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打败匈奴,吕后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命令,57年后才知高明之处

为打败匈奴,吕后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命令,57年后才知高明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2/17 18:29:57

吕雉真正掌权的时期里,滥杀与暴政成为她的代名词,但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称赞她“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吕雉虽然行事雷厉、搅动整个汉廷,却对安定天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汉朝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匈奴,刘邦执政时期,匈奴对汉朝北境频繁侵犯,为打败匈奴,吕雉对全国15岁的少女下了一道命令。

这道命令充满了她暴力的行事风格,一时间朝廷内外拼死反对,57年后,人们才知道她的高明之处,这道政令具体是什么呢?吕雉何以扰乱汉室,差点推翻刘氏的天下呢?

王后成长史

吕雉年少时跟随父亲吕公举家移居沛县,并在这里遇到刘邦,此时的刘邦仍是泗水亭长,本质上是一位街头小混混,吕公却通过一件事情对刘邦十分高看。

原来吕公与沛县县令私交甚好,沛县的官员们为巴结县令纷纷奔赴吕家的乔迁之宴,主吏萧何负责访客座位的安排,他见来者均是阿谀谗谄之辈,便将上礼不到一千铜钱的人安排在堂下的座位,超过一千的人安排在堂上,礼金越多,座位离吕公和县令越近。

刘邦身上没有什么钱,但他十分看不惯以身价将人分个高低,于是他声称自己送了礼金一万,实际上一分钱都没有交。

管家听到刘邦竟送上万钱,便急忙将他安排到堂内,结果萧何发现他没有送钱,便将此事告诉了吕公。

吕公初听后感到十分愤怒,就要赶走刘邦,但他转念一想,这个刘邦如此大胆,想必也是一个不凡的人物,于是将刘邦邀请到他身边就座。

宴席中,刘邦对阿谀奉承的官员大加讽刺,使在场众人脸色十分不好,吕公却暗暗称赞他敢于直言。

宴会结束后,吕公将刘邦留下来聊天,两人在谈话间将刘邦与吕雉的亲事定了下来,吕雉就这样嫁给了大她15岁、没有半点社会地位的刘邦。

吕雉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她嫁给刘邦时,刘邦需要为生计每天外出打拼应酬,养育儿女和照顾父母等家事就落到了她的肩上。之后刘邦在沛县起兵,更是很少回家,吕雉则一直在老家默默支撑他们的家庭。

一次汉军大败,刘邦的亲人被楚军俘虏,其中也包括吕雉与他们的儿女,俘虏期间吕雉只能整日等待丈夫来救自己,可等了整整两年后,她和家人才被接回汉界。刘邦称帝后,本应立他与吕雉的长子刘盈为太子,他却以刘盈柔弱不像他,而决定立“像他”的刘如意

致命的执念

刘如意为刘邦与戚姬子的儿子,原来,在吕雉被俘的几年里,刘邦与戚姬子相识相爱,从此更加偏爱她,每次外出时也将她带在身边,只留下吕雉时常留守在家。

吕雉被放出后得知丈夫移情别恋,感到十分伤心,她却不能发作,只得在一旁独自忍气吞声。到刘邦即位后,戚姬子在他身边吹了不少枕边风,她日夜哭泣,目的只是为了刘邦废去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

吕雉此时身为皇后,她再也不能忍受自己一次次被横刀夺爱,于是她找到谋士张良为她献计。

张良称要请皇帝十分看重,却一直没能请来的商山四皓来到皇宫辅佐太子,吕雉以太子的口吻给他们写信,没想到真的请来了他们。

自此四位高士一直暗中辅佐太子,刘邦在最后一次平叛时身上中箭,觉得自己时日不多,废长立幼的念想越来越强烈,张良见时机已到,便让四位高人故意在刘邦面前出现。

刘邦见到四位高人后十分惊讶,他问四人为什么自己迟迟不能请来他们,太子却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到来。

四人直接表露出自己的心迹,表明自己誓死只为太子效力的决心,刘邦听到后明白了一切,再也没有提废太子的事情。

此时的刘邦时日不多,他见识到吕后已经初露锋芒的政治野心,于是他当即立下“白马之盟”,宣称如果以后的汉朝并非刘氏称王,各路诸侯可以进京共诛之。

弥留之际,吕后问刘邦死后由谁来辅佐新的皇帝,刘邦接连说出几个功臣的名字,刘邦死后,吕雉秘不发丧,将这些功臣逐一杀害,最终在他人的劝阻下才停止杀戮,转而昭告天下皇帝已崩。

