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崇俨遇刺案:狄仁杰也不敢过问的奇案,真相到底如何?

明崇俨遇刺案:狄仁杰也不敢过问的奇案,真相到底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04 更新时间:2024/4/18 1:51:40

或许影视作品中有很多夸张成分,但在那个办案全靠自己的洞察能力毫无科技辅助的朝代,狄仁杰也确实称得上是位“神探”。

但让人惊讶的是,就这样一位神探,竟然也有不敢深究的案子。这就是当时震惊朝廷的奇案——明崇俨遇刺案,既然是一桩重案,为何狄仁杰不着手调查?这其中是否还有别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杀害明崇俨的凶手,又究竟是谁?

人物经历

明崇俨是何许人也?他可是唐高宗还有武则天身边的大红人。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祖上世代为官,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之后也顺其自然地参加了科举考试,做了黄安县丞。

虽说他入官为吏,但却很迷信,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喜欢钻研一些江湖术士的把戏,正巧家中有一门客对此十分精通,见他感兴趣,便倾囊相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他。

明崇俨确实没有辜负这位门客的热情,成了这方面的“专家”,甚至还闯出了一番名堂,一时间声名大噪。

唐高宗虽居庙堂之上,却也对这位朝中术士有所耳闻,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将明崇俨召见入宫。彼时唐高宗正被头疼折磨得苦不堪言,可是明崇俨竟真的把这个顽疾给治好了,倒也算功德一件。

在我们现在看来,他这也不过是一些糊弄人的鬼把戏,但却让唐高宗喜笑颜开,甚至一再加官进爵,深得唐高宗重用,成为皇帝身边屈指可数的宠臣。

除了这些不入流的术法,他还对军国大事颇有见地,经常与唐高宗和武则天二人商讨国事。再加上他样貌不凡,逐渐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

在这朝堂之上,谁敢忤逆龙椅之上的人?唐高宗和武则天都对明崇俨青睐有加,自然而然地在这朝廷之中也就有人见风使舵,对他阿谀奉承,殊不知是助长了明崇俨狐假虎威的架势。被恭维久了,自然也就忘了自己只是一介臣子,控制不住自己飘飘然的心态,开始愈发放肆。

离奇死亡

世人常说,树大招风。靠着一身歪门邪道的鬼神术法做了天子身旁的大红人,明崇俨的地位确实惹人嫉妒,偏偏他还不知收敛,在朝堂上狐假虎威好不威风。可能就是他这种性格,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这天明崇俨照常从宫中出来后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像往常一样吃饭、洗漱、就寝,就在他躺下没多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一女子,对他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话。于是他在迷迷糊糊中醒过来,还未曾深究这梦境的含义,就察觉到院墙之中有些异样。

只听有人唤了一声“明崇俨先生”他便应了,还没反应过来,就有人循着声音过来了,一把利剑插在了他的胸口。次日,已经日上三竿了明崇俨房中仍未有任何声响,家中仆人觉得事情反常,便推门而入,发现了死去多时的明崇俨。

当他的死讯传到宫中,龙颜大怒,武则天也是下令严查,狄仁杰就是在这时接到了这个棘手的任务。以狄仁杰的办案态度和效率,应该在案发第一时间就采取措施着手调查了,可是为何这个案子一拖再拖就是没有进展,甚至最后草草结案呢?

