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丹对荆轲说的一段话,导致荆轲刺秦必败无疑

太子丹对荆轲说的一段话,导致荆轲刺秦必败无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82 更新时间:2024/1/21 2:40:26

——荆轲《易水歌》

提起荆轲,想必世人都知道,他就是那个刺秦王的荆轲。

[var1]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在那个敌强我弱的时代。燕国作为一个弱小的国家,面对强大的秦朝,则显得非常的无助。而燕国的太子丹竟想出了如此愚蠢的计策,那就是:派人去刺杀秦王嬴政。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燕国水深火热的现状。

然而,太子丹派出的刺客,不仅没有杀掉秦王嬴政,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真是愚蠢之极。在古代典籍中,不知出现过多少个刺客,但毫无疑问,荆轲是最有名的一个。在七国争霸的时代,弱小国家的国王会选择把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送给强大的国家,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无疑,在那个时候,赵国是强大的一方,而燕国是弱小的一方,燕国打不过赵国。燕国的国王为了保证自己的国家免于战乱,就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赵国做人质,燕国以这种方式求和也得到了赵国的默许。太子丹在赵国做人质,而秦王嬴政就出生在赵国,且两人还曾经是好友。

[var1]

后来,太子丹回到燕国继续做了太子,但是,燕国在太子丹为质子的这些年,并没有变得强大,依旧是那个窝窝囊囊的样子。燕国和秦国的关系也不是太好,燕王喜为了让秦王放心,又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当人质。此时,嬴政已经继位,但面对已是人质的太子丹却没有那么友好。

做人质不比做太子,把你囚禁在某一处,吃不好穿不暖,还饱受欺凌。送人质的意义就在于:把太子暂且关押到起来,是为了让这个国家放心,也默许不能再攻打燕国。可是,秦国却并没有遵守这个“人质条约”,依然对燕国发动了侵略,逐渐地吞并了燕国不少的土地。

燕王喜再怎么无能,也会反抗秦国的侵略。这时,两国交战,而人质对于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用了,所以,太子丹请求回到燕国。可是,秦王嬴政却不允许,仍然派人看管着他。太子丹无奈,只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趁着看守之人的不注意,逃回了燕国。

[var1]

燕子丹回到了燕国之后,想着往日所受到的欺凌,心里十分气愤。燕子丹明白,虽然,赵国看起来比较强大,但是,对燕国最大的威胁还是秦国。而他的父王燕王喜却不这么认为,燕王听闻赵国和秦国打仗之后赵国大败,燕王喜就洋洋得意地让人带着五百两黄金去慰问赵王了。

燕王此举,虽说是慰问,实则是让人打探一下赵国的虚实。送黄金去的使者回来之后,告诉燕王:赵国被秦国打败之后,元气大伤,留在城内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燕王喜听到之后十分开心,于是,他决定带兵攻打赵国。

朝中的大臣纷纷劝阻,可是,燕王喜就是不听,一意孤行,结果,燕军大败。没有办法,燕王只好主动请求与赵国和谈。

这件事之后,燕国就变得更加弱小了。

[var1]

燕王喜确实有些糊涂,喜欢急功近利。但是,太子丹心里却清楚燕国最大的敌人,还是越来越强大的秦国。这时,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军已经到达了易水,直接威胁着燕国的安全。太子丹明白如今的现状,心急如焚。

太傅在了解到太子丹的想法之后,就告诉了太子丹,说:“燕国有一个老智人名叫田光,您可以找他商议一下。”太子丹听从了太傅的建议,去山中找到了隐居已久的田光先生,希望田光先生可以帮自己出个主意。

田光先生得知太子丹心中的打算,提出了刺杀秦王的想法。但是,田光先生却表示自己已经年迈,可能还没走到秦国,就一命呜呼了。太子丹双眉紧皱,问:“先生可有举荐的人。”田光先生说:“自己认识一个人,才智无双,十分适合这一次的任务。”