太子即位后,吕后成为汉朝真正掌权的人,为宣泄往日的怨气,她第一时间将刘邦生前宠幸的戚姬子等妃子囚禁,将她做成人彘,并杀害了刘如意。

由于吕后只有一儿一女,为保持自己的持续掌控,她还命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嫁给刘盈做皇后,张嫣是刘盈的亲外甥女,此时才11岁,吕后却让她尽快与皇帝生下子嗣。

张嫣因年纪太小还不能生育,吕后便令她假装怀孕,令使刘盈与一位宫女生下一子刘恭,称此子为他与张嫣之子,将他立为太子,还杀害了宫女。吕后的所作所为使刘盈整日忧郁,他称帝7年后就因抑郁而终,由于刘盈驾崩时太子仍是一个孩子,因此吕后可以继续控制皇帝,她虽然没有称帝,却拥有了皇帝百分之百的权力。

暴政的得与失

吕后在执政期间虽然扰乱了汉室江山,但她作为一位政客也会考虑到汉朝的发展,为安稳天下的局势,吕后一直推行无为而治,使天下百姓得以修养生息。

但此时北境的匈奴扰乱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到天下的安定,早在刘邦在世时,匈奴就频繁入侵汉朝国土,并抢走了大片土地。

刘邦曾想一次性击溃匈奴,他亲自率领30万大军向北讨伐,起初刘邦接连获胜,他逐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便在攻打大同时率先带领一批轻骑向前奔袭,却不想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

刘邦差点丢掉性命,幸而最终成功脱险,但这场战事使汉军锐气大减,刘邦再也没有想过要与匈奴作战,匈奴得以继续在背景骚乱。

到吕后掌权时,匈奴又想向南入侵,吕后从来不是善茬,她对内对外都采取强硬的手段,于是她下达政令:全国15岁以上的女性都要结婚生子,否则轻则加收赋税,重则处以死刑。

吕后此令的目的是尽快增加人口数量,这样一来可以征到更多的士兵抵御匈奴、发展经济。

起初人们都十分反对吕后的政策,但57年后,汉朝人口激增到3700多万人,而与之相对的匈奴只有几百万人,到汉武帝时期,匈奴已经式微。

吕后一生痴迷权力,她在执政时分封自己的两位哥哥做异姓诸侯王,并擢升自己的亲信,一时间,吕氏的权力与声势盖过了刘氏,唯有京城外的刘氏诸侯王在暗自等待反击。

吕后病逝后,刘氏各路诸侯王响应先帝刘邦的遗志进京讨伐,将吕氏家族不分男女老少尽数诛灭。

为避免后患,诸侯们还先废后杀少帝,拥护刘邦的儿子刘恒为帝,吕后耗费一生建立的吕氏权力大厦在一夜之间被全部摧毁,她也给后世留下了暴虐、夺权的形象。

更多文章

  • 庞德力战许褚、杀退魏延、射伤关羽,如果他遇到赵云,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许褚庞德谁厉害,庞德和许褚打过么,许褚对庞德的评价

    在演义中,潼关渭水之战,庞德作为马超的副将而暂露头角;汉中南郑之战,庞德力战曹营四将,可谓大放异彩;魏吴濡须之战,庞德力斩东吴虎臣;魏蜀斜谷之战,庞德代替许褚忠勇护主;震惊华夏的襄樊之战,庞德血拼关羽,差点把关羽拉下了神坛!最有排面的车轮战,除了吕布的虎牢关之战、马超的潼关之战,再就是庞德的南郑之战

  • 四千字看懂汉匈战争!汉武帝为何能把匈奴打服?过程原来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匈vs匈奴完整版,汉武帝反击匈奴,汉武帝对匈奴的霸气评价

    最后,霍去病深入草原两千里,找到了匈奴左贤王率领的匈奴主力。一场大战之后,霍去病基本歼灭了左贤王主力兵团,斩首七万余人,大获全胜。此战之后,霍去病在今天蒙古国境内的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大典。祭天大典结束后,霍去病又再次率军,追击匈奴,一口气打到了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附近,逼得匈奴单于不得不远遁漠

  • 三国乱成一锅粥了,为何没有外族入侵,主要被这9位名将打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重大事件图表,三国各势力灭亡一览表,三国各方势力