众说纷纭

古人对鬼神之说是非常相信的,当人们知道明崇俨遇刺身亡时,一时间众说纷纭,流传出各种说法。民间老百姓觉得他深知术法,驱鬼御鬼,定是犯了鬼神的禁忌,遭到了反噬,被鬼神所杀。

还有一种说法是被流窜的强盗所杀,传言当时京城中有强盗流窜,当晚应是想到明崇俨家中盗窃,不料明崇俨刚好从睡梦中醒来,在房里点了灯,强盗担心被他发现,事情败露被逮捕入狱,便一不做二不休将明崇俨杀害。这也是录入正史的一种说法。

可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当时唐高宗身体逐渐衰弱,无心处理朝中政事,便将朝堂之事交给武则天打理,自己一心向佛。武则天也时常独自接受朝廷百官和城中百姓的跪拜,仿佛自己已是万人敬仰的一代女皇,称帝之心昭然若揭。

这引发了太子李贤的不满,暂且不论武则天接受朝贺之事。就是父皇病重,代理朝政的也该是作为太子的自己,更何况武则天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多次当着众人的面对太子贤出言训斥。

据说,武则天曾多次将明崇俨召入宫中,请他为几位皇子面相,而明崇俨又怎会不知她的心思,为了讨好武则天,他三番几次的说太子贤的坏话。这些事传到了李贤那里,继而引发了太子贤的不满,二人积怨已久,便找机会将他杀了。

对于武则天来说,她那时也一定已经有了当女皇的想法,面对如此忤逆她的太子贤,她一定不会放任不管,可能李贤在她眼里就是她当女皇路上最大的阻碍。

于是她对李贤杀害了明崇俨这一说法可谓是深信不疑,一直想找机会抓到他的把柄,无奈没有证据。在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年,武则天从东宫搜出上百副盔甲,便以此治罪,将李贤流放至蜀地,甚至将其逼迫至自杀。

除了这三种说法,还有一种猜测。明崇俨作为武则天身边的红人,经常被召入宫中,与武则天更是关系密切,二人说是商讨国事政事,但很少有第三人在场,明崇俨甚至多次夜深而归。

深更半夜,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容不得他人多想。自然也引起了唐高宗的警惕,他虽无心政事,却也不能让人这般为所欲为,为了防止多生事端,他便派人刺杀明崇俨,以绝后患。

鬼神之说自然是无稽之谈,可要是事情牵扯到唐高宗和太子李贤,那就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杀人命案了,其中牵扯了更多的皇上的家事甚至是皇权的争夺。

狄仁杰这么聪明,又怎会想不到这一层,不管是李治还是李贤,都不是自己能得罪得起的,为了明哲保身,最终以盗贼刺杀草草结案。

更多文章

  • 杜甫的这首诗,实在太过撩人,凡是读过的人,都如跌入棉花糖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甫的经典名句,杜甫最霸气的四首诗,杜甫最经典的五绝诗

    他的一生中遇到过许多贵人,比如剑南节度使严武。严武非常欣赏杜甫的才华,从而在杜甫的生活上给予了他很多帮助,比如著名的杜甫草堂就是在严武的帮助下修建起来的。并且严武还向当时的皇帝举荐杜甫,杜甫这才能够担任检校工部士郎一职。此后杜甫又遇到了第二个贵人柏茂琳,柏茂琳是夔州都督,他是因为欣赏杜甫的才华,从而

  • 刘裕完全可以复辟汉朝,为何最后以宋为国号?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裕为什么国号是大宋,宋刘裕,国号宋的来源

    宋武帝刘裕之所以选择宋为国号,其实是和他自身的爵位有关系。宋武帝刘裕在称帝前的封爵为宋王,所以他在取代东晋之后便以其封号为国号,这和曹操、孙坚、司马炎都非常相似。刘裕不复辟汉朝是有原因的,并非是他没有取代东晋的能力,而是时势所迫。首先,刘裕虽然是汉高祖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但他并非是汉室的直系子孙,

  • 八王之乱后,中原动荡不安,河西、辽东两地为何幸免于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八王之乱被谁平定了,八王之乱形成的影响,历史上八王之乱是怎么发生的

    动荡不安的天下,最大的奇迹就是能有一片不被战火渲染的净土,而这片净土又是怎样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呢?一、西部的净土——河西“八王之乱”后的一百多年里,几乎整个中原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各个政权的混乱,导致中原的发达地区几乎都变得破败不堪,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却还有两块“净土”那就是河西、辽东两个区域。这里提

