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法联军为什么破坏圆明园,而不是选择故宫?2个原因道明真相!

英法联军为什么破坏圆明园,而不是选择故宫?2个原因道明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82 更新时间:2024/2/10 17:48:32

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中国人是无法忘记的。现在有很多人希望国家拿出财力重新兴建圆明园,但是有更多的人却反对这样的做法,因为破碎的圆明园永远立在那里,他的存在可以让所有的中国人都铭记那段历史,奋发图强,避免重蹈覆辙。

有很多人北京旅行的时候都会顺道去圆明园看一看,也有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法联军在中国无恶不作,烧了圆明园却没有破坏故宫呢?

很多人因为这样就为英法联军找借口,说他们在圆明园犯下的罪行,只不过是一场意外的失火,但这种借口是完全错误的。除了圆明园之外,英法联军在北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根本就不是没有烧故宫就能够洗脱的,而且他们烧不烧故宫,并不是因为他们还残存一丝的人性,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英法联军之所以没有烧故宫,是因为当时咸丰皇帝还有慈禧太后都住在故宫里,而英法联军并不希望这个残破的朝代瓦解,不希望对他们言听计从的皇帝垮台。以清政府英法联军的军力对比来看,联军可以轻而易举地攻进故宫,但是他们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只想让清政府求和换取大量的金银财宝。烧毁故宫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一点用处,如果清政府当时没有战败求和,英法联军很有可能就会攻进故宫烧杀抢掠。

另外当时的人民比较愚昧,他们认为皇帝就是天子,有清朝的皇帝在,人民能够更加的归顺于英法联军,不会出现太平天国一样的势力。联军就能借助清政府之手,将势力深入中国的内部,让中国全部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所以英法联军之所以不摧毁故宫,绝对不是因为考虑中国的利益,而这完全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有清政府和咸丰皇帝这个傀儡在,中国就不会失去而良好的秩序正是他们侵略中国的有力保障。

其次就是英法联军在攻入北京城之前曾经与清政府做过约定,联军对故宫不进行破坏。英国和法国距离中国非的遥远,军队的供给一般很长时间才能到达中国,所以他们在中国根本待不了很长的时间,必须在11月之前撤军,否则英法联军因为缺少装备和食物的供给,很可能就会被中国的军队击败,所以为了尽快让清政府放弃自己的利益求和,联军也没有办法,只能放弃攻占故宫。

这算是联军和朝廷的条件交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清政府从上到下已经烂到根儿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竟然不惜牺牲北京城的百姓。

所以火烧圆明园和不摧毁故宫,都是英法联军对于侵略中国的策略。他们首先通过和朝廷进行条件交换,轻而易举地入侵北京城,然后在11月中旬火烧了圆明园,将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来恐吓清朝政府和清朝百姓。

让他们知道英法联军的残忍之处,如果他们不乖乖听话,更恐怖的行动可能随之而来。当朝廷处在一片恐慌之时,英法联军就借机咸丰皇帝狮子大开口提出条件让他割地,缴纳白银。

清政府懦弱无能,面对英法联军的恐吓和一步步的紧逼,根本没有任反抗的地,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清政府只有接受的份,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在者如果他们不答应这些条件,故宫就毁于一旦,这直接触动了他们自身的利益,所以清政府不可能不答应。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有这3个特征,一看便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器晚成的曾国藩,曾国藩为人处世的品质,曾国藩成功的六个特征

    曾国藩28岁考中进士,这个年龄,在清朝时期,已经算是非常年轻的了,但曾国藩是在第三次参加会试的时候才考中,因此,他也属于大器晚成之人。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有这3个特征,一看便知:有胆识才能有担当,曾国藩不仅自己有胆识,他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这一点。曾国藩成为湘军统帅后,他在选人的时候,有四个

  • 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高的是上三旗,地位最低的又是哪一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八旗分为哪几旗,为什么清朝八旗就剩3旗了,清朝八旗都是哪八个旗

    自从1601年起,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直到清王朝土崩瓦解,八旗贵族便一直过着上等人的生活。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被视为清王朝统治的核心与根本。最初的时候,只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4旗。到了1615年,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得以完备。那么,在八旗中,哪个旗的地位最高

