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官员按“顶珠”划分等级,最尊贵的仅一人敢戴,和珅都没资格

清朝官员按“顶珠”划分等级,最尊贵的仅一人敢戴,和珅都没资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73 更新时间:2024/1/19 15:55:30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围绕着皇权建立了一套等级森严的体系,实际上,这样才能够维护皇帝的“唯我独尊”性质,在清朝的时候,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则发展到了最高峰阶段,因此清朝官员上朝期间的服饰,别看瞧上去没有什么差别,实际上大有不同哦!功夫,都放在了他们的官帽上,在大臣们的帽子巾顶之中有个金属的小坐,上面则是一枚圆珠,十分的好看,基本为宝石组成,实际上这也成为了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

按照清朝的官制,则封为了“九品十八级”,每一品都有正从之别(类似于正副之分)。如果是喜欢看清宫剧的读者们,一定会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面,某个宦官捧着官服,高喊“xxx接旨!封你为官,赐几品顶!”而被叫到的人赶快匆匆跪下来,叩谢皇恩。

那么我们就从小往上看,他们的顶珠有什么差别吧!首先是级别最小的九品还有未入流级别。他们带的是镂花阳金顶,处于官僚机构最底层的他们,职位一般包括了翰林院侍诏、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司书等基层文官。

而到了八品,在宝石材料上并没有任变化,区别在于雕饰的是顶用镂花阴文,而国子监学正(类似于最高等学府的班主任)、司务带的都是八品顶戴。

七品官员则穿戴素金,在七品官员以下,头上顶珠皆为金属,不过到了六品以上,宝石的质量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六品官员佩戴的名字叫做砗磲,这是一种非稀有的有机宝石,是由贝壳类动物砗磲组成,砗磲也是海洋贝壳当中最大的一种,直径能达到1.8米,它珍珠、珊瑚、琥珀被西方誉为是四大有机宝石。

五品官员佩戴的是水晶,作为二氧化硅的结晶,实际上早在千年前人们便拿它作为装饰,《资治通鉴》就记载:“闽主作紫微宫,饰以水晶。”

四品官员的顶珠材料,则为青金石,这是产自西域的一种稀有矿石,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颜色鲜亮好看。

三品官员使用的为蓝宝石,而二品官员使用的为珊瑚,一品官员则佩戴的是红宝石,这些都无需多说,无论古今,都是十分贵重的玉石。一品官员包括了“太子太傅、太子少保、协助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职务。他们也成为了北京权力机构的最高层,和珅纪晓岚,都做到了一品官。

而最高级的顶珠,实际上包括和珅这种位高权重大臣也是不敢带的,那就是皇上官帽上的金顶,清朝皇帝出席正式活动的时候,头上戴的名字为“镂空金云龙嵌大东珠金宝顶”。冠前为镂空金佛,金佛周围饰东珠15颗,冠后缀东珠7颗,选用的都是最为华丽的珍珠,其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更多文章

  • 有人说满清误国又有人说清朝在版图方面有贡献,到底怎么认知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满清后裔如何评价清朝,满清结束时中国版图有多大,为什么说清朝的版图是最优越的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两百多年的国祚当中同样经历了从鼎盛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由于腐朽的晚清面对西方列强不断的割地赔款,所以清朝成为封建王朝中印象最恶劣的王朝之一。而相对其他王朝来说,清朝版图是最接近现代版图而且实行直辖的王朝。这两者既相互矛盾又自然合理,所以世人对清朝爱恨交加再恰当不过了

  • 嘉庆帝为何不能扭转清朝衰落的局势?他始终只是一位庸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庆帝为什么开始衰落,嘉庆帝能挽救清朝吗,为什么说嘉庆皇帝是最无能的

    清朝的衰落和大部分朝代如出一辙,都是从土地问题开始的。经过前期的开垦,全国的土地面积达到了10亿亩,位居古代第一。清朝前期大力鼓励开垦,推广农耕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推广高产农作物,使得清朝的亩产量达到310斤,也是古代第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长期稳定,清朝的人口也迅速增长。在康熙年间,全国人

