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唯一的嫡子,被乾隆追封为亲王,母亲是雍正的外甥女

雍正唯一的嫡子,被乾隆追封为亲王,母亲是雍正的外甥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70 更新时间:2024/3/5 6:45:46

1、嫡子之

首先明确一点,生下嫡子的必是雍正的正室,而雍正一生只有一位正室,就是孝敬宪皇后,她是雍正册封的唯一皇后。

实际上,这位皇后与雍正还有一些亲戚关系。

孝敬宪皇后的母亲是一位宗室女,是已革固山贝子穆尔祜的女儿,穆尔祜是何人?

原来,这穆尔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孙,是广略贝勒褚英的孙子,安平贝勒杜度的儿子,与康熙是堂兄弟关系。也就是说,孝敬宪皇后的母亲(穆尔祜之女)与雍正是堂姐弟关系,相当于雍正娶了自己的外甥女,又是一桩近亲婚姻。

大约在康熙三十年,年仅10岁的费扬古之女乌拉那拉氏,即孝敬宪皇后,被指给了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随后,康熙给胤禛分府,乌拉那拉氏成了皇四子府上的当家人。

2、生育嫡子

虽然乌拉那拉氏并不是第一个为胤禛(雍正)生育的女人,但她毕竟是皇帝钦赐的嫡福晋,因此深受胤禛宠爱,康熙三十六年,乌拉那拉氏为胤禛生下第一子,取名为弘晖。

弘晖是胤禛长子,又是嫡福晋乌拉那拉氏所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了,即使胤禛不能继承皇位,身为嫡长子的弘晖,也有很大概率成为胤禛的世子,可以说,弘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宗室之子。

然而,不知是否因近亲结婚的缘故,胤禛的这个嫡长子只活了八岁就夭折了,时间为康熙四十三年,当时胤禛已经被封为贝勒了。此后,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再也没能为胤禛生下儿女,弘晖成了她唯一的孩子,失去了这个儿子,或许成为她一生最大的遗憾。

3、追封亲王

康熙年间,那些早殇的幼年宗室之子,大多会被葬在东陵附近的黄花山,弘晖去世后,也被葬在了那里,包括雍正后来夭折的第八子福惠,英年早逝的皇三子弘时,都被葬在了黄花山。

但是,雍正继位后,将自己的陵墓地址选定在了西陵的九凤朝阳山,即现在的泰陵。子随父葬是一种传统,为此,乾隆继位后下了一道谕旨:

“现黄花山端亲王弘晖金棺,皇三子弘时金棺于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移送。东直门外怀亲王福惠金棺于十月二十六日移送。陈设仪卫随行,沿途各盖棚,咸于乾隆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安葬。”

可以看到,身为雍正嫡长子的弘晖被弟弟乾隆追封为端亲王,并在泰陵附近修建了端亲王园寝。此园寝内葬着的有弘晖、弘时与福惠三位阿哥。

其中,端亲王弘晖的墓葬早年被盗掘,1993年进行修缮时发现,在在石门至挡券墙之间的地上有散落的一堆骨灰,应该就是弘晖的,也就是说,弘晖采用的火葬的形式下葬的。

进入康熙朝以来,受中原习俗的影响,清朝的丧葬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上层贵族逐渐放弃了之前的火葬,改行土葬,比如说康熙与他的四位皇后,采用的就是土葬的形式。

但是,对于那些早殇的幼子幼女,仍然采用火葬的形式,比如说康熙早夭的那位皇八女,死后被裹被带出宫直接烧掉了,竟然连个葬地也没有,估计与这位皇八女年纪太小有关,这位皇八女只活了一个月。

子辰说:

端亲王弘晖是雍正唯一的嫡子,是孝敬宪皇后所生,按理来说,如果弘晖平安活着,将有很大希望继承皇位,这样的话,就没乾隆什么事了。

但造化弄人,这位唯一的嫡子只活了八岁便夭折了,真是让人感到惋惜,这使得到雍正乾隆时期,始终没有一个以嫡子继位的大清皇帝,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嘉庆朝,终于有了一位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他就是道光帝绵宁。

参考资料:《清史稿》《大清会典》

更多文章

  • 皇后亲自送葬,三次改变封号,这名丫鬟与嘉庆关系很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和皇后关系,嘉庆皇帝对皇后的评价,嘉庆皇帝有陪葬的妃子吗

    1、文举人之女庄妃王氏,又称王佳氏,生于乾隆四十六年,比嘉庆小21岁,父亲是文举人伊里布。关于王氏的出身,史料没有记载,不过,从她在嘉庆继位前已经侍奉在皇帝身边的情况来看,王氏应该是一名来自内务府的包衣,而且是包衣汉姓人。至于是不是辛者库人,有待商榷。那么,王氏是什么时候来到嘉庆身边的呢?据乾隆六十

