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亚霸主东征遇上西辽政权,若它能跨过西辽,中华文明是否能延续

中亚霸主东征遇上西辽政权,若它能跨过西辽,中华文明是否能延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22 更新时间:2024/1/17 3:38:31

贺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有这样一句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当今社会之中,有一部分男性为了能够赚取利益,其实本身已经走上了一个错误的方。追求帅气的容颜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身为男子,更重要的是一种气概。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哗众取宠的话,未免过于丢人了。

01

在中国历史之中,出现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将军。遥想当年霍去病未曾及冠便封狼居胥,这样的成就即便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普通人虽然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但我们完全可以学习这样的精神。当国家面对外敌威胁的时候,身为男子,理所应当地站出来保家卫国。曾经就有这样一位中国皇帝,当一个强大帝国的皇帝给他写信要他归降的时候,这位中国皇帝便下令灭了它。

▲耶侓大石雕塑

而这位皇帝便是当时中原大地上曾经辽国的皇室流亡者,耶律大石。其实耶律大石本身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皇帝,只可惜凭借个人的能力去拯救一个国家确实不太现实。在和金朝的斗争之中,以耶律大石为代表的辽国政权不幸失败,最终不得不选择向西方进发,并随即在中国西部边远地区以及中亚地区建立了后来我们比较熟悉的西辽政权。

▲影视剧中辽军

在为辽国成功的续命之后,其实耶律大石也一直没有忘记辽国的敌人金朝。为此,耶律大石也曾经发誓要东征灭掉金朝,再次恢复原来辽国的疆域。最开始的时候,耶律大石采取的是东征西进的战略。一边向东方继续拓展自己的影响力,一边向西方继续征战。只可惜在这个过程之中,东方不仅有着吐蕃以及西夏等势力,南宋方面还拒不合作,所以耶律大石只能够采取向西面进军的措施。

02

在1137年的时候,耶律大石率军进入了费尔干纳盆地,并在此击败了西喀喇汗国的军队。只不过身为喀喇汗国的可汗,却在这次战争之中逃跑了。这位可汗名叫马赫穆德,本身也算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可汗,只可惜他的对手这一次是耶律大石而已。只不过对于这一点,马赫穆德显然没有正确的认知。在总结战争失败的原因的时候,马赫穆德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葛逻禄人对辽国军队的帮助。于是马赫穆德决定向自己的舅舅桑贾尔求救。

▲塞尔柱及周边国家地区

说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清楚,但是说到塞尔柱帝国,相信很多人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在看到自己的外甥受到了欺负之后,桑贾尔立马派遣十万大军支援马赫穆德,希望能够帮助马赫穆德一举消灭葛逻禄人,并完成对辽国的复仇。葛逻禄人在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自然是十分的害怕。因为在那个年代,塞尔柱帝国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即便是欧洲人也不敢轻易地招惹这个国家。

▲影视剧中的塞尔柱军队

于是他们只能向耶律大石求救,希望耶律大石能够帮助自己抵御这一次的危机。在知道了前因后果之后,为了稳定西进的战略,耶律大石原本是不想招惹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的。所以他十分恳切地给对方写了一封信,希望双方能够止戈为武,没有必要继续征战下去。可谁曾想马赫穆德以及桑贾尔在受到这样的来信之后,十分的嚣张,认为对方完全是惧怕了,不得不向自己求和。

03

两人想也没想便将信件撕毁,然后派遣使臣前往耶律大石的营地之中,要求耶律大石投降。在面对耶律大石的时候,这位使臣依仗着自己的背后有着塞尔柱帝国,十分的嚣张。可耶律大石又岂是会随意忍受他人羞辱的人?最终耶律大石将使臣杀死,决定直接开战。而这场战役便是后来历史上著名的西辽与塞尔柱之间的“卡特万大战”。

▲反映古代战争的相关配图

在这次大战之中,耶律大石用更加先进的作战方式将塞尔柱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不仅将塞尔柱的十万大军一举歼灭,更是将桑贾尔的家属和爱妃等全部俘虏,最终桑贾尔只能灰溜溜地带着十多名随从逃走,从此以后再不敢对西辽有任何的想法。而假如他们真的能打败西辽,跨过西辽控制的土地,能否再继续打败宋、金等政权呢?答案是否定的,孤军远行千里作战,必然补给受到严重影响,到时候只能在我国军民的围困中覆灭。

结语

将古人相比于现代生活中的一些男生,古人这样的气质已经很少有了。其实作为男子而言,与其去追求外表上的光鲜亮丽和容颜上的肤白貌美,不如进入军营之中锻炼自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仅仅只是这样的气势,便足以令人侧目。

参考资料:《南园十三首·其五》

更多文章

  • 故宫金銮殿在明朝三次遭雷劈,清朝皇帝进宫后为何一次也没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金銮殿,故宫金銮殿内景,明朝的金銮宝座被烧毁过吗

