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对大臣说:带你儿子首级来见 大臣:给你!说完拔剑自刎!

朱元璋对大臣说:带你儿子首级来见 大臣:给你!说完拔剑自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76 更新时间:2024/1/16 13:04:13

如果说越王勾践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开山,那么明太祖朱元璋则是将其无限放大。开国后火烧庆功楼,几乎将开国元勋屠戮殆尽,一次朱元璋对大臣说:带你儿子首级来见 大臣:给你!说完拔剑自刎。

朱元璋

心思缜密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他的心理素质和缜密的心思一直是他的优点。论能掐会算他不如刘伯温,论武功和带兵他不如徐达、蓝玉等人。可见能驾驭这么多能人,并不是运气,朱元璋靠的是心细如发和知人善任让他顺利建立大明王朝。

明朝开国是历朝历代能人比较多的时代,李善长胡惟庸、徐达、常茂、邓愈、冯胜、李文忠汤和等人都有很强的能力,帮助朱元璋开国功不可没。但是这些人的能力也一直让朱元璋有所忌惮。

为了维护朱氏根基,朱元璋在即大位后大肆清理门户,无论忠心与否都难逃厄运。甚至到了晚年弥留之际他心里牵挂的依旧是身边的重臣是否会在自己驾鹤西去之后对他的子孙不利。

公元1382年,朱元璋为此设立了锦衣卫组织,代替自己监视文武百官,并授予锦衣卫极大的权力。这么大规模并且明晃晃的监视活动并不是没有皇帝用过,但是朱元璋的手笔是最大的,除了他本人,几乎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朱元璋可谓是历代皇帝中的一朵奇葩,做了皇帝很怎么享乐,却整日和大臣打心理战。一旦被他抓到把柄后果不堪设想。朱元璋起家曾拥有“淮西二十四将”,每一位都骁勇无比,其中有二十人活到开国被封官进爵。

但朱元璋在上位后便开始痛下杀手,许多人都死于非命。“淮西二十四将”中,被朱元璋处死的功臣有郑遇春、周德兴、陈桓、费聚、唐胜宗、陆仲亨、谢成、李新等人。这些人开国后都曾被封为侯爵,可却都没能有善终。

除了跟朱元璋起家到开国的十几位死于非命,最著名的就是蓝玉案了,蓝玉是后起之秀,曾率部平定匈奴,大败蒙古,深受朱元璋喜爱。但是蓝玉常年在外征战,其实都是蓝玉亲信中的亲信,再加上朱元璋的大儿子新忘,朱元璋早就在心里给蓝玉判了死刑。

蓝玉功劳极大,又掌揽大权,能镇得住这种悍将的人恐怕只有朱元璋一位了。在锦衣卫的监视下蓝玉也很快让朱元璋抓到了把柄,在一起贪腐案中蓝玉受到牵连,再加之朱元璋的栽赃,蓝玉被处以极刑,全家三族全部斩杀,受牵连着达上万官员。

在此之后从上到下人人自危,各个敢怒不敢言。稍有不慎就会被针对猜忌,血淋淋的教训让百官如履薄冰,但有时还是会在朱元璋面前“露出马脚”,心思细腻的朱元璋也是个极其敏感的人,有些大臣也有绷不住的时候。

蓝玉

明太祖宴席索命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邀请文武百官参加宴席,朱元璋匆匆赶来,走到门口时,细心的他发现门口的守卫竟然没有按照规定佩戴箭囊。偏偏这个守卫正是傅友德的儿子傅让,傅友德何许人也,他是仅次于蓝玉的一员大将,位高权重。

朱元璋心生不满,但并没有立即发作。在宴席中朱元璋才将此事说了出来,傅友德有了蓝玉的前车之鉴,听到后急忙起身辩解。这不但没有得到谅解,反倒让朱元璋更加气愤,严斥傅友德擅自起身,认为他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甚至把蓝玉的事情也翻了出来。

傅友德被朱元璋骂得狗血淋头,随后朱元璋让傅友德将两个儿子带进来,傅友德沉默不言心中满是不忿,朱元璋见状更加气愤,扔一把利刃丢到他面前说:“把你儿子的脑袋带过来吧!”

此言一出,傅友德再也忍无可忍,愤然离去,没多久等到他再回来时,整个宴席的人都为之一振。傅友德满身血污,一只手拎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正是傅友德的两个儿子。就算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朱元璋也甚是一惊。

朱元璋的本意可能并非如此,说道:“你怎么忍心呢?你这是在埋怨我?”傅友德咬牙道:“你不就是想要我父子三人的人头吗?给你!”说罢傅友德举剑自刎,血溅皇宫。朱元璋自此不仅没有感受到傅友德的忠心,反而觉得他以死相逼很不痛快。

宴席后朱元璋将傅友德的家眷全部发配到了辽东、云南等苦寒偏远区域让其自生自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傅友德实在和罪将蓝玉走得太近,所以就算没有宴席上的这一幕,朱元璋也会因为其他原因索傅友德的性命。

傅友德

文臣武将屠戮殆尽

朱元璋的所作所为虽然稳固了统治地位,但是也为今后的将才稀缺和明朝的没落以及皇子的内斗埋下伏笔。据记载,在朱元璋手中活下来的开国大臣屈指可数,仅仅才四位,大部分他都没有放过。

四位中首先是元老汤和,汤和与朱元璋相识甚早,开国后也被加官进爵,但他淡泊名利,无欲无求这一点深得朱元璋信任,功成名就后他选择告老还乡。朱元璋看到汤和如此明事理赐他财宝万金让他安享晚年,得以善终。