  • 清朝灭亡100多年,有一小国仍然使用大清国旗,至今没和我国建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使用过哪些国旗,清朝一共与多少个国家建交,清朝灭亡后还使用大清国旗吗

    在清朝早期的时候,中国也没有国旗这个概念,但是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接触了西方的文化,为了与西方更好的沟通和交流,中国也第一次出现了国旗。但是这个国旗的出现,似乎从中国的历史上来看并不是自愿的,它也不代表民众的希望,上面也没有显示出中国人民的意志,而只是被迫的由皇帝和慈禧太后自主决定在一张黄布上

  • 民国36年汉口血案:凶手为什么用两根铁钉,钉进被害人的太阳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1925年汉口惨案,十二年前的武昌惨案,民国时候双钉惨案

    民国汉口当时在武汉做新闻采访的樊明,通过半个多月的走访调查,并且翻阅了部分审讯记录,整理了整个案件的过程。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这次血案,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答案。当年11月3日,下午三点半,在汉口二道棚子附近的一条路上,出现了一辆人力车。车子停在路边,后面跟着的两个人,一人穿西装,一人穿中山装,他们把车

  • 清朝的北洋新军,下辖6个镇,兵力和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北洋军的实力,清朝北洋军有多强大,清朝末年新军的战斗力

    清朝后期,曾把中国沿海的省份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限,划为两个部分称呼。以北的称为北洋,以南的称为南洋。以此为始,才有了北洋的一系列称呼。北洋新军正式的创建时间是在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被击败后。因为当时清朝急需一支武装力量可以保卫国防,短时间内,海军是不可能速成,也没那么多的财力,只能从陆军上想办法。这才有

  • 尼布楚条约,看似双方平等,清朝没吃亏,但是却给后世埋下了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尼布楚条约签订前的清朝疆域,中俄尼布楚条约全文,尼布楚条约清朝死了多少人

    经过半个月的谈判,条约具体内容基本敲定。参与谈判的中方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受到康熙嘉奖,满朝文武也大唱赞歌,将《尼布楚条约》视为大清外交上一个伟大的胜利,盛赞康熙的英明。尼布楚条约使中国丢失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虽然这些国土很大部分上是模糊化的概念,但小股探险者加流氓的模式就能奔袭万里,从你龙

  • 清军跟列强交战时,为啥不组织夜间进攻?时代变了,兵法跟不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军对抗列强的战争,清军与列强装备差距很大吗,清军和列强作战

    一、清朝落后在制度上。清朝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军队有百万之多,后勤保障充足,要是横下心来跟侵略者斗争,岂有不胜的道理。如果动员上亿的群众,发动全民投入到反侵略战争中去,点燃大家的爱国热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甚至可以把囚犯放出来精忠报国嘛。真的要那样做了,侵略者离本土那么远,在中国语言

  • “刺马案”主角、清朝两江总督马新贻究竟死于何方势力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新贻个人资料图片,马新贻专题,清朝总督马新贻案始末

    刺马,刺马,这"马"可是大有来头,那就是当时的两江总督马新贻,那这马新贻在被刺杀前究竟在两江干了什么,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要想搞清楚这些,先得让大家知道他当时坐的位子是个什么概念。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居从一品。可

  • 曾国藩是如何处理兄弟感情的?一言一行,透着浓浓的兄弟情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兄弟相处之道,曾国藩如何化解兄弟之间的矛盾,曾国藩人际关系的秘诀

    为何有些家庭总是兄弟反目,形同陌路,甚至大打出手?这是家风出现问题了。如何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风?曾国藩处理兄弟感情的方法,值得学习。在《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第一次提到处理兄弟感情的事情,发生在他刚刚进入京城为官的第二年。从曾国藩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言一行,都透着浓浓的兄弟情义。道光二十

  • 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是什么?不是识人方法,也不是他的军事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并不是他认人识人的方法,也不是他的军事能力。曾国藩晚年的时候,他最信任的幕僚赵烈文,将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说得非常明白。赵烈文说:(曾国藩)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我们在了解曾国藩的本领的时候,要看他把主要精力花费在什么事情上了。从赵烈文的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