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袁术本是亲兄弟,却因为利益反目成仇,最终曹操成了破局人

袁绍、袁术本是亲兄弟,却因为利益反目成仇,最终曹操成了破局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87 更新时间:2024/1/18 19:50:43

于是函谷关以东的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董卓为了避开联军锋芒,将天子向西移驾,前往长安。此时,汉室基本失去了对于关外地区的统御力。

在董卓撤往关中后,关外诸侯们各怀异心,为了争夺地盘,成就各自心中的霸业而相互征伐。

在关外众多势力中,我们熟悉的曹、孙、刘三家,此时还并不强盛。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袁绍袁术这对亲兄弟。

袁氏兄弟倘若能够联手,东汉末年的走向将会发生剧变,然而两兄弟却相互看彼此不顺眼,并且都是有野心的人,这两点导致两人之间不断发生摩擦。

▲袁绍与袁术

袁术是嫡子,袁绍是庶子,他们都出自于四世三公家世的汝南袁氏。

袁术看不起袁绍的出身,也忌恨袁绍比自己名气更响。在董卓立刘协为帝时,袁绍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自己将从中获利,为此他特地征询了袁术的意见。

袁术没有支持袁绍,还以忠义作为理由数落了一番袁绍。当然,袁术并不是真的大义之人,他只是不想顺了袁绍的意愿;同时比起刘虞,刘协在位,袁术能谋取更多的好处。

二人因为意见不一致,于是产生间隙,进而两人发生了利益上的冲突。

▲袁绍、袁术

袁术有一位强大的盟友、孙坚,在豫州刺史孔伷病逝后,袁术上表孙坚为豫州刺史。但是袁绍趁着孙坚前往洛阳攻打董卓时,也上表了一位豫州刺史,和袁术一伙抢豫州。结果孙坚及时赶回,同袁术赶走了此人,袁绍染指豫州的计划失败。

后来扬州刺史陈温病逝,袁术上表陈瑀为扬州刺史,同时袁绍上表袁遗为扬州刺史,袁氏兄弟开始争夺扬州。结果依然是袁术取得了上风,陈瑀入驻州府寿春,开始准备进一步占据扬州。

袁绍的根基在冀州,袁术的活动范围在豫州、扬州、荆州,二人之间尚有兖州、徐州和青州相隔,一时间难以直接兵戈相向。

然而两人都采取远交近攻的方式,袁氏兄弟之间由观点不一致发展为利益冲突,进而通过拉帮结派的方式,将其他诸侯也拉入了纷争。

▲地图上的公元192年

袁绍的盟友是曹操和刘表,袁术的盟友是孙坚、公孙瓒陶谦以及各路贼匪。函谷关以东的诸侯基本都在这了,卷入了袁氏兄弟的纷争。

当然诸多诸侯介入的根因,终归是个利字,为了在乱世中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公元192年,孙坚受袁术指使攻打刘表,结果不幸中箭身亡。随后袁术在同刘表的对峙中,袁术占不到丝毫便宜。同时刘表频繁侵扰袁术,于是袁术将目标转向了北方的兖州,此时曹操已经是兖州刺史。

袁术准备向兖州的陈留郡进军,并且得到了黑山军以及匈奴的援助。袁术为了避免同时和袁绍和曹操交战,袁术向公孙瓒请求协助。公孙瓒让刘备、单经、陶谦等人牵制袁绍。

▲袁术组织的夹击攻势

我们都知道官渡之战时,袁绍和曹操为了成为北方霸主而大打出手。而在袁氏兄弟相争之时,曹操为了自己的兖州地盘,曾经是袁绍坚定的盟友,二人抱团在一起,应对袁术组织的夹击攻势。

这次攻势是袁氏兄弟争斗的巅峰,最后以袁术的落败而告终。袁术不仅没能拿下兖州,反而放弃豫州、逃亡扬州,这场争斗背后的最强王者,正是曹操。

有关这一场争斗,曹操是如何化解袁术的夹击,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提及。

(本文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城濮之战:晋的四国联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将楚的三国联军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宋成公仍不愿低头,于是次年冬季,楚成王率领陈、蔡、郑、许等联军包围宋都商丘;宋成公派大司马公孙固向晋国求援。晋文公对此事考虑再三。正在犹豫不定时,重臣们发挥了坚定信心的作用:首先是先轸认为:“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则针对远道驰援之不利,想出了“攻其所必救”——调动楚军北上,从而改

  • 曹操为了鼓舞士气,发明了一个成语,现在经常被老人挂在嘴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士气成语,历史上关于曹操的历史故事成语

