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当年入川带的是黄忠魏延,为什么不是赵云?有这样四大原因

刘备当年入川带的是黄忠魏延,为什么不是赵云?有这样四大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87 更新时间:2024/2/8 9:52:58

想要夺取益州,还得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古时候打仗,都是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才更显得自己更加名正言顺。曹操当年想要夺取徐州的时候,选择的理由是为父报仇。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虽然是名正言顺,但私底下却是心怀鬼胎。

公元221年,曹操进攻张鲁的地盘,刘璋十分害怕。刘备这个时候有了可趁之机,便随同法正带兵两万一起入蜀参与作战。但是在入川的队伍当中,所带领的武将当中,刘备为什么带黄忠魏延,而不是赵云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刘备不得不选择刚刚投靠的将领。

一、黄忠魏延作为新晋成员,更有展露自己能力的想法,更有冲劲

黄忠的战斗力,在关羽攻打长沙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展示。黄忠不仅箭术高超,而且黄忠虽然年龄大了,但是战斗力和关羽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被评为五虎上将,也是实至名归。魏延同样是一名新晋的将领,魏延在关羽攻打长沙之时,刀劈韩玄,救了黄忠,打开城门迎接关羽进城。可见魏延并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人,而是一个有想法、有见识的武将。更何况魏延早就有了投靠刘备的心思,只不过当时并没有找到刘备的踪迹。

这两员武将都是有实力的武将,刘备之所以带着这两位一起外出作战,也是有着自己的算盘的,对于新加入的成员,肯定要看看他们的表现如何。同时他们也急迫想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以便可以更好证实自己。

二、黄忠魏延本是荆州旧部,黄忠与关羽不合

黄忠和魏延两人,都曾经是荆州的旧部。那么论人际关系这一块的话,刘备阵营当中的人,肯定比不上这二人。更何况关羽本身就有点骜不驯,看不起老将黄忠,张飞之前在徐州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关羽也处理不好和黄忠魏延的关系,那么这两个人会不会也和当年的曹豹一样,把荆州城也给卖了。这个自然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毕竟荆州也是刚刚拿到手,这份战果可以说来之不易,飘零多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地盘。与其将两个人放在荆州不放心,还不如带在身边更加稳妥。以这两个人的能力,不管是上场杀敌还是冲锋陷阵,实力也是非常突出的。

《三国志·黄忠传》: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黄忠成为老当益壮的代言人,同时在刘备收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志》: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在夺得汉中之后,刘备对魏延委以重任。可见魏延的能力和被信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关羽。刘备这样的做法,显然摆明了就是为了更好的收服魏延。以及向那些荆州的旧派展示了自己唯才是用的做法。

三、关羽和诸葛亮之间,需要一个和事佬

以关羽桀骜不驯的性格,除了自己的兄弟。天下没有几个人可以放在眼中的,就连堂堂东吴的君主孙权,关羽也照骂不误。虽然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先生,但是在关羽的心中,也非常看不起文人,这大概就是自古以来的文臣武将,双方很难合作的缘故吧。关羽最大的缺点就是"恤士卒而慢士大夫",虽然关羽战场上得意,可官场上要不是自己大哥是刘备,估计早就折戟沉沙许多次了。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来的谋士,如果直接让关羽和诸葛亮两人共事,在刘备的心中,显然是不放心的。对于关羽的性格,刘备自然是最清楚不过了。如果关羽的犟脾气起来,不听从诸葛亮的指挥,那么事情将会变得十分复杂。如果有一个和事佬的话,所有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这个和事佬便是赵云。赵云的存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两人出现矛盾,赵云可以随时调节。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演义当中,赵云大多数时候都是陪在诸葛亮的身边,以及许多的政令调度,都是赵云代为跑腿办事。

赵云自从跟随刘备之后,长坂坡上七进七出,勇救少主。而且在长时间追随刘备的过程中,忠心的维护刘备的安全,这些在关羽的眼中,肯定也是明白的。赵云和刘关张虽然没有进行兄弟相拜的仪式,但是关羽依然将赵云也看作是自己的兄弟,荆州有了赵云的存在,也就使得刘备可以安心的入川作战。

