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宰相:我家井水变酒水,朱元璋好奇想去,走到半路脸色大变:抄家

宰相:我家井水变酒水,朱元璋好奇想去,走到半路脸色大变:抄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64 更新时间:2024/1/20 1:44:10

但是历史上对于朱元璋有褒有贬,其中贬低老朱最大的理由,自然就是他滥杀功臣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天组朱元璋以“谋不轨”的方式诛杀宰相胡惟庸九族,后来又追究党羽,前前后后杀掉了3万多人,而这起事件的导火索,似乎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胡惟庸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如同刘邦背后的萧何,他为朱元璋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后方,因此在名花草建立后,胡惟庸也水涨船高做到了宰相,然而他很快就不满足于当前的权利,从而开始结党营私起来,甚至有了对朱元璋帝位的窥探。

洪武十三年正月的新年间,胡惟庸突然恭恭敬敬的觐见朱元璋说到:“禀陛下,我家后花园中一口井,突然变成了能出酒的泉水,希望陛下能够跟随我一同前往观赏饮酒。”在古代神话,泉水出酒可是祥瑞,朱元璋非常好奇,欣然承诺前往。泉水自然是不可能出酒的,胡惟庸几个意思呢?原来他已经在府中安排好了密密麻麻的刀斧手,就等着朱元璋上钩了。而这一切,却被守西华门的太监云奇打探出了阴谋。然而他并没有拜见朱元璋的资格,而且也不会有人信他说的话。

第二天,朱元璋便乘着马车欣然前往,云奇却得知这个消息,等到朱元璋车架来到西华门,云奇赶忙冲上去牵住车马,他累得气喘吁吁,话都说不出来,但是却用手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内使云奇冲跸道,勒马衔言状,气方勃舌駃,不能达意),朱元璋看了大怒:这太监好生无礼!随即命令左右用棍棒进行击打,当时云奇的手臂快要被打断了,奄奄一息的他依然将手挣扎着指向了胡惟庸的府邸(太祖怒其不敬,左右挝捶乱下,云奇右臂将折,垂毙,犹指贼臣第,弗为痛缩)。

朱元璋总算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莫非胡惟庸家里面有阴谋不成?因此行至半路,他还是命令车驾返回,等到回到皇宫,朱元璋登上宫城,果然发现了胡惟庸家墙道全部都藏着士兵,朱元璋脸色大变,非常惊怒,立刻将其当天下狱处死,而因为阻拦车驾被打死的太监云奇,朱元璋可怜他的忠勇,将其追封为左少监。

这一桩事件,被记载在了云奇的《墓碑铭》上,明朝《见闻杂记》则是说他“预知胡惟庸逆谋,力阻高皇帝行驾,死瓜槌下。” 《明史纪事本末》更是有详细的描述,然而这起故事依然有着非常深的疑点,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正月甲午,在朱元璋诛杀胡惟庸的4天前,当时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擅自到胡惟庸家里面去赴宴呢?也有人认为,胡惟庸压根就没有谋反,而这一切只不过都是朱元璋编出来的故事而已,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

晚明学者钱谦益说:“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而胡惟庸在家里面埋伏的刀兵,朱元璋怎么能在城楼上看见呢?所以这起案件的真相还需要好好探寻。

更多文章

  • 徐达为朱元璋立下大功,他的儿子惹了皇帝,被皇帝亲手用剑劈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真的杀了徐达吗,朱元璋有没杀徐达,朱元璋杀了徐达为什么没杀他儿子

    在明朝开国战争中,徐达长期独当一面,统领大军南征北战,如果说朱元璋是董事长,徐达就是个忠心耿耿、才干超群的总经理,有这样的属下,堪称朱元璋的福气。最为难得之处在于,徐达不仅才能无与伦比,个人品行也是端方高洁,武将们常有的暴虐嗜杀、贪财好色等毛病,他是一概无有,堪称完人。徐达对得起朱元璋,朱元璋也对得

  • 宋江为什么同意招安,不招安梁山好汉的结局会更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为什么想招安,老梁讲宋江招安完整版,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

    宋江为什么同意招安,不招安梁山好汉的结局会更好吗?说起梁山好汉,我们就不由自主的想到宋江。宋江曾经是宋朝的一位押司,由于各种原因,他被朝廷上的奸佞之臣陷害,最后为了活命不得不上梁山投奔自己的好兄弟。最后,由于宋江的英雄义气和注重兄弟情谊的性格,成为梁山好汉的领导人。一、宋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世人看来

