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君子:信陵君年纪最小,为什么是四君子之首?

战国四君子:信陵君年纪最小,为什么是四君子之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28 更新时间:2024/2/3 0:13:03

[var1]

信陵君,在四君子中出生的最晚,论权势,比不过孟尝君田文,论辈分,比不过平原君赵胜,论口才,比不过春申君黄歇。然而,在后世,人们提及战国四君子,最佩服的就是信陵君,将其称之为四公子之首。刘邦对其更是无比崇拜,每路过大梁城(信陵君居住地),都会去祭拜。

李白更是写诗赞曰: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为什么信陵君有如此名气呢?我们看看他的事迹就知道了。

[var1]

个人信息:

信陵君,大名为魏无忌,汉族人,魏国贵族。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称为魏安釐王。第二年,安釐王把魏无忌封到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因此,魏无忌喜提信陵君的称号。

魏无忌这个人待人比较宽厚,又礼贤下士,因此很自然的,当时的士人们都想跟他混。

在魏无忌团队的高峰时刻,门下有三千食客。当然,大部

分都是去蹭吃蹭喝的,真正有才学的极为少数。

话虽如此,但就想打架时喊人一样,哪方的人越多,气势就越强。

因此,靠着这三千门客,魏无忌还真的威名远扬。

一、爱贤士

魏国当时有个隐士侯嬴,所谓隐士,就是名气很大,脾气也很大,但身份非常普通的人。

侯嬴也非常普通,是首都大梁看城门的一个小官,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当魏无忌认识他时,侯嬴已经70岁了。

这年级,在古代是绝对的高龄,即便是劝说成功,对方也跟不了自己多少年了。

然而,魏无忌并不在乎,还是带着礼物过去了。

不过侯嬴拒绝了,但魏无忌是真想请他,他觉得自己诚意还不够。

于是魏无忌大宴宾客,等宾客到齐后,魏无忌亲自去请侯嬴,自己坐在副驾驶,把最尊贵的位置(左位)留给侯嬴。

侯嬴看魏无忌也确实真心,于是便上车了,坐在了那个尊贵的位置。

但侯嬴还是想考验一下魏无忌,于是告诉他,忽然想去看望一个朋友,也就是屠夫朱亥。

魏无忌面露微笑:“好的”。

[var1]

在见了朱亥后,侯嬴故意一直在那唠嗑,并且偷偷看魏无忌的反应。

结果,魏无忌的脸色非常和悦。

魏无忌是真把侯嬴当人才了,并且真心想请他。

然而,侯嬴此举也不是只为了试探魏无忌,其实也是一箭双雕。

如果魏无忌是可信之人,那今日他对自己的恭敬对待,明天必然传遍魏国,会助他成名。

幸好,侯嬴没看错人。

二、有勇气

我们上次说到长平之战后,秦赵再次爆发大战,赵国眼看就要亡国,于是向各国求救。

有一路人马,也就是赵胜带着毛遂去了楚国,还有一路人马来了魏国,领队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魏王答应了,被秦国揍了几十年了,大魏王准备雄起一回,出兵!

然而,秦王的警告很来就来了,谁若敢帮赵国,等灭了赵国下一个就灭他。

大魏王一听愣了,赶紧叫带兵的将军等等。

于是,晋鄙停在了魏赵边境,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啥。

魏无忌是个明白人,知道救了赵国,魏国才能活,于是劝说老哥魏王。

魏无忌的姐夫平原君赵胜也不断来信求助,你姐夫死不死没关系,重要的是你姐姐也在赵国啊!

魏无忌多次去请求。

然而魏王脾气也上来了,不去,就不去!

[var1]

面对秦国不敢啃声,对自己人硬气的不行。

魏无忌一看没招了,只能尽力而为,打算带着自己的那些随从上战场。

出门时,他拜见了侯嬴。侯嬴告诉他,这么去就像羊入虎口,没啥用,于是给魏无忌支了个招,去把兵符偷出来。

于是,就有了窃符救赵的事。

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古代,君王是绝对的权威。而魏无忌此举,明显的触犯了魏王权威,即便他是魏王的弟弟也不行。

实际上,魏王弟弟的这个身份更危险,因为意味着他可能会篡位,魏王开始有了防备,这也为信陵君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这是对魏王的影响,不过对魏人,赵人,魏无忌是大大的英雄。

他冒着被魏王处罚的危险,斩杀大将,亲率大军救援赵国,他是明大义的,此举勇气非凡!

