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后为何不投奔年羹尧,而选择了李卫?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后为何不投奔年羹尧,而选择了李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61 更新时间:2024/1/21 10:05:05

这是阴谋论,即便是雍正害怕邬思道跑出去像他的原型戴铎一样口无遮拦,炫耀己功,也要形成事实了才可以开斩啊,况且雍正并不是什么君君暴君。

很多人都认为,雍正要鸟尽弓藏的害死这位谋臣,其实是阴谋剧看多了,雍正根本就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

咱还是回到《雍正朝》,邬思道在雍正即位后的当晚,和雍正有过一席谈话,表达了自己“半隐”的思想。

实际上,邬思道是摸准了雍正即位时的时局脉搏,所以他才有这番想法的。

一是雍正以孤王身份即位,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很辣其他皇子的眼睛,尤其是遍布朝野的八爷党。雍正几乎都不敢呆在乾清宫为康熙皇帝守灵而回到府邸,可以说当时的情况是很复杂晦暗的。

二是康熙皇帝晚年给雍正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吏治腐败,国库空虚,边疆不宁,朝野党派丛生。这些还需要雍正皇帝花大力气,花精神去一个个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人才的。

邬思道在说“半隐”的时候有意提醒雍正:

要是皇上想念臣,臣也想念皇上,所以.........

雍正为什么要想念邬思道?因为他需要人才解决国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恐怕邬思道能帮上大忙,就和他帮助雍正夺嫡期间一样。

但是邬思道还摸准了雍正的脾气,从高福被杀这件事开始,邬思道就知道雍正多疑和狠毒的性格,他知道雍正不放心自己,所以他还要亲自为雍正提供一项“担保”,担保他邬思道不会出什么事危及到雍正的统治。

其实这项“担保”任务和当初年羹任四川提督时候一样,江夏镇的故事让年羹尧出了名,但是也惹了祸,邬思道建议让李卫去将年羹尧盯起来,以免年羹尧闯出更大的祸端。

此刻,邬思道实际上重演了这一招,亲自跑到李卫那里,实际上是主动让李卫把自己看起来,以让雍正放心。

李卫是雍正最信任的心腹,忠诚有加,能干非凡,机灵程度自然不必说,邬思道跑到他那里,雍正自然放一百个心。

如果没有李卫这样的人,那邬思道还真要在费一番脑筋。

年羹尧那里是去不得的。为什么?

从江夏镇事件开始,邬思道就知道年羹尧他日必有祸端,后来升任陕甘总督,抚远大将军后,没人看着了,就开始飞扬跋扈,无视朝廷了,还在西北搞拥兵自重的把戏。

邬思道深知雍正用年羹尧内心是挣扎的,但是无人可用也没有办法。

可以说,自江夏镇后,年羹尧实际上在雍正的心里就不稳当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有利用关系,你看纳娶年秋月为侧福晋拴住年羹尧就知道,当一种关系需要通过政治婚姻来解决的时候,这种关系恰恰是最不稳定的关系。

况且,为了拴住年羹尧,邬思道舍弃了自己的爱情年秋月。

如果连旁人都看出来年羹尧这个危险的系数,那像邬思道这样的人更加能够看出来,除非他脑子进水了,怎么样他也不会选择跑到年羹尧那里去找麻烦的。

雍正即位后,邬思道其实是功成身退,为了让电视剧更为精彩,所以才有这种设计。

邬思道为了躲开雍正,实际上也对自己如何功成身退做了布局,设计了最终归隐的路线图。

第一站,当然就是李卫处。在李卫处其实他并没有闲着,为雍正推行新政也算是出力不少。待到清查番库的时候,便有了他的第二站,也是关键一站,田文镜处。

帮助田文镜查清诺敏番库造假案,更大的功劳在于,在西北最关键的年羹尧处,邬思道刺激了年羹尧出战,为雍正稳定局势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些其实都是他在帮助雍正,兑现“半隐”的承诺。

有了这些,雍正皇帝对他的信任当然也是进一步增强,所以最后消失在黄河之边,也是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素周期表清朝才出现,为何朱元璋起的名能联成周期表?谁抄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的子孙名字与元素周期表,朱元璋为元素周期表做出的贡献,明朝名字元素周期表

    那谁抄谁就很明显了。反正老朱是想抄肯定抄不着。也别说是抄,应该是借鉴。老朱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给子孙起名字还能给科学做点贡献呢。都知道老朱是个平民皇帝。他小时候家里人也没文化,不知道给他找个什么字儿取名,便以辈分取名朱重八。后来老朱当了皇帝,这朱重八的名字也太上不了台面。所以他改名朱元璋,有人解释璋为一

  • 雍正帝临死处理了一个人,让乾隆稳坐皇位60年,自己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皇帝评价乾隆,乾隆在雍正在位时期有啥表现,雍正帝和乾隆谁厉害

