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壁之战前,关羽能击败许褚徐晃,为何却拿不下另一位曹营名将?

赤壁之战前,关羽能击败许褚徐晃,为何却拿不下另一位曹营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42 更新时间:2023/12/23 5:11:53

虽然张飞也是当时公认的万人敌,但是对关羽也是心悦诚服:“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三国正史简约得有些枯燥,读者诸君未必会感兴趣,所以咱们今天还是来说《三国演义》。在赤壁之战前,关羽跟曹营很多悍将都交过手,并且绝大多数时候都取得了完胜,只有一个人,跟关羽打了三次,却都没分出胜负。这时候我们就禁不住要问了:当打之年的关羽能击败许褚徐晃联手,为何却拿不下另一位曹营名将?

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这位曹营名将其实是被大家低估了:他曾经在濮阳之战中单挑吕布不败,跟关羽对战三次也没输。

像五关六将蔡阳车胄那样不太有名的将领,咱们今天就不提了,因为提这些人,也显不出关羽的威名,像这样的小杂鱼,赵云在长坂坡跃马挺枪仗剑,一次就干掉了五十多个。

咱们之所以把时间设定为赤壁之战前,是因为关羽都督荆州之后,一方面是已经过了当打之年,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再加上案牍劳形只顾批阅文件而无暇练武,战斗力已经锐减,这才会被庞德徐晃欺负。

一日不练,手生脚慢,三日不练,成了门外汉。作为方面军主帅,关羽是不应该跟对方先锋官去单挑的:胜之不武,败则成笑。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咱们还是来看看在赤壁之战前哪些曹营悍将曾经跟关羽对战过。

徐晃在荆州欺负手臂箭伤未愈的关羽,抖足了威风,但是在二十年前,他跟许褚联手,也奈何关羽不得。

那是在汉献帝建安五年,衣带诏事件曝光,曹操在对决袁绍的时候,还惦记着心腹大患刘备,并且亲自出马漫山遍野而来,吓得刘备闯出重围去投奔了袁绍。

当时张飞跟刘备一起劫营失利,“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处军马杀来。”

张飞在曹营八将的围攻中浴血拼杀,这才让刘备有机会逃跑。眼看大势已去大哥已跑,张飞才杀开一条血路进了芒砀山,并在那里遇到了夏侯渊的侄女,从而结束了单身生活,也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刘备和张飞轻手利脚地跑掉了,拖家带口的关羽却跑不掉,被曹军铁桶一般围在了下邳城里,由此开始了跟曹营诸将的死磕。

曹营诸将都知道三英战吕布时关羽的神勇(这时候还没斩颜良诛文丑),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跟关羽单挑。在下邳城外,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徐晃和许褚,也是两个打一个,但却被关羽青龙偃月刀砍跑了:“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

当时曹操还不太想生擒关羽,所以强弓硬弩一起招呼,对弓箭防御力几乎为零的关羽只好拿徐晃许褚出气。这时候的关羽,也就三十左右岁,正是巅峰状态,所以徐晃许褚两人联手,也打不过关羽一个人。

在典韦战死之后,许褚和徐晃就成了曹营数一数二的大力士,这两个大力士尚且被关羽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砍跑,曹营其他将领自然是望风而逃,特别是曹仁曹子孝,见了关羽就跑。

曹仁带着李典等人征讨刘备驻扎的新野小城,见了张飞还敢比划几下,但是见了关羽掉头就跑,关羽还不依不饶地拎着刀追杀。

许褚徐晃联手打不过,曹仁根本就不敢接招,那么曹营诸将就没有人敢跟关羽单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前面咱们已经说过了,有一位被低估的曹营名将,曾经跟吕布单挑三十回合而不败,跟关羽打了三次也没输——此人就是独目将军夏侯惇,诸曹夏侯第一人,五子良将的直接领导。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朝中大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封诸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皆为将军,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皆为校尉,许褚、典韦皆为都尉。”

