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移蔡帖》:颜真卿75岁临终绝笔帖,不仅好看,且透着无尽的悲愤

《移蔡帖》:颜真卿75岁临终绝笔帖,不仅好看,且透着无尽的悲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46 更新时间:2023/12/20 22:51:53

在唐代诸多的名家之中,颜真卿不仅是成就非常高的一位,他同样也是经历非常传奇的一位。

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大事,自己精湛的书画能力,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经典佳作,他的作品中,像《祭侄文稿》这种名气非常大,书法的造诣也很高。

不过除了这些作品外,颜真卿还经常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写出一些经典的作品。

有一个在他的作品中不算是最为出名的,但也有着非常多的特殊意义,它就是《移蔡帖》,它是颜真卿在75岁,临终前写下的一篇短文,字迹漂亮工整,虽然内容没有那么出彩,但这篇文章也算是颜真卿的临终绝笔,意义非凡。

虽是短文,内容却令人心酸,透着无尽的悲愤。

这篇文章与《祭侄文稿》这种名篇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它特殊就特殊在它背后的寓意,颜真卿的书法结合了褚遂良张旭的特点,行文自成一派。

颜真卿也是性情中人,自己坚守着传统儒学的忠义理念,颜家早先就已经崛起,成为京兆地区的名门。

颜真卿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成长,他自幼就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比如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就非常严格,他在25岁就顺利中了进士。

可以说颜真卿不仅有着非凡的才学,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他自己的仕途也是相当顺利的。

颜真卿也赶上了一个好时候,盛唐有着非常好的环境给他们这样的文人进行艺术创作,诸多名家都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创作出了许多佳作。

可颜真卿他的诸多名篇,却是在随后的安史之乱中创作的,这篇绝笔,也充满着悲情色彩,颜真卿的家族在动乱中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他与叔侄们联手起兵对抗叛军。

家里很多人都死在了战场上,颜家却坚持对抗到底,这也展现了他们家族的忠义思想。

这篇文章是颜真卿在动乱结束之后创作的,当时颜真卿受到朝廷的迫害,被迫到了李希烈的军中,结果被李希烈扣押,他宁死不屈,最终也被杀害。

这件事无疑是非常可惜的,颜真卿没有死在叛乱中,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他这样的忠臣注定是不会受到朝中权贵的喜爱。

02

所谓的《移蔡帖》,是指他被转移监禁的时候,在中途写下来的,他在本文中展现了自己宁死不屈的意志,颜真卿至死都没有忘记家族中的忠义理念。

单从书法角度来说,这部作品不能算是最为出色的,毕竟在颜真卿的作品里面有太多具备艺术价值的文章。

他在这次出使的时候,就已经预感到自己要死了,因此颜真卿遭受扣押后,也是坦然接受这一切,他果断写下这部名作,还写好了遗表与墓志铭,等于提前给自己安排好了后事。

他就没有打算要活着回来,一代忠臣落得这个下场,实在是非常可惜。

在颜真卿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的境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国家的动乱,亲人离散,他经历了太多的悲苦,也更加看明白了这个世界。

与自己盛年相比,此时他的作品又多了几分豪情与悲壮,他对于生命的意义也有了不同的见解,自己的书法里面还充斥着一些哲理,他的这些作品也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财富。

在众多的书法家里面,论政治上的成就,很少有人能和颜真卿相比,他不仅是唐朝平乱的功臣,更是唐朝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帮助朝廷稳定局势的功臣。

可这份遗帖,他心里还是有些不甘的,颜真卿心里还是希望能改变朝廷,他曾谏言,希望德宗皇帝能广开言路,让朝廷变得更加强大。

可惜他的梦想没有实现,自己反而触怒了朝中的很多贵族,这也让他遭受到排挤。

作为颜家的子孙,秉持儒家理念,不仅是颜真卿,众多的颜家子弟都为了信念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在死后也成功封神,宋朝的时候还特意给他追封了忠烈的名号,算是对颜真卿一生忠义的认可。