    雍众所周知,乾隆拥有最长的统治和长寿。在祖先的努力下,他也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夏江南很舒服。他还获得了康谦胜的声誉,并受到他的后代的称赞。我们都知道雍正的奉献精神,不仅为乾隆留了一条好河和一条山,而且还杀死了其中一位对王位威胁最大的人。雍正不仅对他的兄弟很刻苦。上任后,他处置了许多兄弟,甚至毫不怜悯地

  • 雍正王朝:八王议政时,如果老十三不出现,雍正的结局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八王议政没有老十三雍正能翻盘么,雍正王朝老十三和老八谁权力大,雍正王朝十三爷死后怎么处理的

    八王议政前戏几场双方对峙的戏,是《雍正王朝》的精华,非常精彩。有别于诸葛亮的“舌战群儒”,是个体单挑一个阵营,而“八王议政逼宫”这幕,是“雍正”阵营与“八阿哥”阵营之间的群殴,教练分别是雍正与八阿哥允禩。处于暗处的允禩,因在夺位上的失利,一直耿耿于怀。出任总理王大臣,“八阿哥党”势力遍布朝堂,一直等

  • 雍正王朝中 老九没有自己做皇帝的想法,为何拼命帮助老八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中的“九子”包括皇长子胤禔、皇次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皇十三子胤祥与皇十四子胤禵。其中,四爷党是从原先的太子党分离出来的,而大阿哥胤禔也一度加入八爷党却又不是纯正的八爷党,同样,打着自己小算盘的十四阿哥胤禵也一样。不过,论起关系来

  • 稚嫩幼小的湘军,最后为什么能取得湘潭大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真实湘军有多厉害,湘军全盛时期多少人,湘军在抗战中表现怎样

    湘军初起,连遭重创,士气不振。林绍璋统率太平天国西征军分据湘潭、靖港,计划南北夹击长沙,迫使曾国藩迅速决策。曾国藩召集营官“谋攻守”。会上歧义颇多,最后由曾国藩整合,议定先发制人,出攻湘潭。早在4月25日,正是林绍璋攻克湘潭第二天,塔齐布追至城外高岭,并进犯西征军木城,湘军“闻炮即伏,炮止即进,数伏

  • 雍正时期的“粘杆处”,到底是个啥部门,为何会让人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粘杆处是雍正皇帝设置的一个爪牙机构,官方称谓是尚虞备用处,民间传说则是血滴子。雍正还是皇子时,他位于北京城东北新桥附近的府邸,内院长有一些高大的树木,每逢盛夏初秋,繁茂枝叶中有鸣蝉聒噪,喜静畏暑的胤禛便命门客家丁操杆捕蝉。九子夺嫡进入白热化后,雍正网络江湖人士,家丁仆从,专门从事情报收集,暗杀收买等

  • 雍正明知邬思道与秋月相爱,为何不成全他们,还要娶秋月为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王朝秋月与邬思道,秋月邬思道,雍正王朝邬思道和秋月在一起了吗

    虽然历史上邬思道并没有存在于雍正夺取皇位的幕僚之中,而且也没有秋月这样一位简单又复杂的人物。但是这依旧不能阻挡我们去讨论邬思道为何要拒绝秋月,而雍正又为何明明不喜欢却还要将秋月娶为小妾的原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分析《雍正王朝》中这一故事插曲的原因:一:政治联姻在封建社会中,为了实现各种政治目的

  •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究竟为什么不能继续暗中辅佐皇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他从宫中获得继承权后立即回家,实际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康熙刚死,宫中不稳,任何情况都可能出现,因而回到家中,才最安全,此是他头脑清醒的表现。第二个目的,就是想回家清理过去留下的不良隐患。其实就是想杀掉邬先生,但又良心上感觉过不去,想等一等机会。因而才以言语试探邬先生的想法。雍正本就不想再用邬先生,却故

  • 雍正王朝:康熙撞破胤礽奸情后,郑春华哼了首歌,康熙腿就软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王朝胤礽与郑春华,康熙抓郑春华视频,康熙有多爱胤礽

    1.事发背景。秋草黄了,康熙率皇子百官到热河秋猎,此前因为老八在胤礽的屁股上狠狠捅了一刀,对太子胤礽也是失望透顶,于是心情烦闷,一连翻了6天的牌子。这一天还要翻,被李德全阻止了。心事郁闷,晚上康熙带着图里琛和德格勒两个近身侍卫出来散步。不巧看见妃子郑春华的屋内有男人的身影,康熙立马叫图里琛前去查看,

  • 雍正王朝: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后,为何依然大摆排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如何处理年羹尧,雍正怎么评价年羹尧,年羹尧在雍正王朝中的表现是什么

    主要是雍正皇帝才继位,统治还不稳固,所以国家内部不能乱,在青海的战事不可能依靠胤禵,只能找自己信任的人,能打仗的就胤祥,但是朝中还需要胤祥留着,所以只能把年羹尧派出去。年羹尧是个聪明人,从他之前的一些表现来看,年羹尧很有野心,他也是个投机主义者,他是胤禛的人,但是胤禩举荐他做四川提督,他知道胤禩和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