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从康熙去世到四爷上位,这期间谁的权力最大?

雍正王朝:从康熙去世到四爷上位,这期间谁的权力最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72 更新时间:2024/2/8 21:30:08

主要掌握权力的是三个人,张廷玉隆科多和胤禛,在《雍正朝》张廷玉是深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两代君王信任的,要说谁最了解康熙皇帝,除了邬思道外,一定是张廷玉,除了上奏参张廷璐一事有所延迟,张廷玉从来没有站错队。

也正因为康熙皇帝对张廷玉的信任,在死鹰事件后,直接让张廷玉参与到之后的布局中,首先是撤去张廷玉,马齐,胤禛,胤禩的职务爵位,张廷玉立刻领会了康熙皇帝的意图,让胤禛赶快谢恩。

接着康熙皇帝又让张廷玉把隆科多找来,恩威并施稳住隆科多,对隆科多这么个墙头草,康熙皇帝当然也不放心,所以他把制衡隆科多的圣旨交给了张廷玉,从这里也能看的出来,张廷玉就是康熙皇帝最后的底牌,要他发挥关键作用,当然要放权给他。

而隆科多主要是在军事上的作用,隆科多被康熙皇帝任命为九门提督,但他是个当过逃兵的人,康熙皇帝怎么会彻底的放心他,并且康熙皇帝非常清楚,八爷胤禩也在争取拉拢隆科多,如果隆科多有所动摇,那么必将影响大局。

但是这个当口,又不能直接告诉隆科多,我要传位给胤禛,如果风声一旦走漏,那么八爷胤禩一党必然会联络胤禵,以及朝中百官,天下立刻大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只能选择稳住隆科多,让他不敢去选边站。

康熙皇帝利用自己多年搞情报工作的丰富经验,震住隆科多,隆科多也没想到自己连悄悄卖刀的事情,康熙皇帝都了如指掌,他也摸不准康熙皇帝还有什么底牌,康熙皇帝又接着对隆科多一番褒奖,将准备处决隆科多的圣旨给张廷玉保管。

确保了隆科多在最后关头不敢选边站,隆科多作为九门提督,掌管北京城卫戍,他有足够的能力左右胤禛,胤禩两党人最后的胜负,只是有张廷玉制衡,他在这段期间的权力也不容小觑。

剩下的就是胤禛了,胤禛在这个时候担任领侍卫内大臣,掌管宫中禁卫,如果在康熙皇帝驾崩当晚,出现任何意外情况,胤禛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镇压,不过走这一步必然会导致一定动荡,而他拿到金牌令箭,则是在张廷玉给他打圆场后的事情,在这之前,胤禛也是掌握着足够优势的。

所以在康熙皇帝驾崩,到胤禛继承皇位期间,内阁大学士张廷玉,九门提督隆科多,领侍卫内大臣胤禛三人的权力最大。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八阿哥为何敢给康熙的患难知己挖坑,他哪来的胆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最后一次考验雍正,康熙王朝雍正有谋略吗,康熙与雍正谁更强

    开始的一些行为是在试探和为了达到目的不得已而做,康熙看在眼里,却不做声。后来他就更加的胆大,不在使用阴谋来达到目的,而是明目张大使用阳谋。他以为这样做康熙会喜欢他,因为康熙这时候做事看起来用的谋略也是阳谋,所以他认为学习康熙必然会成功,以至于他疯狂到给康熙的宠臣挖坑,这也是为他彻底失败而画上句号。四

  • 雍正王朝:八阿哥智勇双全,为何却得不到康熙的青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最后一次考验雍正,雍正王朝百官举荐八阿哥,雍正王朝八阿哥的权力

    一、用百官压皇帝。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后,曾说,让百官选太子。这时八爷党倾巢而出,到处拉票,最后百官只有十几个人仍然是推举废太子,而90%以上均推选八爷做太子。这个措施绝对是错误的。康熙此时己做了四十年左右的皇帝,他的行动尚有人掣肘。而对于立嫡这么大的事情,臣子一般是不敢站队的,一个不小心,就是全族尽

  • 雍正王朝:太子被废,又复立,难道康熙真的相信太子能继承大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和雍正的关系,雍正王朝四爷继承大统完整版,雍正王朝康熙怎么上位的

