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纣王敢诛杀比干,但却为何不敢动闻太师?因为比干与姬昌交好?

纣王敢诛杀比干,但却为何不敢动闻太师?因为比干与姬昌交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11 更新时间:2024/2/6 9:33:18

虽然纣敢对自己的王叔动手,但让人奇怪的是,纣王却对闻太师的骄横跋扈多有退让。纣王在朝堂上每每有损害大商利益的举动时,臣子们的第一反应总是只有闻太师才能劝得住纣王,而且纣王疑心如此之重,闻太师还能年带领大军在外征战,足见纣王对闻太师的信任与重用。最为关键的是,当姬昌被纣王释放,从朝歌城中逃出时,闻太师正好返回朝歌,当他听闻纣王竟然将姬昌放走后,他甚至连纣王都没有见,只留下“昏聩”二字,就带兵追赶姬昌了。而纣王在听到这两个字后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惊慌失措,足见纣王对闻太师的畏惧。要知道比干是纣王的王叔,纣王都敢诛杀比干,为纣王却不敢动闻太师?

王之所以对两人有不同的态度,主要是因为立场不同,闻太师和纣王站在同一战线,但比干却不是。在纣王从自己父亲手中接过大商时,大商已经没有建国之初的强盛了,当时北部流寇为患,东部处于半独立状态,西部边境有犬戎敦煌鬼方等游牧民族对边境多番骚扰。在这样的情况下,纣王需要闻太师为他镇守边疆,并借助大军开疆拓土,而闻太师也需要纣王给予支持,好让他成就千秋大业,正因如此,闻太师与纣王是坚定的盟友。

但比干不同,比干是彻底的保守派,他贵为当朝王叔,也曾是王位继承的有力竞争者,在本朝自然成为了宗室领袖,他有着自己的关系网络,与纣王并非同路人,正因如此,比干与各地的实权派交好,尤其是与西岐的姬昌关系友好。

笔者认为,比干与纣王不同路,自然会被纣王制裁,而闻太师与纣王同一战线,纣王要依附于他,自然不会动闻太师了。

更多文章

  • 陕西出土国宝“浴缸”,给持宝者带来极大麻烦,专家:西周绝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陕西十大出土文物,出土自陕西的顶级文物,陕西出土文物图片欣赏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厅内收藏着一件形似“浴缸”的文物,它口大底小,呈圆角长方形,底部为四曲尺形足,整体由青铜铸造。这件文物虽然看起来像浴缸,但却绝不是盛水的工具,而是一件从西周时流传下来的礼器,它就是西周虢季子白盘。西周虢季子白盘是西周中期周宣王为表彰虢国国君虢季子大破洛河北岸的猃狁部落而特意为

  • 纣王只在牧野败了一仗,为何就匆匆自尽了?殷墟考古发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对他的了解更多的是出自明朝中期许仲琳那本长篇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和小说改编的神话电视剧《封神榜》。这部小说涵盖了周武王兴周灭商的真实历史,也添加了众多的神话传说,读起来脍炙人口,趣味横生。但是据史书记载真实的情况远没有小说中写得那么精彩,商纣王仅仅在位于我们今天新乡地区的牧野打了一仗。这一仗失败

  • 妲己被女娲擒拿后,指责女娲“出尔反尔”,她说得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纣王35年,周武王、姜子牙的伐纣大军攻入朝歌,殷商覆灭在即。那么此时,奉女娲娘娘敕令来乱纣王的妲己三妖,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于是决定回轩辕坟等待女娲的封赏,不料途中偶遇女娲。周武王娘娘非但没有赏,反而用伏妖索把她们绑了个结实。对这个结果,妲己感到了满满的不可置信。“昔日是娘娘用招妖幡招小妖去朝歌,潜入

  • 夏朝国都位置终于发现:有史料、有文化、有遗址、有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朝国都遗址在哪里,夏朝历史遗迹大全,夏朝都城真实图片

    四千多年前尧、舜、禹三代以天下为己任,以其崇高的个人品德,建立、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在夏朝时期终于形成了以高度夏文化为影响力,得到四方各氏族部落广泛文化认同的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的国家形态。以此为基础,中华大地原始氏族部落逐渐形成了统一文化认同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也以仁、义、礼、智、信,成为各历史阶段

  • 唐朝最懒诗人,一生只写2首诗,却都是经典,其中一首更冠绝全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最笨的10首诗,唐朝一生只留下5首诗,唐朝最著名的十首诗人

    张若虚是江苏扬州人,曾经任职过兖州兵曹,一个很小的官职。但是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很深,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也是个谜一样的人,他生卒年不详。而且除了张若虚这个名字,没有其他任何称呼,因此我们并不能确定张若虚就是这个人的真实名字。在《旧唐书》上,关于张若虚这个人的记载还非常的少,只

  • 武则天在墓前立“无字碑”,想表达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墓碑为什么留下无字,武则天为何立无字之碑,武则天的无字石碑图片

    这些人不仅是当时加强武则天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成为后来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之治”的名臣贤相,如在中唐以后发挥非常重要作用的姚崇、宋憬、张说等人,都是武则天亲手培养选拔的人才,姚崇还被称为唐代的“贤相”。武则天在位期间,政治相对清明,基本维持了太宗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主要利益于她任用了一些能臣,

  • 杜牧、王安石、李清照都为项羽写过诗,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牧和李清照论项羽,王安石杜牧关于项羽的诗,杜甫王安石李清照项羽

    项羽为自己未竟的霸业,画上了一个句号……千年来,项羽虽然早已不在世上了,可他的传奇故事还在一代代流传下去。无数文人骚客为项羽写诗作赋。其中,有代表性的分别是杜牧、王安石、李清照所写的三首诗。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对项羽进行了评价。他们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谁最高明?杜牧:《题乌江亭》844年,42岁的诗人

  • 唐朝诗人留下一句诗,100多年后,让一个皇帝丢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最出名的四首诗,唐朝一生只留下5首诗,唐朝留下的诗有哪些

    唐朝覆灭后,天下分崩,中原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林立,众多小国割据一方连年混战。北方诸国中,以李从珂的后唐最为强大。李从珂早年曾是一员战将,骁勇善战沉稳坚毅,他的后唐综合实力在北方割据势力中首屈一指。但李从珂也并非高枕无忧。在他的心中,有一大内忧和一大外患,时刻让他寝食不安。外患是雄踞北方的契丹人,

  • 唐高宗李治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李治为什么被称“昏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为什么叫李治,唐高宗李治是怎样死的,李世民李渊李治的关系

    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评价,只是因为后世的历史学家为了防范武则天式的改朝换代再次出现,因而不遗余力地丑化武则天,连带着也把唐高宗弱智化了。在这个丑化的过程中,以宋代史学家如司马光等人发挥的作用为大,这又与宋代曾有多位太后深入参政的政治现实相关。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

  • 他是唐朝的一个侍卫长,却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官员都要让他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最忠勇的人是谁,唐朝宫廷侍卫图片,唐朝最厉害的五个谋士

    李庆远“狡诈轻险”,善于揣摩官场上的关系学,知道那些苦心钻营者的心理,不过是想走后门,通过他曲径通幽、攀龙附凤,所以,他时时不忘显示自己与太子的“亲密关系”。大凡官员聚会,他都混迹其中,狐假虎威,四处招摇。一日,宰相府大宴宾客,李庆远装模作样地前去捧场,可他入席后刚吃了几口,就有人在门外高声急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