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达为朱元璋立下大功,他的儿子惹了皇帝,被皇帝亲手用剑劈死

徐达为朱元璋立下大功,他的儿子惹了皇帝,被皇帝亲手用剑劈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23 更新时间:2024/2/2 1:08:56

在明朝开国战争中,徐达长期独当一面,统领大军南征北战,如果说朱元璋是董事长,徐达就是个忠心耿耿、才干超群的总经理,有这样的属下,堪称朱元璋的福气。最为难得之处在于,徐达不仅才能无与伦比,个人品行也是端方高洁,武将们常有的暴虐嗜杀、贪财好色等毛病,他是一概无有,堪称完人。

徐达对得起朱元璋,朱元璋也对得起他。开国之后,徐达被加封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太子少傅、魏国公等显赫官爵,荣宠之盛无人可比。在洪武初年的功臣大屠戮中,功高盖世的徐达也未收到波及,活到六十四岁病故,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名列明初六王之首。然而,徐达的显赫身份与盖世之功,并未给他的儿子们带来好运气。

徐达有四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长子徐辉祖,承袭魏国公爵位,老二徐膺绪,世袭指挥使之职。老三徐添福早死,老四徐增寿,担任左都督之职。四个女儿,有三个嫁给朱元璋的皇子,其中大女儿嫁给燕王朱棣,日后成了明成祖皇后。二女儿嫁给代王朱桂,四女儿嫁给安王朱楹,可谓满门显贵。

不过,朱元璋死后,一场意外事件的发生,使这个繁花似锦的富贵之家面临灭顶之灾。朱元璋指定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之后为了巩固皇权,着手进行削藩,朱元璋分封在各地的藩王,也就是建文帝的叔叔们,成为必须要清除的目标,一个个都被连根铲除。

燕王朱棣不肯束手待毙,愤然起兵造反,从此与建文帝成为势不两立的生死仇敌。徐达的子女们,也身不由己卷入到了这场风波中。悲催的是,一家人却分成了两派,长女身为燕王朱棣的老婆,自然与丈夫同生共死。长子魏国公徐辉祖,却对建文帝忠心耿耿,与姐夫朱棣不共戴天。而老四徐增寿,与姐姐姐夫关系密切,明面上是建文帝的臣子,暗中却支持朱棣。

在朱棣和建文帝之间的内战中,徐辉祖死心塌地支持建文帝,甚至亲自带领大军出征,在战场上跟姐夫朱棣拼的你死我活。朱棣大兵占领金陵后,建文帝自尽而死,徐辉祖仍然不肯屈服,文武百官都来朝拜新君,他躲在家里就是不来,朱棣一怒之下把他下了大牢,看在他姐姐的面子上没有杀他,只是把他幽禁起来。

而徐增寿的命运就要惨得多。当初建文帝疑心朱棣会起兵造反,想提前下手防患于未然,徐增寿拍胸脯担保:“燕王与陛下同根同种,富贵已极,绝不会造反!”建文帝信以为真,结果错过了下手时机,朱棣还是反了。靖难之役进行期间,徐增寿领着建文帝的俸禄,当着建文帝的臣子,却成为朱棣的卧底,暗中把朝廷内情虚实泄露给朱棣。

靖难之役进行到尾声,朱棣大军兵临城下,建文帝满腔愤恨无处发泄,命人把徐增寿找来,当面质问他的种种过失。徐增寿大概觉得胜券在握,建文帝不敢拿他怎么样,竟然不理不睬,一言不发。《明史》记载,建文帝忍无可忍,“手剑斩之殿庑下”,亲手用剑把他砍死。后来朱棣带兵进入皇宫,见到徐增寿的尸身,当场痛哭。为了报答徐增寿,专门把徐增寿的后人封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更多文章

  • 宋江为什么同意招安,不招安梁山好汉的结局会更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为什么想招安,老梁讲宋江招安完整版,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

    宋江为什么同意招安,不招安梁山好汉的结局会更好吗?说起梁山好汉,我们就不由自主的想到宋江。宋江曾经是宋朝的一位押司,由于各种原因,他被朝廷上的奸佞之臣陷害,最后为了活命不得不上梁山投奔自己的好兄弟。最后,由于宋江的英雄义气和注重兄弟情谊的性格,成为梁山好汉的领导人。一、宋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世人看来

  • 成吉思汗的特殊“爱好”,古代女人们痛苦万分,如今却很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有个特殊的爱好,成吉思汗奇特的经历,成吉思汗的绝技

    成吉思汗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马背上面度过的,他带领着很多的将士打下了最为广阔疆土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甚至横跨亚欧大洲,不得不说,成吉思汗真的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人。所以在之前的时候,只要有人提到成吉思汗这一个名字,几乎就没有人不认识成吉思汗的,因为他的名字已经到达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位战

