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吞六国掠后宫美女入秦,为何不立皇后,上万佳丽命运太悲惨

秦始皇吞六国掠后宫美女入秦,为何不立皇后,上万佳丽命运太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9 更新时间:2024/2/3 16:41:30

公元前210年,50岁的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走到沙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时,神秘死亡。然而,秦始皇是一个永远难说再见的皇帝,后世对他的评说从未停止过。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在他的身上太合适了。13岁登基,22岁亲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统一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北筑长城,南征南越。同时他也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征伐72万囚徒修建秦陵。

[var1]

秦始皇是个神秘的皇帝。比如他是唯一没设皇后的皇帝。这是秦朝的史料没有记载。秦始皇为什么不设皇后呢?笔者以为这与秦始皇个人成长的环境和他与众不同的个性有关。秦始皇是非常骄傲的人,他认为天下没有哪一个女人配得上自己。

秦王政二十六年,他一统六国,认为天下大定,必须有一个帝号,传以后世。他毫不客气地给自己定为“始皇帝”,并说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也就是说,让历来受人们歌颂崇敬的上古三皇五帝靠边站。不仅如此,他还是第一个到泰山封禅的皇帝。说白了,就是要向全天下显摆自己的伟大功绩。秦始皇认为自己就不是一个凡人,人间的女子是不配给他当皇后的。

[var1]

其实,秦始皇有这个想法并不奇怪。因为他母亲的缘故他仇视女性。秦始皇不像过去那些秦王们那样受过严格的宫廷教育,他属于单亲妈妈养大的苦孩子,自私多疑孤僻任性,藐视各种清规戒律的束缚。他具有极强的恋母情结,而这个自己最爱的妈妈又很不检点,导致他心中几乎无爱可言,只能是自私地去爱自己,导致无限的自大自恋倾向。

[var1]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也就是秦庄襄王到王后。她原本是赵国富豪家的女儿,后来成为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把赵姬献给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嬴子楚,成为嬴子楚的夫人。于公元前259年生秦始皇嬴政。后来,嬴子楚成为秦国国君,即秦庄襄王,她成为秦国的王后。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后便死了,13岁的长子嬴政继位,赵姬作为新寡的王太后,生性放荡,与吕不韦旧情复燃。吕不韦为了避祸,又把嫪毐介绍给她,这些都使得青春期的秦始皇内心受到极大伤害,他把母亲赶出了咸阳。长大后的秦始皇在巡游中,在南方刻石,明令不允许寡妇改嫁。还大肆奖励贞洁烈女。

[var1]

这或许是秦始皇不设皇后的原因。秦始皇不设皇后,不等于他对美女不感兴趣。秦始皇有一个庞大的后宫,超过历代君王的后宫。都说是后宫三千佳丽,而在秦始皇这里根本不算事。秦始皇一生最着迷三样东西:女人、财富、宫殿。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吞并六国,每消灭一个国家,一要把战败国的后宫佳丽和王宫贵族家中的美女悉数劫掠;二是将战败国积攒了数百年的珍奇国宝、金银财富作为战利品运回秦国;三是将各国最具特色的宫殿绘制成图,然后在首都咸阳附近临摹修建。灭六国之后,秦始皇在咸阳周围建造了270多座宫殿,他的后宫里住着至少上万名佳丽。

[var1]

秦始皇死时才50岁,他已有34个儿女。《阿房宫赋》中记载,六国被掠的宫妃来到秦国后,打开镜子就像是星星闪烁,梳理发髻就像是绿云缭绕,丢弃的胭脂水都可以让渭水涨一层油腻。这得有多少美人啊!

秦始皇死后,这些嫔妃太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胡亥说,先帝后宫没有子女的,不宜出宫回家。于是将这些佳丽全部放进秦始皇陵殉葬。有子女的宫妃占比实在太小,上万佳丽就这样被殉葬了吗?

[var1]

近年来在秦始皇陵的考古就发现了99座小墓,触目惊心的是,在墓道填土里发现了不同数量的乱葬人骨,都是年轻的贵族女性,连同身上精美首饰。她们的头骨已经破裂成洞,很多尸骸的双腿都呈现分开状。这显然是一种不正常的死亡状态,她们死前难道经历了什么?

笔者觉得这跟殉葬有关。秦国用活人殉葬的制度由来已久。秦始皇的祖先秦武公死的时候,就有66人殉葬。秦穆公死后,177人殉葬。秦景公大墓内,也发现有100多殉葬者。

[var1]

这些殉葬者中,如果是自愿殉葬者,比如服侍主人多年的忠实奴仆,那么自己服毒或白绫自尽,再被入土,他们死后的样子应该摆放很齐整,双腿自然是并拢的。但多数殉葬者不会心甘情愿,这些人或是被活埋,或是被强行灌下毒药,那么在死之前都会拼命的挣扎,反抗的过程中体态肯定不会端正。

试想,在当时,如此年轻的佳丽被秦兵赶着进入阴森可怕的巨大的秦陵墓穴中,会是一种多么绝望和疯狂的心情。从一些考古史料的分析中,这些上万佳丽不是被毒杀的,而应该是集体被引诱进秦陵地宫,然后守卫突然要关闭室门,嫔妃们肯定会拼死挣扎,希望能逃出地宫,因此有的遭到守卫的屠杀,有的则活活在墓室内窒息而死。

[var1]

秦始皇陵至今没有打开,秦朝的历史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果《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无误,那么秦始皇后宫的殉葬人数之多,应该是史上后宫殉葬之最。而那些怀有秦始皇孩子的宫妃就真的能逃出吗?《秦始皇本纪》记载:胡亥即位第二年,杀诸公子,即胡亥的弟兄23人,公主10人。而他们的死法也各有不同,有的被逼自杀;有的被集体杀戮;有的被分裂肢体;有的被逼殉葬。

