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36年汉口血案:凶手为什么用两根铁钉,钉进被害人的太阳穴?

民国36年汉口血案:凶手为什么用两根铁钉,钉进被害人的太阳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67 更新时间:2024/2/7 12:37:27

民国汉口

当时在武汉做新闻采访的樊明,通过半个多月的走访调查,并且翻阅了部分审讯记录,整理了整个案件的过程。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这次血案,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答案。

当年11月3日,下午三点半,在汉口二道棚子附近的一条路上,出现了一辆人力车。车子停在路边,后面跟着的两个人,一人穿西装,一人穿中山装,他们把车上躺着的一个人抬了下来,放在路边。等人力车离开之后,两人又抬着那人扔到了路边的水田里。

当时在附近干活的农民发现之后,觉得有问题,立刻大喊大叫地跑了过来。穿中山装的人立刻逃跑了,穿西服的那人却因为脚陷入了水田之中,难以动弹,被赶来的农民团团围住了。但是,他却毫不在意地说:“你们发财的机会到了,要多少钱我可以给多少钱!”

群众此时检查那个被抛入水田的人,发现其左右太阳穴各被钉入了一枚铁钉,已经死亡,便明白这是一桩杀人案。于是,大家立刻抓住这个穿西装的男子,送到了当地的警察分局。当时,警察从他身上搜出一把小刀、一根3寸长铁钉,另有怀表、现金支票。通过简单审讯,得知此人正是主犯,名叫佑方,逃走之人名叫杜国正,系杀人从犯,第二天上午被逮捕。

看到这里,就已经有了不合情理之处:双侧太阳穴都钉入铁钉,证明此案是故意害人性命,凶手应该提前有过准备。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大白天抛尸路边,而且周围还有不少农民,并非偏僻之地?

民国汉口

刘佑方,当年27岁,是富商刘宜生的儿子。刘家经营着武汉著名的中药老店,设有几家分店,在其他商业领域也有涉足,是武汉非有影响力的家族。刘佑方从小娇生惯养,曾在武昌、重庆读书,还上了一年复旦大学。后来回到武汉,在自家的宜丰银号工作,对外自称经理。

但是,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刘佑方不仅经常出入风月场所,还因为耍钱欠了很多外债。其父亲刘宜生见儿子如此不争气,便将其解职,并断绝了经济上的接济。刘宜生的目的,是让儿子体会一下没有钱的生活,希望他能明白赚钱不易,改掉身上的坏病。

但是,大手大脚生活惯了,刘佑方很难改变的。就算不出去折腾,家中还有一妻一妾,平日里也开销甚大,没钱的日子根本熬不下去。于是,在当年4月,刘佑方想办法筹集了一些资金,开设了万兴企业公司,自任经理,并找来小学同学杜国正帮忙管账。

由此可见,刘佑方是典型的纨绔子弟,外出上学多年,父亲极少管束,自然变得胆大妄为。一旦没有了父亲的经济支持,过不上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必然要想办法弄钱才行。

受害者名叫邵伯,当年36岁,老家安徽。他的父亲是中纺公司武汉办事处的职员,所以一家人常住武汉。汪邵伯小学毕业后,就进入鼎新纱号当学徒,三年后入纱帮当经纪人,此后又在叔叔的纱号中当经理。

汪邵伯经常到和棉纱交易有关的地方办事,因为为人忠厚老实,深受相关人员的信任。汪邵伯经常去的地方,有一个汉口纱业市场。这座楼房虽然不大,但每天都很热闹,楼上楼下,连外面的马路上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的主要都是纱商,谈生意、做交易。

这里面的交易,并不需要实实在在的棉纱。因为当时纱厂出售棉纱,一般都是先开出提货单,上面没有户名和提货时间。于是,提货单就成了某种可流通的“货币”。来纱业市场做生意的人,实际上就是转手倒卖这种提货单,因为各种市场原因,棉纱有涨有跌,买进卖出提货单,也就有利可图了。

