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为何能夺取天下?有个好发小和丈人,还有够狠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为何能夺取天下?有个好发小和丈人,还有够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21 更新时间:2024/2/21 13:12:28

朱元璋个人的努力,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机缘巧合那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早在战场上战死了。其实还有不少硬件条件,是其他端着碗要饭的人,所比不上的。

朱元璋有个好发小汤和

朱元璋的发小不少,帮他开创基业的也有几位,。但是唯独汤和,是对朱元璋帮助最大的一个发小,为什么呢?

汤和是朱元璋的领路人:

当初朱元璋还在皇觉寺要饭的时候,汤和就已经参加义军了。汤和在郭子兴的起义军中做到了千总的位置以后,朱元璋还在要饭。

这个时候汤和想起了自己的这个发小,所以就写信给朱元璋,希望他来参加起义军。汤和给朱元璋的信一不小心就泄露了出去,为此有人便派官军来捉拿朱元璋。

可能是要饭的摊位比较紧凑,寺庙里的和尚都想着把其他人给挤出去。朱元璋本来还想捧着这个碗过一辈子呢,这下子算是彻底没戏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终于答应了汤和,决定参加起义军。并且前往郭子兴处报到。有个千总的发小,朱元璋的日子自然是差不了多少。

汤和对朱元璋言听计从:

汤和这个人最大的优点,那就是识人。他认定了朱元璋不是凡人,一定可以成就大业。所以即使自己是千总,也总是为朱元璋马首是瞻。

这下子连郭子兴对朱元璋都感兴趣了,几次仗一打,郭子兴立刻明白了汤和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是将朱元璋提拔为镇抚,一下子就比汤和官大了。

郭子兴初起,和帅壮士十余人归之,以功授千户。从太祖攻大洪山,克滁州,授管军总管。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从定太平,获马三百。从击陈野先,流矢中左股,拔矢复斗,卒与诸将破擒野先。别下溧水、句容,从定集庆。---《明史》

此后汤和便紧随朱元璋身旁,跟随他一起攻城略地。那些跟朱元璋差不多岁数的人,都不肯屈居朱元璋之下,汤和虽然比朱元璋大三岁,却依旧认真地听从朱元璋的调遣。

有人捧着你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个人还是你的发小,还比你岁数大些,带你参加义军,还帮你不断升迁。这样的发小真的是千年才修来这么一个。

不管后来汤和为朱元璋立下了多少功劳,其实那些都抵不上最初拉朱元璋一把的时候。因为创业的时候,起步是最艰难的。同样是发小,周德兴就是朱元璋有点成绩以后,才来投靠的,所以在朱元璋心目中,就比汤和差了一大截。

朱元璋有个好老丈人郭子兴,和一个短命的大舅哥郭天叙

你要是真的相信开局一个碗就能夺取天下,那我也没办法。其实任何白手起家,如果没有贵人相助的话,基本都是白搭。

朱元璋也毫不例外,他最初的确是一个碗活命。可是他却不是靠一个碗起家的,他是参加了起义军,在起义军中一步步升迁,这才起家的。

所以说开局那个碗,不能算是开局,只能算是预告片,对朱元璋的创业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价值。

有个靠山好起家:

朱元璋在起义军中,本来也只是个普通的将领,就算他表现得再好,也不可能做到领袖的地位,因为古代人是讲究世袭的。

这就好比是一家大公司,董事长会把自己的位子让给跟自己没血缘关系的总经理来做吗?有可能会,但是几率很小。而且一般总经理要么是他的女婿,要么是跟他家联姻了。

朱元璋就是碰到了这么好的事情,你上哪儿说理去?当时郭子兴收养的女儿马秀英,一眼就看中了朱元璋。

这么一来朱元璋可就成了郭子兴的女婿了,有了这一层关系以后,朱元璋蹭蹭蹭又往上爬了一大截。最终爬到了郭子兴副手的位置上。

大舅哥不巧挂了:

