主要的职责是守卫城池,分散后,无法形成强大的抵抗力量。而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速度快,机动联合,每到一个城池,就迅速将其包围,攻破后立即屠城,让西夏的军队很难迅速集结起来。

三是地方军没有凝聚力。西夏的地方军主要是由农民、牧民组成,没有战争的时候,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搞生产。可是,随着西夏统治者的昏庸,导致老百姓的赋税加重后,地方军不断出现怨言,并不想真心拥戴西夏王朝。

正是以上原因,让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时候,异轻松,也导致西夏不堪一击。

注:图片为配图,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料来源:《宋辽金夏元史》、《草原帝国史》、《蒙古帝国史》。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史智库

更多文章

  • 西夏:最神秘的王朝,不仅文化消失于历史,更神奇的还有这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最神秘的王朝西夏,西夏王朝对历史贡献,老梁讲西夏王朝

    而剧中王凯饰演的宋仁宗这一角色颠覆了很多电视剧给网友所形成的惯有形象,像是《庆余年》里的庆帝,说句话就让大臣吓的汗流浃背。然而这里的仁宗皇帝,处处受制,一点都没有皇帝的威风。亲政之前被太后压着,好不容易等到自己亲政,娶的皇后是众位大臣极力推荐的“貌丑不至惑君”的曹丹姝。无论是前朝政事、还是后宫私情,

  • 《大明风华》热播,我们推测如果朱棣活捉了建文帝如何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杀建文了吗,大明风华朱棣征讨成功了吗,大明风华朱棣见建文视频

    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之役”爆发背景:大明王朝皇帝执掌朝政,作为亲人的藩王替皇帝分镇藩篱的格局是明太祖朱元璋老人家留下的规矩。在这位洪武万岁看来什么心腹大臣都不如自己家人靠谱,所以才逆潮流而动分封藩王分镇天下。在太子朱标去世后,为了力保根据祖训选择的皇孙朱允炆登基明太祖掀起三大案。在无数功臣宿将纷纷被杀

  •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看到一尊武将塑像,勃然大怒,给我把他拿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两位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究竟又有怎样的瓜葛,让赵匡胤去武庙祭拜看到白起时会勃然大怒,觉得白起不配被祭祀,将其撤下?有人说这是因为发生在公元前262年的长平之战,白起带领秦军坑杀了赵国40万降军,赵匡胤是为了报仇(毕竟也姓赵)。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而且对于赵匡胤来说

  • 明宣宗宅心仁厚,却为何把亲叔叔朱高煦放在缸里,做了炭火烧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朱高煦,明宣宗和朱高煦的关系,明宣宗为什么要活活烤死朱高煦

    皇帝这个位置太诱人,拥有无上的荣光和权威,谁都想当穿上龙袍坐上龙椅。可皇帝只有一个,想当皇帝别无选择,只能靠抢。因此,围绕着皇位而进行的明争暗斗可谓是好戏连台,精彩不断。上世纪15世纪20年代,因为皇位继承,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开展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这场较量是怎样进行的,结局如何呢

  • 明宪宗一登基,就宣布给于谦平反,明英宗:正合我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别的能耐有没有,手腕一定得有。自己退休的时候,让大臣蒙冤和把大臣贬职,然后让继任的皇帝给他们平反,或者提拔重要被贬职的官员,让新皇帝轻松收买人心,就是其中一个高明手腕。所以历朝历代的新天子登基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和平反冤假错案,这样可以团结一切团结的力量,弥合社会裂痕,树立新皇帝英明

  • 古代著名离婚案件——王太祝生前嫁妇,王安石思想为何如此超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太祝和王安石的关系,王安石休妻的故事,王安石生前照片

    而王安石为了儿媳后半生的幸福,还是义无反顾地将儿媳想办法改嫁出去了。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等等,这里一堆头衔就不多说了,而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自然也是人中龙凤,王雱作为王安石的儿子,仅仅二十三岁就进士及第,被世人称为“小圣人”,家世显赫,又有功名在身,自然是不少大家

  •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徐有贞和石亨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祁镇和石亨,朱祁镇夺门之变后做皇帝好吗,明英宗如何除掉石亨和徐有贞的

    当皇帝必须要具备执行力、决断力和过人的度量。等于说一个皇帝要够"狠"、够"毒"、够"虚伪"。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概莫如此。但朱祁钰不仅不够狠、不够毒、不够虚伪,也不是那种憨厚仁义的君子;严格说来,他倒是那种很小人、气量和狭窄的人。从以下几件事就可以看出朱祁钰的人品。一、不够仁义。土木堡之变

  •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后,他是如何一夜成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王阳明龙场悟道用了多少年,王阳明为什么在龙场悟道

    王阳明悟道的起点,是在贵州省修文县一个叫龙场的地方,在明朝时期,龙场是一个蛮荒之地,当地都是土著人,民智不开,经济、文化极端不发达。那么,王阳明悟道后,他是如何一夜成名的呢?有读者认为,王阳明虽然是一个被贬职的官员,但他毕竟是一个官员,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其理由是:越是落后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越惧怕

  • 北宋连北京和大同都没统治过,为什么能被认为是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是否是大一统王朝,北宋为什么是大一统的王朝,北宋算不算大一统时代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秦朝估计不会有争议,嬴政灭了六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疆域扩展到岭南地区,那是妥妥的大一统,而且是第一次大一统。隋唐也是大一统,唐朝时期突厥臣服、海内归心、蛮夷来贺,当然也是大一统的盛世。后世的元明清也做到了疆域和政权的长期稳定,也是大一统。再看宋朝,虽然经济繁荣

  • 既攘外,也安内,矢志一统天下——北宋初年的内外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的内忧外患是什么,总结北宋的治国方略,宋朝治国之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北宋初建政权建立之初,北有辽、北汉;南有南唐、后蜀、吴越等小政权,内有各地节度使藩镇叛乱,在平定国内叛乱,建立了强有力的集权政治后,赵匡胤开始着手剪除全国的割据政权。昔年柴荣的思路是先难后易,而如今赵匡胤却选择了先易后难,乾德元年(公元前965年),先是派慕容延钊和李处耘攻灭两湖地区,乾德二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