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中,赵军多次拼命冲锋,可为何还是冲不破白起的包围圈

长平之战中,赵军多次拼命冲锋,可为何还是冲不破白起的包围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00 更新时间:2024/1/16 8:30:18

长平之战打到最后,赵括眼见救援无望,遂集结军队,多次拼命冲锋,妄图冲破白起的包围圈,能跑出去几个算几个,也算给赵国保存一点实力。

话说回来,赵国自赵武胡服骑射之后,又经多次磨炼,部队的战斗力在六国当中还是拔了尖的,更何况“一夫拼命,百夫莫敌”,兵法上也有“围三缺一”、“归师勿遏”的说法,为什么呢?

就是为了防止敌军狗急跳墙,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

可白起呢,面对战斗力强悍,已经拼了命的赵军,却一反常例,牢牢把住防线,就让他们死活冲不出去,最后逼得40万赵军弃械投降,一点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

四个原因,一个比一个重要。

[var1]

一:强悍的作战意志。

众所周知,秦军的作战意志是非常强悍的,而这种强悍的作战意志哪里来的。

无他,部队里明确的赏罚制度,中国历史上,秦军大约是最早施行军衔制的部队,这个军衔制又是哪里来的?

商鞅变法施行耕战制度,即把二十等爵应用到部队之中,并制定了完备的赏罚系统。

也就是说,只要你打的好,爵位会一级级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越来越高的特权、待遇。

比如:

秦国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低级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斩获两个,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斩获5个,则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

等等,这些足以说明,只要战场上英勇奋战,国家是不会亏待你的,会给你很多相应的特权,这对没有出头之路的平民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

这样一来,秦军士兵就不是怕敌人,而是盼敌人了,因为敌人的脑袋可以换来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战斗意志能不强悍吗。

二:完备的部队编成。

[var1]

当然,打仗光靠战斗意志是不行的,他是集体行动,讲究大家互相配合,而在这方面,秦军就具有了领先水平。

秦军部队的编成是:最小作战单位为伍,由5个士兵组成;10伍为一屯,有士兵50名;2屯为一将,有士兵100名;5将为一主,有士兵500;2主为一大将,有士兵1000名。

部队作战时,伍、屯、将、主、大将等战术单位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单以伍为例,防守时五名军卒互相保护,进攻时相互配合,就是混战的时候,伍内兵卒也能做到队形始终不乱,不会被轻易击破。

小单位就是这样,大单位就更不用说了。

三:基本的作战原则。

有了意志,配合,接下来就得讲战术了,即基本的作战原则。

秦军的作战原则也很了不起:先秦以前,部队作战多采用车步结合,当时一乘车卒约为8人,如果秦一次战役出动战车三千乘,车兵下来就有2万多,还不包括掩护战车的步兵。

战车的构成一般是,有驭手,弩手和重甲持矛的士兵。

战车的防护措施也比较完善,轴端装有矛头,马身覆有厚甲。

战车周围还有一定数量的步兵保护,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保护自己的战车,让敌人难以接近。

有了这样的原则,部队几乎是集团冲锋,战斗力是相当惊人的。

[var1]

四:作战使用的武器

秦国的军工业在战国时期也非常先进,他们戈、矛什么的当然都有,但更重要的则是——秦弩。

秦国的弓弩在当时来讲,具有世界领先技术水平,也是作战中杀伤力最大的武器,大到什么程度?

秦弩有二石具弩、三石具弩、五石具弩、六石具弩、八石具弩、十石具弩等多种,有效射程小一点的接近200米,最大的就达到了惊人的800米,单拿最小射程算,已经跟普通步枪差不多了。

秦国的弓弩本来就先进,当时他们单兵携带多少呢?

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出土的弓弩手每人都背着两个上下对称的负矢陶环,每个陶环可以装100支铜镞。

以前魏武卒厉害的时候,也只背着五十支箭,可秦国弓弩手呢,就要比他们多的多了。

古代战场上有句话:不怕千军,就怕寸铁。

说的什么,就是弓弩啊,一言不合先扫一轮,这谁受得了啊。

这种打法,就如冷兵器遇到热兵器,你根本凑不到跟前,就丢掉了性命,战场上,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这还让赵军怎么打。

于是赵国士兵就这样输了。

在赵括被射死之后,他们没有一点办法,就只能无奈的选择投降,据说以后40万降卒被坑杀,秦军使用的还是秦弩。

所以斯文卿相认为,以上四点,就是长平之战中,赵军多次拼命冲锋,可还是冲不破白起包围圈的原因啊。您认同吗,欢迎讨论。

更多文章

  • 长平之后殊死抵抗,保卫首都对抗秦国,浅析赵魏楚合纵抗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赵长平之战视频完整版,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那么强,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

    秦国见赵国返悔,遂于公元前259年十月,进攻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全国上下全力抵抗,并与楚国和魏国达成“合纵”目标,联合抗秦。一、白起范睢将相不和在长平之战后,白起主张乘胜追击,攻占赵国首都邯郸。他认为,长平之战后,赵国四十五万士兵全军覆没,赵国主力全部被歼灭,赵国无人可用,此时是发起进攻的好时机;况且