    永乐迁都燕京,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朱棣声称他之所以要迁都,是为了“天子守国门”,加强明朝北部边防。从潜意识层面上分析,他逼死建文帝,又住在建文帝每天工作生活的南京皇宫中,心中大概也不怎么自在,时刻有一种鸠占鹊巢的做贼感觉,干脆自己另起炉灶算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朱棣总算把迁都这件事弄成了

  • “靖康之耻”后,南宋是怎样复仇的?700万金人最后剩下10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靖康之耻50个字资料,靖康之耻南宋怎么反击的,南宋靖康耻资料

    我国的古代社会历经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朝代,每次朝代更迭都会发生战争,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只要发生战争,最先受苦遭罪的就是平民百姓。尤其是遭遇外族入侵,具体事例可参考宋代和元朝历史,这两个朝代中原地区都是被少数民族侵扰。 尽管宋朝局势算不上太平,但却得承认这是个浪漫的朝代,诗坛词坛名人辈出,朝廷也重文轻

  • 赵光义临死说:不要再杀人了!其子奉行诞生一耻辱条约,葬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光义后来的下场,赵光义戏小周皇后是真的吗,王立群讲宋史赵光义

    开宝九年(978年)十月初十,赵匡胤兄弟二人进行了一次“密中谈”。据史书记载,当时,他们让宫殿里所有的太监宫女都出去。门外的人向里面张望,只能透过窗户,看到蜡烛在摇动。赵光义经常离开自己的座位。而赵匡胤不停地一把斧子敲击地面,叫道:“好做,好做!”随后,传来强烈的斧击地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千古谜案

  • 宋代江南运河交通和军事上的重要枢纽,浙江嘉兴海宁长安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运河八孔闸,宋朝三大主要港口,韩庄闸运河在哪

    长安闸始建于唐代,北宋形成复式澳闸。长安闸是宋代江南运河交通和军事上的重要枢纽,是大型船舶平稳顺利进出上下河的重要水工设施(上下河水位高差1.5-2.0米)。水澳分为上澳和下澳,是为上闸室和下闸室输送水、储存水、水量循环利用的大型水塘。据考古发掘表明,现残存遗址为南宋时期。长安坝,即老坝,建于元至正

  • 李自成为何注定会失败?看看他攻破皇城入主乾清宫后都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为何只做了四十二天的皇帝,李自成的历史未解之谜,李自成最后一次攻破北平

    王德化立时便伏跪至跟前颤颤兢兢地道:“启禀大王,臣还是两天前见过皇……”他刚要说出“皇上”二字,却突然意识到那个“皇上”已经不存在了,遂立即改口道:“……臣两天前见过他,以后就不知他的下落了。”这时,曹化淳也已经小心翼翼地跟随着大顺文武来到了殿前,李自成立即便又问他道:“曹化淳,你可知那朱由检的下落

  • 朱元璋对大臣说:带你儿子首级来见 大臣:给你!说完拔剑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死前问大臣问题,朱元璋定下六条军令,朱元璋跟大臣饮酒时说的话

    如果说越王勾践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开山,那么明太祖朱元璋则是将其无限放大。开国后火烧庆功楼,几乎将开国元勋屠戮殆尽,一次朱元璋对大臣说:带你儿子首级来见 大臣:给你!说完拔剑自刎。朱元璋心思缜密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他的心理素质和缜密的心思一直是他的优点。论能掐会算他不如刘伯温,论武功和

  • 明朝锦衣卫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明朝为什么要设立锦衣卫,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呢?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推行了很多严苛的法令来稳定社会秩序。然而,贪污腐败等现象还是在私下进行着,加上胡惟庸案、蓝玉案等大型的"疑似"谋反事件,株连其中丧命的人以万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文武百官的控制和巩固新生政权,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洪武十五年(138

  • 打败李自成的不是清朝,而是他自己的经典口号“闯王来了不纳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自成被逼成闯王,广东乐昌闯王李自成,闯王不纳粮的口号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农村青年李自成憧憬美好未来、幻想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时,公元1628年,崇祯皇帝登基。年方十七岁的崇祯锐意图强,精简机构裁撤冗员,谁知道有关系有背景的一个没走,第一棒子就招呼在李自成头上,他从此失业,再度回到老家土里刨食。干旱贫瘠的黄土地,让一腔热血的李自成糊口都难,更别提让他实

  • 朱元璋下令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却露出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哭了,朱元璋是否挖开刘伯温的墓,刘伯温死的时候朱元璋看他没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朱元璋与刘伯温之间发生的事情,甚至在后来朱元璋下令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却露出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 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微妙关系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刘伯温是一直被朱元璋所打压着的,朱元璋给自己手下的很多人升官加薪,却唯独不给刘伯温任何的好处,而刘伯温

  • 大臣请假六天,朱元璋爽快批准,第七天回来后,朱元璋:拖出去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即使是在这样万事小心的社会中,也不乏无畏权贵、敢于直言的谏官。唐太宗与魏征的佳话流传至今,也为现在政治领域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范本,让大家有话直说。可是,再好的谏官若是碰不到明智的君主,一切都是空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是个传奇的存在。有一次,大臣请假六天,朱元璋爽快批准,第七天回来后,朱元璋: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