四、赵云有属于自己的职责

赵云在跟随刘备的那些岁月中,他的任职目标就是保护刘备以及刘备家眷的安全。这在长坂坡就已经显示出来,赵云在曹营千军万马当中寻找幼主以及刘备的两位夫人,毫不惜命。张飞和关羽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在演义当中还有过赵云临江截阿斗,当孙夫人想要带走阿斗的时候,赵云出现后及时制止。

虽然表面上刘备并不在乎阿斗,甚至在赵云面前还摔过阿斗一次,但这种表演在当时的情况,是收拢人心的最好的时机。赵云虽然是一名武将,刘备身边更需要这样一个能够帮自己稳定后方的人物。

刘备之所以带着黄忠和魏延入川,一方面是自己身边的武将并不是很多,另一方面是为了荆州的稳定着想。赵云留守荆州更加重要,这个和事佬的存在可以帮助刘备稳定自己的大后方。不至于出现当年的徐州类似的事情,可以妥善的维护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否则历史上也不会将赵云评为"一代儒将"。以上的原因也是刘备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老百姓如此沉醉于听三国故事,是因为三国演义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一直被大家奉为经典,因为名著内容的厚重感,可以沉淀千年,长久不衰。

对于学生们来说,四大名著内容一直是语文考试的重点,从小学到中学贯穿始终。尤其是近几年的中高考,对四大名著的内容考察力度很大,且占比趋势越来越高。

学生们读四大名著原版,既耽误时间,还晦涩难懂,读起来相当头疼,比如我自己小时候读红楼,读着读着就睡了,当催眠用。

央视推荐了一套《四大名著演播版》,这套书是专为学生群体打造,书中增加了导读、注释和生僻词注音的辅助设计,专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出版社还特别为此邀请了国内四位知名艺术家,耗时四年为全套书录制了三百小时的高水准音频,学生们能一边看书,一边听音频,一边享受学知识的过程。

现在购买,更有一份非常实用的赠品——四大名著考点分析与习题+人物关系图谱!

四大名著的精华,比如作者简介、人物分析、艺术特色这些,都被浓缩入书中,更重要的还有精选的全国中考、高考的应试真题,读完书马上可以用真题进行测试,巩固孩子学到的书中知识点。

更多文章

  • 匈奴后裔大概分成有多少个民族?都有着怎样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匈奴民族的历史和去向,匈奴分出来多少个民族,匈奴族的贡献有哪些

    匈奴在史书的起源:从周朝开始我国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敌人称为戎狄。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了战国时期,北方赫然出现了两大部族:匈奴和东胡开始肆虐秦、赵和燕国。这些人胡服骑射,来去如风。中原还是战车时代,后来赵武灵王就是学习了匈奴的作战方式才让赵国崛起。但是受限于骑兵的数量所以秦赵燕三国对待匈奴也东胡主要还是防

  • 性格决定命运的三国名将钟会,造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钟会之死,三国钟会算是名将吗,钟会个人简介

    三国鼎立已成,是存量时代的博弈,彼时事关得失,三方势力攻守于尺寸之间,发展于此消彼长,或得于算计,背盟弃约,反友为敌,“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攘攘熙熙皆为利往”;或失于内耗,你争我夺,鬼蜮伎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皆令人如履薄冰,此中人物亦面孔如置灯下,恍惚间忽明忽暗,难以琢磨,忠奸难辨——如钟会。钟

  • 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独断专横之前,也曾虚怀若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正史中的董卓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学家对董卓的评价,如何评价董卓这个历史人物

    比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曹操是个中性人物,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是个大智大勇的英雄人物。可到了罗贯中笔下,曹操就是一个大坏蛋。因为罗贯中写的是小说,要有正派反派,为了突出刘备对汉朝的忠心,必须把曹操描写成大奸臣;用曹操的孬衬托刘备的好。就跟我们现在的电影一样,反派人物都是头上生疮、脚底板流