    三国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但主要是袁绍、曹操、刘备、孙权等内部诸侯之间的战争,却很少出现匈奴、鲜卑等外族大规模入侵之事。主要原因是,三国时期,董卓、曹操等诸侯的实力都很强大,他们或其手下将领镇守边疆,让匈奴、鲜卑、乌桓等外族不敢入侵。一、董卓、马腾(庞德、马超)汉朝时期,面对外敌压力最大的

  • 三国一将领怒斩蜀汉大将,击退马超张飞,而他仅是一介小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飞大战马超视频完整版,马超打得过张飞吗,张飞夜战马超是哪一集

    不过小说和历史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就像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三国时期的魏朝,曾有这么一个小卒。他斩杀蜀汉大将,更是识破了马超和张飞的计谋。他就是曹休,魏国后期的支柱将领,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皇帝。成为魏国后期军事上的大将,这曹休到底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呢?曹魏“千里驹”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董卓为首的西

  • 自成体系:论东吴的中军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吴的官制,东吴的军事智慧,东吴军事制度及图片

    不同于魏、蜀,东吴虽然存在“领军”职务,但它在中军之中似不占据重要地位。而“护军”与“都护”则是东吴中军的重要构成部分,地位胜于领军。另外,东吴的“武卫”系统在中军之中地位不凡,常常能够看到武卫将军“兼领中外诸军事”一类的记载。可知东吴的武卫系统很可能自成体系,不像曹魏一般隶属于领军。注:曹魏的中领

  • 高平陵之变时,如果曹爽不交出兵权,他能打败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平陵之变谁劝曹爽,司马懿逼曹爽交出兵权,司马懿为何能夺曹爽兵权

    曹爽就这么个货色。“肉食者鄙,焉能谋”,但肉食者未必鄙。只有肉食者堕落了,才会鄙。而曹爽恰是这样的肉食者。如果曹爽死不投降,他能力挽狂澜、剿灭司马懿吗?可以说,在政变的关节点上,天时、地利、人和,曹爽全占了。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是天时司马懿的确发动政变了。但问题是司马懿为什么不在抵抗蜀汉的关中发动政变

  • 关羽的实力就是爱偷袭?看看关公徒弟的实力就知这答案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史关羽实力有多强,历史上关羽的真实实力,正史中的关羽打仗能力

    关羽被徐晃击败,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徐晃,而且刘备在颜良那说起过关羽,颜良正欲问时被关羽用刀刺于马下典型的偷袭,不偷袭关羽有可能像徐晃那样二十回合被颜良击败,文丑击败张辽和徐晃联手,关羽亲自说过张辽武艺不在关张之下,以关羽狂傲的性格说得必是实情,关羽不偷袭估计和徐晃联手也会被文丑击败。要说车轮战,关羽斩

  • 刘备讨伐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并非诸葛亮不支持伐吴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伐吴带上诸葛亮会怎样,历史上诸葛亮赞成刘备伐吴吗,诸葛亮没有帮刘备打东吴吗

    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刘备首次在正面对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大捷!然而,这一年也是刘备人生最黑暗的一年,因为汉中大捷不久之后,关羽就兵败被杀,荆州丢失,眼看刘备有机会北伐曹魏,一统天下了,却被孙权釜底抽薪,打落凡尘,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 嫁到匈奴后,王昭君有着怎样的悲惨境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昭君嫁到匈奴是今天的哪里,王昭君嫁到匈奴后过着怎样的生活,王昭君嫁单于原因

    王昭君大约在公元前54年出生,于公元前19年去世。她出生于当时属于南郡——今天属于湖北省的秭归,和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是同乡。昭君是平民出身,她的父亲王襄老来得女,对这个女儿十分宠爱。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是父亲还是尽力地为女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在昭君十四五岁时,她已经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又天生丽质,很快就

  • 《美人心计》吕后母子比起薄姬母子到底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美人心计薄姬和吕后的关系,吕后与薄姬,美人心计吕后捂死的谁的孩子

    剩下可能威胁吕后母子地位的就只剩下薄姬母子。薄姬母子虽远在代国,但是吕后却不得不妨,当年薄姬自请带儿子去偏僻的代国,甚至不惜自毁容貌。如此可怕的心计,连自己都能下得去手,吕后自然非常忌惮。实际上,薄姬的确非常有野心,就在吕后选择对她的儿子刘恒下毒手时,她与吕后就已经是血海深仇,势不两立了。至于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