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庆和议”结束了明朝与蒙古持续200年的大规模战争,原因何在

“隆庆和议”结束了明朝与蒙古持续200年的大规模战争,原因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79 更新时间:2024/1/25 11:08:55

明朝与蒙古结下的梁子众做周知,互相厮杀了二百多年,这种世仇,却在明朝十六个皇帝中并不起眼的一个——朱载垕的隆庆朝得以基本化解,当时蒙古的大佬俺答汗为何会同意与明朝议和呢,或者说朱载垕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蒙古是马背民族,放牧、骑马、射箭是是他们的天赋技能,直到现在依然如此。但除此之外,其他技能少得可怜,农业和手工业基本为零,盐、铁、布匹等一些生活必需品,都必须从农耕区获得,甚至连口铁锅,都无法自己打造。

而且由于明朝与蒙古的长期敌对,明朝边军换着法子给蒙古搞破坏,今天烧你一片草场,明天趁你部落里男子出门,捣毁你的营帐,更过分的是三天两头杀几个平民拿首级回去请功,蒙古首级可是最值钱的首级,一个能换几两银子的。

当然蒙古部落也没闲着,不断在边境掳掠,还经常有组织地深入内地抢劫,有时候规模和后果甚至震惊天下,比如正统朝瓦剌太师也先的入寇,和嘉靖朝的庚戌之变。

不过,相比较而言,虽然双方互有损失,明朝毕竟家大业大,东西被抢走了,我可以再生产出来,蒙古就不同,一片草场被烧荒,可能要经过数年甚至十来年才能恢复,营帐被捣毁,老弱妇孺被杀,都是极大的损失。

此消彼长之下,除非蒙古能始终保持对明朝形成压制,否则,吃亏的还是蒙古。但蒙古各部落在北元灭亡前后就四分五裂,就算出现个把像也先那样的牛人,也不过稍纵即逝,最后还是归于分裂,并自相残杀。

所以,比起明朝对马匹、牛羊的需求,蒙古对于生活必需品方面的需求要迫切得多。明军没有蒙古马,还有山东马、山西马,牛羊产地也遍及全国,蒙古各部落要是没有了锅,那就吃饭也够呛,这使得当时蒙古俺答汗要可劲地寻求朝贡和互市,这是蒙古同明朝经济交流的主要方式,但在战争状态下,这些想都不要想,战时不可能有朝贡,明朝更不会开放自己的边境给敌人以资助。

明穆宗朱载垕虽然比较低调,其实是个聪明人。他老爸嘉靖皇帝采取拒绝贡市的政策,后果是边境始终不得安宁,朱载垕却能有“华夷为一家”这样领先于时代的思想认识,所以他对蒙古的态度同嘉靖不同,更倾向于接受封贡互市,皇帝本人有这样的态度,对蒙古和议最大的障碍就已不复存在。

除了皇帝,隆庆时期的内阁相当强有力,拥有高拱张居正这种数得上的名臣,他们眼界开阔,看到问题本质,明白同蒙古议和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所以也都一致力主议和。

同时,发生的一件政治事件又促成了这点,那就是俺答最疼爱的孙子——把汉那吉,由于在婚姻问题上同俺答汗发生冲突,把汉那吉负气出走,投降明朝。明朝政府很好地利用了这次机会,同俺答汗谈判,用把汉那吉做筹码换回了明朝的叛徒、议和的障碍赵全、李自馨等人,又得到了信任,俺答汗同明朝之间议和的道路被打通。

讲到隆庆和议,这位被称为“明朝女英雄”的三娘子不可不提。

“三娘子”叫做钟金哈屯,出身于卫拉特绰罗斯氏的贵族家庭,她二十岁时候嫁给俺答汗,当时俺答汗已六十三岁,这当然是一场政治婚姻,婚后,在三娘子的大力建议下,六十四岁的俺答汗与明朝谈判,最终达成了著名的俺答封贡。俺答汗也被封为顺义王,三娘子被封为忠顺夫人。历史上是这么评价的“始封事成,实出三娘子意”。

