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晚年无子,六十大寿时,寡居的儿媳却说:这是您两岁的儿子

包拯晚年无子,六十大寿时,寡居的儿媳却说:这是您两岁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23 更新时间:2024/1/17 10:08:46

宋仁宗年间开封府的府尹包拯,就是老百姓说的包青天。能被老百姓称之为“青天”,当然是因为他作为开封城内百姓的父母官,为人公正,铁面无私,为官清廉,秉承着“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并且言行一致,平叛诸多冤假错案,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流传千古的案件,《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真假状元》等。

虽然包拯有着包青天的美誉,断案如神,但他也有自己的烦恼,包拯晚年无子,六十大寿时,寡居的儿媳却说:这是您两岁的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一个普通的北宋家庭之中,最受到重视便是是否有可以传宗接代的男丁,有没有子嗣是评定这个家族是否有未来的最为关键的要素。

自从汉朝以来,儒家化的深厚影响,使人们渐渐形成了以忠孝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以孝道作为普适的判断标准,从而使家庭观念在其影响下形成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子嗣的有无作为孝道的关键要素,而包拯号称北宋第一清官,却在人至暮年之时,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因意外而亡,同时儿媳在儿子死前并没有孩子,这直接使得包拯一脉断绝子嗣。

以至于包拯即使在六十大寿之际依然眉头紧锁,但就在这时一件谁也不曾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包拯的儿媳不知去哪抱来了一个看上去已经有两岁多的小男孩,当着众人的面宣称这是包拯的儿子,这有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包拯践行着儒家的思想和观念要求,在二十五岁之时与其妻董氏完婚,婚后生活甚是完美,董氏先是顺利地怀上了包拯的大儿子,而后又产下一个女儿,可谓是儿女双全,幸福美满。包拯非常看重自己的儿子,一是因为儿子出生之时,包拯已经年过四十,在古代已属高龄。二是宋仁宗对包拯重用,以致于在包拯的儿子还在呀呀学语之时,就授予他官位,希望包拯的儿子可以继承他父亲的衣钵。

由于是独子,包拯更想要包家开枝散叶,于是便早早地为儿子挑选夫人,希望儿子能够尽快地让他看见孙子,让他放心的去见包家的列祖列宗。儿子与崔氏成亲不久,便生下一子,这让包拯异常欣慰,认为自己可以安享晚年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包拯的儿子在执行公务时因公殉职,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包拯来说无疑是沉痛一击。祸不单行,包拯的孙子因感染风寒,无故早夭,包家香火就此断绝。儿子孙子相继离世,令包拯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但包拯很快从丧孙之痛中走出,为了给包家留后,包拯又迎娶了妾室孙氏,希望她能够帮助包家延续后代。

可是包拯与孙氏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一直没有怀孕的迹象,于是包拯将孙氏送回去了。可是没想到在自己六十大寿之时,儿媳崔氏带着一个小孩来说是他的儿子,这让他的脸色愈发难看,以为崔氏是在打趣他。

崔氏看大家很迷惑,便开始讲述孩子的由来,原来在回去的路上,妾室孙氏有了孕吐的迹象,彼时只有孙氏和崔氏知道这件事,于是她们决定先瞒着包拯,等到六十大寿之时给他一个惊喜。包拯听闻后,十分的开心,对他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礼物。

由此看出,一如包拯这样名留青史的大人物,也有普通人的烦恼,中国人对于子孙香火有着不一样的执着,这是几千年来的文化思想所导致。天伦之乐是每一个人都想要拥有的,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亲情永远割舍不了。

参考资料:

《宋史》

更多文章

  • 刘伯温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17年后朱元璋才明白,可惜太晚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的家庭非常注重他的教育,所以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体系了解得非常透彻。刘伯温长大之后,在天文,地理以及兵法方面,均有所造诣,最终也是成为了历史长河之中无比闪耀的存在。刘伯温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17年后朱元璋才明白其中深意,可惜太晚了。 明太祖对于刘伯温已经有所了解之后

  • 元朝权臣手握重兵,欲强娶皇后!皇后:我女儿年轻,换她可以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最有政治手腕的皇后,元朝权臣,史上最猖狂的权臣娶皇后为妻

    此人叫做孛罗帖木儿,与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一样,他也是元末时期的名将。孛罗帖木儿的父亲是答失八都鲁,由于出生于将门,孛罗帖木儿从小就在军营长大,并且从父亲身上学习很多兵法和战场上的经验。元朝至正一年四月(公元1351年),朝廷强征百姓修治黄河决口,百姓挖河时挖出了一个独眼石人,元朝暴政灭亡的丧钟就此