郭子兴是有儿子的,他的次子郭天叙在郭子兴死后,被小明王任命为元帅,其实就是继承了父亲郭子兴的衣钵。

子兴三子。长子前战死,次天叙、天爵。子兴死,韩林儿檄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及太祖副之。天祐,子兴妇弟也。太祖渡江,天叙、天祐引兵攻集庆,陈野先叛,俱被杀。林儿复以天爵为中书右丞。已而太祖为平章政事。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子兴后遂绝。有一女,小张夫人出者,事太祖为惠妃,生蜀、谷、代三王。---《明史》

本来想要上位的女婿朱元璋岂不是没机会了吗?嘿嘿,就在这个时候,郭天叙被叛徒出卖,就这么死掉了,你说巧不巧?

这么一来跟郭子兴关系最铁的,当然就是朱元璋了。再加上朱元璋本身在军中的威信就很大,当仁不让就做了一把手,这是他成就大业的基础。

朱元璋比一般人要狠,这也是成功的关键。

朱元璋是真的狠,在关键时刻绝对不手软。郭天叙死了以后,小明王将朱元璋扶正,成为义军领袖,这个时候郭子兴的小儿子郭天爵表示不满。

郭天爵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儿子,怎么能没有继承权呢?于是郭天爵就打算除掉朱元璋。结果被朱元璋抓到以后,当机立断就把郭天爵给杀掉了。

小明王韩林儿本来是起义军共同推举的盟主,相当于是皇帝。朱元璋在功成名就以后,对这位小明王也丝毫没有手软。派人去请小明王的时候,在半道上让他失足落水淹死了。

明年,张士诚将吕珍围安丰,林儿告急于太祖。太祖曰:“安丰破则士诚益强。”遂亲帅师往救,而珍已入城杀福通。太祖击走珍,以林儿归,居之滁州。明年,太祖为吴王。又二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明史》

朱元璋最狠的地方,当然是在建立明朝以后,一个胡惟庸案子杀了3万人,一个蓝玉案子杀了1.5万人,此外还有贪腐大案,也杀了不少人。

开国功臣中,有9个国公、20多个侯爵都被朱元璋给宰掉了。手段如此狠辣的人,在世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刘邦杀功臣不过也只是杀了几个异姓王而已,跟老朱完全不好比。

总结:朱元璋开局一个碗,后面全靠自己的努力。

由此可见,朱元璋所依靠的硬件条件还真的不少。其实我们需要综合来看这件事,有很多人有这些硬件条件,但还是成不了事情。有些人就算有机会得到这些条件,不努力还是会失去。

朱元璋所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靠着他的努力和智慧得来的。他靠着自己敢打敢拼的精神,使得汤和对他言听计从。他依靠自己的勤奋勇敢,博得了马秀英的芳心,从而成为了郭子兴的女婿。

朱元璋这个人最不简单的地方,那就是起于微末,对自己的人生却充满了信心,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了一条通天之路。

更多文章

  • 朱棣的“噩梦”朱允炆,消失后的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真实的朱棣与朱允炆,朱允炆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朱棣,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能撑多久

    朱允炆剧照为了不引起社会的恐慌,朱棣对外宣称朱允炆在南京皇宫的大火中被烧死,封锁所有消息,杀死所有知情人,但欺骗别人容易,想要欺骗自己内心却不易。朱棣深知自己皇位来历不正,害怕侄子朱允炆再次出现。事实证明,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恐惧,朱棣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选择直面朱允炆消失的事实,安排的两路

  • 朱棣的遗诏是真的吗?明朝果真远迈汉唐?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遗诏,朱棣死之前留下什么遗诏,朱棣遗诏到底是什么

    这或许是近些年,对明朝最霸气的总结,在网络上,其实还流传着一个更霸气的版本,据说还是永乐大帝朱棣的遗诏: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礼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怎么样,这份遗诏非常霸气吧?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份遗诏很可能是网络上新编的,主要就是对明朝

  • 如果登上皇位的是朱标,那么朱棣敢造反吗?朱棣:我没那么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斗得过朱标吗,历史上的朱棣真的很尊重朱标吗,朱标没死朱棣会不会造反知乎

