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三国史上冷门的8位水战名将,蜀汉和曹魏各有一人上榜

盘点三国史上冷门的8位水战名将,蜀汉和曹魏各有一人上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1 更新时间:2024/2/5 2:40:03

TOP、8 凌统

凌统是东吴名将凌操之子,少有盛名,为别部司马,行破贼校尉。公元208年,孙权再次攻打江夏,凌统部队为先锋,斩敌将张硕,破其水军,吴军最终得以斩黄祖,大胜而还。之后凌统屡立战功,在合肥之战时,孙权惨败,在被张辽军包围时,凌统率亲近士兵三百冲入敌围,护卫孙权突围而出。凌统回身再战,左右士兵全部战死,凌统也身受重伤,依然亲自斩杀数十敌兵。直到孙权彻底安全后才退还。拜为偏将军。

TOP、7 卫温&诸葛直

卫温和诸葛直算是一对难兄难弟,但这在当时,绝对是少有的海军将领了;在公元230年时,东吴皇帝孙权命卫温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亶州。虽未找到亶州,却在夷州停留近一年。回来后,以“违诏无功”入狱被杀。从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两人是有大功之人,只是可惜了。如果当时能继续北上或者南下,说不定东吴就能在海外立国了。

TOP、6 黄盖

黄盖是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在赤壁之战时,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往诈降,周瑜认为可行。交战之日,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牙旗,在船后系上走舸。黄盖先向曹操投书通报投降,使曹军看见黄盖船只前来而毫无戒备。黄盖遂令燃点柴草,同时发火,火乘风势波及曹军岸上的军营。可惜这火攻之策,后来被诸葛亮和周瑜冒领了……

TOP、5 文聘

文聘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后被曹操的诚心所打动,归降了曹操;仍旧让他守卫江夏,使其典北兵、镇荆江。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进封延寿亭侯、讨逆将军。后来,攻取关羽辎重,烧毁关羽战船,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播。虽然文聘的战绩并不多,但文聘的水战能力还是不言而喻的,不说三国第一,也是能排在最前列的,可惜曹操没用好,不然赤壁之战也不会吃这么大的败仗。

TOP、4 关羽

关羽是刘备麾下的头号大将,也是刘备最信任的人之一,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很多人都在疑惑,为何刘备要让关羽守荆州?那是因为当时刘备麾下拿得出手的能水战的武将寥寥无几,而关羽就是其中之一,而想守住荆州,最关键的就是要懂水战。襄樊之战时,关羽水陆并进,围攻襄阳、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可见关羽的水战能力不俗。

TOP、3 吕蒙

吕蒙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吕蒙一生都是以水战为主。

TOP、2 甘宁

甘宁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公元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随孙权攻皖城擒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斩得数十首级而回。在逍遥津之战,他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这甘宁的水战能力还要说么?

TOP、1 周瑜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公元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可惜在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作为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军事家,周瑜在水战方面的造诣自是不必多说了……

在三国历史上,虽然水战看上去不起眼,但还是极为重要的;曹魏就是因为缺乏强大的水军,缺乏优秀的水军将军,故而对东吴一直都无能为力,有东吴在旁边牵制,曹魏对蜀汉始终展开大规模攻势;后来曹魏灭了蜀汉之后,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训练水军才灭掉东吴,这还是得益于羊祜在荆州的常年的经营。

更多文章

  • 他是匈奴首领的后代,他又是汉武帝信赖的大臣,金日磾凭借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日磾之死,金日磾人物评价,金日磾为什么叫金日磾

    有句话说的比较到位,就是胜利的人,永远都是处于有发言权利的处境,失败的人,永远都是处于任人宰割的地步。当然了,只要是发动一场战争或者是什么样的竞争,往往都会有胜利的一方和失败的一方,平手的结果是非常少的。看看历史就知道古代发生过很多次战争,对于这些战争,有的是损失惨重,有的却是凭借着战争而奋起。再看

  •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姜维的军事能力真的比诸葛亮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维与诸葛亮第一次交锋,诸葛亮和姜维的军事才能,姜维在三国演义里的地位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姜维的军事才能确是超过诸葛亮的。《三国志》记载,姜维之前受到费祎制约,统率的兵马不到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只能对魏国进行蜻蜓点水似的骚扰性攻击,然而即使兵力不到万人,姜维依然曾经同时击败了魏国名将郭淮和夏侯霸,这在《三国志》中只是简单的记载为: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

