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嫣是吕雉外孙女,在诛吕行动中,为何被汉文帝刘恒放过一马?

张嫣是吕雉外孙女,在诛吕行动中,为何被汉文帝刘恒放过一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79 更新时间:2024/3/7 9:08:59

公元前180年,吕雉病逝,隐忍已久的齐哀王刘襄联合汉朝老臣陈平周勃发动诛吕行动,大肆屠杀吕氏子孙,男女老少无一幸免。

在这场暴乱中,刘恒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既没有势力,又没有怎么出力,结果却捡了一个大便宜,轻而易举地当上了皇帝。

刘恒当上皇帝之后,按理说不会容忍和吕雉有关系的人活在世上,但是却将张嫣留下,这是为何?

张嫣是吕雉和刘邦的外孙女,身体中既有吕家的血液又有老刘家的血液,老刘家的血液比吕家的血液尊贵多了,吕氏子孙只是和吕雉有血缘关系,跟刘邦没半毛钱的关系,而张嫣可是正儿八经的皇族后裔,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张嫣完全可以跟吕家撇清关系,不会被划分到吕氏党羽中。

古代贵族本就高人一等,享受着各种特权,即使吕雉有诸多不是,但是看在刘邦的面子上,刘恒还是会对张嫣网开一面,留她一条活路。

诛吕行动本就是权力之争,张嫣能活下来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没有对刘恒的权力造成任何威胁。

张嫣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吕雉的外孙女,又是吕雉的儿媳妇,为了亲上加亲,巩固皇权,张嫣十一岁入宫被迫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并封为皇后。

张嫣虽然贵为皇后,但是却无法行使皇后的权力,因为一切大权都被吕雉掌控,她只能做一个傀儡,乖乖地听吕雉的话,张嫣在做皇后期间只干了一件事,抚养刘盈和一个宫女的儿子刘恭,而刘恭最后被吕雉暗中杀死了。

吕雉死后,张嫣就失去了靠山,而且没有孩子,无依无靠,自然不会对刘恒造成威胁。

汉朝十分注重孝道,在选拔人才时孝顺成为一个重要指标,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希望官员是一个人德高望重、品行高尚的人。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闻名,侍奉母亲的故事还被记入《二十四孝》,刘恒在当时有很好的名声,如果杀掉张嫣,于情于理,都是对父亲的不孝,对晚辈的不仁义,这样只会给自己抹黑,造成负面影响。

张嫣十一岁就嫁人,行为一直受到外婆的约束,完全是一个政治牺牲品,仁义宽厚的汉文帝是很同情她的,于是将她安置下来,张嫣最后在北宫孤独终老,四十岁那年病逝,与汉惠帝合葬,谥号"孝惠皇后"。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战略规划完全实现了吗?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隆中战略图解,诸葛亮和隆中什么关系,诸葛亮的隆中有发展吗

    隆中对出台的背景我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根据史实做出的推论:首先刘备当时屡战屡败,几乎没有存身之地。如果不是刘表给他新野一县之地,刘备都不知道到哪里去。刘备曾经混迹各个军阀之间的北方被曹操统一,所以年过50的刘备仅仅勉强生存。身边的武装力量仍旧是并不过千,将不过关张张云。要知道现在不是十八路诸侯讨

  • 三国老大谁更心机?曹操实用主义,孙权帮派主义,刘备理想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孙权曹操谁最成功,三国刘备曹操孙权谁的人气最高,三国刘备曹操孙权谁能力强

    汉朝末年,随着黄巾军的起义,一个延续了百年的乱世正式拉开了序幕。然而乱世毕竟不是游戏,不能依靠一个人就能结束这种纷争,只有招揽更多的人才,才能够在乱世上得到一席之地。而能在东汉末年中,笑得最后,自然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曹孙刘三人。那么他们在用人方面,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一:曹操,实用主义,用完即弃曹操作为

  • 彻底降服匈奴,创造帝国中兴,汉宣帝的历史名望为何不如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是怎么打败匈奴,汉宣帝为何打败匈奴,汉宣帝对匈奴的贡献

