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掌握权力的是三个人,张廷玉,隆科多和胤禛,在《雍正王朝》张廷玉是深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两代君王信任的,要说谁最了解康熙皇帝,除了邬思道外,一定是张廷玉,除了上奏参张廷璐一事有所延迟,张廷玉从来没有站错队。
也正因为康熙皇帝对张廷玉的信任,在死鹰事件后,直接让张廷玉参与到之后的布局中,首先是撤去张廷玉,马齐,胤禛,胤禩的职务爵位,张廷玉立刻领会了康熙皇帝的意图,让胤禛赶快谢恩。
接着康熙皇帝又让张廷玉把隆科多找来,恩威并施稳住隆科多,对隆科多这么个墙头草,康熙皇帝当然也不放心,所以他把制衡隆科多的圣旨交给了张廷玉,从这里也能看的出来,张廷玉就是康熙皇帝最后的底牌,要他发挥关键作用,当然要放权给他。
而隆科多主要是在军事上的作用,隆科多被康熙皇帝任命为九门提督,但他是个当过逃兵的人,康熙皇帝怎么会彻底的放心他,并且康熙皇帝非常清楚,八爷胤禩也在争取拉拢隆科多,如果隆科多有所动摇,那么必将影响大局。
但是这个当口,又不能直接告诉隆科多,我要传位给胤禛,如果风声一旦走漏,那么八爷胤禩一党必然会联络胤禵,以及朝中百官,天下立刻大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只能选择稳住隆科多,让他不敢去选边站。
康熙皇帝利用自己多年搞情报工作的丰富经验,震住隆科多,隆科多也没想到自己连悄悄卖刀的事情,康熙皇帝都了如指掌,他也摸不准康熙皇帝还有什么底牌,康熙皇帝又接着对隆科多一番褒奖,将准备处决隆科多的圣旨给张廷玉保管。
确保了隆科多在最后关头不敢选边站,隆科多作为九门提督,掌管北京城卫戍,他有足够的能力左右胤禛,胤禩两党人最后的胜负,只是有张廷玉制衡,他在这段期间的权力也不容小觑。
剩下的就是胤禛了,胤禛在这个时候担任领侍卫内大臣,掌管宫中禁卫,如果在康熙皇帝驾崩当晚,出现任何意外情况,胤禛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镇压,不过走这一步必然会导致一定动荡,而他拿到金牌令箭,则是在张廷玉给他打圆场后的事情,在这之前,胤禛也是掌握着足够优势的。
所以在康熙皇帝驾崩,到胤禛继承皇位期间,内阁大学士张廷玉,九门提督隆科多,领侍卫内大臣胤禛三人的权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