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最有头脑的商人,一手缔造两代秦王,用金钱和美女影响历史

战国最有头脑的商人,一手缔造两代秦王,用金钱和美女影响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4/1/22 1:29:53

[var1]

当时秦国的太子是安国君(秦孝文),此君非常宠爱一名姬妾,立她为正夫人,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虽然没为安国君生下儿子,但因安国君对她的宠爱迷恋,有很大的话语权,安国君即位后,正是她决定了太子人选。

安国君另一位姬妾夏姬生子名叫子楚(庄襄王)。由于夏姬不受宠爱,所以子楚也不受重视,他被秦王派到赵国去做人质。秦国一心攻打赵国,赵王产生了杀子楚的念头。这样,子楚在赵国的境遇也就非常悲慘处境朝不保夕。

[var1]

正在赵都邯郸经商的吕不韦,得知子楚生活窘迫,认为到属于他的机会来了。经过再三谋划,他持重金去拜见子楚,见面就对子楚说:“我能让你登上王位!”吕不韦接着说:“安国君是太子,是秦王的继承人。安国君最宠爱的华阳夫人没有儿子,您何不去做她的儿子,将来太子之位很自然就是您的了。我吕不韦虽然不富裕,但愿意拿出千金,一半供您去结交朋友亲人,另一半我替您去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您为继承人。”子楚万分感激地说:“如果计策成功,我愿意分封秦国土地;同您共同享受荣华富贵。”

[var1]

计划安排好,吕不韦潜回秦国,去拜访了华阳夫人,把带来的金子全部献给她。吕不韦便故作神秘地说:“夫人不知道您已经大祸临头了吗?”凭美色来侍奉人不能长久,一旦人老珠黄,帝王就不会再宠爱你了,到那时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呢?依我看,不如趁早找个有才能而且孝顺的儿子,扶持他做太子。这样,丈夫去世以后,儿子继位,就不会失去地位和权势。秦王的20多个孙子当中,子楚最聪明,夫人不妨认他为自己的儿子,辅助他成为太子,那么夫人会终生受益。”

华阳夫人听从了吕不韦的建议,决心让子楚做太子,安国君答应了她,还立文书为凭证,约定立子楚为继承人。此后,子楚的声誉青云直上。

吕不韦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子楚之间的关系,还将一邯郸女子送给子楚为妾。过了一段时间,女子生下了儿子名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由此,吕不韦献上的这位女子备受子楚青睐。

[var1]

秦昭王五十年,秦国派兵围攻赵国国都邯郸。赵王在危急与愤怒之中想要杀掉子楚。在吕不韦的策划下,子楚送了600斤黄金给守城的官吏,得以逃脱,顺利回到了秦国。

赵王想杀了子楚的妻子和儿子,但子楚的妻子是赵国豪强家的女儿,提前闻到风声,迅速逃走了,赢政也艰难地生存了下来。安国君当了秦王之后,华阳夫人当了王后,子楚成为太子。子楚的妻子和儿子都回到了秦国。

[var1]

安国君死后,太子子楚继位,是为庄襄王。庄裹王所认的母亲华阳王后就成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为夏太后。庄襄王没有忘记对吕不韦的承诺,让吕不韦做了丞相,封为文信侯,将河南洛阳10万户作为他的食邑。从些吕不韦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现了他的政治野心。

更多文章

  • 战神谈起都忍不住夸赞,赵括不该背负骂名?赵国形势谁也无法扭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括图片,赵括在赵国的地位,赵括到底厉害不

    [var1]的确,相比于战国的多位名将,如孙膑、白起、李牧等,赵括在军事上实在是不值得一提,若非是纸上谈兵的丑闻,赵括是无法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可长平之战的惨败是否与赵括有关,世人是否是只需要一个发泄怨气的出口?后人认为,赵括只不过是长平之战的背锅侠。赵国在以廉颇为主将对抗秦国之时,国力已经处于下风,

  • 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受重创,燕国落井下石,赵国为何反败为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国怎么消灭赵国,长平后赵国是如何恢复元气的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少有的军事大战,在战国乱世虽然爆发了许多的战争,但在那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都已经习惯了用战斗去解决,但是像长平之战那样耗费时间久,战争规模大的军事大对抗还是比较少见的。长平之战的结果也是异常惨烈的,长平之战当中,秦国的武安君白起斩首赵国降卒40万,这一举动震惊了当时的山东六