[var1]

太子丹听后,喜出望外,吩咐田光先生让那人去找他,并嘱咐田光先生不要把此事泄露出去。田光先生找到了荆轲,与他说了此事。荆轲表示十分为难,刺杀这种事情,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刺杀者都不可能活着回来。

田光先生说:“太子曾嘱咐我不要把事情泄露出去。”正在荆轲疑惑之时,田光先生就拔剑自刎了。于是,荆轲被田光先生为国捐躯的精神所感动,下定决心去秦国一趟。太子丹与荆轲商议:“那秦王为何要相信你,他怎样才能到大殿上来接见你?”

这时,从秦国逃出来的樊於期,因感念太子丹的大恩,也为了给自己报仇,提出将自己的头颅献出来。因为,樊於期才是秦王的心头之患,如果,秦王听闻有人将他杀死,并带着他的头颅来觐见,那么,秦王肯定会十分开心。

[var1]

纵使太子丹有太多的不忍心,但是,为了实施自己的计划,也同意了。

于是,荆轲就带着樊於期的脑袋,与燕国割让给秦国的土地地图,踏上了去往秦国的路。后来的结果,世人也都知道,虽然,荆轲差一点就杀死了秦王,但是,他最终还是失败了。

燕王喜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十分震惊,更多的却是害怕。于是,它派人抓住躲在衍水的太子丹,并将太子丹的头割了下来献给了秦王,希望秦王可以饶过燕国。但是,这有什么用呢?太子丹此举已经激恼了秦王,燕国被秦国吞并,也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笔者认为,荆轲刺杀行动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荆轲的个人能力不足。在穷图匕见之后,他没能把握时机一击致命。剑客出身,却追不上秦王,只能围着柱子打转。因此,当时著名的剑客鲁勾践评价他: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var1]

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荆轲的刺杀之所以失败,是太子丹一开始计划就有问题,太子丹在派荆轲刺杀秦王之前,曾对他说“诚得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也,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按太子丹的意思,荆轲首先要做的,就是劫持秦王,逼他归还之前侵吞的各诸侯国的土地,如果秦王不答应,在杀他。这就使得荆轲在最能置秦王于死地的那一刻,有所迟疑了,最终,不仅劫持不成,反倒错失先机,导致行动彻底失败。

参考资料:

【《战国策》、《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

更多文章

  • 公孙衍做过秦国大良造,为什么后来一生都矢志不渝反秦、抗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孙衍对秦国的贡献,公孙衍在秦国多久,公孙衍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不过大良造可不是管织造的,它是秦国最大的军事长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性质。你也许不知道,在秦国当大官的公孙衍是魏国人。对此,你一定会迷惑不解,魏国人在秦国当大官,是不是有点太“魏奸”了?其实在战国时代,没有什么狭隘的祖国观念,哪里能重用我,哪里能实现我的抱负,展示我的才华,我就为谁效力。[var1

  • 统一前六国对秦国的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灭六国的策略,六国是怎样阻止秦国统一,秦国对抗六国采取的政策

    若夫秦并天下之次第,则不外乎“远交近攻”一语,最先灭韩、魏;东而略定,而后北举赵;赵灭,然后作两军:一北灭燕,一南灭楚;即以灭燕之军,南面袭齐,而六王毕矣。此战法当是兵家素定,非漫然而为之也。[var1]秦待六国如此,而六国当时,初非一无预备也。列强并立,而外交之术出焉。纵横古书作从衡,义同。家者,

  • 齐国与鲁国都是在山东境内,为什么现在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经的齐国与鲁国各管辖哪些地方,齐国灭鲁国典故,山东齐国和鲁国的区别

    地理上,齐国与鲁国分别居于南北,但鲁国居于内陆,齐国则临海;与周王室的关系上,鲁国是周公和周公的嫡子伯禽建立的,而周公是武王的弟弟,属于同姓贵族受封,齐国则是由外姓功臣姜子牙建立的。[var1]所以两国建立之初,两国的条件就有所不同,而周王室必然会和鲁国更加亲密。从建立之初就产生的差异使两国产生了不