另外,来纱业市场进行交易的人,也许只有一个空壳公司,只要手里有资本或者有提货单,就有机会赚钱。刘佑方正是开设了这样一家公司,想以小博大,在棉纱市场赚钱。

根据刘佑方的说法,还是因为他缺钱。虽然父亲不再给他钱,但刘佑方大手大脚的习惯没有改变,各种吃喝玩乐,欠了很多外债。本想靠倒卖棉纱提货单赚些钱,但自己资本太少,小打小闹赚不了钱。

于是,刘佑方想到了谋财害命。他本来的目标是一个名叫熊子明的纱商,准备邀请其到自己家做客,伺机抢劫财物。但是熊子明为人谨慎,没有上钩。后来,刘佑方又仔细筹划,把目标定在了汪邵伯身上。

11月3日上午10点,刘佑方和杜国正租了一辆小轿车,来到了纱业公会。他们找到汪邵伯,告诉他自己手上有大量棉纱准备出售(其实刘佑方根本没有),希望汪邵伯帮忙交易。汪邵伯信以为真,于是在纱业市场转了一圈,谈妥了生意。

汪邵伯告诉刘佑方,对方是敏记新纱号,出价5.49亿(法币),其中慎裕钱庄3.95亿,新德钱庄1.54亿。因为十分信任汪邵伯,对方已经开出了两支票,现在只要刘佑方把棉纱提货单交给汪邵伯,就能直接拿到支票。

民国钱庄

当天中午11点多,刘佑方、汪邵伯和杜国正三人,一起乘车离开纱业公会,先来到了慎裕钱庄。此时,刘佑方让杜国正先回家准备饭菜,自己则带着汪邵伯走进了钱庄。

两人拿出支票,让钱庄伙计先“照票”。所谓“照票”,指的是钱庄检查支票的真假,确定能否兑现。如果确定支票是真的,还可以要求钱庄在骑缝处盖章,保证将来这张支票一定能兑现。经过钱庄“照票”,确定汪邵伯手中的这张支票是真的,刘佑方也就放心了。

之后,两人就来到了刘佑方的家中。汪邵伯跟着刘佑方来到了地下室,这里光线暗淡,是刘佑方公司“办公”的地方,里面只摆了一张写字桌和两张旧藤椅,还有一张床铺,杜国正偶尔睡在这里。

汪邵伯还没有觉察到危险,于是坐在藤椅上,等待刘佑方把棉纱提货单拿给他。结果,刘佑方掏出了手枪,杜国正也走了进来,把汪邵伯直接捆了起来,然后用蘸过柯罗方(麻醉药品)的棉布捂住其口鼻。很快,汪邵伯就昏迷了过去。

紧接着,刘佑方把汪邵伯身上两张支票都掏出来,然后用两根3寸长的钉子,钉进了汪邵伯的左右太阳穴。杀死汪邵伯之后,刘佑方立刻找到家中的包车夫行正,对他说:“杜先生的同学病了,你用车把他拉回家去。”说完,他们把汪邵伯抬上车,身上盖了一床被子,拉到了球场街上智中学附近。

他们把汪邵伯抬了下来,刘佑方让车夫杨行正先回家。此时,刘佑方担心汪邵伯没死,又一次使用了柯罗方。之后,他们叫了一辆人力车,把汪邵伯的尸体放在车上,一直拉到二道棚子,这才出现了本开始的场景。

民国旧照

首先,据刘佑方和杜国正后来说,麻醉药品柯罗方,是他们提前伪造证件,说是武昌文华中学要做化学实验,才到交通路科学仪器馆购买的。一共买了4两,分成两次全部用完了。

另外,他们还准备了两支日本94式手枪,子弹62发。是刘佑方通过上智中学体育教员陈邦珍介绍,从警备司令部稽查处球场所所长俞英年初购买的,第一支花了120万元,第二支花了115万元,两支手枪案发后都被警察搜了出来。