以颜真卿为代表的颜家,也很好体现了传统儒学的思想文化特点,他们的家训这些作品,都在后世有着很大的名气。

03

其实颜真卿完全是能避免这种厄运,比如当初皇帝要让他去叛军那里传旨,有很多人都劝他不要去,如果他要想拒绝的话,完全是能避免这场灾难的,毕竟都已经这个岁数了。

他也是朝中的老臣,要是自己坚持不去,也不会有人诋毁他的。

可惜的是,颜真卿自己选择了接受任务,他的性格就是有些怪异,自己刚正不阿是好事,可实际上他已经正直到了有些偏执的地步,因此才会中了朝中奸人的诡计,被打发到了叛军那里去送死。

不过要是颜真卿是一个圆滑的人,他也不见得能写出这么多名篇了,人们推崇颜真卿的楷书之类的作品,并不单单是冲着他的书法造诣,同时还是认可他的忠义思想,尤其是他后期的作品,好像每一篇都充满着他对于世界的拷问。

这篇作品,也能看出唐朝当时糟糕的政治环境,明明安史之乱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可朝局依旧动荡不安。

卢杞等奸臣掌权,大部分的忠义之士都遭到了排挤,这也导致颜真卿这类的悲剧不断发生,更加重要的是,颜真卿死在了地方军阀的手里,唐朝中央与各地的节度使关系并不是非常好,像李希烈这样的人都有着很大的野心。

其实也正是因为《移蔡帖》得以保存,才让国人了解了这段历史,倘若没有这些文物,时至今日也无人知晓。

国家现如今一直都非常注重文物的保护,这主要是文物自身所拥有的含义,文物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

如今许多人都喜欢参观文物,有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的,也有学校组织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文物的认知,还可以提升民族自豪感。

在观看文物的时候,总会去想象古人的智慧以及精湛的技艺。

只是因为观赏文物的局限性,许多人并没有时间去了解。

正因如此,四川人民出版社在今年出版了一本书籍,一本国家宝藏日历,别出心裁。

以传统日历的方式,让人们了解文物,每一件文物都和古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用最通俗的文字描述,每天都能了解新的历史文物。

2020年共366天,这本日历包含了366件国宝,完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承。

《国家宝藏日历》出版后,好评如潮,更有学者称“把国宝摆在自己的桌面一整年!”

以下是购买链接,倾情推荐,用一次不一样的日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渊围困隋朝大将,对方用一只“木鹅”求救,成功把信送到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隋故鹰击郎将尧君素,虽桀犬吠尧,有乖倒戈之志,而疾风劲草,实表岁寒之心;可赠蒲州刺史,仍访其子孙以闻。”这句话间接的意思是说:尧君素这个人,是隋朝的忠臣,和别的隋末将领不一样,值得敬佩。公元617年,李渊从太原起兵,开始反隋自立。此时,隋炀帝杨广远在江都(扬州),隋朝的都城洛阳由越王杨桐(杨广的孙

  • 西晋灭亡时,场景有多惨烈?历史的这一幅篇章,简直不忍卒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晋的灭亡的惨烈程度,关于西晋灭亡历史事件,西晋灭亡后有多惨烈

    所以哪个皇帝都想自己的江山能千秋万代永远相传,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铁打的中国流水的皇帝,每个朝代都没有活到五百年,更不用说万代千秋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专制制度,权力交接几乎没有和平过渡的,都是腥风血雨,凄凄惨惨戚戚。用伟人的话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所以说改朝换代就是彻底砸碎旧世界,迎来

  • 本是主仆关系,后来权力倾主,唐王朝为何绕不开宦官干政的死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代宦官干政最强烈的王朝,唐王朝几次中兴,哪个王朝后期宦官干政

    唐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朝代,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成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即使如此,它和其他封建朝代一样,内讧起伏,争斗不已,仅就皇族方面来说,其斗争之复杂和次数之多超过任何朝代。如玄武门之变,武周革命,中宗复位,节憨太子举兵,韦后乱政、太平公主谋乱,玄宗内禅,张后之乱,等等,但大多变乱