  • 这个神器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孔子被认定为发明人,当了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十大伟大发明,中国古人发明的神器,中国古代最逆天的发明

    但是耐不住孔子孔圣人的名气大呀,所以算盘行业就强行认下这个祖师爷,方便算盘的推广和普及。毕竟孔子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公认的圣人,至圣先师,万众敬仰,而在封建时代,你要说算盘是孔子发明的,那么算盘才能够迅速地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很快地普及。所以孔子是一位不世出的教育类产品的优秀广告代言人。据目前已有

  • 曹操已经杀了孔子后裔孔融三族,为何后世朝代还有“衍圣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为什么不敢杀孔融,曹操杀孔融的理由,孔融和衍圣公是什么关系

    当时有部下质问曹操为什么杀孔家后人的时候,操说,孔融不是什么孔子后人。曹操的理由也冠冕堂皇:孔夫子提倡仁义礼智信,提倡三纲五常;鼓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中孝道是儒学的主题。可是孔融却说:母子关系并非那么神圣,就像水和杯子的关系一样,杯子只是个盛水的工具而已,水倒出去了,两者就再无瓜葛。至

  • 战国七雄当时的都城,是现在的哪里?有三个都城,名称至今未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七雄的都城,战国七雄首都在现在哪里,战国七雄的首都有哪七个

    但再强大的王朝都有覆灭的时候,这是历史规律,谁也逃不过。[var1]到了春秋时期周王朝已经日渐衰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争斗。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结束。在这个时期。一些成了气候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霸权,各诸侯国之间大打出手,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春秋

  • 秦始皇缴六国兵器铸12铜人,为何纵容这个女人拥有私人武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十二铜人之谜,秦始皇兵器大全,秦始皇为何铸造十二铜人

    (说历史的女人——第885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建朝伊始,他命李斯把商鞅所变之法进一步修缮,形成了古往今来最严苛的法律《秦律》。为了防止六国势力死灰复燃,他诏令收缴六国兵器,铸造各重千石的12铜人,矗立在阿旁宫殿前。而对于民间,秦始皇对管

  • 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的分界线究竟是不是长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时期吴国有打过魏国吗,三国时期吴国对魏国战果,三国时候的魏国蜀国吴国

    从三国时期的地图来看,魏吴的分界线其实大致的走向还是沿着长江在走,武汉这座长江上的城市就在这条分界线上,分界线的东部沿海一段也只是微微向北拓展;而这条线比长江往北明显拓展的大致有两片区域:武汉以西是荆州七郡周边区域,以东则是大别山以南以及庐江周围的一块区域。[var1]为什么最终会多出这两块区域呢?

  • 长平之战时昌国君、安平君都在赵国,赵王为何非让赵括为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赵括家族下场,长平之战后齐国和赵国谁强,长平之战后赵括的名声

    [var1]昌国君乐毅:姓乐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赵武灵王灭掉复国后的中山国后,乐毅所在的灵寿也就成了赵国的版图。所以乐毅就是赵国人。虽然是赵人,但是成名在燕国,昌国君的封号也是燕王赏赐的。乐毅曾经协助赵武灵王进行了以“胡服骑射”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改革,练就了一支勇敢善战的强

  • 一代霸主楚庄王,竟然被囚禁了?不得已之下,他只好“三年不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楚庄王的悲惨结局,楚庄王为什么能成为春秋霸主,楚庄王陵墓

    很多忠心耿耿的臣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也别无他法,只能和楚庄王一起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在楚庄王漠不关心的管理下,楚国的国力江河日下。更为糟糕的是,周边国家虎视眈眈,连已经臣服楚国的小国也开始蠢蠢欲动。[var1]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楚庄王仍然是我行我素,置政事于不顾。终于,朝中有人忍不住了,伍举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