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28岁考中进士,这个年龄,在清朝时期,已经算是非常年轻的了,但曾国藩是在第三次参加会试的时候才考中,因此,他也属于大器晚成之人。
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有这3个特征,一看便知:
有胆识才能有担当,曾国藩不仅自己有胆识,他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这一点。曾国藩成为湘军统帅后,他在选人的时候,有四个标准:
一是要有治民之才;二是要不怕死;三是要名利心不能太强;四是要能吃苦。
其中,“不怕死”就是指一个人的胆识。曾国藩是一个很有胆识的人,在朝中为官的时候,他为了大清王朝的江山社稷,不怕得罪权贵,甚至敢于得罪皇帝,从而有过4次入狱的经历。
有胆识并不是莽撞,尤其是在官场上,只有掌握权谋术的人,才敢于得罪权贵和上司,因为他们总有办法收场。可以想象,如果曾国藩没有一点本领,他4次被打入大牢,每次都能那么幸运地脱身吗?曾国藩不仅能脱身,还能获得升迁,这可不是凭借运气,而是权谋术。
关于曾国藩的权谋术,在我写的有20余万字的专栏——《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中有非常详细的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试读,这里不一一讲解。
另外,曾国藩一介书生,他能接任湖南团练大臣一职,组建湘军与太平军鏖战,这也能让我们见证他确实是一个胆识超群的人。
一个人只要有信心,就有了意念,有了意念,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有克服各种困难的方法了。
曾国藩受王阳明心学思想影响,立志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他在写信给自己的弟弟们时,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做到“内圣外王”,那么,人生中的一切目标都能实现。曾国藩说:
做个光明磊落神钦鬼服之人,名声既出,信义既著,随便答言,无事不成,不必爱此小便宜也。
正是由于曾国藩对自己有信心,他遇到任何挫折的时候,也不会向命运低头,会很快东山再起,比如,他在靖港兵败以及被困江西后,都能快速摆脱困境,让自己重新获得主动权,这些,都和他的信心有关。
不过,有信心,还需和自己的自律相结合。曾国藩被困江西,粮饷全无,缺医少药,和外界不通任何音讯的情况下,依旧不忘学习。将士们看到他胸有成竹,才没有军心大乱,否则,湘军很有可能葬送在江西了。
关于曾国藩的心学修炼思想,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曾国藩心学》。
和王阳明心学相比,曾国藩的心学更注重经世致用之道,本书通过课程讲解的方式,按曾国藩的为官经历进行了详细讲解,涉及识人、为官、带兵实践,内容全是干货,值得一读。
善于求人,这是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最明显的特征。这一点,在曾国藩提拔的左宗棠身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
左宗棠40岁进入官场,成为湖南巡抚衙门里的一名师爷。左宗棠虽然有诸葛武侯之才,立下了很多战功,但湖南两任巡抚都不愿意让他去独立门户,让左宗棠混得很不如意。
到了48岁的时候,左宗棠辞去巡抚衙门师爷的职位,到了曾国藩的军营中,请求自己这位老朋友能提携他。
曾国藩也觉得左宗棠是一个人才,于是,对他进行大肆提拔,仅仅用两年时间,在左宗棠50岁的时候,就让他坐上了浙江巡抚的位置上,成为封疆大吏。
我们在认人识人的时候,不要用衡量天才的标准来看待每一个人,而是要看其能否大器晚成。有大器晚成潜质的人,身上都有这3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让我们一看便知。
这3个特征,也是曾国藩考核和驾驭人的一种手段,对于这样的人,他一般都会委以重任。关于曾国藩的驭人术,在《曾国藩驭人术:用最简单的方法驾驭人心》中有更为详细的讲解,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