  • 张嫣是吕雉外孙女,在诛吕行动中,为何被汉文帝刘恒放过一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恒和张嫣谁厉害,吕雉和张嫣的关系,刘恒与张嫣

    公元前180年,吕雉病逝,隐忍已久的齐哀王刘襄联合汉朝老臣陈平和周勃发动诛吕行动,大肆屠杀吕氏子孙,男女老少无一幸免。在这场暴乱中,刘恒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既没有势力,又没有怎么出力,结果却捡了一个大便宜,轻而易举地当上了皇帝。刘恒当上皇帝之后,按理说不会容忍和吕雉有关系的人活在世上,但是却将张嫣留

  •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战略规划完全实现了吗?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隆中战略图解,诸葛亮和隆中什么关系,诸葛亮的隆中有发展吗

    隆中对出台的背景我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根据史实做出的推论:首先刘备当时屡战屡败,几乎没有存身之地。如果不是刘表给他新野一县之地,刘备都不知道到哪里去。刘备曾经混迹各个军阀之间的北方被曹操统一,所以年过50的刘备仅仅勉强生存。身边的武装力量仍旧是并不过千,将不过关张张云。要知道现在不是十八路诸侯讨

  • 三国老大谁更心机?曹操实用主义,孙权帮派主义,刘备理想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孙权曹操谁最成功,三国刘备曹操孙权谁的人气最高,三国刘备曹操孙权谁能力强

    汉朝末年,随着黄巾军的起义,一个延续了百年的乱世正式拉开了序幕。然而乱世毕竟不是游戏,不能依靠一个人就能结束这种纷争,只有招揽更多的人才,才能够在乱世上得到一席之地。而能在东汉末年中,笑得最后,自然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曹孙刘三人。那么他们在用人方面,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一:曹操,实用主义,用完即弃曹操作为

  • 彻底降服匈奴,创造帝国中兴,汉宣帝的历史名望为何不如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是怎么打败匈奴,汉宣帝为何打败匈奴,汉宣帝对匈奴的贡献

    西汉还有一个杰出的皇帝,但是十分低调,低调到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那便是汉宣帝。汉武帝和汉宣帝,一前一后,共同开创了汉朝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同样是劳苦功高,同样是功绩斐然,但是二人的名气却相差甚远,这是为何?汉武帝和汉宣帝在治国的道路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政绩上不好比较,不能说汉宣帝的文治武功就高

  • 陕西出土一件国宝,是秦始皇图谋天下的不二利器,五次出巡全靠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秦始皇在他统治时期又是如何当起一方霸主的?他的野心有多大?秦始皇陵铜车马又代表了什么时代显著特色?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秦始皇陵铜车马,一起了解大秦帝国吧!秦国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秦始皇显然功不可没。那么秦始皇又是如何带领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迅速崛起成为一代帝国呢?个人认为杰出的人

  • 一代名将、步战王者,却死于无名之辈的手上,曹操需要为此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一生最辉煌的战绩,无名之辈曹操,曹操最厉害的四个武将

    战争虽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浑身便充斥着血与泪的教训,但无论是作为统治者维护政权的一种手段,还是一部分人步入上流社会的捷径,它的存在也都有其合理之处。放眼于浩瀚的军事史银河,我们会发现古今中外从来都不缺乏那些英勇善战攻城略地的武将,或是坐镇指挥运筹帷幄的智将,他们宛如一颗颗耀眼的行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 王莽接二连三杀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莽杀子之谜全集,王莽杀子真相揭秘,历史上的王莽被刺杀

    兵荒马乱出于生存,父亲选择放弃儿子可能在当时的社会舆论环境中并不会收到过多谴责,但和平时期,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抛弃亲情,无论道德规范如何不同,在任何时代,都是要被口诛笔伐的对象。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曾经令各国仰视,富国强兵,尊王攘夷,一度使无序的状态得到改观,但这位包举宇内的英主万年生活却十分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