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获得领导重用时,该如何表现?曾国藩提供了一个通用范例

获得领导重用时,该如何表现?曾国藩提供了一个通用范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3 更新时间:2024/1/13 16:15:33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六月,33岁的曾国藩被道光皇帝连升四级,从翰林院一名候补检讨直接升授为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并任命他为四川乡试的主考官。而曾国藩的顶头上司,翰林院从四品侍读学士赵楫却成为一名副主考。这是曾国藩第一次获得道光皇帝重用,能否顺利完成工作,将直接影响他的前程。

曾国藩是如完成工作的呢?他的方法,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示。

一是必须有敬畏之心。

当领导重用一个人的时候,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考验你的能力;二是刻意培养你。但无论任何一种目的,你都必须全力以赴,有敬畏之心。

道光皇帝对曾国藩的重用,他自己都觉得惊奇,在写给家人的信中,他说道:

奉皇上圣谕,授不孝男为今岁四川乡试主考,此举不仅大出不孝男之料,也让满朝武惊讶。大清开国至今,已历八朝,尚未有一次乡试由五品官员做正主考,而由四品官员做副主考。真不知我祖积了何等阴德,竟让不孝男承受如此浩大皇恩雨露。

从该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当时的心情非自豪。能成为一名钦差,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件荣耀的事情。正是如此,曾国藩非常敬畏,哪怕是肝脑涂地,也要完成皇上交办的任务。

曾国藩在四川主持乡试的时间是九月中旬,成都的天气还很热,为了避免学子们中暑,曾国藩自掏腰包,为近三千名学子购买冰水消暑,顺利完成了乡试。

曾国藩主持的这次乡试,是四川历届参加人数最多,录取举人最多的一次考试,为四川选拔出了大量人才。

二是要善于识别领导的意图。

道光皇帝派曾国藩去四川,除了主持乡试外,还有一项秘密任务,也可以说是道光皇帝的私事。

道光自登基以来,就没有离开过京城,他很想去蜀地亲自看看,可由于身份特殊,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梦想,这才让文笔很好曾国藩前往,暗中替他考察一下民情吏治。为了表示对曾国藩的重视,道光皇帝还特意派了两名御前侍卫随行保护他。

代替皇上出巡、暗访,按照惯例,非三品以上大员不可,可曾国藩却仅仅是一名五品官员。不过,曾国藩从圣旨上识别出领导的意图了。

道光皇帝下给曾国藩的圣旨上是这样说的:

钦命翰林院侍讲、钦点四川乡试主考官曾国藩于入蜀途中,考察当地吏治民情,便宜行事。有贪赃枉法者,有权请旨革除。

曾国藩瞬间明白了,道光皇帝并不是要他真正代替他出巡,而仅仅是让他当一个调查员。正是如此,曾国藩在沿途遇到贪赃枉法的官员时,也都是直接上折皇上报告,从来不敢擅自捉拿人。另外,他还将沿途看到的、了解到的民生、风土人情等,以调查报告的方式,送给道光皇帝御览。

曾国藩第一次获得道光皇帝重用,就将工作完成得非常不错,他从四川返回京城的时候,还未到京城,就被升授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成为一名正五品官员。

在官场上,领导重用你,就一定会派你去做各种工作,这是一种权谋术,因此,我们如何去完成工作,就要从权谋术的角度来做。只有按照领导的意图完成工作,你才能获得更大的升迁,这虽然很无奈,但却是现实。这也是通用范例。

曾国藩的这些权谋术,在《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中有更多介绍,该专栏近30万字,时间脉络非常清楚,从曾国藩入朝为官开始讲解,一直到其病逝,是一部关于曾国藩的完整传记。尤其适合官场人群、首次了解曾国藩的读者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即可订阅、购买。#曾国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

更多文章

  • 她是大清末代公主,身份尊贵嚣张跋扈,慈禧太后都要毕恭毕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末代太后慈禧,慈禧太后最恩宠的人,末代女皇慈禧免费观看

    大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让我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史的中国落后挨打,清朝中后期的统治者应该负有主要责任。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主人公,是清朝皇室的荣寿公主。她是大清末代公主,身份尊贵并且性格嚣张跋扈,慈禧太后都要毕恭毕敬。荣寿公主出生在公元1854年,父亲

  • 曾国藩33岁后,如何一步步获得升迁?他用了一套自我修炼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升迁之路,曾国藩做事三大秘诀,曾国藩三大自我修炼法