  • 咸丰四春娘娘之首,倾国倾城深得宠爱,慈禧却不拿她当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咸丰评价慈禧长相,慈禧对咸丰的宠爱,慈禧咸丰真实照片

    1、辛者库少女禧妃察哈喇氏,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生于道光二十二年,比咸丰小11岁,父亲是内务府瑞溥管领下厨役常顺。清朝时期,像禧妃这种来自包衣管领(辛者库)的妃子并不在少数,比如说康熙朝的良妃、雍正朝的裕妃和乾隆朝的令妃,但这几位的家世还算过得去,父亲都在内务府相关部门担任官职,一般都是管领这

  • 中国九个大统一王朝中,唯一一个被世人所唾弃的晋朝,都干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一说到晋朝,无论从篡位的手段还是立国后的功绩,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叫个“啥也不是”。而这段王朝的主宰者司马家族一直被世人所鄙夷。原因主要有两个,今天重点谈第一个:一、以卑鄙的手段篡位,甚至自家后人都看不下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皇帝是很体面的接受了“禅让”,但是司马家族基本上是明抢,这也是

  • 刘渊为何能称帝?只因西晋皇帝司马炎太昏庸,导致异族有机可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炎为什么要杀刘渊,刘渊公示,西晋刘渊个人资料

    因为久居中原,刘渊所在部落汉化程度较高,刘渊自幼拜上党士人崔游为师,饱读儒家经典,常常和同学谈古论今。后来刘渊又学习武艺,擅长射箭,体力过人。由于刘渊所在部落兵力强盛,共约三万余落,其父刘豹是左部帅,其祖父的弟弟呼厨泉是单于,所以在曹魏时期,十几岁的刘渊被迫远离族人,被送到都城洛阳当任子,就是为防止

  • 一个唐朝宦官杀百官比魏忠贤还牛百倍:835年12月14日甘露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宦官专权发展过程,分析唐朝宦官专权的原因及危害,唐朝宦官专权之变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三百九十五期】(历史系列第681讲)一个唐朝宦官杀百官比魏忠贤还牛百倍:835年12月14日不满宦官专权的唐文宗联合李训和郑注发起甘露之变,反而造成数百名官员遭到杀害。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室都存在四种力量,分别是:权臣、王

  • 他是八王之乱最后一位参与者,有实力就图谋篡位,结局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八王之乱最终结果,八王赵德芳真实下场,八王之乱中最牛的将领

    司马越,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算起来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叔。司马越的出身年月已遗失在历史中,无从考据,从经历上看,应该比他侄子司马衷大不了几岁。司马越小时候名声不错,为人谦虚而且有礼节,在朝野中颇受好评。少年时期他与其他司马氏子弟一起读书听学

  •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炎第六子司马乂改变了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八王司马乂之死,司马乂实力,西晋王朝司马炎

    本文为木偶老师新作《魏晋南北朝,大乱三百年》的第06篇,连载日期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篇,欢迎各位读者"找茬",你可以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史书上说他:身高七尺五寸(又一个两米大汉),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早在贾南风当权时,他就跟着哥哥司马玮

  • 唐朝一和尚造反称帝,册立尼姑当皇后,只3个月就被快速平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谋反的人物,唐朝后期平息叛乱的皇帝,唐朝最严重的一次叛乱是什么

    他们出家不是因为一心向佛,而只是为了躲避税赋和徭役。隋朝的税赋和徭役五花八门,压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很重。但是有一种人是不需要缴纳税赋的,这种人就是出家人。出家人是方外之人,自然不用跟红尘俗人们一样服役。因此很多心怀鬼胎的人为了不服役,就纷纷选择出家。这个名为高昙晟的和尚和名为静宣的尼姑就是如此。高昙

  • 唐穆宗李恒:宦官拥立上位,昏庸好色,欧阳修评价他“失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恒简介,唐穆宗李恒个人简介,唐穆宗李恒在位几年

    他当政的四年中,唐朝的藩镇割据越发严重,纷纷叛乱,朝廷中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的局面愈演愈烈,大唐政局动荡不安。《新唐书》在评价他时说:“穆、敬昏童失德,以其立位不久,故天下未至于败乱,而敬宗卒及其身,是岂有讨贼之志哉!”他便是唐穆宗李恒。01、李恒即位背后的力量较量李恒,唐宪宗李纯第三个儿子。生于79

  • 此人祖母是武则天,年仅17岁逝世,死后千年发现墓内有一男性枯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之谜,武则天和丈夫合葬墓,武则天临终前见个80岁老人

    1960年位于陕西乾县经过考古专家的探测,发现了一座唐朝的古墓。陕西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这里埋葬了历朝历代的很多皇族中人。这座唐朝的古墓也不例外,埋葬的是一位唐朝的公主,公主在唐朝并不少见,但这位公主却十分特殊,她是唐朝中宗皇帝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永泰公主李仙蕙,她的母亲是著名的韦皇后,祖母更是大名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