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六月,33岁的曾国藩被道光皇帝连升四级,从翰林院一名候补检讨直接升授为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并任命他为四川乡试的主考官。而曾国藩的顶头上司,翰林院从四品侍读学士赵楫却成为一名副主考。这是曾国藩第一次获得道光皇帝重用,能否顺利完成工作,将直接影响他的前程。
一是必须有敬畏之心。
当领导重用一个人的时候,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考验你的能力;二是刻意培养你。但无论任何一种目的,你都必须全力以赴,有敬畏之心。
道光皇帝对曾国藩的重用,他自己都觉得惊奇,在写给家人的信中,他说道:
奉皇上圣谕,授不孝男为今岁四川乡试主考,此举不仅大出不孝男之料,也让满朝文武惊讶。大清开国至今,已历八朝,尚未有一次乡试由五品官员做正主考,而由四品官员做副主考。真不知我祖积了何等阴德,竟让不孝男承受如此浩大皇恩雨露。
从该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当时的心情非常自豪。能成为一名钦差,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件荣耀的事情。正是如此,曾国藩非常敬畏,哪怕是肝脑涂地,也要完成皇上交办的任务。
曾国藩在四川主持乡试的时间是九月中旬,成都的天气还很热,为了避免学子们中暑,曾国藩自掏腰包,为近三千名学子购买冰水消暑,顺利完成了乡试。
曾国藩主持的这次乡试,是四川历届参加人数最多,录取举人最多的一次考试,为四川选拔出了大量人才。
二是要善于识别领导的意图。
道光皇帝派曾国藩去四川,除了主持乡试外,还有一项秘密任务,也可以说是道光皇帝的私事。
道光自登基以来,就没有离开过京城,他很想去蜀地亲自看看,可由于身份特殊,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梦想,这才让文笔很好曾国藩前往,暗中替他考察一下民情吏治。为了表示对曾国藩的重视,道光皇帝还特意派了两名御前侍卫随行保护他。
代替皇上出巡、暗访,按照惯例,非三品以上大员不可,可曾国藩却仅仅是一名五品官员。不过,曾国藩从圣旨上识别出领导的意图了。
道光皇帝下给曾国藩的圣旨上是这样说的:
钦命翰林院侍讲、钦点四川乡试主考官曾国藩于入蜀途中,考察当地吏治民情,便宜行事。有贪赃枉法者,有权请旨革除。
曾国藩瞬间明白了,道光皇帝并不是要他真正代替他出巡,而仅仅是让他当一个调查员。正是如此,曾国藩在沿途遇到贪赃枉法的官员时,也都是直接上折向皇上报告,从来不敢擅自捉拿人。另外,他还将沿途看到的、了解到的民生、风土人情等,以调查报告的方式,送给道光皇帝御览。
曾国藩第一次获得道光皇帝重用,就将工作完成得非常不错,他从四川返回京城的时候,还未到京城,就被升授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成为一名正五品官员。
在官场上,领导重用你,就一定会派你去做各种工作,这是一种权谋术,因此,我们如何去完成工作,就要从权谋术的角度来做。只有按照领导的意图完成工作,你才能获得更大的升迁,这虽然很无奈,但却是现实。这也是通用范例。
曾国藩的这些权谋术,在《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中有更多介绍,该专栏近30万字,时间脉络非常清楚,从曾国藩入朝为官开始讲解,一直到其病逝,是一部关于曾国藩的完整传记。尤其适合官场人群、首次了解曾国藩的读者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即可订阅、购买。#曾国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