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章邯输给项羽后选择追随他,为何在废丘不敌刘邦,却选择自杀?

章邯输给项羽后选择追随他,为何在废丘不敌刘邦,却选择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05 更新时间:2024/2/8 17:19:00

章邯投降项羽的原因

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原将军孰计之。”

这段话是司马欣劝诫章邯说的,其意思是赵高一手遮天,如果手下的将军打仗赢了,必然会引起嫉妒;而如果战败,则会被追究讨伐不利的结果,这就意味着不管是战赢还是战败,其结果就一个,那就是死路一条!需要及早做好后路,那么后路是什么呢?加入项羽阵营!在章邯犹豫思量之时,陈余也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了白起蒙恬的例子,都是大秦的有功之臣,其结果却都是悲壮的,与其这样不如选择反戈一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章邯派人接触项羽所部,可是当时他与项羽商谈并未达成合意,于是又一战出现了,经过此战之后,秦军大败。这样的战斗结果能怪谁?怪章邯指挥不力?要知道那些所谓的秦军只不过是骊山徒刑之人,在仓促的情况下组建而成,其向心力与战斗力本来就如散兵游勇。战败后的章邯再次与项羽接洽,这一次项羽低姿态接纳了章邯,之后更是封他为雍王。与其说章邯被项羽的军事能力所折服,不如说当时的形势强强联合才是真。

章邯的“投名状”背后是惺惺相惜还是各怀鬼胎?

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面对章邯的投降,项羽还是有自己的打算,毕竟你章邯还是秦军将领,二十多万的秦卒一下子就降了,既是楚军发展的机会也是楚军身边的一颗雷,万一是诈降该怎么处理?面对这种问题,项羽下令手下在新安城南坑杀降卒二十万,而那些发下兵器被坑杀的降卒只能挂在章邯的名下,正是他带来的降卒“投名状”,让项羽放心大胆地使用他。

降卒被坑杀了,大家都能放低戒备之心,互通有无了?显然不可能!面对投奔自己的降将,项羽将章邯安置在楚军中,而曾经反复投靠的司马欣则被安排做前锋,为什么?说得好听就是为降将找到立功机会,说的直白点就是让司马欣做炮灰。这样的安排会是无心之举?很难说这不是项羽在考验章邯“合作”的诚意。

章邯不投降刘邦的原因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二年六月,汉军引水灌废丘,废丘降汉,章邯自杀。

这是史书所载章邯被刘邦盯上的时间,从汉元年八月到汉二年六月,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面章邯与汉军鏖战,从陈仓到好畤,再到废丘,章邯被刘邦所部步步逼退,在刘邦听却手下的计策之后,水淹七军的戏码上演了。经过此役之后,章邯落败。面对刘邦大军,章邯选择了自杀成仁,虽然有点悲壮,却不失军人本色。那么面对刘邦大军,章邯为何会选择自杀,而不是静静等待刘邦到来,再易主子呢?

其一,口碑。章邯从投降项羽其实已经是走投无路之后的选择,战败再选择投靠刘邦,那么章邯在项羽眼里,甚至在世人眼里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无非也是一个为了性命与财富而折腰的武夫而已。

其二,有不服气的因素存在。在当时众多的诸侯中,为什么章邯选择向项羽低头?巨鹿之战的身名所折服!其他诸侯有什么?对于章邯而言,都是军事上有战绩的主,多少有点是英雄惜英雄的味道,为什么要投降刘邦?他刘邦有什么可取之处?是能打得过自己还是有着让自己叹服的个人魅力?

其三,军人气节。秦朝三个降将,都被项羽都封了王,如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章邯比这两位好的地方是没有反复投主,在成皋之战中司马欣与董翳被击败,他们选择的不再是投降,而是自杀成仁。现在自己同样被刘邦大军击败,难道可以为了性命向刘邦低头?所以自杀才更符合章邯的军人气节。

结语:章邯从秦将到项羽阵营的一员武将,再到被汉军所击败,最后选择自杀了却自己,绝不是认为刘邦无可取之处,不值得自己辅佐那么简单,在章邯身上军人气节,甚至是后世的评论之言或许也是诸多因素之一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的四大美女中,为什么没有赵飞燕?本来有她,后来却被去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飞燕是四大美女吗,赵飞燕为啥没评为四大美女,绝世美女赵飞燕为何不属四大美女

    最早,中国古代有名的“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赵飞燕和杨玉环。甚至,在1909年的时候,沙俄探险者柯基洛夫在甘肃的西夏国黑水城遗址发现的南宋平阳木刻年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也称为《四美图》中,画的也是王昭君、赵飞燕、班昭、绿珠四位古代美人。后来,赵飞燕的地位被貂蝉取代,这可能跟她的个人口碑有

