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33岁后,如何一步步获得升迁?他用了一套自我修炼的方法

曾国藩33岁后,如何一步步获得升迁?他用了一套自我修炼的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05 更新时间:2024/2/27 17:23:16

#百度知识年货节# 曾国藩并不是刚一入朝为官,就获得朝廷的重视。

在大员云集的京城,曾国藩要想从翰林院一名小小的从七品检讨位置上,获得晋升,要么有后台有靠山,要么有财力支持。可是,曾国藩出身湖南农村,家里送他读书,已经举步维艰,哪里还有银子支撑他呢?

也就是说,一切都必须靠曾国藩自己了。

在大清王朝腐败的官场上,一个人的才华往往会被权势、利益淹没。曾国藩30岁正式踏入官场,发现仅仅靠自己的努力,根本不能出人头地,还需要手段。

曾国藩是理学大师,他钻研的是理学,因此,有一些学者认为曾国藩是靠理学获得升迁的。理学仅仅是曾国藩进入官场的入门券。

清朝的治国指导思想是理学,这是每个文人、官员都必须学习的,如果理学理论过硬,朝廷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自然会占据一定的优势。

但是,理学思想是要求他律,朝廷可以要求每个人,而曾国藩作为一个基层官员,曾能去要求他人呢?

曾国藩参加工作2年时间后,终于找到了窍门,并在33岁后不断获得升迁,开了他辉煌的人生。

曾国藩是如何做的呢?他用了一套自我修炼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心学思想。心学思想是要求自律,是一个关于如何强大自己内心的思想。曾国藩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3年),正式将心学思想用到自己的身上,并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是用立志来强大自己的内心。

刚刚进入官场的曾国藩,为人做事都不踏实。他脾气暴躁、虚伪、傲慢,常常和人发生矛盾。

正是这些性格缺陷,让曾国藩很不适应官场上的生活,和上司、同僚们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好。

曾国藩一心想做一个好官,可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官呢?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曾国藩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找到了方法:立志。

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写给弟弟们的信中,就立下了终身之志,他在信中说道:

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当一个人有了目标后,就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过失,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从此以后,曾国藩每日反省,学习也更加刻苦,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翰林院中的佼佼者,内心越发强大和自信。

当然,曾国藩做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不断获得升迁。在没有人脉的情况下,曾国藩该如何做呢?

二是用诚心来经营自己的人脉。

前面我们提到,曾国藩在官场中并没有人脉,也没有银子,也就是说,他要想获得升迁,还是有很多困难的。

所谓的人脉,就是人与人的交往,既然是一种社交方式,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而这样的交流方式,师生关系是花费成本最少,最容易积累人脉的方式之一。

曾国藩为了积累有用、有质量的人脉,他开始拜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为师,比如,拜理学大师、正三品太常寺卿唐鉴为师,向他学习理学。

除了拜访一些有名望的人物外,曾国藩还特别会利用师生关系积累人脉。

比如,曾国藩在参加会试的时候,由于军机首辅大臣穆彰阿是主考官,按照科举考试制度的规矩,有一层师生关系,曾国藩于是利用这层关系,用自己的真诚一步步走进了穆彰阿的生活中。在工作3年后,也就是曾国藩33岁之后,在穆彰阿的提携下,他一步步获得了升迁,成为朝中大臣。

在这个拜师的过程中,曾国藩仅仅用了一个“诚”字,诚心诚意拜师学艺,诚心诚意对待自己的恩师,就获得很多有质量的人脉关系。人与人交往,只要有诚意,都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心学思想给曾国藩带来的好处。

拜师仅仅是曾国藩心学中的一个方面,在他的升迁、为官、社会交往过程中,还有更多的方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链接,订阅、购买《曾国藩心学》,该专栏从曾国藩入朝为官开始讲解,全面剖析他如何运用心学思想,让自己获得成功的过程,值得收藏、阅读。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曾国藩年谱》、《清史稿》。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中,陕甘提督王辅臣已归顺,康熙为何仍要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王朝康熙为何不见王辅臣,康熙王朝康熙平定叛乱,康熙王朝机关算尽的王辅臣

    可是,康熙虽然并没有将王辅臣处死,但却是害死王辅臣的元凶,也就是说没有康熙,王辅臣就不会死,他的死,康熙脱不了干系。王辅臣的一生可谓是充满坎坷,出身贫苦,父母是官宦人家的佣人。后来明朝对百姓横征暴敛,没有活路了,王辅臣跟自己的姐夫揭竿而起,加入农民军。后来大明灭亡,大清入关,王辅臣跟着上司姜瓖投降了

