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庙号是汉太祖,为何却被后世称为“汉高祖”?

刘邦庙号是汉太祖,为何却被后世称为“汉高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853 更新时间:2024/1/11 9:25:16

商太祖:成汤。商太宗:太甲。商世祖:盘庚。商中宗:太戊或者祖乙。商高宗:武丁。商世宗:祖甲

分歧在于,《史记》记载,商中宗是太戊。《竹书纪年》称,商中宗是祖乙。

这七位君主,也是上古先秦史籍中,商朝历代君主中公认的明君。【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

而商朝对君主的称呼,是生称王,死后称帝,受天命而立,为上天之子。

而根据现代出土的甲骨文卜辞,商朝祭祀时,会将商族的始祖契;商族第七任首领,首次称王的亥;以及商朝建立者成汤(本名:天乙),均称为【高祖】:高祖夔(契)、高祖亥(王亥),高祖乙(成汤)。——或许可以认为,此刻的“高祖”还不是商朝特别正式的庙号,而是对意义重大的祖先的称谓。

周朝废除了庙号,创建了谥号体系,同时正式确定了君主为“天子”的称呼。秦始皇建帝制,首称皇帝,废除谥号制度。

刘氏汉朝:

汉朝刘邦建立新朝后,同时继承周朝的天子制,秦始皇的皇帝制,分别有天子三玺,皇帝三玺,新君登基对天子、皇帝有不同的继承仪式。也同时恢复了商朝的庙号,周朝的谥号。

大汉皇朝首任天子、皇帝:刘邦,庙号太祖,谥号为高皇帝。

其后,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汉宣帝刘询,庙号中宗。汉光武帝刘秀,庙号世祖。汉明帝刘庄,庙号显宗。汉章帝刘炟,庙号肃宗。

汉朝的庙号给得非常严格,以汉武帝与汉宣帝这样旷代的文治武功,也只是“世宗”“中宗”,而不会和后世某些朝代一样,妄称某祖。

延续文景之治,平定七国之乱,同时亦是东汉皇室直系祖先的汉景帝,两汉四百年都没有被加尊庙号。

汉元帝刘奭的“高宗”庙号,本是王莽当政时,为了讨好姑母王政君老太太,给便宜姑父加的,依据是“追斩致支单于”之功,然而此事明明是陈汤自作主张,论汉元帝生平功业完全不配,和武帝的“世宗”,宣帝的“中宗”一比更加碍眼。

于是光武帝刘秀推翻新莽,复兴汉室后,毫不客气地将其连同汉成帝刘骜的“统宗”,汉平帝刘衎的“元宗”,都以王莽乱政的名义削除了,在王莽当政所上庙号中,只保留了汉宣帝的“中宗”。

汉和帝刘肇,在位期间,灭北匈奴,降伏南匈奴,平定西域三十六国,重建西域都护府,开创“永元之隆”的东汉极盛之世,只得一个“穆宗”普通庙号,

居然还在汉献帝时代,被连同汉安帝刘祜的“恭宗”,汉顺帝刘保的“敬宗”、汉桓帝刘志的“威宗”,以“无功德,不宜称宗”的理由,一起被削除,确实是一大冤案。

当然,此事本来就是当时专权的董卓,面临各州郡地方军阀起兵时的立威之举。

【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制曰:''可。''】

至于董卓死后,汉献帝脱离西凉军阀掌控,与曹操合作的建安时代,也一直没想过恢复汉和帝的庙号,大概是因为汉献帝之父汉灵帝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汉和帝血缘上并非其直系祖先的缘故吧。

另外,此前殷商王朝将商族人的始祖契;首次称王的亥;以及王朝建立者成汤,祭祀时混称为“高祖”,而按照周礼:天子始受命,诸侯始受封。

对汉朝来说,刘邦除了是始受命为天子的“汉太祖”,肯定也是始受封为汉王的“汉高祖”。

从司马迁在《史记》将刘邦这个“汉太祖高皇帝”称为“高祖”起,可以认为,刘邦实际上就同时有了两个庙号,正式祭祀时的“汉太祖”,平时通说的“汉高祖”。

曹魏王朝:

曹魏代汉后,''始受封''魏王的曹操,作为实际上的开国君主,庙号“太祖”。“始受命”,正式成为天子的魏文帝曹丕,庙号“高祖”,也是第一个有正式“高祖”庙号的皇帝。同时明确了【高祖略低于太祖】的次序。

《三国志》《晋书》都记载得很明确,曹丕是“魏高祖文皇帝”。【武皇帝肇建洪基,拨乱夷险,为魏太祖。文皇帝继天革命,应期受禅,为魏高祖。】

直到《资治通鉴》,曹丕的庙号才莫名其妙改成了“世祖”,《三国演义》沿袭这个用法:王司徒云:「我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法禅舜……」

推究原因,可能是司马光抄错了书,也可能是后世北魏王朝,尊元宏为“魏高祖孝文皇帝”,从国号到庙谥和曹丕实在太像,为免混淆,就在他们的书籍里,强行把古人曹丕改成了“魏世祖文皇帝”,然后司马光跟着抄了北魏以后的版本……

而魏明帝曹睿,论其功业,西拒诸葛,东并辽东,南退孙吴,北讨鲜卑,如果称个“大魏太宗皇帝”,还是够格的,然而,曹睿非要在生前就给自己发明一个“烈祖”庙号,成为曹魏永世不祧之“三祖”。可能是他没有亲生儿子,以养子曹芳为嗣,担忧身后事会像汉和帝一样惨?——果然是前人挫跌,后人之警。

可是曹睿临终前选的这两个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直接让他年幼的继承人,连同整个曹魏王朝,都短命而亡了。真是机关算尽又何必,反而没有其父曹丕的通达:自古无不亡之国!

更多文章

  • 一代霸王项羽,竟被张良以此计唬住错失良机,遗憾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良和项羽,项羽一生事迹及评价,项羽十大经典故事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彭城(今徐州),有一场激战。刘邦和谋臣张良守在彭城,彭城之外全是项羽的兵马,双方激战多日没分胜败。眼见城破,刘邦很是着急,便让张良想办法。张良说,当今之计,只有逃离彭城。刘邦说,城外全被楚军包围怎么能逃离呢?张良说,以假当真迷惑敌人,我们便可将兵马撒出,悄悄逃走。对,

  • 别再受三国演义影响了,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怎么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扶不起阿斗原因,怎么判断刘禅扶不起阿斗,刘禅为什么扶不过阿斗

    首先,我们先看刘备的态度,刘备有4个儿子,刘封、刘禅、刘永、刘理,其中刘封是义子,肯定不在刘备考虑之列,刘禅是长子,按惯例皇位是他接班,但是在三国时期,蜀汉新建,内根基不稳,外魏、吴虎视眈眈,所以作为枭雄的刘备在考虑接班人一定慎之又慎,试想刘备奋斗大半生,最后才辛苦建立基业者,从他用人与看人都有一定

  • 如果楚怀王非庸主,为何他无法自保,以致被项羽所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楚怀王和项羽什么关系,楚怀王和项羽被谁杀死,项羽杀楚怀王是哪一年

    而对项羽来说,自巨鹿一战掌握北线楚军,并威服诸侯之后,不但楚国上下诸将无人可以与之为敌,就连其他诸侯也只能俯首听命,有此实力又怎会将芈心放在眼中。对于其他楚系将领来说,项羽势大难以与之为敌,与其和他对抗,不如顺服于他,以保权位。因此当项羽分封天下时,楚系将领(刘邦、英布、吴芮、共敖等皆先后就国,反抗

  • 外忧内患后继空,汉成帝的失策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成帝的悲惨命运,历史上真实的汉成帝,汉成帝的政治现状

