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后亲自送葬,三次改变封号,这名丫鬟与嘉庆关系很不一般

皇后亲自送葬,三次改变封号,这名丫鬟与嘉庆关系很不一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95 更新时间:2024/2/6 16:19:55

1、举人之女

庄妃氏,又称王佳氏,生于乾隆四十六年,比嘉庆小21岁,父亲是文举人伊里布。

关于王氏的出身,史料没有记载,不过,从她在嘉庆继位前已经侍奉在皇帝身边的情况来看,王氏应该是一名来自内务府的包衣,而且是包衣汉姓人。至于是不是辛者库人,有待商榷。

那么,王氏是什么时候来到嘉庆身边的呢?

据乾隆六十年十二月份的宫廷档案显示,此时的皇太子永琰(嘉庆)身边只有四个女人,分别是太子妃喜塔拉氏(家下女子八人)、侧福晋钮祜禄氏(家下女子二人)、官女子刘氏(家下女子一人)、官女子侯氏(家下女子一人)。

这四个女人后来都是嘉庆后宫的显赫人物,比如说太子妃喜塔拉氏就是后来的孝淑睿皇后,侧福晋钮祜禄氏就是后来的孝和睿皇后,官女子刘氏是皇长子的生母和裕皇贵妃,官女子侯氏是皇六女的生母华妃

到了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据宫廷档案显示,嘉庆身边的后妃有:皇后喜塔拉氏、贵妃钮祜禄氏、諴妃刘氏、莹嫔侯氏、荣常在梁氏、春常在王氏。

最后这位春常在王氏就是我们所讲的庄妃。

因为档案没有显示乾隆六十年十二月乾隆曾赏赐给皇太子永琰新的官女子。因此,可以推测,庄妃王氏极有可能是乾隆六十年十二月永琰四位妻妾中那十二名家下女子中的某一位。当时,侧福晋钮祜禄氏身边有两位家下女子,王氏可能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呢?后面我们还会交待。

也就是说,王氏被嘉庆纳为侍妾(或常在)是在乾隆六十年十二月中的某一天,她最开始的身份是永琰妻妾身边的丫鬟。

2、开挂的人生

有些时候,人一旦运气来了,就容易开挂,王氏便属于这种,在嘉庆初期的三次集体册封中,王氏次次都没有落下。

比如说嘉庆元年正月,王氏已经成为春常在,虽然在嘉庆后妃中排在末位,但当时嘉庆后宫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个主位,能成为其中之一,已经很难得了。

嘉庆二年,宫廷举办八旗选秀,这一年年底,嘉庆新纳了两位八旗旗女,一个是淳贵人,一个是玉贵人。这位玉贵人不怎么得宠,淳贵人是比较得宠的,后来被晋封为淳嫔,她是嘉庆继位入宫的新人中第一位受封为嫔的女人。

嘉庆三年,嘉庆又新纳了两个女人,她们就是三月份入宫的信贵人与安常在。同时,春常在王氏得到了晋升,被晋封为春贵人,此时的王氏才只有18岁,正是大好年华之际。

嘉庆六年正月,嘉庆确定了正式册立皇贵妃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为皇后的时间。与此同时,又有三个妃子获得了晋升,她们分别是莹嫔、淳贵人、春贵人,分别被晋封为静妃、淳嫔与和嫔。

不过,令人纳闷的是,莹嫔与春贵人在正式册封中,封号发生了变动,改为华妃、吉嫔。(注:给妃嫔频繁改动封号,是嘉庆的习惯)

王氏吉嫔册文:

“朕惟位正天闺。宜后星之增朗。教先妇学。允邦媛之攸司绮观升华。丝言锡庆。咨尔贵人王氏、紫庭助德。彤史擒辞。初履善以含和。早流蕙问。用延祥而集祉。宜荷芳名。是用晋封尔为吉嫔。锡之册命。尔其粢盛致洁。无愆于明齍玉敦之仪。桑曲襄勤。克赞夫元紞绿籧之典。钦哉。”

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嘉庆帝非常高兴,这一天,他喜得皇长孙奕纬,又因明年是自己的五十岁万寿,便大封六宫。这一次,嘉庆又晋升了三个妃嫔,分别为諴贵妃、吉妃与信嫔。

令人纳闷的是,这一次,在正式册封时,嘉庆又改动了王氏的封号,由吉妃改为庄妃,这已经是王氏第三次改动封号了。(庄妃是清朝唯一一位三次改动封号的妃嫔)

庄妃册文:

“朕惟升椒佐治。肃雍襄九御之勤。衍瓞推恩。敷锡普六宫之庆。值云礽之肇祉。贲纶綍以钦承。咨尔吉嫔王佳氏、赋质金照。秉心玉粹。柔嘉维则。鸣环永叶乎徽音。淑慎其仪。献茧克修夫内职。是用晋封尔为庄妃。申之册命。尔其恪膺茂典。益彰褕翟之辉。式迓繁厘。光赞睢麟之化。钦哉。”

此时,在大清后宫,王氏已经成为第三主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和諴贵妃刘氏,原来排在她之前的华妃已经在嘉庆九年去世。排在王氏之后的,是嘉庆六年入宫的如嫔(恭顺皇贵妃)和在嘉庆十三年被晋封的信嫔。

此时的庄妃王氏已经成了后宫唯一的妃主。

需要讲明一点,已经被晋封为庄妃的王氏,还没有过生育记录。在没有生育记录的情况下,能从一名丫鬟晋升至妃位,她有多得宠,你们可以自行脑补一下。

3、皇帝赐奠、皇后送葬

短短的十几年,便从一个小小的丫鬟,变成了大清后宫的第三主位,王氏可以说是春光无限,形势一片大好。但人生总是不完美的,有一点缺憾,那就是王氏的身体不太好,或许这是她长期受宠而未见生育的重要原因。

嘉庆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庄妃王氏病逝于圆明园,随后被暂时安置在畅春园西侧的西花园。令人震惊的是,在此期间,嘉庆帝竟然两次亲自到场,为王氏祭奠,这说明什么?王氏在嘉庆心里的地位相当高了。

比如说嘉庆九年,嘉庆的宠妃华妃去世,嘉庆也只是亲自祭奠了一次。对于王氏,嘉庆竟两次亲自祭奠,第二次祭奠正是王氏从西花园被移到田村殡宫的那一天,很明显,嘉庆这是来送王氏最后一程。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随后庄妃王氏从田村殡宫移到西陵妃园寝下葬的过程中,中宫的孝和睿皇后竟然也去了,而且是亲自看视庄妃下葬。堂堂中宫皇后给一名妃子送葬,有清一代,仅此一例。

嘉庆十六年闰三月十九日午时,庄妃被葬入昌陵妃园寝,中宫皇后钮祜禄氏亲临妃园寝,看视庄妃下葬。

我们都知道,嘉庆是一个非常恪守祖制与礼法的皇帝,一般情况下不会逾越。因此,孝和睿皇后参加庄妃的葬礼,绝不是皇后的私人行为,而是来自嘉庆的授意,那么,一向中规中矩的嘉庆为何要让皇后参加一名妃子的葬礼呢?

原因可能有两点:

第一,庄妃是嘉庆的宠妃,在嘉庆心中地位非常高。

如果是一个普通妃子,如常在、答应什么的,嘉庆是绝不会允许皇后这样做的。只有是皇帝的宠妃,才值得嘉庆做出这样的安排,这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庄妃原来很有可能就是孝和睿皇后身边的丫鬟。

在上面第一章节中,我们曾提到庄妃王氏的来历,说她可能是乾隆六十年十二月嘉庆四位妻妾身边的某一位家下女子,而且,最有可能是侧福晋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身边那两名家下女子中的一位,这里便是最好的解释。

这两点原因可以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庄妃既是嘉庆的宠妃,也是原来孝和睿皇后身边的丫鬟。这样,皇后亲自参加她的葬礼,就解释得通了。

子辰说:

庄妃王氏可以说是嘉庆后宫最神秘的妃子,原先,她只是侧福晋身边的一名小小的丫鬟,却幸运被嘉庆看中,短短的十三年,便从丫鬟完成了到庄妃的蜕变,成为大清后宫第三主位,她是嘉庆宠妃,这是无疑的。

而且,庄妃一生三次改动封号,这在清朝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不完美的是,她身体不太好,以致于在三十岁的大好年华里就香消玉殒,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仁宗实录》《上谕档》

更多文章

  • 咸丰四春娘娘之首,倾国倾城深得宠爱,慈禧却不拿她当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咸丰评价慈禧长相,慈禧对咸丰的宠爱,慈禧咸丰真实照片

    1、辛者库少女禧妃察哈喇氏,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生于道光二十二年,比咸丰小11岁,父亲是内务府瑞溥管领下厨役常顺。清朝时期,像禧妃这种来自包衣管领(辛者库)的妃子并不在少数,比如说康熙朝的良妃、雍正朝的裕妃和乾隆朝的令妃,但这几位的家世还算过得去,父亲都在内务府相关部门担任官职,一般都是管领这

