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和隋朝的萧皇后是什么关系?

李世民和隋朝的萧皇后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3/12/12 13:48:01

李世民和隋朝的萧皇后是什么关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李世民喜欢比他大30岁的萧皇后?笑话!

从李世民后宫的杨妃这里算起,萧皇后是他的岳母;从李世民父亲李渊这里算,萧皇后是他的表婶;从年龄上看,萧皇后回到长安时已经64岁了,李世民要不是得了失心疯,怎么会喜欢上这么一个“老长辈”?

萧氏本是西梁的公主,嫁给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之后,就成了晋王妃。两人结婚之后,感情非常好,无论是杨广平定南方,还是争夺皇位的过程中,萧氏都帮了很大的忙,所以当杨广最终弑父篡位,登基之后就册封萧氏为皇后,这样,萧氏就成为了继独孤伽罗之后,隋朝的第二位皇后,这一年萧皇后39岁。

萧皇后跟着大军到了聊城时,宇文化及窦建德击败,连同两个儿子都被杀死。窦建德对萧皇后十分敬重,亲自前去拜见,口中自称隋臣,并将在武强县建立宫殿,将其安置在了那里。

杨广有一个堂妹叫义成公主,嫁给了东突厥处罗可汗,算起来是萧皇后的小姑子。她听说萧皇后流离失所时,便请求处罗可汗把萧氏接到突厥。窦建德不敢得罪兵强马壮的突厥,只好把萧皇后和隋炀帝的小孙子杨政道送到了东突厥。

萧皇后到了突厥后的第二年,处罗可汗去世,颉利可汗在义成公主的帮助下继位。即位之后,义成公主按照突厥习俗,又嫁给了颉利可汗,但是萧皇后作为突厥的客人,并没有委身于颉利可汗。

直到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派名将李靖打败突厥,杀死了义成公主,将花甲之年的萧皇后迎回京师,萧皇后终于在时隔十二年之后,重新踏上了长安的土地。此时,萧皇后已经64岁了。

李世民对萧皇后十分礼遇,妥善安置。萧皇后在长安又生活了十七年,公元647年,81岁的萧皇后去世,唐太宗以皇后之礼将其葬于炀帝之陵,上谥愍皇后。

从隋炀帝杨广算起,萧皇后历经宇文化及、窦建德、处罗可汗、颉利可汗、李世民等六位“皇帝”,所以就有人戏称萧皇后是“六位帝皇玩”,其实这完全是臆想,尤其是说最后一位唐太宗李世民,被64岁的萧皇后迷得神魂颠倒,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首先,萧皇后是李世民的岳母。李世民的后宫之中,有一位妃子被称为杨妃,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至于这位杨妃是如何嫁给李世民的,现有的资料太少,但可以肯定的是,绝不会是以隋朝公主的身份嫁过去的,否则就绝不会只是侧妃而不是正室。而且时间必定是在李渊晋阳起兵之后,大体应该在李渊称帝前后一两年之内。

按照古代制度,这位杨妃要称萧皇后为嫡母,地位更在其生母之上。如果抛开皇家的身份不谈,而是两户富贵人家联姻,那么参加婚姻仪式的只能是嫡母,而李世民见了萧皇后则要尊称一声“岳母大人”。

当贞观四年萧皇后回到长安时,杨妃至少已经嫁给了李世民十以上,并且已经为其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长子李恪都已经12岁了,这可是萧皇后的外孙啊。

自古以来,姐妹共侍一夫的事情经常听说,母女共侍一夫的情况可不多见,唯一有所耳闻的就是武则天的姐姐武顺,以及武顺的女儿贺兰氏,母女二人皆有宠于高宗李治,后来都被武则天给杀了。但这可是李世民之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可从未听说过,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似乎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自己的岳母纳入后宫。

其次,萧皇后还是李世民的表婶。建立隋朝的杨家,和建立唐朝的李家,其实是亲戚关系。早在隋唐建立之前,北周时期,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就将四女儿嫁给了李昞,婚后生下了李渊;七女儿嫁给了杨坚,婚后生下了杨广。所以,杨广和李渊其实是表兄弟,因为杨广年龄小三岁,所以是表弟,也就是李世民的表叔,那么萧皇后自然就是李世民的表婶。

如此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李世民会去做吗?