    其实不会的,因为他根本不敢去抢皇位。因为朱标是正统的继承人。按照当时的制度,朱元璋立长子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而朱棣在争夺皇位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说法,这才让自己的皇位变得名正言顺。因为在朱标死后,他就是嫡长子了,是第一继承人,还有朱标是朱元璋最满意的一个儿子,要不然也不会在朱标死后跨过儿子,让孙子朱允炆

  • 李禺是宋朝三流诗人,写了一首回文诗《两相思》,让后人记住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煜最好的三首诗,李煜最有造诣的十首诗,李煜作诗风格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唐诗指的是唐朝时期的诗歌,是唐代一代代文人的文学凝萃,也是华夏文化最精髓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唐诗堪称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巨大

  • 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丞相?内阁首辅是否等于丞相?内阁制度最合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要创建内阁,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废掉丞相一职,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有什么后果

    丞相是历代宰相当中的某一个形式,宰相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说先秦时期的太宰、相邦、相国等,汉朝的丞相、大司徒,隋唐的尚书令、中书令、中书舍人、左右仆射,宋朝的同平章事,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等。由此可见,朱元璋当年废除的,只是丞相的职位,并没有废除宰相制度。也就是说朝廷里面不

  • 宋朝难得的开边将领,可惜没生在汉、唐,浪费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将领一览表,宋朝唯一出名的将领,宋朝时期的各种大将军

    当然是领土,没有领土,你还能在地球上立足吗?时至今日,领土之争依然是很多国家之间的重要争端,如果说其它问题还可以协商,但领土问题绝对不容商量,他们是寸土必争!然而,回到1000年前的宋朝,他们似乎不这样想,领土第二,和平才是第一。终宋一朝,你就没怎么看到他们开疆拓土,反而是经常被别人打得割地求和。宋

  • 刘伯温临终时,为何要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17年后终于顿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伯温死后为什么要送鱼给朱元璋,刘伯温给朱元璋送鱼究竟有何深意,刘伯温为啥送一筐鱼给朱元璋

    刘伯温是朱元璋身边的重臣,也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明朝开国元勋,更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他曾参与过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的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因此成为了朱元璋身边比较著名的谋士,在他的帮衬下朱元璋平天下。而刘伯温从小就天资聪明,又10分的好学,聪慧过人的他学任何事情都非常的快,

  • 谁能给明朝续命?张居正管改革,戚继光和孙承宗管军事,王阳明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戚继光和张居正的故事,张居正重用戚继光,戚继光的晚年和张居正的晚年

    这四个人才,其实或多或少都为延缓大明王朝灭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放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肯定是不一样的。带兵的在和平时期,不顶用。治国的在战乱时期,同样也不顶用。张居正属于改革派,他在明朝经济衰败的时候作用最大。万历初年,张居正出任首辅大臣,成为了大明王朝实际上的领导人。他在任期间,严格执行了

  • 周末社科讲堂丨回首宋朝历经千年的服饰,领略纺织技艺的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黄道婆改良纺织技术,宋朝服饰科普,宋朝服饰中的秘密

    末社科微谈最近热播剧《清平乐》收割了不少网友的喜爱,剧中的服装更是圈粉无数。宋朝经济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朴素和理性成为了宋朝服装的主要特征。本期的周末社科微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宋朝的服装。宋代女性服装宋朝在具体的服装上

  • 波斯商人眼中的明朝:物价非常便宜,当地人不敢拒绝乞丐的乞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物价一览表,明朝物价与生活水平,波斯商人眼中的明朝物价

    古代中亚的商人不过阿克巴尔的运气或许是差了一些,他先后将这本书献给塞利姆一世和苏莱曼一世,可是都没有引起苏丹的重视,以至于直到19世纪的时候,这本书的手稿才在伊斯坦布尔的皇家档案馆中被发现。阿克巴尔并不是第一位抵达东方的波斯人,而且相比于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他的名气确实小了很多,在撰写这本书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