  • 中国九个大统一王朝中,唯一一个被世人所唾弃的晋朝,都干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一说到晋朝,无论从篡位的手段还是立国后的功绩,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叫个“啥也不是”。而这段王朝的主宰者司马家族一直被世人所鄙夷。原因主要有两个,今天重点谈第一个:一、以卑鄙的手段篡位,甚至自家后人都看不下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皇帝是很体面的接受了“禅让”,但是司马家族基本上是明抢,这也是

  • 刘渊为何能称帝?只因西晋皇帝司马炎太昏庸,导致异族有机可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炎为什么要杀刘渊,刘渊公示,西晋刘渊个人资料

    因为久居中原,刘渊所在部落汉化程度较高,刘渊自幼拜上党士人崔游为师,饱读儒家经典,常常和同学谈古论今。后来刘渊又学习武艺,擅长射箭,体力过人。由于刘渊所在部落兵力强盛,共约三万余落,其父刘豹是左部帅,其祖父的弟弟呼厨泉是单于,所以在曹魏时期,十几岁的刘渊被迫远离族人,被送到都城洛阳当任子,就是为防止

  • 一个唐朝宦官杀百官比魏忠贤还牛百倍:835年12月14日甘露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宦官专权发展过程,分析唐朝宦官专权的原因及危害,唐朝宦官专权之变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三百九十五期】(历史系列第681讲)一个唐朝宦官杀百官比魏忠贤还牛百倍:835年12月14日不满宦官专权的唐文宗联合李训和郑注发起甘露之变,反而造成数百名官员遭到杀害。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室都存在四种力量,分别是:权臣、王

  • 他是八王之乱最后一位参与者,有实力就图谋篡位,结局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八王之乱最终结果,八王赵德芳真实下场,八王之乱中最牛的将领

    司马越,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算起来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叔。司马越的出身年月已遗失在历史中,无从考据,从经历上看,应该比他侄子司马衷大不了几岁。司马越小时候名声不错,为人谦虚而且有礼节,在朝野中颇受好评。少年时期他与其他司马氏子弟一起读书听学

  •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炎第六子司马乂改变了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八王司马乂之死,司马乂实力,西晋王朝司马炎

    本文为木偶老师新作《魏晋南北朝,大乱三百年》的第06篇,连载日期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篇,欢迎各位读者"找茬",你可以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史书上说他:身高七尺五寸(又一个两米大汉),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早在贾南风当权时,他就跟着哥哥司马玮

  • 唐朝一和尚造反称帝,册立尼姑当皇后,只3个月就被快速平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谋反的人物,唐朝后期平息叛乱的皇帝,唐朝最严重的一次叛乱是什么

    他们出家不是因为一心向佛,而只是为了躲避税赋和徭役。隋朝的税赋和徭役五花八门,压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很重。但是有一种人是不需要缴纳税赋的,这种人就是出家人。出家人是方外之人,自然不用跟红尘俗人们一样服役。因此很多心怀鬼胎的人为了不服役,就纷纷选择出家。这个名为高昙晟的和尚和名为静宣的尼姑就是如此。高昙

  • 唐穆宗李恒:宦官拥立上位,昏庸好色,欧阳修评价他“失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恒简介,唐穆宗李恒个人简介,唐穆宗李恒在位几年

    他当政的四年中,唐朝的藩镇割据越发严重,纷纷叛乱,朝廷中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的局面愈演愈烈,大唐政局动荡不安。《新唐书》在评价他时说:“穆、敬昏童失德,以其立位不久,故天下未至于败乱,而敬宗卒及其身,是岂有讨贼之志哉!”他便是唐穆宗李恒。01、李恒即位背后的力量较量李恒,唐宪宗李纯第三个儿子。生于79

  • 此人祖母是武则天,年仅17岁逝世,死后千年发现墓内有一男性枯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之谜,武则天和丈夫合葬墓,武则天临终前见个80岁老人

    1960年位于陕西乾县经过考古专家的探测,发现了一座唐朝的古墓。陕西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这里埋葬了历朝历代的很多皇族中人。这座唐朝的古墓也不例外,埋葬的是一位唐朝的公主,公主在唐朝并不少见,但这位公主却十分特殊,她是唐朝中宗皇帝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永泰公主李仙蕙,她的母亲是著名的韦皇后,祖母更是大名鼎鼎

  • 亲手杀光朝廷大臣的权宦仇士良,是如何控制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仇士良为什么怕武宗,仇士良对皇帝的影响,仇士良个人资料

    在小编心目中历史上最牛的太监当属中唐时期的仇士良,不仅是因为他能架空皇帝与拥立皇帝,更在于他的杀伐果决,连魏忠贤都要甘拜下风。仇士良杀二王一妃四宰相,独霸朝纲二十多年,历经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六朝。他这番话,是退休时给晚辈的忠告,确实说出了历代宦官得以专权擅政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