三、真性情

在援救赵国后,信陵君的声望达到顶峰,各国无不知他的贤明。

不过,更重要的,我认为是他让各国知道,他有信义,让各国知道信陵君可信,是真君子。

所以,在后来魏国被秦进攻时,各国知道魏无忌当了上将军,纷纷派兵援助。

以往魏国求助,是反复游说,靠利益劝说,对方还不一定帮忙,如今,一个魏无忌的名字,各国便自愿出兵,可见信义是多么的重要。

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信义积攒不易,但一旦被大家认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不过,除了信义外,我们还看到了魏无忌的真性情。

在赵国时,魏无忌又发现了两个隐士,毛公跟薛公,于是想跟他们交朋友。

这两位隐士的身份也十分普通,毛公是赌徒,薛公是酒店伙计。

然而魏无忌并不在乎,在打探到对方地址后,步行前往,靠着真心与他们交了朋友。

结果,这事被姐夫平原君知道了,姐夫很吃惊。

[var1]

平原君赵胜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也喜欢广招宾客,但这件事能看出他对人才的真实态度。

赵胜知道了这个情况,很是生气,对他的夫人,也就是魏无忌的姐姐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贤士,如今他竟然胡来,跟赌徒、酒店伙计交往,这可太无知妄为了”

我们看到,身为王叔的赵胜,其实骨子里是看不起平常人的。

赵胜夫人转身就把这话告诉了魏无忌。

魏无忌很生气,准备向姐姐告辞。

“以前我以为平原君贤德,所以当他向我求救时,我宁愿背叛魏王也出兵相救,如今,我才知道他只是求名,根本不想求才。我知道毛公跟薛公贤能,生怕他们不愿见我,没想到平原君却把这当做了耻辱。”

魏无忌姐姐于是赶紧跟赵胜说了,赵胜听完脸通红,向魏无忌谢罪。

不过,他的态度已经表达清楚,再道歉又有什么用呢?

结果,赵胜门下的宾客听到此事,有一半人离开转投魏无忌,天下的士人也都投靠魏无忌,不再看赵胜。

四、有威名

魏无忌结交的毛公跟薛公,在后来确实也帮了他。

在窃符救赵后,因害怕魏王怪罪,魏无忌一直待在赵国。

结果,趁魏无忌不在,秦国开始进攻魏国,魏国告急,求魏无忌回家。

结果,魏无忌还是怕,并且声称谁敢再提这事,直接处死。

毛公跟薛公出场了,他们告诉魏无忌:“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敬重,名扬诸侯,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如今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及,如果秦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

魏无忌顿悟了,赶紧程回国。

自窃符救赵已经十年,魏无忌和魏王兄弟俩十年未见,重逢时不禁相对落泪。魏王任命魏无忌为上将军,统兵抵抗秦军。

魏无忌派使者向各诸侯国求援,各国得知魏无忌担任了上将军,纷纷派兵救魏。

魏无忌率领五国联军大败秦军,秦国将领蒙骜战败而逃。

这个蒙骜,还是比较厉害的,他有个孙子也很有名,叫蒙恬。

[var1]

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

此次胜利,魏无忌扬名天下,并且为魏国续命了数十年。

不过,魏无忌的下场却十分凄惨。

中国有句老话叫功高盖主,用在这里十分恰当。

魏王忌惮弟弟魏无忌,并且秦王还在一边煽风点火,他怕魏无忌,于是还是老套路,反间计。

没办法,这套路屡试不爽,人家就是吃这一套。

秦王用万金买通魏国的那帮大臣,并且派人假装祝贺魏无忌登上王位。

于是,魏王更怀疑魏无忌,拿了魏无忌的权利。

而魏无忌,从此心灰意冷,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过了4年,魏无忌去世。

此时,距离魏国灭亡还有18年。

我是一分,是历史应用派。近期在写《资治通鉴》的应用系列,如果想通过阅读历史故事,指导当今生活,欢迎关注我。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呀。

更多文章

  • 大秦赋:毛遂被胁迫原因找到了,剪辑问题不大,细节处暗藏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毛遂的一世英名啊!毛遂内心清楚的很,如果赵偃当上了赵国的王,那么赵国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因此刚刚开始是非常抵触帮助赵偃的,只不过受了郭开和赵偃的胁迫,为了自保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并出使秦把赵佾入秦当质子事情正式进入正轨,只不过有一点是没有看懂的。[var1][var1][var1]不能否认《大秦赋》在

  • 《刺客列传》记载了五位刺客,除了荆轲之外,其余四人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四大刺客为什么荆轲最有名,四大刺客荆轲的故事,刺客列传的五个著名刺客

    [var1]曹沫:挟持齐桓公,替鲁国讨回失地曹沫是春秋早期鲁国人,以大力勇敢著称,鲁庄公对其很是欣赏,便将其任命为了将军。彼时,作为鲁国的邻国,齐国在齐桓公的治理下国力大增,遂开始了对外扩张,再加上鲁国曾在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国君之位中支持公子纠,齐国开始攻伐鲁国。[var1]彼时,鲁国国力虽不如齐国