  • 有人说:“西晋不能算是一个朝代”,但是《三都赋》却为它正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晋一共经历了多少年,中国历史上真实的西晋,西晋的历史影响

    人们“黑”晋朝大都以“司马氏篡权”为依据,可是曹魏的权利又是从何而来的?还不是从汉室得来的。古代谋权篡位者并不在少数,或许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让整个三国时代出了名,而司马氏打破了大众喜欢的“三国鼎立”局面,因此才招黑的。西晋太康年间的代表文人左思创作的《三都赋》,很多人了解《三都赋》就是因为“洛阳

  • 消失的七大古国,最后一个古国强盛时,一度与隋唐两大帝国争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四大古国至今还有哪一古国存留,历史上神秘消失的古国,中国历史消失的十大古国

    古蜀王国古蜀王国是我国四川地区一个很古老的国家,其存在时间大约有一千多年。据史书记载,古蜀国的祖先为黄帝的庶子蚕丝,蚕丝在华夏族崛起之时来到了今天的成都平原,他在当地圈地建国,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国家。古蜀国是有史书明确记载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该国也成为了南方诸侯国中的一员,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将司

  • 匈奴、鲜卑、突厥、柔然、契丹、女真以及蒙古,哪个汉化程度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匈奴突厥契丹女真关系,契丹vs女真,女真和契丹是一个人吗

    实际上,他们差不多就是一伙人。今天这支称雄了,那么大家就都是匈奴。明天那支称雄了,那么大家就都是突厥。一个部落称雄,建立了部落联盟的草原帝国,然后这个部落的名字就是草原帝国的称号了。而之所以乱,就是因为草原文明的水准太低,没有一以贯之的文字记录。所以,只能从中原文明的史书中寻找脉络线索。中原史书自己

  • 西晋混乱,人人都想当曹操,“曹操”没出现,反到出现个“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卓不死曹操会赢吗,历史上的曹操与董卓,曹操与董卓关系怎样

    “秋七月丙申朔,右卫将军陈眕以诏召百僚入殿中,因勒兵讨成都王颖。”——《晋书》这时候的皇帝已经没有了一点皇帝的尊严,光是更换年号的频率,晋惠帝就已经破了短时间内更换年号的记录了,搜史君认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晋惠帝的无能和西晋此时的混乱。东海王司马越逃回封地东海,拒绝成都王司马颖提出和解的要求,联络各

  • 影响唐朝达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最终的受害者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牛李两党之争,牛李之争争的是什么,李商隐牛李两党之争事件始末

    牛李党争是中晚唐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于元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牛派人物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参加科举进士考试,他们在朝政上直言自己的策论,并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李吉甫为了阻止牛僧孺等进仕,遂在宪宗面前哭诉,宪宗无奈,遂罢科举考官赵昌于岭南,并取消牛李等三人的考试资格。因为此

  • 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为什么很少提到?已经乱得找不到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五代十国最详细历史,五代十国十大特点,五代十国有哪些资料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的确礼崩乐坏了,但起码还有好人吧,或者起码大家还是想当好人的。否则,乱臣贼子就不会惧。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目的不是通鉴而是资治,让后之君子知道应该怎么修身齐家、怎么治国平天下。然而,五代是个什么记忆?过程不重要,因为峰终定律。一个是高峰,开元盛世、万国来朝,所以大唐

  • 东晋朝廷对于少数民族是如何管理的?频频爆发叛乱,北伐胎死腹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晋北伐的发展阶段,东晋的历次北伐,东晋为何不断北伐

    江统的《过徙论》,是在晋惠帝元康九年(299年)齐万年的反抗运动刚刚结束时提出来的。江统认为夷狄:“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弱则畏服,强则侵叛。”江统在《过徙论》中重点论述的是关中的氐、羌和并州的匈奴,追溯各族迁徙内地的经过,强调如何让少数民族人“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一旦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