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为何卫国一直延续到了秦始皇去世之后呢?是不是因为卫国十分强大?事实并非如此,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是一个非常弱小的诸侯国,弱小到夹在各个大国之间毫无存在感。商朝刚刚被灭亡后,西周初年,武王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在周围建立了邶、鄘、卫三个封地,分别由管叔、蔡叔、霍叔监视武庚,这三个地方也被称为“三监”。随后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纠结蔡叔、霍叔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var1]
在这场叛乱中,周武王的兄弟子康叔平叛有功,随后周武王就将商朝的首都朝歌和周边的土地送给了他,这里也就继承了此前的卫国的国号,卫国立国时间前后长达907年,直到东周灭亡之后,卫国仍然没有被灭,当然了,此时的卫国已经算是名存实亡了。除了开国国君康叔之外,卫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十分的低微。直到西周末年,周幽王宠信褒姒,导致犬戎攻进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各诸侯国拥立太子宜臼为周平王。卫国由于勤王有功,算是当了一回主角。
[var1]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最后那点家业都被霍霍了。当时的卫懿公荒淫无道,因为喜爱养仙鹤,甚至给仙鹤加官进爵。最终导致亡国,如果不是齐桓公鼎力相助,后面就没有卫国什么事了。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卫国的实力大不如前,不得不在各个大国之间艰难求生,先是在公元前254年被魏国吞并,接着又被秦国吞并。
[var1]
当时的卫国虽然小,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才济济。当时的卫国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例如推行商鞅变法,率领秦军收复河西的商鞅,秦国赫赫有名的丞相吕不韦,法家的代表人物吴起,孔子得意的门生子路等等,都是卫国人。正因如此,秦国在吞并卫国后,并没有废除卫国的国君。而是剥夺了卫国的属地,直到公元前241年,卫国仅剩的最后一块属地濮阳被秦国夺走,卫元君只能迁往野王。
[var1]
此时的秦始皇,碍于吕不韦的面子,并没有废除卫元君的君主之位,久而久之,这个小小的诸侯国就被人们淡忘了。直到商鞅被处死,吕不韦被流放之后,卫国仍然是存在的,直到公元前209年,继位的秦二世胡亥才最终将卫国国君废为庶人,卫国也正式被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