  • 唐代文人的求职信——干谒诗,写得好,分分秒秒走上人生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人自荐的诗文,古人求职信全文,唐朝诗人怎么写求职信

    历史点之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不知各位是否记得,曾有一集提到过一个名词——干谒诗。干谒诗在唐朝算是一个普遍诗歌类型,多为千里马希望寻求伯乐,进而实现自己人生抱负所作。干谒诗从作用上来讲,类似于我们今日比较普遍的自荐信。不同的是,古人的自我举荐相对含蓄,偶然几笔浅诉心意,不似今日自荐信一般直白罗列。从文

  • 为6个女儿挑女婿,准女婿窗外走秀——唐朝宰相李林甫的宠女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小姐选婿那天,台下人山人海,帅哥云集,但小姐的绣球偏偏被路过的一个叫花子接住,小姐父母立即反悔,但小姐觉得这是命中注定、态度坚决,斩钉截铁。父母恼羞成怒把小姐赶出家门,小姐和乞丐不离不弃,夫唱妇随,相依为命、白头到老。说到这里,好多人认为上面的佳话只是个传说,没有生活基础,一个人的婚事事关终身幸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大口吐血,没被毒死,究竟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建成真的用酒毒过李世民吗,李建成怎么会被李世民杀了,李世民喝毒酒吐血

    但太子是众矢之的,是所有人对付的目标,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朝野品头论足,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家上纲上线。大臣恭维会冲昏你头脑,小人谗言会让你迷失方向,野心家设局会让你防不胜防。所以说太子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角色,能顺利继承王位的不少,但半途而废,身首异处的也不少。所以,李建成又是不幸的。古代宫廷政治是残酷

  • 武则天儿子中最大智若愚的一个,因压根不想当皇帝最后得到了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的孩子谁最得宠,武则天哪个儿子最有本事,武则天的四个儿子几个当过皇帝

    爱屋及乌之下,李旦也成为了他心中的心头肉。他抱着李旦爱不释手,之后,又将他改封为冀王、相王等。除了这个名字,高宗对李旦的姓名也着实下了很多功夫。高宗开始给他起名为李旭轮,然后,又将旭字去掉,称他为李轮。永隆二年(681年),高宗再次改封李旦为豫王,并称他为李旦。不料,这次改名后高宗仍不甚满意,一直在

  •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是亲兄弟吗,李渊和李元吉谁厉害,李渊儿子李建成简介

    唐高祖李渊有22个儿子和19个女儿,按常理思维,应该会出现像雍正王朝九子夺嫡那样有很多人争夺皇位的状况,可事实是李渊的众多儿子中却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斗得最凶,而且这三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是太穆皇后窦氏的儿子。那为何只有这三人斗得最凶?难道是其他孩子不想去争夺吗?他们之所以没有参与皇位

  • 唐玄宗盛宠杨贵妃11年之久,朝朝暮暮欢愉,为何没有生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独宠杨贵妃18年,唐玄宗为什么钟爱杨贵妃,唐玄宗独宠杨贵妃16年是真的吗

    每个皇帝理论上拥有天下女人,都周旋于自己的后宫佳丽之间,无论怎么风流都是老套路,什么东宫失宠,西宫受宠,听着就腻味。人家李隆基所以出名就因为人家喜欢的女人身份特殊,爆的是冷门,所以一下就上热门榜了,这一热就是千年,颂歌献给唐玄宗,诗人老白灵感一现,【长恨歌】诞生了。其实大唐天子因为身上有鲜卑血统,思

  •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为什么很少露面,从此缺少了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与秦琼关系,李世民封秦琼为什么,为什么李世民一登基秦琼就装病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表彰跟自己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弟兄,专门建立了凌烟阁,给功臣树碑立传,可是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参加过两百多场大小战斗、功勋卓著的大将秦琼名字却排在最后。众所周知,秦琼不但才华出众、武艺超群,而且对李家非常忠诚,堪比关羽,尤为民间喜闻乐见。因此,秦琼和尉迟恭有幸成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