更多文章

  • 赵括不介入战事,一直让廉颇坚守城池,赵国还会有长平之败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括长平之战廉颇参与了吗,赵括的资料简介,赵括对赵国的评价

    [var1]根据史料记载的说法,秦国军队遇上廉颇,觉得无法战胜,于是范雎就用了反间计,并且在赵国境内散布流言,说什么秦军只怕赵括,赵孝成王还就当真信了,于是用赵括换下了廉颇,难道赵孝成王真的那么弱智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赵孝成王之所以用赵括替换廉颇,其实是被逼无奈的,就算秦国不用反间计,范雎也没散布

  • 如果秦始皇没有征服六国,中国会像欧洲一样,小国林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统一的六国是中国吗,秦始皇能统一六国么,秦始皇当年是怎样统一六国的

    [var1]有的人就设想了,假如当年秦始皇并没有统一六国,会不会现在我们像欧洲那样都是些小国家呢?当然了,历史并没有假设,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分析分析,假如没有秦始皇,历史将会怎样改写。[var1]笔者认为,即使没有秦始皇,后世的各个帝王也会完成一统。首先来说,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拥兵自重。但是当

  • 秦赵上党之争: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战国七雄实力的大洗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赵长平之战有多惨烈,秦赵长平之战后上党怎么样,秦赵长平之战图解

    [var1]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力一跃千里,秦惠文王时先是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之地,然后又夺得巴蜀两国大片领土,不仅拓展了疆域也大大延伸了秦国的战略纵深;秦武王时的宜阳之战秦国夺取了韩国的战略要地宜阳,据有了一个东进的桥头堡;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国彻底攻灭义渠,从此秦国再无内患。长平之

  • 秦国统一六国后,总共有百万大军,为何到秦二世时只剩20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统一后被谁灭国,秦国统一六国真实情况,秦国统一六国过程简介

    [var1]秦末最先起义的是陈胜和吴广,两人在大泽乡起义,秦朝就派了章邯前去镇压,当时章邯一共带了20万大军前去,陈胜毕竟还是太嫩了,很快就被章邯击败,这次造反也就失败了,然而却给其他诸侯势力造反开了个,陈胜也就成为秦末造反的带头大哥了。追随陈胜之后,造反势力最大的是项羽,当时秦朝觉得,只要击败了项

  •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原来荆轲是故意的,他只想给太子丹演一出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荆轲刺秦王燕太子对荆轲说了什么,荆轲刺秦王前六段荆轲形象,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表现

    [var1]从《史记》中的记载可以看得出来,荆轲是个知道进退的人,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而且他做事一点不冲动,司马迁在介绍荆轲时,说他喜欢读书、击剑,有一次他漫游到榆次,与一个叫盖聂的人谈论剑术,结果两人意见不合,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便离开了。有人问盖聂,为什么荆轲突然离开了?盖聂说:"荆轲在剑术

  • 春秋战国时期的配角,却活到秦朝建立之后,卫国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的卫国,春秋战国历史资料大全,秦朝时的卫国在哪里

    [var1]为何卫国一直延续到了秦始皇去世之后呢?是不是因为卫国十分强大?事实并非如此,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是一个非常弱小的诸侯国,弱小到夹在各个大国之间毫无存在感。商朝刚刚被灭亡后,西周初年,武王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在周围建立了邶、鄘、卫三个封地,分别由管叔、蔡叔、霍叔监视武庚,这三个地方也

  • 秦灭六国,其实是一家人在争夺霸权,秦国不过是拳头最大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灭六国的过程,秦灭六国后来怎么样了,秦灭六国最终结果

    比较有意思的是,秦灭六国后并没有对六国王室斩尽杀绝,虽然有部分国君和贵族为秦始皇嬴政下令处死,但是还有相当部分的六国贵族投靠了秦国,秦始皇也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只是将六国王室迁徙到别的地方,以防他们复国。[var1]秦始皇画像例如,秦国灭韩国后,将韩国王室贵族迁徙到下邑,灭赵后将赵国王室贵族迁徙到现

  •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对赵国贡献很大,为何落得饿死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赵武灵王对赵国的影响,赵武灵王是怎么让赵国强大起来的

    本期图文说说赵国国君的的一项改革举措,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在位)是赵国的第六个国君,他奋发图强,立志改革,是从“胡服骑射”开始的。[var1]赵人穿的衣服,袖子长,腰肥,领口宽,下摆大。赵王想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这种长袍大褂不适宜,无法在马上射箭打仗。大家都穿胡服,把大袖子的长袍改成小袖子的

  • 数次交锋失利,被强晋封印,秦穆公真是“春秋五霸”之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天下,关于秦穆公的资料,后人对秦穆公的评价

    由于晋文公重耳和郑文公同时去世,所以这三员秦将立刻通知秦穆公:现在的郑国很弱,您快派兵来灭了他,咱在中原就有跟脚了!秦穆公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冒险尝试一番,于是派“三帅”前往郑国。[var1]就在秦军即将抵达郑国时,突然有一位郑国使者,赶着二十头牛出现在了秦军营地,想要求见孟明视。当卫兵将相关情况禀报

  • 嘲笑和挖苦宋襄公“蠢猪式仁义”的人,其实并没有读懂宋襄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后人对宋襄公的评价,评价宋襄公视频,宋襄公到底是什么

    而说到宋襄公,他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典故,莫过于在宋楚泓之战中以彰显仁义为名提倡“不鼓不成列”,也就是王师不能攻击没有做好准备的对手,坐视战机流逝,等楚军列阵完毕后才发起进攻,最终落了个大败亏输。也正因如此,千百年来,人们给予他的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甚至给他贴上了“蠢猪式的仁义”的标签,使其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