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时,蒙元政府在干嘛?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时,蒙元政府在干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6 更新时间:2024/2/9 3:23:44

至正十一年(1351),导火索出现了,元朝征发壮丁十五万人治理黄河,但管理的官吏却大肆克扣民工的伙食钱,就在这时,歌谣预言的事情发生了,一个独眼石人被挖了出来,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元末最大的几只起义军,便是割据南方的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在北伐之前击败了陈友谅,接着转身灭了张士诚,最后统一南方后才开始挥师北伐,其中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可以说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战,陈友谅死,南方形势可以说大局已定。而在南方起义军内战之时,蒙元政府却毫无动作,坐视朱元璋击败陈友谅统一南方,这是为何?

我们先来理清朱元璋与陈友谅争霸的时间线。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称帝,他的水师顺着长江而下,攻破太平、采石两座重镇,兵锋直指应天,但却在龙湾被朱元璋击溃。之后两年朱元璋转守为攻,占领陈友谅大片地盘,至正二十三年(1363),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决战,陈友谅战死,次年,武昌被朱元璋攻陷,陈友谅势力灭亡,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灭张士诚。也就是说,陈友谅与朱元璋死磕的时间是五年,加上攻破张士诚的时间,共有从至正二十年(1360)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的八年时间,而这八年里蒙元政府在干什么呢?

至正二十年(1360),就在陈友谅称帝的这一年,元朝漠北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起兵叛乱,阿鲁辉遣派使者对元顺帝说:"以国玺授我,我当自为之!"次年,阿鲁辉被平定,之后元朝宫廷内部,皇太子和元顺帝也因皇位爆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此时元政府的军事被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两大军阀把控,两者虽都为元臣却常年敌对,经常互相征伐。

至正二十三年(1363)顺帝引孛罗帖木儿入京,皇太子被迫出逃,孛罗帖木儿乘机把持朝政。而此时察罕帖木儿已死,其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继承了他的军队和与孛罗帖木儿的仇恨。至正二十五年(1365)皇太子与王保保联合并大败孛罗帖木儿,太子回到了宫中,王保保被封左丞相,宫廷内斗告一段落。之后王保保又被封为河南王,这也直接导致其与李思齐张良弼等人在山东、河南、陕西混战,元顺帝此时还怀疑王保保有异心,命皇太子率天下兵马讨伐王保保,蒙元这一场内斗直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七月才宣告中止,但此时朱元璋不仅统一了南方,还在同年正月建立了大明王朝,发动了北伐。

梳理一下时间线,我们可以发现,蒙元政府并非是想坐视起义军做大而不南下讨伐,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朱元璋与陈友谅争霸一直到朱元璋北伐,这段期间蒙元政府都一直处于内乱之中,而且还北方红巾军也给蒙元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蒙元政府尚且不能平定北方,又如何南下讨伐朱元璋等人呢?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为何能夺取天下?有个好发小和丈人,还有够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发小,朱元璋24功臣详解,朱元璋是如何收拾骄兵悍将的

    朱元璋个人的努力,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机缘巧合那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早在战场上战死了。其实还有不少硬件条件,是其他端着碗要饭的人,所比不上的。朱元璋有个好发小汤和。朱元璋的发小不少,帮他开创基业的也有几位,。但是唯独汤和,是对朱元璋帮助最大的一个发小,为什么呢?汤和是朱元璋的领路人:当初朱元璋还在

  • 朱棣的“噩梦”朱允炆,消失后的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真实的朱棣与朱允炆,朱允炆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朱棣,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能撑多久

    朱允炆剧照为了不引起社会的恐慌,朱棣对外宣称朱允炆在南京皇宫的大火中被烧死,封锁所有消息,杀死所有知情人,但欺骗别人容易,想要欺骗自己内心却不易。朱棣深知自己皇位来历不正,害怕侄子朱允炆再次出现。事实证明,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恐惧,朱棣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选择直面朱允炆消失的事实,安排的两路