其次就是侯沐英,他年龄很小,被朱元璋收为义子。远赴云南后便留在了云南,交出了兵权。第三位是郭英,他的姐姐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妃子,深受信任。最后是耿炳文,他为人谦逊,不图爵位,与郭英是同一类人,从不居功自傲,是朱元璋最放心的人。

由此可见,对于朱元璋来说,但凡有一点功利心的人都是他认为的隐患。反而无欲无求专心做事的人活到了最后,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只可同患难,不可同享福。这是为臣之道,也是人之常情。

更多文章

  • 明朝锦衣卫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明朝为什么要设立锦衣卫,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呢?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推行了很多严苛的法令来稳定社会秩序。然而,贪污腐败等现象还是在私下进行着,加上胡惟庸案、蓝玉案等大型的"疑似"谋反事件,株连其中丧命的人以万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文武百官的控制和巩固新生政权,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洪武十五年(138

  • 打败李自成的不是清朝,而是他自己的经典口号“闯王来了不纳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自成被逼成闯王,广东乐昌闯王李自成,闯王不纳粮的口号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农村青年李自成憧憬美好未来、幻想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时,公元1628年,崇祯皇帝登基。年方十七岁的崇祯锐意图强,精简机构裁撤冗员,谁知道有关系有背景的一个没走,第一棒子就招呼在李自成头上,他从此失业,再度回到老家土里刨食。干旱贫瘠的黄土地,让一腔热血的李自成糊口都难,更别提让他实

  • 朱元璋下令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却露出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哭了,朱元璋是否挖开刘伯温的墓,刘伯温死的时候朱元璋看他没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朱元璋与刘伯温之间发生的事情,甚至在后来朱元璋下令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却露出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 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微妙关系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刘伯温是一直被朱元璋所打压着的,朱元璋给自己手下的很多人升官加薪,却唯独不给刘伯温任何的好处,而刘伯温

  • 大臣请假六天,朱元璋爽快批准,第七天回来后,朱元璋:拖出去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即使是在这样万事小心的社会中,也不乏无畏权贵、敢于直言的谏官。唐太宗与魏征的佳话流传至今,也为现在政治领域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范本,让大家有话直说。可是,再好的谏官若是碰不到明智的君主,一切都是空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是个传奇的存在。有一次,大臣请假六天,朱元璋爽快批准,第七天回来后,朱元璋:拖出

  • 朱元璋元宵猜灯谜,见一妇人抱着西瓜,朱元璋:附近百姓一个不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谜语及答案,朱元璋写副对联贴在门口,朱元璋元宵节事件

    而马皇后和朱元璋两个人在性格上是属于互补型的,所以作为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一直到朱元璋成为了皇帝为止都对马皇后相敬如宾,两人之所以这么情投意合,不仅仅是因为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第一任妻子,更是因为马皇后的宅心仁厚以及自身魅力。要说朱元璋的性格特点,暴躁肯定是第一个,然后就是多疑,尤其是在后期成为了皇帝,朱

  • 没有这位背景强悍的女铁粉,苏轼生命将提前21年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轼真人相片,苏轼的图片及资料,苏轼历年足迹图片

    如果没有她,苏轼可能在43岁就得驾鹤西去了。说起来真的好怕怕哦,没有她,苏轼的星光将会暗淡许多,我们也将失去阅读好多苏轼优秀作品的机会,因为苏轼的很多作品,都是43岁后创作的。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这位苏粉!1要说这位苏粉的故事,就得从北宋的第一大也是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说起。苏轼调任湖州太守,按照惯

  • 朱元璋从御膳中吃出一根头发,官员急中生智,回了八个字捡回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用膳时吃到一根头发,朱元璋还专门找寻当年的救命恩人,朱元璋临终前痛饮御酒

    朱元璋在郭子兴的军队凭借着自己的善战和胆识,很快就能自立山头,占山为王了,往后的几年和他的部下不停的打下一块又一块的土地,最终在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这个受苦受难的“土皇帝”终于苦尽甘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朱元璋成为了万人之上的皇帝,但毕竟草根出身,他还记得自己当年落难之时,碰见过一户人家,那家

  • 朱元璋偷偷在大臣衣服上烫个洞,一年后洞还在,朱元璋:掌管户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皇亲身份暴露,朱元璋刘伯温死后朱元璋怎么查案,朱元璋临死前想出一计

    朱元璋的传奇经历在现在来说都是能出专栏开讲座的水平了。父母亲人被灾荒夺去性命,自己从小就当放牛娃,成了孤儿之后为了混口饭吃无奈又去出家,结果饥荒闹到庙里,朱元璋被迫流浪四处化缘,后来经少时玩伴介绍,才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有勇有谋,英勇善战的朱元璋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后来因不满郭子兴军队的分裂割据,朱

  • 朱元璋大怒:推出斩首!少年上刑场却大喜,朱元璋感动:免死封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发生在明朝的故事,朱元璋大怒:推出斩首!少年上刑场却大喜,朱元璋感动:免死封官。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勤俭节约并且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严格要求的人,如果有人犯了错被判了刑又怎么会不仅被释放还给封了官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故事。朱元璋(一) 父亲要被处死前来求情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

  • 河南发现宋代古墓,出土一块墓志铭,还原了梁山好汉杨志的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志古墓,河南发现古墓事件,历史上有青面兽杨志吗

    导语:相信水浒迷对杨志这个好汉的印象一定很深刻,因为他太倒霉了。作为根正苗红的将门之后,竟然沦落到卖刀换官的地步,后来更是被坑的走投无路,无奈之下上了梁山。其实从杨志本身来说,他更想混个官职,而不是落草为寇。后来宋江组织大家诏安攻打方腊,倒霉的杨志在半路上病逝了,一生抑郁不得志的他真是病逝的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