  • 曾国藩欲编练新军,咸丰皇帝只批示三个字,为何很多人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国藩为什么不受咸丰重用,曾国藩如何赢得咸丰皇帝信任,咸丰皇帝为何重新启用曾国藩

    特别是他创建的湘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至今读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不过,曾国藩在创建湘军之初,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实际上遭遇了很多困难。太平军离开湖南后,曾国藩在幕僚郭嵩焘的劝说下,来到长沙就任帮办团练大臣。一到长沙,曾国藩就提出了编练新军的计

  • 看看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就知道清政府有多腐朽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曾国藩每月的朝廷俸禄是多少呢?为什么有人总说从曾国藩的工资中就能看出清朝有多腐败?晚清时期外忧内患,外有八国列强在筹划进攻紫禁城,内有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发起农民运动。此时清廷一边派曾国藩组织军队去抗压太平军,另一边又叫李鸿章去跟各国周旋企图通过外交手段稳定时局。当初曾国藩带了一群湖南老乡组建湘军,

  • 清朝王府的修建规格是什么标准?亲王与郡王之间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王府都有哪些官,清朝王府有多少,亲王和郡王

    王府在古代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王爵是封建王朝里面最高的爵位,仅次于皇帝,在待遇上自然就要比其他的爵位更好一些。像红楼里面描述宁荣两府那么大,可他们也只是公爵府邸,王府要比他们更高一档,清朝初期就封过一批宗室王。同样是王爷,亲王与郡王这些还是存在着差距,在王府规制上自然也有一些区别。清朝对于爵位的赏赐

  •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清朝,为何大幅度推行新习俗——剪辫子、穿西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男人辫子视频大全,清朝末期服饰和发型,清朝啥时候剪辫子了

    他们的文化自然就会传入到国内,相比当时的晚清文化,西方列强无疑是更加先进的,清政府即便再保守,也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文化,他们还送了大量的人员到西方去学习,接受新思想与文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晚清时期为什么王公贵族逐渐剪辫子、穿西装?到后来,清朝甚至很多的王公贵族也开始接受新思想,甚至很多人都开始剪掉代表

  • 英法联军为什么破坏圆明园,而不是选择故宫?2个原因道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圆明园为什么会被英法联军毁灭,英法联军怎样毁坏圆明园的,英法联军为何要毁灭圆明园

    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中国人是无法忘记的。现在有很多人希望国家拿出财力重新兴建圆明园,但是有更多的人却反对这样的做法,因为破碎的圆明园永远立在那里,他的存在可以让所有的中国人都铭记那段历史,奋发图强,避免重蹈覆辙。有很多人北京旅行的时候都会顺道去圆明园看一看,也有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法联军在中国

  • 曾国藩: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有这3个特征,一看便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器晚成的曾国藩,曾国藩为人处世的品质,曾国藩成功的六个特征

    曾国藩28岁考中进士,这个年龄,在清朝时期,已经算是非常年轻的了,但曾国藩是在第三次参加会试的时候才考中,因此,他也属于大器晚成之人。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有这3个特征,一看便知:有胆识才能有担当,曾国藩不仅自己有胆识,他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这一点。曾国藩成为湘军统帅后,他在选人的时候,有四个

  • 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高的是上三旗,地位最低的又是哪一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八旗分为哪几旗,为什么清朝八旗就剩3旗了,清朝八旗都是哪八个旗

    自从1601年起,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直到清王朝土崩瓦解,八旗贵族便一直过着上等人的生活。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被视为清王朝统治的核心与根本。最初的时候,只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4旗。到了1615年,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得以完备。那么,在八旗中,哪个旗的地位最高

  • 清朝灭亡100多年,有一小国仍然使用大清国旗,至今没和我国建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使用过哪些国旗,清朝一共与多少个国家建交,清朝灭亡后还使用大清国旗吗

    在清朝早期的时候,中国也没有国旗这个概念,但是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接触了西方的文化,为了与西方更好的沟通和交流,中国也第一次出现了国旗。但是这个国旗的出现,似乎从中国的历史上来看并不是自愿的,它也不代表民众的希望,上面也没有显示出中国人民的意志,而只是被迫的由皇帝和慈禧太后自主决定在一张黄布上

  • 民国36年汉口血案:凶手为什么用两根铁钉,钉进被害人的太阳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1925年汉口惨案,十二年前的武昌惨案,民国时候双钉惨案

    民国汉口当时在武汉做新闻采访的樊明,通过半个多月的走访调查,并且翻阅了部分审讯记录,整理了整个案件的过程。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这次血案,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答案。当年11月3日,下午三点半,在汉口二道棚子附近的一条路上,出现了一辆人力车。车子停在路边,后面跟着的两个人,一人穿西装,一人穿中山装,他们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