  • 秦国发生了一次稀奇古怪的内乱,到现在还没人能说清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历史上少见的内乱,秦国内乱100万大军去哪了,秦国为什么内乱

    公元前704年,秦宪公去世,时年仅21岁。秦宪公14岁成亲,一共生了三个孩子,去世前,已经册立长子嬴说为世子,嬴说其年年仅7岁,本来已是矬子里拔将军了,可秦宪公去世之后呢?[var1]三父秦国有三个老臣,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在宗族里有偌大的势力,秦宪公时期,就处处跟秦宪公掣肘,不过那时候秦文公余

  • 除了秦国,六国之中,谁最可能成就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七雄秦国为啥只统一了六国,带领秦国统一六国的主要将领,秦国统一六国的实力

    其他六国,谁最有希望统一天下?要回答这问题,是不是可以比较各国的变法情况来做出判断呢?但是,事与愿违。除了秦国,其他六国的变法情况都不好。楚国面积最大,但变法最慢;魏韩变法最早,但变法中断,后来流于常态;赵国、齐国、燕国,甚至都查不到有明确的变法记载,只是随波逐流中常态推进。[var1]变法到底是什

  • 春秋战国时代,天子诸侯都如何对待战场士兵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如何作战,春秋战国的军队怎么作战

    春秋战国时代,因为纷争不断,诸侯国之间常年战争,如何管理和训练好战场士兵,就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这个时代里,很多时候十五六岁的男子几乎都征发为兵,如果兵源不足的话甚至成年的女子也会进入战场。于是,对于诸侯国而言,往往都有很多政策激励士兵。当时的诸侯国维持庞大军队开支的主要来源,大多都是来自农业税收。

  • 韩国艺人孔刘自称是孔子后人,是第79代世孙?竟是孔孝真祖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刘有多高,孔刘是孔子后人,韩国艺人孔刘简介

    [var1]孔子的后人有数百万人之多,遍布两岸四地,在国外有后裔也非常正常,而韩国的曲阜孔氏,是海外唯一被载入《孔子世家谱》的孔子后裔。1349年,元顺帝将公主下嫁给在元做质子的高丽王子(后成为第31任国王),来年高丽国王驾崩,高丽王子回国继承王位,于是公主便一起去了高丽,就是李敏镐和金喜善主演的穿

  • 长平之战若不临阵换掉廉颇,赵国的悲剧能避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赵王派谁出征替换了廉颇,赵国大将廉颇,廉颇守长平

    那么历史上哪一场战战役最符合这种状态呢?首选便是长平之战莫属。这场战役有四个个主角:一个是大气沉稳的秦王、一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赵王。一个是久经沙场的战神白起、一个是年轻气盛的猛将赵括。终最秦赵两国上演了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歼灭战役,对于秦国来说结果无疑是好的,但对于赵国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

  • 孙坚孙策称帝,吴国才算完整?《三国志14》的孙权原来这么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志14孙策,三国志14可以杀孙权吗,三国志武将孙权

    [var1]所以阿鸯就想在《三国志14》里尝试一下让孙坚或孙策做一回吴国皇帝,让他们还了称帝梦的同时,看看他们的政治手腕和孙权相比如何。先来看看父亲孙坚吧,孙坚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卓越的统率值和武力值使得其能够驰骋在战场上肆意杀敌,而且个性和战法的配置都是非常擅长在正面战场上对决的。[var1]这

  • 同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声望,为何要远高于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首,战国中最仁德的信陵君,孟尝君和信陵君谁厉害

    [var1]根据《史记》对这两人的记载,我们便能发现,两人之间很大的不同。虽然,史料所秉承的一直都是客观的手笔,但涉及到两人总体上的评价时,司马迁对于信陵君的评价,明显要高于孟尝君。在《魏公子列传》的记载中,西汉初立的时候,高祖刘邦每次路过大梁之墟,都要派人祭奠信陵君魏无忌公子。而且祭奠并非一次两次

  • 负荆请罪人尽皆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的下场却鲜有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会说什么,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有哪些过程,负荆请罪后蔺相如和廉颇怎样了

    随着战争的继续,很多国家已经走向了灭亡。也有一些国家甘愿俯首称臣,依附大国从而以求自保。因此最后中原的大国也仅剩下燕、赵、韩、魏、齐、秦、楚。但是赵国在长平之战后损失惨重,一度险些灭亡,大臣廉颇和蔺相如的下场也极为惨烈。[var1]当时中原被七个大国所割据。其中赵国最为强大,不仅有赵奢、庞煖、李牧等

  • 为什么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是铁打不动的位列“春秋五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文公和齐桓公谁先称霸,春秋齐桓公和晋文公哪个强,晋文公与齐桓公哪个好

    [var1]按照周朝天下体系的初始设计,周天子是名义地位最高(至尊)和实力最强(至强)的,以“至尊至强”统治天下。但周天子在西周灭亡后只是“至尊”而不是“至强”了,而周朝的天下体系却还存在。因此需要一个新的人代替周天子的“至强”,在名义上替“至尊”的周天子统治天下。[var1]这个代替周天子统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