  • 春秋战国的韩国,和现在的韩国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的韩国与现在的韩国,战国时代韩国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韩国有什么特点

    [var1]那么今天朝鲜半岛的韩国,国名又从何而来呢,与我国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有关系吗?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是春秋大国晋国之后,第一个韩人叫韩万,是晋穆公之孙,曲沃桓公之子。韩人是晋国宗室,晋国又是周朝分支,韩人因此血统高贵。春秋三百余年,韩人在晋国奋斗不息,终于从晋国十多个大家族中脱颖而出,成为三

  • 商鞅、张仪与范雎,三个“外国人”,是怎么接力把秦国抬上天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鞅范雎张仪谁最厉害,范雎与商鞅,范雎和张仪对比

    到了秦穆公时期,一张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人,改变了这个尴尬的局面,也让秦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十分可悲的是,秦国东方就是国力强大的晋国,终秦穆公一生都被牢牢锁在西方无法东出。秦国虽然经过变法一度强盛,但由于地处偏远,国力不强,自百里奚死亡之后,秦国人才后继乏力,最终不得不在时间中慢慢沉沦下去。[var

  • 秦朝即将“覆灭”时,秦国众多名将都去哪了?为何都没有伸出援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末年秦国军队,秦朝灭亡后秦国人在做什么,秦朝灭亡时秦国民众为什么沉默了

    [var1]今天我们就来为您一一分析。一、王翦和王贲父子公元前229年,王翦使用反间计,除掉赵国名将李牧,率军攻克赵都邯郸,再然后王翦又率军击破燕代联军,顺势占领燕都蓟。[var1]公元前224年,王翦领60万大军击败楚将项燕的40万大军,一年后,俘虏楚王,楚国名存实亡。六国已灭,王翦又奉秦皇之命,

  • 大秦赋:甘罗死得其所,嬴政的决定暗藏深意,这步棋吕不韦没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甘罗和嬴政,甘罗是被嬴政杀死的吗,秦朝甘罗之死

    因为明显这段是要突出甘罗的能力,可是镜头之前,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在赵国出使出面办事的基本是姚贾,基本没有甘罗什么事情。难道是演甘罗的演员不配出现在镜头了吗?甘罗被嬴政杀死这段,真是莫名其妙了,历史上也没有这段的记载啊,导演完全是可以淡化处理甘罗的事情。[var1]难道就非死不可吗?其实换个角度来

  • 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天下?专家:你看看秦国当年的兵器,是有多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统一前秦国实力,秦始皇的兵马有多强大,秦国兵器黑科技

    [var1]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在兵马俑中窥见一二。作为秦始皇的陪葬陵墓,里面除了我们熟知的陶俑,还有大量的陪葬兵器,而通过对这些兵器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兵器甚至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当时的秦国究竟有着怎样先进的兵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精湛的青铜近战兵器青铜器作为在战国时期广泛使

  • 用阳谋回击阴谋,孙膑光明正大的复仇,最终他是怎样对待庞涓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对庞涓的报复有多狠,孙膑怎么战胜庞涓的,庞涓与孙膑的电影

    孙膑为何对庞涓如此恨之入骨,竟连对方的尸体也不放过?[var1]拜师鬼谷子其实,孙膑本名孙宾。自春秋始,“周道凌迟,王纲解纽”,周王室王权下移,以致礼崩乐坏,战乱频频,社会秩序凌乱不堪,天下陷于强凌弱、大并小的诸侯混战之中。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最终遭受灭火之祸,吴国国都姑苏城沦于敌人之手,城中兵

  • 这个国家虽然位列战国七雄,但却留下三大疑团,至今无人知晓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七雄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战国七雄最厉害的是哪个国家,战国七雄的各国历史

    [var1]燕国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存在感都非常低,能称得上高光时刻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主导了五国伐齐,几乎灭亡齐国。另外一个则是战国末年行将灭亡时,燕太子丹孤注一掷,派遣荆轲刺杀秦王。除此之外,燕国基本就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事情了。因此,燕国也给后世留下了三大疑团,至今无人知晓真相如何。一.燕国与华夏断

  • 楚国百年北上终称霸,但战略格局不如齐国,春秋第四个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国与齐国谁最强大,楚国最强盛时期的版图,楚国的灭亡史

    晋文公之后,虽有晋襄公、晋景公基本恢复晋国的霸主地位。然而晋国扩张方向选择错误,领地地形破碎,本就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加上曲沃代翼小宗取代大宗,当权的君主本能的打压公族卿大夫,于是晋国历代有强卿。这与楚国“历代多名王”相映成趣。而齐桓公之后,齐国近百年再没有一个强力君主出现,直到前547年齐景公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