  • 被称为困龙之地的邢台沙丘,为何让秦始皇之后的帝王绕道而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死于邢台沙丘,秦始皇沙丘传说,邢台沙丘为什么没有秦始皇

    根据当地县志记载:当地土壤属于沙质容易堆积成丘,故古名沙丘。虽然今天的沙丘遗址萧条破败是在普通不过的村庄,但在秦朝之前这里却是一个风水宝地。植物茂盛、动物频繁出没,是一个难得的休闲养生之地。所以从上古到秦朝,很多政权都曾经在此建有行宫。但是如此美好的地方却因三位帝王的悲惨遭遇,而被成为困龙之地。没有

  • 夷陵之战时蜀吴两国难得反目成仇,曹魏为何不趁机伐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夷陵之战蜀吴各死多少人,夷陵之战后蜀吴还打过吗,夷陵之战吴国为何不灭蜀

    夷陵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10月,也就是刘备出兵伐吴的前一年曹丕受禅代汉自立建立魏国。改元黄初,国号魏。曹丕在三国之中抢先登基,第一个称帝。公元221年4月汉中王刘备假惺惺的在群臣劝进下称帝,改元章武国号汉。同年七月,刘备不顾群臣反对率领大军出征。东征吴国刘备虽然打的是为二弟关羽

  • 扶苏、蒙恬本是大秦翻盘的希望,但是轻信伪诏自杀属于愚忠蠢孝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扶苏继位的必然性公子扶苏宽厚仁爱,深受始皇帝喜爱。虽然施政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依法治国的大秦在统一六国的短时间内应该休养生息。所谓弓不能拉得太满,过刚易折。如果扶苏继位,刚好在一味强硬的苦秦政策下进行疏导和缓解,使得六国遗民可以从容过渡。最终成为大秦帝国的忠诚臣民。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

  • 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秦朝为何没有征伐河西、开拓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帝王征伐西域的原因,秦始皇时期跟西域有往来吗,秦始皇统一后的疆土

    眼界问题从夏商周三代王朝开始,统治和辐射范围就没有离开过黄河和长江流域。一直到西周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才让诸侯开枝散叶把诸侯国在全国铺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原来周王朝没有直接统治的区域。说白了,周王朝的分封有让诸侯国为王朝开疆拓土的目的。通常侯国周边基本都是胡人部落和猛兽,比如燕国、齐国、楚国、秦国等

  • 怎么理解易中天谈曹操时说: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易中天讲曹操小时候,易中天讲曹操一辈子最大遗憾,易中天说曹操的实力

    但为什么易中天评价曹操的时候,会说凡是孩子在童年显得很老实,长大成人后都没多大出息呢?孩子小时候显得老实沉默,在有些大人看来是乖巧懂事,表示的也挺喜欢,反倒是一些调皮捣蛋的野孩子,会闹得大人心烦,从而对其不喜欢。殊不知,有远见者则据此判断孩子将来的“命运”。易中天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表述:“曹操幼年小

  • 千年来,三国墓被盗了个遍,唯独此人的墓,明明知道地方却不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唯一挖开的三国墓,三国还有几座墓没找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大墓

    公元220年,一代武圣关羽死在了敌人手中。之后,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同时,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当阳,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关羽墓,以招魂祭祀。关羽离世之后,他的首级被埋葬在洛阳,可身体却被安葬在当阳,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

  • 老子太强大,儿子往往籍籍无名,关羽就是其中的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中的老子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老子,历史人物讲解老子

    关平,字不明,有人说其字是“坦之”,有人说其字是“定国”。在生活中,关平是关羽的助手,帮助其处理生活上的大小事务。在战争中,关平是关羽的副将。两人并肩合作,南征北战。在《三国演义》里,他们是养父子关系。但现实中,这两人却是亲父子。那么,两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说一说关平。根据《三

  • 都知道孙权,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后宫,多数女人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为什么孙权后宫没有争宠,孙权后宫有多少人,孙权的一生有几个皇后

    据记载,孙权长得方硕大口,目光精明,身体有些不协调,上身长下身短,留着长须。这个人心胸宽广,性格开朗,仁厚且果断,一直以侠义闻名。建安五年,孙策遭受埋伏,重伤至死,孙权只得继承父兄的基业。当初,曹操看到吴国的战船器械、军队整齐有序,不禁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所以,在赤壁大战后,孙权奠定了三国鼎立

  • 蒙恬手握重兵,为何到死都不敢举兵造反?一个原因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恬的武功有多高强,蒙恬历史上有多厉害,蒙恬打仗厉害不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将领,竟然没能善终。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的途中突然驾崩。都知道,太监赵高向来诡计多端。所以,他封锁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用秦始皇的名义来继续发号施令。之后,他暗中联系了丞相李斯,并与李斯达成了一致意见。于是,秦始皇的车驾继续向前行走,除了赵高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