    其中以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为突出。这这些皇子同样对皇位跃跃欲试,与太子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所以爆发了“九子夺嫡”,尤其是康熙皇帝废太子以后复立,再废太子,两废太子使得皇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太子胤礽作为康熙第二子,母亲孝诚仁

  • 郑成功攻破南京再造明朝?这本300年前的日本小说脑洞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成功光复明朝,郑成功历史评价,郑成功对明朝的评价

    实际上,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发展水准已经远远高于中国了,这才构成了明治维新的政治基础。明治维新之前一百年的日本,并不如清代一样死气沉沉,这反应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18世纪日本元禄盛世的时候,各类通俗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影响至今。而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文艺作品中,有一部作品一直备受中国人关注,

  • 从《知否》中的点茶,到《梦华录》中的茶百戏,看宋朝茶文化的鼎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茶文化是怎么来的,宋朝茶文化到底有多强,宋代茶史

    唐朝是一个奢华的朝代,宋朝是一个精致的朝代,也是茶文化鼎盛的朝代。宋朝经济发达,重文轻武。文人墨客有的当官,有的衣食无忧,落魄文人很少。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因此点茶和茶百戏盛行。点茶和茶百戏不是用茶叶直接泡茶而是用茶饼,这种茶饼称为研膏茶。点茶前要将茶饼碾成茶叶沫,再用箩筛不断筛出极细的茶粉。

  • 从《庆余年》的鉴察院一处,聊聊明朝锦衣卫赖以傍身的职业技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十大顶级锦衣卫,明朝末年锦衣卫都做了些什么,明朝真实的锦衣卫

    鉴察院独立于六部,直属于皇帝,自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等。剧中鉴察院设立了八大处,其中一处负责监察京中百官,掌握官员的一举一动,倒是颇有点像明朝的锦衣卫。很多看了电视剧的朋友,都有进入鉴察院工作的想法,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谈谈历史上的明朝锦衣卫职能、成为锦衣卫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职业技能、哪

  • 明朝的权谋到底有多复杂?其实看懂了《大明王朝1566》里的官僚百态也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各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皇帝的权谋,明朝藩王都有哪些权力

    说来令人唏嘘,在2007年这部剧第一次上映的时候却只有0.5的收视率,“叫好不叫座”成为了它的代名词。那时候,观众们对权谋剧的审美水平还有限,大多还是比较喜欢样板化的“大好人”、“大恶人”的角色塑造手法,以至于确实较难欣赏到这部电视剧的魅力。只不过,当十几年后观众们在权谋剧的审美水平提高后,却发现这

  • 朱元璋对明教赶尽杀绝,是大明的立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的明教和朱元璋,朱元璋原来是明教的吗,朱元璋是何时加入明教的

    这个明教并不是胡编乱造出来的宗教,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明教这样一个外来宗教。元末时期是明教徒最为活跃的时期,然而明教一建立,明教就消失不见了,但大明和明教之间都有一个“明”字,难免让人浮想联翩,猜测万千。那明教和明朝之间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关系呢?为何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明教就消失了?这里面,其实还有

  • 那些被“盗版”困扰的古人,宋代面对“盗版”会怎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支持盗版还是抵制盗版,如何认识盗版与如何解决盗版,盗版胜不过盗版

    一、关于中国古代是否存在版权的争论著名知识产权学者郑成思和哈佛大学教授安守廉之间的争论,可谓此两种看法的典型代表。安守廉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版权法或者其他类似于西方版权保护的制度设计,故中国古代没有版权保护。以安守廉为代表的否认宋代乃至中国古代没有版权保护的学者认为,20世纪以前中国所有表明国家努力提

  • 龙湾伏击战,朱元璋化身心理学专家,猜中敌将全部小心思,真的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龙湾之战,龙湾之战朱元璋胜了多少,龙湾之战对朱元璋的价值

    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首先就排除了硬碰硬的斗争策略。剩下的,能考虑的作战方向不外乎两条,一条是依托城墙和险地防守,打消耗战,第二条就是创作有利条件打伏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第一条路是慢性死亡,要想取胜,还是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算总体兵力不占优势,也要创造局部优势。在制定具体军事计划的时候,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