    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即位,初掌大权。母以子贵,外成自然鸡犬升天。刘骜很快在母后的威慑下,封舅舅王风为大司马、大将军。武帝以后形成一个惯例,凡任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在三公之上,并且可以专揽政权。从此,汉成帝几乎是大权旁落,在以后的二十几年里,似乎并没有那种一言九鼎的感觉。后来,这种情况则更加严重

  • 三国一段影响深远的经典历史,随历史洪流下台,但其贡献不容置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十大经典史书,三国中最好的历史资料,三国最有代表性的历史

    三国在这段故事中,一一登场的英雄豪杰们,也成了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清楚诠释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所谓三国,指的是魏,蜀,吴,这三国。这段战争不断,英雄辈出的历史,起源于西元二世纪末的东汉末年,前后总共涵盖了有九十七年漫长的时光.元末明初

  • 曹操的成功是一种偶然?别闹了,那么大的智囊团你当只是摆设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分钟看透曹操的成功之处,曹操智囊团完整视频,曹操的成功能力有哪些

    曹操在决策上所用的方法原则是众议制,让众参谋(甚至有时武将也有)各抒己见,再由他自己从中选取好的建议、方针来实行。看起来平平无奇,大家都是这样做,但曹操能够特别成功,主要在于几个部分。深知各种意见的重要性:这点一样可以拿郭嘉建议轻兵攻乌桓一事来说。说实在的,这个策略风险的确不低,曹操自己带兵攻打的过

  • 三顾茅庐之时关羽与张飞对诸葛亮的态度,险使刘备失去诸葛孔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顾茅庐刘备张飞诸葛亮的关系,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三顾茅庐中张飞对诸葛亮的态度

    在刘备第三次要去隆中找诸葛亮的时候,关羽认为,诸葛亮只是空有名声,却无实学的草包.而张飞是怎么看待诸葛亮呢?关羽觉得诸葛亮起码有些虚名,张飞则认为诸葛亮只不过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乡野匹夫罢了.更何况,在孔明出茅庐,甚至是在博望坡大败夏侯惇之前,他的名气实质上只存在于荆州一带的学术界里,因为与他来往的都是

  • 历史上的曹操跟刘邦都是一代开创者,那么他们成功的共同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与曹操是同一个年代的吗,曹操和刘邦军事能力谁厉害,曹操与刘邦哪个年代早

    曹操自幼因背负宦家之名身受其励.故奋发图强.自省审人.标准的后功利主义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早期因创业艰困故重名声轻小利.崛起之时于官渡之战败袁世家族.官渡之战因袁世内部分裂且娇战而胜.虽演义定为天时.实其一生.虽用人唯才.但未曾信人.刘邦与曹操成功的因素很多,基本上可以归类出几个原因:2.意志坚强

  • 诸葛亮应该派谁守街亭?如果重用此人,张郃会提早3年退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和张郃谁更厉害,诸葛亮张郃,诸葛亮如何评价张郃

    自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就掌握蜀汉的军政大权,为了完成诸葛亮的刘备的遗愿,他平定南中地区,并处理好与东吴的关系,挥军北上,展开第一次北伐,没想到诸葛亮却让马谡守街亭,导致蜀军大败而归,如果当时诸葛亮重用这名大将,张郃可能就提前3年退休了,这人就是魏延。公元228年,诸葛亮带了20万精兵突袭曹魏

  • 正史没写但民间传说有答案:关羽年长张飞有钱,为啥刘备当大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正史刘备和关羽张飞,刘备张飞关羽真实背景,关羽张飞刘备谁年龄最大

    读过三国正史的都知道,当时的汉室宗亲处境,比王莽篡汉的时候也强不了多少,各路诸侯中姓刘的也不拿皇帝当回事儿,不姓刘的就更不用说了。皇帝尚且不好使,皇族就更不用说了,更何况当时的刘姓皇族也实在太多了:刘备先祖中山靖王刘胜生了一百多个儿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