  • 成吉思汗的特殊“爱好”,古代女人们痛苦万分,如今却很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有个特殊的爱好,成吉思汗奇特的经历,成吉思汗的绝技

    成吉思汗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马背上面度过的,他带领着很多的将士打下了最为广阔疆土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甚至横跨亚欧大洲,不得不说,成吉思汗真的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人。所以在之前的时候,只要有人提到成吉思汗这一个名字,几乎就没有人不认识成吉思汗的,因为他的名字已经到达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位战

  •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谁都可以,就他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标死了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朱标死后朱元璋给朱棣什么礼物,朱元璋朱棣和朱标的关系

    其实后人能看出朱棣的优点,朱元璋作为他的父亲,一样看得出。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朱棣很出色,为什么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他呢?问题的答案绝非一句“立嫡立长,立长不立贤”这么简单,背后的原因让朱元璋传位给谁都行,唯独不能传给朱棣。 性格相似 古代皇帝选择接班人,并非都遵循“立嫡立长,立长不立贤”

  • 明朝奇人王士宁:每天只吃2种食物却活到120岁,现在仍有人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代长寿老人王世宁,明朝十大奇人,明朝王世宁只吃两种食物

    唐太宗年迈时,疾病缠身,便逐渐开始迷信方士丹药,试图求得长寿秘诀。甚至,他还盲目相信从天竺被俘虏来的僧徒罗弥婆娑寐的妄语,服用他制出的丹药,最终引起中毒反应,反而加重了病情。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曹操也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这并非几颗没有科学依据的“丹药”能够改变。但历史上就没有长寿之人了吗?

  • 南宋手工业的发展条件和原始工业化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宋工业化,宋代新兴的手工业,中国手工业发展

    从产业结构来看,原始工业化进程是指传统社会中工业,如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建筑、造船、食品加工以及各种金属工具和器皿生产等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并逐步接近、甚至赶上农业比重这样一种历史进程。在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社会中,这种上升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但到中世后期,各种非农产业的发展速度明

  • 沈万三犒赏百万大军,朱元璋感到威胁将他抄家?其实两人并不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要沈万三赏赐40万大军,沈万三死于朱元璋之手视频,朱元璋打了胜仗沈万三却上了刑场

    记载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朱元璋问“朕有百万军,汝能遍济之乎?”沈万三说:“每一军犒金一两。”朱元璋怒曰:“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此为不靖,推出去午门。”这样看来,似乎沈万三真的是在朱元璋的打击下才被流放至死,但事实上两人并不相识。早在明朝还未建立时,沈万三便病死了,一个早已死去的人是不可能出资修建京城

  •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知道他们的结局你就懂干爹是干嘛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义子朱勇下场,朱元璋为什么收20多个义子,郭大帅认朱元璋为义子

    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有养子20多人:朱文正、李文忠、沐英、何文辉、徐司马、平安、朱文刚、朱文逊、朱文进、王附马、真童、金刚奴、也先、买驴、泼儿、老儿等。收养义子、义女,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当时全国兵祸连年,死人特别多,留下了不少孤儿,急待有条件的人抚养,碰上有怜悯心的文

  • 三兄弟都是明朝开国武将,全都躲过朱元璋毒手,老三的办法最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最聪明的三兄弟,明朝哪位大将替朱元璋挡箭,明朝朱元璋所杀的将领都有哪些

    真正具有大智慧和大胸怀的皇帝,如刘备、李世民、赵匡胤等人,都会妥善处理好君臣关系,以诚相待,开诚布公,以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和强大无比的自信心,善待功臣名将,君臣做到善始善终。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皇帝实在寥寥无几。更多的皇帝,选择了灭绝人性的屠戮手段,把这些劳苦功高的开国功臣们杀戮殆尽,宁留下万世骂名

  • 南宋92:杨皇后视韩侂胄为眼中钉,组成反韩集团,欲除之后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杨家军归宋抗辽的故事,宋朝灭亡后杨家虎将都去哪了,北宋南宋著名历史事件

    韩侂胄开禧北伐失败,引得各派不满。与韩侂胄水火不容的杨皇后决定趁此机会除掉韩侂胄。首先,他让皇子赵曮出面,向宋宁宗奏告,说韩侂胄轻启战端,重开边衅,危迫社稷,罪不容诛。宋宁宗还算明白,他听了儿子的话,不仅不怪罪韩侂胄,反而批评赵曮不识大体,吓得赵曮唯唯告退,不敢再进谗言。杨皇后一看赵曮的话没有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