    #百度知识年货节# 曾国藩并不是刚一入朝为官,就获得朝廷的重视。在大员云集的京城,曾国藩要想从翰林院一名小小的从七品检讨位置上,获得晋升,要么有后台有靠山,要么有财力支持。可是,曾国藩出身湖南农村,家里送他读书,已经举步维艰,哪里还有银子支撑他呢?也就是说,一切都必须靠曾国藩自己了。在大清王朝腐败的

  • 《康熙王朝》中,陕甘提督王辅臣已归顺,康熙为何仍要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王朝康熙为何不见王辅臣,康熙王朝康熙平定叛乱,康熙王朝机关算尽的王辅臣

    可是,康熙虽然并没有将王辅臣处死,但却是害死王辅臣的元凶,也就是说没有康熙,王辅臣就不会死,他的死,康熙脱不了干系。王辅臣的一生可谓是充满坎坷,出身贫苦,父母是官宦人家的佣人。后来明朝对百姓横征暴敛,没有活路了,王辅臣跟自己的姐夫揭竿而起,加入农民军。后来大明灭亡,大清入关,王辅臣跟着上司姜瓖投降了

  • 曾国藩欲编练新军,咸丰皇帝只批示三个字,为何很多人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国藩为什么不受咸丰重用,曾国藩如何赢得咸丰皇帝信任,咸丰皇帝为何重新启用曾国藩

    特别是他创建的湘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至今读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不过,曾国藩在创建湘军之初,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实际上遭遇了很多困难。太平军离开湖南后,曾国藩在幕僚郭嵩焘的劝说下,来到长沙就任帮办团练大臣。一到长沙,曾国藩就提出了编练新军的计

  • 看看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就知道清政府有多腐朽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曾国藩每月的朝廷俸禄是多少呢?为什么有人总说从曾国藩的工资中就能看出清朝有多腐败?晚清时期外忧内患,外有八国列强在筹划进攻紫禁城,内有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发起农民运动。此时清廷一边派曾国藩组织军队去抗压太平军,另一边又叫李鸿章去跟各国周旋企图通过外交手段稳定时局。当初曾国藩带了一群湖南老乡组建湘军,

  • 清朝王府的修建规格是什么标准?亲王与郡王之间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王府都有哪些官,清朝王府有多少,亲王和郡王

    王府在古代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王爵是封建王朝里面最高的爵位,仅次于皇帝,在待遇上自然就要比其他的爵位更好一些。像红楼里面描述宁荣两府那么大,可他们也只是公爵府邸,王府要比他们更高一档,清朝初期就封过一批宗室王。同样是王爷,亲王与郡王这些还是存在着差距,在王府规制上自然也有一些区别。清朝对于爵位的赏赐

  •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清朝,为何大幅度推行新习俗——剪辫子、穿西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男人辫子视频大全,清朝末期服饰和发型,清朝啥时候剪辫子了

    他们的文化自然就会传入到国内,相比当时的晚清文化,西方列强无疑是更加先进的,清政府即便再保守,也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文化,他们还送了大量的人员到西方去学习,接受新思想与文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晚清时期为什么王公贵族逐渐剪辫子、穿西装?到后来,清朝甚至很多的王公贵族也开始接受新思想,甚至很多人都开始剪掉代表

  • 英法联军为什么破坏圆明园,而不是选择故宫?2个原因道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圆明园为什么会被英法联军毁灭,英法联军怎样毁坏圆明园的,英法联军为何要毁灭圆明园

    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中国人是无法忘记的。现在有很多人希望国家拿出财力重新兴建圆明园,但是有更多的人却反对这样的做法,因为破碎的圆明园永远立在那里,他的存在可以让所有的中国人都铭记那段历史,奋发图强,避免重蹈覆辙。有很多人北京旅行的时候都会顺道去圆明园看一看,也有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法联军在中国

  • 曾国藩: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有这3个特征,一看便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器晚成的曾国藩,曾国藩为人处世的品质,曾国藩成功的六个特征

    曾国藩28岁考中进士,这个年龄,在清朝时期,已经算是非常年轻的了,但曾国藩是在第三次参加会试的时候才考中,因此,他也属于大器晚成之人。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有这3个特征,一看便知:有胆识才能有担当,曾国藩不仅自己有胆识,他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这一点。曾国藩成为湘军统帅后,他在选人的时候,有四个

  • 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高的是上三旗,地位最低的又是哪一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八旗分为哪几旗,为什么清朝八旗就剩3旗了,清朝八旗都是哪八个旗

    自从1601年起,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直到清王朝土崩瓦解,八旗贵族便一直过着上等人的生活。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被视为清王朝统治的核心与根本。最初的时候,只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4旗。到了1615年,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得以完备。那么,在八旗中,哪个旗的地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