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顺治登基后不久,便迷恋上了佛法,而这一切都得从传教士汤若望开始,公元一六五七年,顺治在京城海会寺遇到了一位高僧憨璞,顺治见这位高僧谈吐不凡,便邀请其在寺中静雅之地畅谈,不知不觉两人已经料到深夜,自此之后顺治逐渐迷恋上佛法。
但是谁也想不到,顺治生命中出现了一次最大的转折,公元1660年8月19日,他最心爱的董鄂妃离开了人世,深受打击的顺治此时内心无比心痛,爱人的离去,朝政的烦忧都让这个男人已经无法承受,脆弱的他此时萌生了一个念头:出家。
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行为显然不对,但作为一个男人,此时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不过在决定出家前,他密令身边的太监招来了一位喇嘛,想知道自己之后大清国运到底如何?没想到大师告诉他的两条预言在多年后竟然全都实现了。
关于顺治皇帝询问国运一事,出现在相关野史中。这些历史资料不仅记录了清朝的经济政治生活,还有相关的野史传闻,可谓涉及到了清朝整个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据这些历史资料记载,这位大师对于算卦占卜非常精通,顺治便向他询问清朝能够统一天下多长时间,大师细致的算过之后便告诉他一句话,大致意思就是如果我身体不残,国家就不会灭亡。
顺治皇帝听了这句话,非常疑惑,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大师,发现他最多才不过50多岁,如果能够活到100岁就很不容易了,难道大清只有几十年的命数了吗?皇帝急忙向大师询问是不是这个意思,大师没有准确告诉他,而是非常神秘的说,他已经告诉了皇帝兴亡之兆,不可以再泄露天机了。
顺治皇帝虽然心里有了一点数,但是依然继续追问,大清还能历经几代,这次大师没有拒绝他,而是再一次算过之后告诉他,可以历经十代,但是会有一个皇帝被囚禁,还有一个皇帝在幽州。皇帝听到了这个结果非常高兴,因为他算了一下,如果一个皇帝在位20年,那么还会有200年的光景。皇帝重赏了大师之后,便让人将此事记录下来。得到这样答案的顺治,此时心里平缓多了,便开始安排自己出家的事宜。
翻开历史书,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位大师的预言竟然全部都命中了。顺治是大清入关建国的第一位皇帝,从他之后一共有十个皇帝登上了宝座,这些皇帝统治的时间虽然不是精准的20年,但是也都差不多,其中乾隆的在位时间最长。而被囚的就是光绪,稍微懂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光绪曾经被慈禧囚在瀛台,失去了人身自由。而在幽州的皇帝正是宣统,当年在东北被日本扶持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东北怎么会是幽州呢?其实历史上对于幽州称呼发生了多次变化,最早的文献中记载,幽州的范围很大,包括河北和辽宁一带。到了唐朝的时候,东北一些少数民族的势力非常强大,唐朝为了控制他们,便在东北那边设置了幽州节度使。而在《周礼》中记载:东北曰幽州,春秋战国以及秦朝时,幽州就囊括辽东辽西等地,而上面那位大师预言的幽州正是东北一带。
而关于清朝的灭亡,大师也说得非常准确,他预言说如果我身体不残,国家则不会灭亡。我们都知道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当时他登基之后,朝中上下都要避讳一个字,那就是“儀”,自古很多皇帝登基后,不管不是大臣还是名将,以及平民百姓都必须规避皇帝的名号,于是人们每次写这个字的时候,都会把“我”少写一笔,如此一来“我”就少了一笔画,也就成了残字。原来并不是像顺治帝当初想的那样,不是身体残疾,也不是他早逝,而是“我”少写一笔,清朝就走向了灭亡。
类似这样关于清朝灭亡的预言有很多,相传多尔衮当摄政王的时候,也请高人算过,高人说:成也孤儿寡母,败也孤儿寡母,似乎这种说法最终也得到了验证,也就是慈禧和溥仪。传言和野史不可信,看官门权当图个乐子。但是背后真正让清朝走向灭亡的原因其实很清晰,不是天意,而是人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