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0年,吕雉病逝,隐忍已久的齐哀王刘襄联合汉朝老臣陈平和周勃发动诛吕行动,大肆屠杀吕氏子孙,男女老少无一幸免。
在这场暴乱中,刘恒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既没有势力,又没有怎么出力,结果却捡了一个大便宜,轻而易举地当上了皇帝。
刘恒当上皇帝之后,按理说不会容忍和吕雉有关系的人活在世上,但是却将张嫣留下,这是为何?
张嫣是吕雉和刘邦的外孙女,身体中既有吕家的血液又有老刘家的血液,老刘家的血液比吕家的血液尊贵多了,吕氏子孙只是和吕雉有血缘关系,跟刘邦没半毛钱的关系,而张嫣可是正儿八经的皇族后裔,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张嫣完全可以跟吕家撇清关系,不会被划分到吕氏党羽中。
古代贵族本就高人一等,享受着各种特权,即使吕雉有诸多不是,但是看在刘邦的面子上,刘恒还是会对张嫣网开一面,留她一条活路。
诛吕行动本就是权力之争,张嫣能活下来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没有对刘恒的权力造成任何威胁。
张嫣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吕雉的外孙女,又是吕雉的儿媳妇,为了亲上加亲,巩固皇权,张嫣十一岁入宫被迫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并封为皇后。
张嫣虽然贵为皇后,但是却无法行使皇后的权力,因为一切大权都被吕雉掌控,她只能做一个傀儡,乖乖地听吕雉的话,张嫣在做皇后期间只干了一件事,抚养刘盈和一个宫女的儿子刘恭,而刘恭最后被吕雉暗中杀死了。
吕雉死后,张嫣就失去了靠山,而且没有孩子,无依无靠,自然不会对刘恒造成威胁。
汉朝十分注重孝道,在选拔人才时孝顺成为一个重要指标,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希望官员是一个人德高望重、品行高尚的人。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闻名,侍奉母亲的故事还被记入《二十四孝》,刘恒在当时有很好的名声,如果杀掉张嫣,于情于理,都是对父亲的不孝,对晚辈的不仁义,这样只会给自己抹黑,造成负面影响。
张嫣十一岁就嫁人,行为一直受到外婆的约束,完全是一个政治牺牲品,仁义宽厚的汉文帝是很同情她的,于是将她安置下来,张嫣最后在北宫孤独终老,四十岁那年病逝,与汉惠帝合葬,谥号"孝惠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