  • 朱棣的遗诏是真的吗?明朝果真远迈汉唐?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遗诏,朱棣死之前留下什么遗诏,朱棣遗诏到底是什么

    这或许是近些年,对明朝最霸气的总结,在网络上,其实还流传着一个更霸气的版本,据说还是永乐大帝朱棣的遗诏: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礼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怎么样,这份遗诏非常霸气吧?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份遗诏很可能是网络上新编的,主要就是对明朝

  • 如果登上皇位的是朱标,那么朱棣敢造反吗?朱棣:我没那么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斗得过朱标吗,历史上的朱棣真的很尊重朱标吗,朱标没死朱棣会不会造反知乎

    其实不会的,因为他根本不敢去抢皇位。因为朱标是正统的继承人。按照当时的制度,朱元璋立长子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而朱棣在争夺皇位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说法,这才让自己的皇位变得名正言顺。因为在朱标死后,他就是嫡长子了,是第一继承人,还有朱标是朱元璋最满意的一个儿子,要不然也不会在朱标死后跨过儿子,让孙子朱允炆

  • 李禺是宋朝三流诗人,写了一首回文诗《两相思》,让后人记住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煜最好的三首诗,李煜最有造诣的十首诗,李煜作诗风格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唐诗指的是唐朝时期的诗歌,是唐代一代代文人的文学凝萃,也是华夏文化最精髓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唐诗堪称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巨大

  • 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丞相?内阁首辅是否等于丞相?内阁制度最合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要创建内阁,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废掉丞相一职,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有什么后果

    丞相是历代宰相当中的某一个形式,宰相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说先秦时期的太宰、相邦、相国等,汉朝的丞相、大司徒,隋唐的尚书令、中书令、中书舍人、左右仆射,宋朝的同平章事,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等。由此可见,朱元璋当年废除的,只是丞相的职位,并没有废除宰相制度。也就是说朝廷里面不

  • 宋朝难得的开边将领,可惜没生在汉、唐,浪费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将领一览表,宋朝唯一出名的将领,宋朝时期的各种大将军

    当然是领土,没有领土,你还能在地球上立足吗?时至今日,领土之争依然是很多国家之间的重要争端,如果说其它问题还可以协商,但领土问题绝对不容商量,他们是寸土必争!然而,回到1000年前的宋朝,他们似乎不这样想,领土第二,和平才是第一。终宋一朝,你就没怎么看到他们开疆拓土,反而是经常被别人打得割地求和。宋

  • 刘伯温临终时,为何要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17年后终于顿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伯温死后为什么要送鱼给朱元璋,刘伯温给朱元璋送鱼究竟有何深意,刘伯温为啥送一筐鱼给朱元璋

    刘伯温是朱元璋身边的重臣,也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明朝开国元勋,更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他曾参与过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的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因此成为了朱元璋身边比较著名的谋士,在他的帮衬下朱元璋平天下。而刘伯温从小就天资聪明,又10分的好学,聪慧过人的他学任何事情都非常的快,

  • 谁能给明朝续命?张居正管改革,戚继光和孙承宗管军事,王阳明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戚继光和张居正的故事,张居正重用戚继光,戚继光的晚年和张居正的晚年

    这四个人才,其实或多或少都为延缓大明王朝灭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放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肯定是不一样的。带兵的在和平时期,不顶用。治国的在战乱时期,同样也不顶用。张居正属于改革派,他在明朝经济衰败的时候作用最大。万历初年,张居正出任首辅大臣,成为了大明王朝实际上的领导人。他在任期间,严格执行了

  • 周末社科讲堂丨回首宋朝历经千年的服饰,领略纺织技艺的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黄道婆改良纺织技术,宋朝服饰科普,宋朝服饰中的秘密

    末社科微谈最近热播剧《清平乐》收割了不少网友的喜爱,剧中的服装更是圈粉无数。宋朝经济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朴素和理性成为了宋朝服装的主要特征。本期的周末社科微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宋朝的服装。宋代女性服装宋朝在具体的服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