  • 舌尖上的春秋战国之吃货的世界你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时期吃货视频,战国美食大全,舌尖上的战国美食解密

    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整个春秋战国,有不少吃货的故事。关于吃,作为人生之大事,圣人亦不忌讳,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孟子说鱼与熊掌,诸侯国君虽是山珍海味,也有各自钟情之食物,他们都是绝对的吃货。郑国灵公时期的“染指于鼎”、廉颇的”尚能饭否“、晏婴的”二桃杀三士“,都是因为吃而惹出来的春秋动乱。只要诸侯们愿意

  • 秦王得到陈轸要背叛的回复后为什么不杀陈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轸的简历,大秦帝国陈轸简介,陈轸谓秦惠王曰翻译

    [var1]张仪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诬陷,张仪对秦惠文王说陈轸对秦国不是真心的,借着与楚国的沟通交流,有意到楚国去,而楚国的国君也对陈轸很看重,所以陈轸不可留,要不就杀掉吧。张仪的话对秦惠文王的触动还是很大的,想陈轸在秦国不说位高权重,但是涉及到背叛的事情,哪个君主都不能忍!秦王就直接找到陈轸询问:说

  • 春秋战国时期,如果把鲁国给孔子治理,能不能成为强国?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鲁国孔子,孔子和鲁国关系怎么样,孔子在鲁国的改革措施

    [var1]在齐国以最高礼节欢迎鲁国国君的仪式上大发淫威,乱杀无辜。把齐景公和晏婴弄得措手不及。这一下齐相晏婴彻底认清了孔子的丑恶嘴脸。这是孔子政治上最大的失败。通俗的讲就是孔子这个人在政治上最起码的连“敌我”都分不清。居然还日夜做梦想当“周公”,我看他孔子跟周公提鞋的资格都没有。只会在自己家里白日

  • 孟子对北宋有什么重要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子的影响,孟子简要评价,孟子政治态度

    孟子: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句话是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其主要意思是,君子看见活着的动物,都不忍心看着它死,听到其哀嚎,更是不愿意吃其肉!这句话奠定了孟子“仁术”的基础![var1]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其主要学说也就是“仁道”,也就是上文所诉

  • 魏武卒几乎战无不胜,为何不灭掉秦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何时灭魏,秦国灭魏视频完整版,秦国时期魏是现在哪里

    魏武卒的确起于李悝,李悝的改革是针对内政和制度的并使魏国真正强大了起来,后来秦之商鞅也是用李悝之法,而吴起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军事方面的。至于以5万魏武卒胜50万秦军主要是吴起的指挥能力强,如果当时白起或王翦提前出世,并对阵吴起的话,吴起还能不能活都是问题(不是说吴起不厉害,而是魏武卒对秦军其实没有1:

  • 功成身退的“退“大有学问,范蠡归隐,张良不要,最妙当属孙叔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受封于商地,结果车裂以殉;吕不韦受封十万户最后自杀;韩信先受封齐王,再受封于楚王,最后却以谋反的罪名杀掉;伍子胥力挺夫差继任吴王之位,最后死无葬身之地,可谓惨到极点。这样的例子还有吗?翻开史书还有一大堆。《道德经》中有一句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var1]这句话

  • 晋国(3):胡说——认证倗伯霸伯墓,无稽之谈作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国霸业在哪里,晋国古墓发掘全过程,晋国正史

    2019年央视《探索·发现》推出了4集“考古晋国——崛起之谜”。首先要感谢考古工作者,在保护国家文物,探索晋国历史方面的辛勤付出。这次公开讲解倗伯墓与霸伯墓,不再以同姓通婚否定他们属于晋国,也不再说西周中期偏晚存在毕国了,而是直接把倗霸两国提早到西周早期。他们为了维护倗伯霸伯墓的“研究成果”,竟然在

  • 范蠡为何知道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越王勾践的个人简介,越王勾践在后世的评价,勾践如何消灭吴国

    天不负有志者,越王勾践终于在二十四年(前473年)攻灭了吴国,将昔日侮辱自己的吴王夫差逼得自尽。此后,越国又会盟诸侯,奠定了东南霸主的地位。《荀子?王霸》中将他列为“春秋五霸”的最后一位,后世也都把他当作一位意志强大的英雄。[var1]在勾践发展壮大,逐渐扭转局势的过程中,范蠡、文种二人做出了重大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