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梁河之战时赵光义为何要亲临战场?之后发生了什么?

高梁河之战时赵光义为何要亲临战场?之后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4/1/20 23:27:03

高梁河之战是宋朝第一次大规模主动出击辽境的战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夺取了柴宗训的帝位,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然后利用“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的兵权,当然,赵匡胤这是加强皇权,然而,也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宋朝重文轻武,因此,只重视文臣,不重视武将了,导致军事上非常薄弱。

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光义的理由都很简单,文人造反,伤害不大,武将造反,有可能颠覆整个国家,因此,必须要防患于未然,不能让武将太厉害。

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宋朝一直在军事上薄弱,经常受到契丹等势力的侵犯和骚扰。

赵匡胤是马上皇帝,军事上还行,而他的继任者,赵光义就差多了,军事上非常弱,最致命的一次,宋军和契丹交战,赵光义作为皇帝,御驾亲征,亲自率军,并且到前线督军,在高梁河与契丹大军交锋,结果,此战被契丹击败,宋军惨败,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赵光义狼狈到坐着驴车仓惶逃走,捡了一条命,后来,也多亏了名将杨业的保护。

《宋史》记载:癸未,帝督诸军及契丹大战于高梁河,败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光义接棒他的哥哥赵匡胤后,一直在做统一事业。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先派大将潘美等率军北上,围攻北汉的都城太原,赵光义也很重视,于当年二月率军亲自征讨,此战,赵光义还不错,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可圈可点,最后,宋军一举击退了辽国的援兵,灭掉了北汉。

北汉的灭亡,终结了自唐末黄巢起义以来,近九十年的藩镇割据的混战局面,从形式上一统全国,形势一片大好。

同年五月,赵光义又来了精神,他不顾群臣的反对,执意出兵,趁攻取北汉之势,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

北伐初期,宋军表现不俗,一度收复了河北易州和涿州。赵光义大喜,于是,又下令围攻燕京,宋军与辽国军队,在高粱河一带展开了激战。

为了鼓舞士气,赵光义很给力,亲临战场,到前线指挥作战,然而,这次出了个大意外,赵光义栽了个大跟头,在战斗中,赵光义中箭,受了伤,他的下属,慌忙之中,找了一辆驴车,赵光义也顾不得什么颜面了,逃命要紧,赶紧坐上驴车,仓惶逃走,此处北伐,宣告失败。

堂堂宋朝皇帝,狼狈到坐驴车逃走,也没有任何尊严了,不过,在逃跑的过程中,赵光义幸亏遇到了名将杨业,最终得以保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初见陈圆圆是什么样的情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吴三桂初见陈圆圆是什么样的情景?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有一天,吴三桂正在当朝贵戚田弘遇府上做客,主人备佳肴盛馔,殷切款待。三桂一直坚守宁远,何以到京师,又何以有此闲情在田家做客?原来,还在上年秋,关外清太宗派他的七兄阿巴泰率大军征明,一直深入到山东

  • 为什么实力强劲的南明势力却被清军轻易击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在清兵攻入北京,顺治军临天下之后,在南方曾相继出现几个残明政权,历史上统称为"南明".明朝在崇祯自缢后尚且有很强的实力,可为什么连偏安的局面都没能维持呢?一,福王朱由崧,神宗孙,南明弘光帝,谥号孝简皇帝 ,庙号明安宗(公元1644年6月至公元1645年6月)崇祯十三年,李自成攻破洛阳,福恭王朱常洵被

  • 秦国为什么历经六代君王,才实现了大一统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当初为什么历经6代君王,前后共花了163年的时间才统一了六国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理解战国到汉初的这段历史,首先要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当时人的天下观与今日截然不同,甚至根本不存在“统一”这个概念,统一这个词,意味着各个部分从应然层面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整体,统

  • 什么是宗社党?由哪些部分组建而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宗社党,清朝,历史解密

    宗社党,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组织,正式的名称是“君主立宪维持会”,由满族贵族组成。1912年1月12日,为对抗辛亥革命,清皇室贵族分子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秘密召开会议,1月19日以“君主立宪维持会”名义发布宣言,强烈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反对共和。他们密谋打倒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以

  • 历史上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如何 两人关系到底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雍正兄弟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有多好?若论帝王家的兄弟情深,大概只有雍正和十三爷胤祥之间的兄弟之情最真挚,也最深厚了!“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至乐,宛如昨日事也!”十三爷胤祥爱新觉罗·胤祥,

  • 鲁班书简介 鲁班书的作者信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鲁班,历史解密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奇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著。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明明确的练习方法,而只有咒语和符。 据说学了鲁班书要“缺一门”,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有待考证),由修行时候开始选择,因此,《鲁班书》获得另一名——《缺一门》

  • 司马炎有多达26个儿子为什么偏偏传位给一个白痴儿子?司马炎不认为自己儿子是白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炎,晋朝,历史解密

    司马炎一生有26个儿子,封王的有18个,早夭没封王的有8个。按理说,18个儿子中,要选一个优秀的出来,当皇帝治理国家,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什么最后偏偏选中了白痴儿子司马衷,因而造成了灭国的悲剧呢?(司马炎)我觉得有以下一些原因。第一,司马衷相当于嫡长子。司马炎的嫡长子不是司马衷,是司马轨。但司马轨两

  • 刘询是如何政治官吏的?有哪些成效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刘询,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所以,他即位后,除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了汉初丞相既有职位又有实权的体制外,还特别重视地方长吏的选拔和考核,并下大力气整饬吏治。为此

  • 蔡国曾参加的两场战争,背后的原因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蔡国,春秋,历史解密

    二郎台这个建筑的名字鲜为人知,如果不是考古学家的发掘,它将永远沉默于地下。它和神话人物杨戬并没有关系,真正与它相关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它的名字叫蔡国。我第一次接触到它的名字,是在《史记》的管蔡世家中。全部读完了这一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这个国家很是不幸。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却一直起起落落,

  •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名有才,为什么还要去争做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唐朝诗人宋之问自荐枕席的故事。宋之问在唐代诗人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写诗也颇多,传世甚广,宋之问的诗句对仗工整,格律严密,对律制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那么他为什么放着诗人不做要去做男宠呢? 这就要提到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