这意味着什么?刘佑方为了谋财害命,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提前购买了枪支和麻醉药品,又租了汽车,按照常理说,必然应该想到如处理尸体。然而,实际情况是,刘佑方没有等到夜深人静时再转移尸体,也没有使用汽车,而是大白天找人力车转运,并且中途换了一辆车,最后抛尸的地方,还有不少农民在附近劳作,像是慌乱之中毫无准备一样。

另一个问题就是,刘佑方为什么非要用钉子杀人呢?他可以选择用枪,可以选择用刀,若是担心有血迹,也可以选择勒死或者捂死——在两侧太阳穴钉钉子,一般人下不了手,而且也根本达不到隐藏伤痕的目的,那些农民不就是一眼看到了太阳穴上的钉子吗?

但很明显,刘佑方提前就想好了用钉子杀人,被抓时身上还搜出了一根3寸长的钉子呢,他到底怎么想的?

被抓捕后,刘佑方辩称,自己和汪邵伯有矛盾,当天是因为两人打架,刘佑方用大酒瓶将其打晕,以为其死亡,才准备抛尸,钉子是抛尸途中钉进去的。当然,刘佑方这么说是为了逃避罪责,面对警方的证据,他的谎言不攻自破。

不管怎样,此案影响巨大,虽然刘家想要打点关系,免除一死,但最终刘佑方还是被判处死刑,杜国正则判处无期徒刑。执行死刑时,刘佑方先是后背中了一枪,趴在地上浑身抖动,没死。行刑士兵又补了一枪,还没死。监刑长掏出驳壳枪连打四枪,行刑士兵又补了一枪,才确定刘佑方死亡。

刘佑方一死,上面提到的疑点就再也无法解开了。刘佑方为什么在抛尸的时候显得手忙脚乱、毫无准备呢?也许,他本来就没有做详细的计划,只想着弄到钱之后把尸体往荒郊野地一扔就行,根本没想那么多。

至于为啥要使用铁钉,个人猜测,首先是害怕用刀枪杀人,流血很多,不方便转运。另外,也可能是受到了戏剧故事中古代用钉子杀人的影响,“模仿”作案。最后一点,民国时期很多人依然相信五行相克,刘佑方使用铁钉,是否有这方面的原因?笔者在这方面了解不多,希望有高人能分析一下。

最后,刘佑方虽然罪有应得,但刘家也应该反思一下,若不是他们从小溺爱,不去管教,怎么会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更多文章

  • 清朝的北洋新军,下辖6个镇,兵力和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北洋军的实力,清朝北洋军有多强大,清朝末年新军的战斗力

    清朝后期,曾把中国沿海的省份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限,划为两个部分称呼。以北的称为北洋,以南的称为南洋。以此为始,才有了北洋的一系列称呼。北洋新军正式的创建时间是在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被击败后。因为当时清朝急需一支武装力量可以保卫国防,短时间内,海军是不可能速成,也没那么多的财力,只能从陆军上想办法。这才有

  • 尼布楚条约,看似双方平等,清朝没吃亏,但是却给后世埋下了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尼布楚条约签订前的清朝疆域,中俄尼布楚条约全文,尼布楚条约清朝死了多少人

    经过半个月的谈判,条约具体内容基本敲定。参与谈判的中方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受到康熙嘉奖,满朝文武也大唱赞歌,将《尼布楚条约》视为大清外交上一个伟大的胜利,盛赞康熙的英明。尼布楚条约使中国丢失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虽然这些国土很大部分上是模糊化的概念,但小股探险者加流氓的模式就能奔袭万里,从你龙

  • 清军跟列强交战时,为啥不组织夜间进攻?时代变了,兵法跟不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军对抗列强的战争,清军与列强装备差距很大吗,清军和列强作战

    一、清朝落后在制度上。清朝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军队有百万之多,后勤保障充足,要是横下心来跟侵略者斗争,岂有不胜的道理。如果动员上亿的群众,发动全民投入到反侵略战争中去,点燃大家的爱国热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甚至可以把囚犯放出来精忠报国嘛。真的要那样做了,侵略者离本土那么远,在中国语言