    我们在古代影视剧中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刚进宫的宫女被东西砸到,呻吟了一声疼死了,结果被掌事姑姑连连掌嘴,可见说死字是非常不吉利的,尤其是在宫中,失言的下场很可能是掉了脑袋,那么在古代人们涉及到死这个事通常都怎么委婉表达的呢?原来是只能意会的,不过在东汉之后,曹操发明的一个成语让人们说起死亡也不避讳了

  • 历史上刘禅的投降,其实并无过错!秘密终于被说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投降后又活了多少年,刘禅投降背后的原因,刘禅投降之谜

    请输入图片描述还是回到曹魏灭蜀之战上来。邓艾冒险深入到蜀汉腹心成都平原时,因为翻越阴平险道时需披荆斩棘、穿越七百里渺无人烟的崎岖山路,最险峻之处甚至要“攀木缘崖”才能通过,可想战马和攻城所用的大型器械是无法携带的,即便他直捣成都,若想一举攻下城池,必须有比守城兵力多数倍的力量才行。成都是蜀汉核心,刘

  • 汉文帝,是对底层人民最友好的封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是主观意愿上的,而历史告诉我们,好心却可能办坏事。公元前157年夏,阴历六月初一,汉文帝崩于未央宫,自公元前180年继位,至此,凡23年。这23年间,他有遗憾。比如,虽竭力通过和亲送礼来保持与匈奴的和平,但野蛮落后的匈奴部族,并不太把和约当回事儿。三次大规模入侵,不计其数的小规模骚扰,给汉边境

  • 武将爆料!无冕之后,步练师和孙权的传奇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权武将排名,孙权最强的五个武将,步练师与孙权的传奇故事

    历史上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后的女人——步练师。步练师,孙权宠妃。祖先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步叔乘,与丞相步骘是同族。步练师美丽端庄,性格不妒还经常推荐他人,一直受到爱敬。孙权称帝时几次打算立步练师为后,都因为太子孙登的反对而空悬后位。皇宫内外都尊称步练师为皇后,却直至步练师去世,才得到了孙权的追封。作为历

  • 杨广和胡亥是不一样的,为何隋和秦灭亡得非常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广和胡亥,隋亡唐兴秦亡汉兴,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不同

    杨坚非常节俭爱民,秦皇暴政。而杨广却装作模仿杨坚,却实则心机太深。而他的科举推广的进度太快得罪了关陇集团,得罪了中原世家,不但大量启用南人为官,还娶了南人当皇后,失去关陇集团和中原世家的支持。科举推广开始缓慢动摇世家的根基,本来永不动摇的世家出现了世家阶级还在但谁当世家出现变化的情况,隋末虽说是起义

  • 张良的谋略来自太公兵法,韩信的军事才能来源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而韩信则是一位军事奇才,韩信有三能。一是韩信善于招募和练士兵,刘邦每次战败,便去夺韩信的兵权,将其手下的兵全部接管,但不久后韩信又能建立起一支强大、强劲的部队。刘邦老是为无兵而发愁,但韩信似乎从来就没有担心过没有兵;二是韩信有很强的军队统帅能力,这是刘邦远不能及的,所谓“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三是韩

  • 除了魏国和蜀汉的守城大将,你知道东吴的守城名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时期魏国镇守东吴的大将,东吴西蜀魏国,魏国抗击东吴的人是谁

    在三国中,似乎永远都是魏国和蜀汉之间的戏份多,东吴的戏份少。对于魏国和蜀汉的名将、名臣,大家都知道的不少,然而吴国的名将相对有感的则少得多。但客观来说,尽管《三国志》将蜀志放在吴志之前,《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但都改变不了吴国才是三国中第二强国的事实。说起武将来,吴国并不比蜀汉少,三国中可不止是魏国和

  • 陈宫为什么背叛曹操,投靠吕布?吕布有什么可取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知吕布不行陈宫为什么不投刘备,陈宫给吕布出过哪些计谋,陈宫吕布

    在《三国演义》中陈宫是因为看到了曹操人品不好的一点,所以果断离开了曹操,虽说吕布人品也不怎么样,但是相对于来吕布这个人不虚伪,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服就干,而这样的性格正是陈宫最为欣赏的。主要就是当时被曹操的一句很霸气的话给吓到了:“宁可我负天下人,我不负天下人”。陈宫在《三国演义》中,属于哪种有点

  • 三国中只有张飞敢跟吕布单挑?错,这个无名小卒才是真正的大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正史张飞打得过吕布吗,正史里张飞和吕布正面交战过吗,吕布vs张飞

    在此之后,吕布与曹操,刘备,袁术等人时敌时友。现在很多人对吕布的评价忽高忽低,不过小编还是比较赞同,陈宫和高顺对吕布的评价,这种评价算是比较中肯的。陈宫:“君,骁勇无敌,善战无前,然勇而少计,暴而少仁。恐众叛旦夕之间。” 高顺:“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