    西汉还有一个杰出的皇帝,但是十分低调,低调到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那便是汉宣帝。汉武帝和汉宣帝,一前一后,共同开创了汉朝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同样是劳苦功高,同样是功绩斐然,但是二人的名气却相差甚远,这是为何?汉武帝和汉宣帝在治国的道路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政绩上不好比较,不能说汉宣帝的文治武功就高

  • 陕西出土一件国宝,是秦始皇图谋天下的不二利器,五次出巡全靠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秦始皇在他统治时期又是如何当起一方霸主的?他的野心有多大?秦始皇陵铜车马又代表了什么时代显著特色?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秦始皇陵铜车马,一起了解大秦帝国吧!秦国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秦始皇显然功不可没。那么秦始皇又是如何带领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迅速崛起成为一代帝国呢?个人认为杰出的人

  • 一代名将、步战王者,却死于无名之辈的手上,曹操需要为此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一生最辉煌的战绩,无名之辈曹操,曹操最厉害的四个武将

    战争虽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浑身便充斥着血与泪的教训,但无论是作为统治者维护政权的一种手段,还是一部分人步入上流社会的捷径,它的存在也都有其合理之处。放眼于浩瀚的军事史银河,我们会发现古今中外从来都不缺乏那些英勇善战攻城略地的武将,或是坐镇指挥运筹帷幄的智将,他们宛如一颗颗耀眼的行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 王莽接二连三杀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莽杀子之谜全集,王莽杀子真相揭秘,历史上的王莽被刺杀

    兵荒马乱出于生存,父亲选择放弃儿子可能在当时的社会舆论环境中并不会收到过多谴责,但和平时期,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抛弃亲情,无论道德规范如何不同,在任何时代,都是要被口诛笔伐的对象。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曾经令各国仰视,富国强兵,尊王攘夷,一度使无序的状态得到改观,但这位包举宇内的英主万年生活却十分悲惨

  • 李斯被腰斩之时,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没有一人站出来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看戏看电视剧经常见皇上要杀人的时候,大臣苦苦哀求,皇帝最后还是改变主意,刀下留人。那是因为只有电视剧才敢这么演,因为编剧和导演以及群演都不怕皇帝,上面高高在上的,只是个一会还要抢盒饭吃的假皇帝。俗话说世态炎凉,人都是趋炎附势的,魏忠贤当权的时候,干儿子干孙子遍地都是,魏公公一手遮天,权倾朝野,谁见了

  • 垓下之战本有10万大军,为何打到最后,项羽只带了800精骑逃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垓下之战项羽逃跑了吗,垓下之战项羽抛弃了大军吗,垓下之战项羽为什么会失败

    当时,项羽的楚军虽然还有十万人马,但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人困马乏,已经是强弩之末。再看对手刘邦这边,汉军二十万左右,加上齐王韩信三十万雄兵,还有彭越、英布,刘贾等共五路大军在垓下对项羽形成重重包围之势。毫不夸张地说,垓下之战楚汉力量对比,在一比八左右。关于这场战争,高祖本纪是这样描述的:"高祖与诸侯

  • 刘备的甘、糜两位夫人有多么倾国倾城?为何山贼惦记,曹操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的甘夫人和糜夫人,刘备与甘夫人的关系,三国的刘备有几个老婆几个孩子

    话说这个甘夫人肤如凝脂,皮肤晶莹剔透,跟有人送给刘备的白玉美人都有得一拼,连众人隔远看,都不太分得清楚哪个是白玉美人,哪个是甘夫人。当然这也只是道听途说外加合理夸张,真实性有待考证却永远也无法考证。他俩在成亲不久,就生下来了一个男孩,也就是后来的阿斗——后主刘禅。早年的刘备东征西战,经常为了逃命而无

  • 《隆中对》3句良策刘备理解对1句关羽理解错1句还有一句成空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诸葛亮隆中三策,隆中对中体现刘备志向的句子,隆中对诸葛亮给刘备哪些策略

    (说历史的女人——第842期)三国大谋士或大谋臣很多,也出了很多大谋划,比较有名的,比如荀彧为曹操规划的统一北方蓝图,再比如周瑜为孙权谋划的二分天下之策,以及鲁肃的榻上策。但除了荀彧的谋划实现之外,周瑜和鲁肃的谋划都没实现。相比之下,若论影响力和知名度,要以诸葛亮的《隆中对》最为知名,可谓三国第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