夏侯惇当上曹营第一将的时候,张辽还在给吕布管骑兵,张郃还在当他的河北四庭柱,而夏侯惇也没有让曹操失望,在关键时刻,总是他站出来替曹操顶雷。

夏侯惇是打不过巅峰状态而且又人多势众的吕布的,第一次单挑,夏侯惇很快就输了。但是在濮阳城外,夏侯惇又找回了信心:“曹操(被吕布穷追)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

夏侯惇跟吕布大战了多少回合,书中没有写明,但是打到最后,吕布也没能把夏侯惇挑落马下。在三国名将中,能跟吕布单挑而不败的,除了张飞张翼德,可能就是这位独目将军夏侯惇了。

敢跟吕布一对一单挑,夏侯惇的胆子够大,武功也够高,所以要说曹营哪一位将领不怕关羽,还真不是徐晃也不是许褚,而是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营诸将中跟关羽交手次数最多的一位,当年为了把关羽引出下邳城,就是夏侯惇带着五千精兵在城下叫骂。

暴跳如雷的关羽冲出来跟夏侯惇玩儿命,十招之内没有将对手斩于马下,夏侯惇跑掉了——夏侯惇之跑,不是胆怯打不过,而是要把关羽引入包围圈。

关羽进入包围圈之后,乱刀砍跑了许褚和徐晃,眼看就要绝尘而去,夏侯惇又回来了。

许褚徐晃已经跑掉了,夏侯惇只好跟关羽单挑:“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关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

如果夏侯惇武功不济,关羽就不会被困土山而投降了。

夏侯惇自认为武功不在关羽之下,所以他就成了曹营唯一不怕关羽的名将,后来还对关羽展开追杀,要不是张辽阻止,已经长途奔波的关羽十个回合没有获胜,再打下去,结果可能就很难说了。

提到张辽,我们就不能不说一说跟张辽齐名的陷阵营高顺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张辽也未必能打过夏侯惇,因为高顺是绝对打不过夏侯惇的:“却说夏侯惇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高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

战败跟张辽齐名的高顺,对关羽一次诱敌一次围堵一次追杀,夏侯惇三战不输,可见他敢单挑关羽,也有足够的底气。但有一个问题还是要请教读者诸君:如果让夏侯惇跟关羽放开手对决,他能支撑多少回合?获胜的可能性有几分?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史上冷门的8位水战名将,蜀汉和曹魏各有一人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中隐藏的七大名将,三国曹魏十大名将排名,正史中的三国五大顶级名将

    TOP、8 凌统凌统是东吴名将凌操之子,少有盛名,为别部司马,行破贼校尉。公元208年,孙权再次攻打江夏,凌统部队为先锋,斩敌将张硕,破其水军,吴军最终得以斩黄祖,大胜而还。之后凌统屡立战功,在合肥之战时,孙权惨败,在被张辽军包围时,凌统率亲近士兵三百冲入敌围,护卫孙权突围而出。凌统回身再战,左右士

  • 他是匈奴首领的后代,他又是汉武帝信赖的大臣,金日磾凭借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日磾之死,金日磾人物评价,金日磾为什么叫金日磾

    有句话说的比较到位,就是胜利的人,永远都是处于有发言权利的处境,失败的人,永远都是处于任人宰割的地步。当然了,只要是发动一场战争或者是什么样的竞争,往往都会有胜利的一方和失败的一方,平手的结果是非常少的。看看历史就知道古代发生过很多次战争,对于这些战争,有的是损失惨重,有的却是凭借着战争而奋起。再看

  •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姜维的军事能力真的比诸葛亮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维与诸葛亮第一次交锋,诸葛亮和姜维的军事才能,姜维在三国演义里的地位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姜维的军事才能确是超过诸葛亮的。《三国志》记载,姜维之前受到费祎制约,统率的兵马不到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只能对魏国进行蜻蜓点水似的骚扰性攻击,然而即使兵力不到万人,姜维依然曾经同时击败了魏国名将郭淮和夏侯霸,这在《三国志》中只是简单的记载为: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

  • 重读《李将军列传》,李广征战一辈子始终无法封侯,原因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将军列传里李广是什么样的人,李将军列传李广不被重用的原因,李广为什么难以封侯