  •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来源于“九段线”吗?清朝的管理至关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是如何获得南海的领土主权的,南海主权历史记载,清朝南海主权

    一,清朝“海防”的大背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统一台湾之前,清朝的海防措施主要继承明朝,也就是推行“海禁”,甚至颁布“迁海令”,在沿海地区驻扎大量的军队,其主要的目的是防止郑氏集团反攻大陆。当时清军水师还未真正建立起来,选择海禁实乃无奈之举。明朝海禁地图1683年,清朝统一了台湾,海禁政策也就废除了

  • 明清手工业对比: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清朝中断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本人是不赞同资本主义萌芽这个说法的,如果仅仅凭借雇佣劳动力就可以算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话,那么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出现了。在中国,人们也提出了“战国说”、“西汉说”、“隋唐说”、“元朝说”等,似乎整个中国就是一部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因为争议很大,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了说法,变得更加严谨。“明朝中后期

  • 清朝打了百年战争,为何国库如此充足?这是清朝值得学习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在康熙年间的财政收入基本在3000万两到4000万两之间,最高的一年达到了4700万两。而乾隆年间最高达到了4800万两。而清朝在康熙初年的国库存银为248万两,到康熙末年为2700万两,到乾隆时期达到了7000万两。而明朝国库最充足的一年是张居正改革的最后一年,国库存银为1300万两。此后,明

  • 1759年,清朝的军队挺进帕米尔高原,创造了一个军事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一,大小和卓之乱和库车之战的失利在明朝后期,统治南疆地区的为叶尔羌汗国(1514—1680年)。叶尔羌汗国是从东察合台汗国分裂而出,其国原本信仰佛教,后来改信伊斯兰教。明末清初,该国内部有两大派遣,分别是白山派和黑山派,两派各自拥立割据的叶尔羌贵族势力,不断搞内斗。清初,黑山派取得了胜利,将白山派的

  • 为什么说清朝入关属于改朝换代?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有依据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入关的详细过程,清朝入关进程,清朝入关经历了多少年

    我们说女真族(包括满族)是中华民族之一,并非现在是如此,在中国古代也是如此。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女真族的源流。女真族在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名字,如靺鞨、勿吉、肃慎。《金史》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早在2500年前,肃慎就曾经“进贡”了楛矢、石砮,于是周人说:“肃慎

  • 崇祯十七年如果吴三桂没有引清军入关,李自成的大顺有统一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桂李自成简介,李自成对吴三桂的态度,吴三桂如果投降李自成会怎么样

    其实崇祯十七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李自成攻破京城导致崇祯自缢身亡;传承276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被崇祯叫回来勤王的吴三桂在山海关左右为难,如果他不引清兵入关的话很有可能投降李自成。至于说冲冠一怒为红颜,在自私自利的吴三桂面前根本不是问题。占据关外和漠南蒙古的大清不入关还可以去征服喀尔喀和准噶尔。

  •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为何不拉拢邬思道,联手反抗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邬思道雍正年羹尧,雍正王朝年羹尧被贬后为何不收敛,雍正王朝年羹尧是怎么被拿下来的

    剧中的年羹尧腹黑、贪婪、自私也确实有能力:奉命查封《百官行述》却为了数百万两白银屠戮江夏镇数百口,却让四爷党背黑锅;在平定西北过程中雍正甚至抄贪官的家补贴军费,但是年羹尧却表现奢靡,在被贬后出手给桑成鼎的就几百万两;作为四阿哥的门人并不忠心,与八爷党始终暧昧不清;也许他认为后期对雍正是绝对忠诚的:贪

  • 清朝对外贸易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水平?闭关锁国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海上贸易的变化,清朝对外贸易图,清朝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一,清朝的海上贸易政策清朝初期,由于全国尚未统一,加上郑氏海上势力的威胁,继续推行明朝以来的“海禁”政策。清初,清廷先后下达了5次“禁海令”,3次“迁海令”。1656年,顺治帝下令:北到天津,南到广东的沿岸地区,禁止商民私自出海,违者处斩。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顺治帝下令将东南沿海居民后撤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