  • 重读《李将军列传》,李广征战一辈子始终无法封侯,原因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将军列传里李广是什么样的人,李将军列传李广不被重用的原因,李广为什么难以封侯

    这种一辈子都想报效朝廷,换来封妻荫子的梦想和全家悲剧的结局,能够吸引非常大的哀怜和同情,自从司马迁给他立传开始、以后的诗人墨客的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传播,使得李广的知名度远超其他大多数名将。因为文人的渲染,给人的感觉是汉武帝辜负了李广的功勋,而且对李家也非常不友好,所以最后导致了李广自杀、李敢被杀、李

  • 关羽樊城之战紧接着刘备夷陵之战,蜀国突然不会打仗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攻樊城时刘备为何不增兵荆州,关羽为什么不固守荆州要攻打樊城,为什么关羽攻樊城刘备不派援军

    如果说关羽樊城之战是因为各方面原因导致的失败,那么刘备的夷陵之战能说明什么呢?难道蜀国突然就不会打仗了吗?从诸葛亮后期的战斗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答案?诸葛亮与魏军的交战中最得意的一次当属击杀张合的战役,张合在魏军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代表魏军实力的根基,诸葛亮击杀张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撼动了魏军的军事力

  • 刘邦庙号是汉太祖,为何却被后世称为“汉高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为什么叫汉高祖而不是汉太祖,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还是汉高祖,刘邦庙号是汉太祖吗

    商太祖:成汤。商太宗:太甲。商世祖:盘庚。商中宗:太戊或者祖乙。商高宗:武丁。商世宗:祖甲。分歧在于,《史记》记载,商中宗是太戊。《竹书纪年》称,商中宗是祖乙。这七位君主,也是上古先秦史籍中,商朝历代君主中公认的明君。【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而商朝

  • 一代霸王项羽,竟被张良以此计唬住错失良机,遗憾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良和项羽,项羽一生事迹及评价,项羽十大经典故事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彭城(今徐州),有一场激战。刘邦和谋臣张良守在彭城,彭城之外全是项羽的兵马,双方激战多日没分胜败。眼见城破,刘邦很是着急,便让张良想办法。张良说,当今之计,只有逃离彭城。刘邦说,城外全被楚军包围怎么能逃离呢?张良说,以假当真迷惑敌人,我们便可将兵马撒出,悄悄逃走。对,

  • 别再受三国演义影响了,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怎么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扶不起阿斗原因,怎么判断刘禅扶不起阿斗,刘禅为什么扶不过阿斗

    首先,我们先看刘备的态度,刘备有4个儿子,刘封、刘禅、刘永、刘理,其中刘封是义子,肯定不在刘备考虑之列,刘禅是长子,按惯例皇位是他接班,但是在三国时期,蜀汉新建,内根基不稳,外魏、吴虎视眈眈,所以作为枭雄的刘备在考虑接班人一定慎之又慎,试想刘备奋斗大半生,最后才辛苦建立基业者,从他用人与看人都有一定

  • 如果楚怀王非庸主,为何他无法自保,以致被项羽所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楚怀王和项羽什么关系,楚怀王和项羽被谁杀死,项羽杀楚怀王是哪一年

    而对项羽来说,自巨鹿一战掌握北线楚军,并威服诸侯之后,不但楚国上下诸将无人可以与之为敌,就连其他诸侯也只能俯首听命,有此实力又怎会将芈心放在眼中。对于其他楚系将领来说,项羽势大难以与之为敌,与其和他对抗,不如顺服于他,以保权位。因此当项羽分封天下时,楚系将领(刘邦、英布、吴芮、共敖等皆先后就国,反抗

  • 外忧内患后继空,汉成帝的失策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成帝的悲惨命运,历史上真实的汉成帝,汉成帝的政治现状

    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即位,初掌大权。母以子贵,外成自然鸡犬升天。刘骜很快在母后的威慑下,封舅舅王风为大司马、大将军。武帝以后形成一个惯例,凡任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在三公之上,并且可以专揽政权。从此,汉成帝几乎是大权旁落,在以后的二十几年里,似乎并没有那种一言九鼎的感觉。后来,这种情况则更加严重

  • 三国一段影响深远的经典历史,随历史洪流下台,但其贡献不容置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十大经典史书,三国中最好的历史资料,三国最有代表性的历史

    三国在这段故事中,一一登场的英雄豪杰们,也成了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清楚诠释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所谓三国,指的是魏,蜀,吴,这三国。这段战争不断,英雄辈出的历史,起源于西元二世纪末的东汉末年,前后总共涵盖了有九十七年漫长的时光.元末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