  •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谁都可以,就他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标死了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朱标死后朱元璋给朱棣什么礼物,朱元璋朱棣和朱标的关系

    其实后人能看出朱棣的优点,朱元璋作为他的父亲,一样看得出。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朱棣很出色,为什么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他呢?问题的答案绝非一句“立嫡立长,立长不立贤”这么简单,背后的原因让朱元璋传位给谁都行,唯独不能传给朱棣。 性格相似 古代皇帝选择接班人,并非都遵循“立嫡立长,立长不立贤”

  • 明朝奇人王士宁:每天只吃2种食物却活到120岁,现在仍有人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代长寿老人王世宁,明朝十大奇人,明朝王世宁只吃两种食物

    唐太宗年迈时,疾病缠身,便逐渐开始迷信方士丹药,试图求得长寿秘诀。甚至,他还盲目相信从天竺被俘虏来的僧徒罗弥婆娑寐的妄语,服用他制出的丹药,最终引起中毒反应,反而加重了病情。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曹操也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这并非几颗没有科学依据的“丹药”能够改变。但历史上就没有长寿之人了吗?

  • 南宋手工业的发展条件和原始工业化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宋工业化,宋代新兴的手工业,中国手工业发展

    从产业结构来看,原始工业化进程是指传统社会中工业,如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建筑、造船、食品加工以及各种金属工具和器皿生产等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并逐步接近、甚至赶上农业比重这样一种历史进程。在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社会中,这种上升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但到中世后期,各种非农产业的发展速度明

  • 沈万三犒赏百万大军,朱元璋感到威胁将他抄家?其实两人并不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要沈万三赏赐40万大军,沈万三死于朱元璋之手视频,朱元璋打了胜仗沈万三却上了刑场

    记载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朱元璋问“朕有百万军,汝能遍济之乎?”沈万三说:“每一军犒金一两。”朱元璋怒曰:“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此为不靖,推出去午门。”这样看来,似乎沈万三真的是在朱元璋的打击下才被流放至死,但事实上两人并不相识。早在明朝还未建立时,沈万三便病死了,一个早已死去的人是不可能出资修建京城

  •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知道他们的结局你就懂干爹是干嘛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义子朱勇下场,朱元璋为什么收20多个义子,郭大帅认朱元璋为义子

    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有养子20多人:朱文正、李文忠、沐英、何文辉、徐司马、平安、朱文刚、朱文逊、朱文进、王附马、真童、金刚奴、也先、买驴、泼儿、老儿等。收养义子、义女,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当时全国兵祸连年,死人特别多,留下了不少孤儿,急待有条件的人抚养,碰上有怜悯心的文

  • 三兄弟都是明朝开国武将,全都躲过朱元璋毒手,老三的办法最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最聪明的三兄弟,明朝哪位大将替朱元璋挡箭,明朝朱元璋所杀的将领都有哪些

    真正具有大智慧和大胸怀的皇帝,如刘备、李世民、赵匡胤等人,都会妥善处理好君臣关系,以诚相待,开诚布公,以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和强大无比的自信心,善待功臣名将,君臣做到善始善终。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皇帝实在寥寥无几。更多的皇帝,选择了灭绝人性的屠戮手段,把这些劳苦功高的开国功臣们杀戮殆尽,宁留下万世骂名

  • 南宋92:杨皇后视韩侂胄为眼中钉,组成反韩集团,欲除之后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杨家军归宋抗辽的故事,宋朝灭亡后杨家虎将都去哪了,北宋南宋著名历史事件

    韩侂胄开禧北伐失败,引得各派不满。与韩侂胄水火不容的杨皇后决定趁此机会除掉韩侂胄。首先,他让皇子赵曮出面,向宋宁宗奏告,说韩侂胄轻启战端,重开边衅,危迫社稷,罪不容诛。宋宁宗还算明白,他听了儿子的话,不仅不怪罪韩侂胄,反而批评赵曮不识大体,吓得赵曮唯唯告退,不敢再进谗言。杨皇后一看赵曮的话没有奏效,

  • 宋太宗的一笔“败家投资”,让大宋赚足了全世界的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太宗如何让大宋赚世界的钱,宋太宗在历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历史上对宋太宗的评价

    在印象里,宋朝基本上就没穷过,仿佛建朝开始就是“暴发户”。但其实宋朝初建时并不是这样,国库亏空得非常厉害,如果不是宋太宗进行了一笔“败家”的投资,可能宋朝也不会有后来的“暴富”。国库空虚战争不断宋太祖赵匡胤神勇无比,结束了中原的混乱局面,还完成了大一统,让华夏民族的发展重新回到了正轨之上。可惜他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