  • 完颜亮当了十二年皇帝,为何被称为“海陵王”?他真的那么荒淫无耻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的完颜亮,完颜亮算皇帝吗,完颜亮皇位怎么被夺的

    庙号就是皇帝驾崩后进入太庙接受后世子孙祭祀的称谓,相当于入席的座位号,是皇帝身份的标配,没这个东西就没资格吃祭祀,就享受不到皇帝的待遇。一个没有皇帝待遇的皇帝还叫皇帝吗?完颜亮上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剥夺前任完颜亶的皇帝身份,他降封完颜亶为“东昏王”,以王侯礼将他与裴满氏合葬。直到金世宗即位后,才恢

  • 宋真宗为何放弃大好局面,与辽国达成澶渊之盟?只因消息互不对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真宗为什么与辽国求和,宋真宗与辽人谈判,宋真宗为何放弃辽国

    北宋与辽国的边境形势图就在景德元年秋天,辽国太后萧绰(又名萧燕燕)携辽圣宗御驾亲征,率领辽军精锐二十余万大举入侵宋境。而宋朝也拼尽全力,起禁军二十余万殊死抵抗,宋真宗赵恒最后御驾亲征,抵达澶州与辽军对峙,这是宋辽相争以来,第一次皇帝VS皇帝的战争。这场大战宋史中称为“景德之役”。景德之役的结果是,宋

  • 为何刚杀了魏忠贤,大明朝就垮掉?原因明显,他不讲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忠贤不死明朝真的就不会亡国吗,魏忠贤对明朝做了什么,为什么说魏忠贤死了大明亡了

    魏忠贤家境贫困,自幼入宫,天启帝即位后,魏忠贤因其内人客氏深受皇上喜爱,魏忠贤因此飞上枝头变凤凰,在天启帝在位得天启年间一直享有很大得权力,一个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的人得到重权,自然是肆无忌惮,滥用职权。 据史书记载,魏忠贤上位之后就打压东林党,东林党最大的党派,由一群文人大夫组成,朝中大部分大臣

  • 姜子牙的两句诗,却预言了秦始皇的江山,和他的身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子牙与秦始皇,姜子牙和秦始皇谁厉害,姜子牙对秦始皇的影响

    我们废话不多说,直接来看这两句“预言诗”。“串去中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这便是预言秦始皇嬴政“江山”和“身世”的两句诗。或许有朋友知道,这是西周时期流传着的两句预言诗,事实上,这两句诗也正是出自西周初年的一位高人之手,这位高人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相传,姜子牙曾经写下了一篇惊世骇俗的

  • 项羽唯一一次大哭中,随手写下了一首诗,如今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唯一大哭的诗句,项羽死后三大怪异现象,项羽写过多少首诗

    秦二世时期,统治阶层非常的昏庸暴力,百姓生活难以为继,各地出现了很多的起义队伍。项羽的叔叔也是起义军中的一支,后来在战场上被别人杀死,项羽成功领导了这支队伍,他在之后的战场上展现了自己出色的实力,甚至刘邦在这一时期一直都被他压制。项羽最出名的一场战争就是巨鹿之战,在这场战争中他依靠着5万士兵打败了秦

  • 秦始皇为何要称自己为“朕”?将朕字拆开,就得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往后都以朕自称吗,秦始皇自称朕对吗,秦始皇称呼自己为朕还是寡人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于此同时,秦朝也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辙,从此之后,中原大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除此之外,秦朝也做出了许多的创新,例如修建长城、建立郡县制、建立三公九卿制等等。从历史贡献上看,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而当时秦始皇也自认为自己的功绩

  •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气?诸葛亮哭周瑜又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三气周瑜分别哪3次,诸葛亮三气周瑜说的什么,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句话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也许从一开始便存在对比,但是这是影视剧《三国演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对于真实的对比,我们可以从更加专业的书籍中得到。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发明家。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改造强弓连弩等等,散文代表有《诫子书》、《出师

  • 三国时期一桩神秘的刺杀案,影响了天下大势,罗贯中却没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研究《三国演义》的人一定能发现,罗贯中的内心更偏向蜀汉,所以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物的形象要好一些。书中的情节有真有假,需要辨别,有一桩发生于三国时期的隐秘刺杀案,罗贯中便没有详细告诉你。真实的历史细节很多,罗贯中没一一写进去也可以理解,但这桩刺杀案明明对历史产生了影响,疑云重重,罗贯中为何选择性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