最后,萧皇后回到长安时已经太老了。萧皇后从突厥回到长安,已经64岁了,历经宫变、战乱,又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十二年,就算再怎么会保养,也早已容颜不再。大家不要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历史上的人物,现在有各种护肤品、化妆品,生活条件又好,不伤心不劳神,或许还有可能在六十多岁保持一定的风华,可在古代是没有这种条件的。

古代女人到了六十多岁,那就是妥妥的老太太了,就算是养尊处优的富贵人家,这时候大部分也已经子孙满堂,别说孙子孙女,可能重孙都已经满地跑了。《红楼梦》中贾母的形象大家都有印象吧,第一次出场时也就不到七十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李世民会喜欢一个贾母这样的老人吗?

综上所述,萧皇后回到长安以后,李世民对她十分尊重,但其中绝对不会有“喜欢”的意思。两人一个是前朝皇后,一个是当朝皇帝,但其实是亲戚关系,萧皇后是李世民的表婶兼岳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高梁河之战时赵光义为何要亲临战场?之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高梁河之战是宋朝第一次大规模主动出击辽境的战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夺取了柴宗训的帝位,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然后利用“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的兵权,当然,赵匡胤这是加强皇权,然而,也留下了巨大

  • 吴三桂初见陈圆圆是什么样的情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吴三桂初见陈圆圆是什么样的情景?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有一天,吴三桂正在当朝贵戚田弘遇府上做客,主人备佳肴盛馔,殷切款待。三桂一直坚守宁远,何以到京师,又何以有此闲情在田家做客?原来,还在上年秋,关外清太宗派他的七兄阿巴泰率大军征明,一直深入到山东

  • 为什么实力强劲的南明势力却被清军轻易击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在清兵攻入北京,顺治军临天下之后,在南方曾相继出现几个残明政权,历史上统称为"南明".明朝在崇祯自缢后尚且有很强的实力,可为什么连偏安的局面都没能维持呢?一,福王朱由崧,神宗孙,南明弘光帝,谥号孝简皇帝 ,庙号明安宗(公元1644年6月至公元1645年6月)崇祯十三年,李自成攻破洛阳,福恭王朱常洵被

  • 秦国为什么历经六代君王,才实现了大一统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当初为什么历经6代君王,前后共花了163年的时间才统一了六国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理解战国到汉初的这段历史,首先要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当时人的天下观与今日截然不同,甚至根本不存在“统一”这个概念,统一这个词,意味着各个部分从应然层面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整体,统

  • 什么是宗社党?由哪些部分组建而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宗社党,清朝,历史解密

    宗社党,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组织,正式的名称是“君主立宪维持会”,由满族贵族组成。1912年1月12日,为对抗辛亥革命,清皇室贵族分子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秘密召开会议,1月19日以“君主立宪维持会”名义发布宣言,强烈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反对共和。他们密谋打倒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以

  • 历史上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如何 两人关系到底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雍正兄弟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有多好?若论帝王家的兄弟情深,大概只有雍正和十三爷胤祥之间的兄弟之情最真挚,也最深厚了!“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至乐,宛如昨日事也!”十三爷胤祥爱新觉罗·胤祥,

  • 鲁班书简介 鲁班书的作者信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鲁班,历史解密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奇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著。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明明确的练习方法,而只有咒语和符。 据说学了鲁班书要“缺一门”,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有待考证),由修行时候开始选择,因此,《鲁班书》获得另一名——《缺一门》

  • 司马炎有多达26个儿子为什么偏偏传位给一个白痴儿子?司马炎不认为自己儿子是白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炎,晋朝,历史解密

    司马炎一生有26个儿子,封王的有18个,早夭没封王的有8个。按理说,18个儿子中,要选一个优秀的出来,当皇帝治理国家,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什么最后偏偏选中了白痴儿子司马衷,因而造成了灭国的悲剧呢?(司马炎)我觉得有以下一些原因。第一,司马衷相当于嫡长子。司马炎的嫡长子不是司马衷,是司马轨。但司马轨两

  • 刘询是如何政治官吏的?有哪些成效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刘询,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所以,他即位后,除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了汉初丞相既有职位又有实权的体制外,还特别重视地方长吏的选拔和考核,并下大力气整饬吏治。为此

  • 蔡国曾参加的两场战争,背后的原因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蔡国,春秋,历史解密

    二郎台这个建筑的名字鲜为人知,如果不是考古学家的发掘,它将永远沉默于地下。它和神话人物杨戬并没有关系,真正与它相关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它的名字叫蔡国。我第一次接触到它的名字,是在《史记》的管蔡世家中。全部读完了这一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这个国家很是不幸。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却一直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