    这种一辈子都想报效朝廷,换来封妻荫子的梦想和全家悲剧的结局,能够吸引非常大的哀怜和同情,自从司马迁给他立传开始、以后的诗人墨客的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传播,使得李广的知名度远超其他大多数名将。因为文人的渲染,给人的感觉是汉武帝辜负了李广的功勋,而且对李家也非常不友好,所以最后导致了李广自杀、李敢被杀、李

  • 关羽樊城之战紧接着刘备夷陵之战,蜀国突然不会打仗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攻樊城时刘备为何不增兵荆州,关羽为什么不固守荆州要攻打樊城,为什么关羽攻樊城刘备不派援军

    如果说关羽樊城之战是因为各方面原因导致的失败,那么刘备的夷陵之战能说明什么呢?难道蜀国突然就不会打仗了吗?从诸葛亮后期的战斗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答案?诸葛亮与魏军的交战中最得意的一次当属击杀张合的战役,张合在魏军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代表魏军实力的根基,诸葛亮击杀张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撼动了魏军的军事力

  • 刘邦庙号是汉太祖,为何却被后世称为“汉高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为什么叫汉高祖而不是汉太祖,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还是汉高祖,刘邦庙号是汉太祖吗

    商太祖:成汤。商太宗:太甲。商世祖:盘庚。商中宗:太戊或者祖乙。商高宗:武丁。商世宗:祖甲。分歧在于,《史记》记载,商中宗是太戊。《竹书纪年》称,商中宗是祖乙。这七位君主,也是上古先秦史籍中,商朝历代君主中公认的明君。【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而商朝

  • 一代霸王项羽,竟被张良以此计唬住错失良机,遗憾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良和项羽,项羽一生事迹及评价,项羽十大经典故事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彭城(今徐州),有一场激战。刘邦和谋臣张良守在彭城,彭城之外全是项羽的兵马,双方激战多日没分胜败。眼见城破,刘邦很是着急,便让张良想办法。张良说,当今之计,只有逃离彭城。刘邦说,城外全被楚军包围怎么能逃离呢?张良说,以假当真迷惑敌人,我们便可将兵马撒出,悄悄逃走。对,

  • 别再受三国演义影响了,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怎么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扶不起阿斗原因,怎么判断刘禅扶不起阿斗,刘禅为什么扶不过阿斗

    首先,我们先看刘备的态度,刘备有4个儿子,刘封、刘禅、刘永、刘理,其中刘封是义子,肯定不在刘备考虑之列,刘禅是长子,按惯例皇位是他接班,但是在三国时期,蜀汉新建,内根基不稳,外魏、吴虎视眈眈,所以作为枭雄的刘备在考虑接班人一定慎之又慎,试想刘备奋斗大半生,最后才辛苦建立基业者,从他用人与看人都有一定

  • 如果楚怀王非庸主,为何他无法自保,以致被项羽所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楚怀王和项羽什么关系,楚怀王和项羽被谁杀死,项羽杀楚怀王是哪一年

    而对项羽来说,自巨鹿一战掌握北线楚军,并威服诸侯之后,不但楚国上下诸将无人可以与之为敌,就连其他诸侯也只能俯首听命,有此实力又怎会将芈心放在眼中。对于其他楚系将领来说,项羽势大难以与之为敌,与其和他对抗,不如顺服于他,以保权位。因此当项羽分封天下时,楚系将领(刘邦、英布、吴芮、共敖等皆先后就国,反抗

  • 外忧内患后继空,汉成帝的失策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成帝的悲惨命运,历史上真实的汉成帝,汉成帝的政治现状

    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即位,初掌大权。母以子贵,外成自然鸡犬升天。刘骜很快在母后的威慑下,封舅舅王风为大司马、大将军。武帝以后形成一个惯例,凡任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在三公之上,并且可以专揽政权。从此,汉成帝几乎是大权旁落,在以后的二十几年里,似乎并没有那种一言九鼎的感觉。后来,这种情况则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