  • “刺马案”主角、清朝两江总督马新贻究竟死于何方势力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新贻个人资料图片,马新贻专题,清朝总督马新贻案始末

    刺马,刺马,这"马"可是大有来头,那就是当时的两江总督马新贻,那这马新贻在被刺杀前究竟在两江干了什么,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要想搞清楚这些,先得让大家知道他当时坐的位子是个什么概念。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居从一品。可

  • 曾国藩是如何处理兄弟感情的?一言一行,透着浓浓的兄弟情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兄弟相处之道,曾国藩如何化解兄弟之间的矛盾,曾国藩人际关系的秘诀

    为何有些家庭总是兄弟反目,形同陌路,甚至大打出手?这是家风出现问题了。如何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风?曾国藩处理兄弟感情的方法,值得学习。在《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第一次提到处理兄弟感情的事情,发生在他刚刚进入京城为官的第二年。从曾国藩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言一行,都透着浓浓的兄弟情义。道光二十

  • 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是什么?不是识人方法,也不是他的军事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并不是他认人识人的方法,也不是他的军事能力。曾国藩晚年的时候,他最信任的幕僚赵烈文,将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说得非常明白。赵烈文说:(曾国藩)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我们在了解曾国藩的本领的时候,要看他把主要精力花费在什么事情上了。从赵烈文的话中

  • 历史上的皇后那拉氏为何要断发?乾隆又是为什么这么狠心对待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乾隆为什么恨那拉皇后,乾隆以后的皇帝如何对待那拉皇后,那拉皇后断发视频

    皇后去世是朝廷的重要事件,但是一向喜欢讲排场的乾隆,一反常态,一没有举行隆重的哀悼仪式,二没有谥号,三没有牌位升附太庙,四没有让她合葬裕陵,五没有为她单独建造陵寝,只是把她被塞进了位于裕陵妃园寝内的纯惠皇贵妃地宫之东侧。最让人感到不解的是,就连那拉皇后的画像,乾隆也吩咐太监将其付之一炬。曾几何时,辉

  • 曾国藩回家丁忧期间,咸丰皇帝为何要解除他的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曾国藩被咸丰拔掉兵权,咸丰7年曾国藩年龄,曾国藩为什么不受咸丰重用

    关于咸丰皇帝解除曾国藩兵权的原因,大部分学者偏向于这两种看法:一是曾国藩向咸丰皇帝要权,惹恼了咸丰皇帝。二是清朝自入关以来,就禁止汉人掌握兵权,而曾国藩的湘军,逐渐成长为大清王朝的唯一劲旅,让咸丰皇帝内心不安,担心曾国藩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因此,乘机剥夺了他的兵权。以上这两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

  • 曾国藩首次打胜仗,毙敌近万,咸丰皇帝为何不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如何赢得咸丰皇帝信任,咸丰8年曾国藩多少岁了,咸丰皇帝为何重新启用曾国藩

    湘潭大捷,是曾国藩事业中的一个新起点,他靠这次胜利,正式成为大清王朝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也为他“立德、立功、立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春,曾国藩经过一年时间的操练后,带着一万七千名水陆湘军正式出征,与日渐强大的太平军鏖战。在湘潭之战中,曾国藩首次打了胜仗。这一战,毙敌近万

  • 曾国藩心学:如何抓住机会?记住这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是如何抓住机遇的,曾国藩心态修炼法,曾国藩的人生智慧30条

    人生中,会错失很多机会。曾国藩是大家都熟悉的人物,从他的人生历程来看,好像很顺利,30岁入朝为官,不仅得到了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赏识,也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器重,从此一帆风顺,仅仅37岁就成为正二品侍郎,成为朝中重臣。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人生才会顺利。曾国藩对心学思想有非常深的研究,他利用心学,让自己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