三娘子最大的贡献,是在俺答汗死后维护了和平的局面。

她的三次婚姻,都是嫁给了明朝册封的“顺义王”,也就是蒙古的首领,这其实并不是她本意,因为按照蒙古收继婚的传统,她的第二和第三任丈夫是她的儿子和孙子辈,分别是俺答汗的长子黄台吉和黄台吉的长子扯力克,三娘子也曾一度出走反抗,最终在明朝的规劝下,顾全大局牺牲了自己的个人幸福,她的丈夫换了又换,从年老衰弱的俺答汗到年轻懒惰的扯力克,期间部落的实际领导权其实是在三娘子手中,她主政掌兵长达三十年,三娘子也利用好了这个权力,与明朝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得到了明朝的尊敬,也因此被称为明朝女英雄。

她去世后,明朝遣使给予赐祭七坛的隆重祭礼,三娘子葬于如今包头附近的美岱召(寿灵寺)内,时至今日,三娘子遗骨仍然存放在美岱召的太后庙内,该寺院里还珍藏着三娘子的腰刀、盔甲、头饰、靴帽等文物。

隆庆和议的达成,使得明朝与蒙古之间大规模战事基本平息,迎来了长时间和平,为明朝恢复国力提供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因为在二十多年后,万历三大征就先后发生,随后明朝又面临着终极敌人——后金的崛起,难以想象,如果在这时还要同时面对与蒙古的战事,明朝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处境。

更多文章

  • 崇祯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如何败于张献忠之手?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嗣昌墓,崇祯时和杨嗣昌一样的奸臣,崇祯为何宠信杨嗣昌

    杨嗣昌画像督师身死崇祯十一、十二年之交的清兵入塞,使局势急转直下。不但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和谈计划化为泡影,十面张网战略也因为洪承畴、孙传庭被调入京师勤王而使农民军死灰复燃,逐渐成为一张破网。张献忠在谷城厉兵秣马一年有余,终于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再举反旗,李自成前去会合,八月以后又分东西

  • 徐达长子,建文帝忠臣徐辉祖,如何誓死抵抗朱棣?其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与建文,朱棣杀了徐辉祖吗,徐达为朱棣留下了什么

    徐辉祖画像徐辉祖长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初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袭爵魏国公,往山西、北平等地练兵,并回朝掌中军都督府事。靖难之役时,徐辉祖作为南军主将,于白沟河之战中掩护李景隆撤退,全师而还;又在齐眉山大胜燕军。后被调入南京,淮北南军因此势孤而大败。燕军渡江

  • 明朝中期内阁首辅高拱,如何被张居正搞下台?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逐归田里高拱与张居正供职时国子监相识,二人志趣相投,相期将来入阁匡扶社稷。但当嘉靖帝去世当天,当时的朝廷首辅徐阶只召自己门生张居正共同写就嘉靖遗诏,并未通知已是阁臣的对手高拱,高、张二人顿生龃龉。此外,在隆庆五年高拱的亲信传言张居正接受徐阶三万两白银贿赂以救他的三个儿子,二人心中误解日益加深。张居正

  •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还如此得宠?看看她早年经历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万贵妃为什么长得像明宗,万贵妃与宪宗是什么关系,万贵妃和明宗有孩子吗

    都说帝王后宫佳丽无数难有真情,但是明宪宗与万贞儿的爱情故事却让后人感叹,万贞儿原先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她四岁时就被家人送进了宫,因为长得十分乖巧懂事,便被孙皇后派去照顾皇太子。当时朱见深才两岁,万贞儿已经19岁了,宪宗18岁登基,他是一个很专情也很痴情的人。当了皇帝后,便一些想要册立从小照顾自己的宫

  • 李自成如果听从了这个人的建议,那么天下必定就是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能坐稳天下吗,李自成有没有一统江山的机会,李自成是怎样成功的

    要求崇祯皇帝同意自己所提出的要求,那就是“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这句话是三个意思,一是要求封王;二是,要崇祯割让西北;三是,要崇祯犒赏其100万两白银作为军粮。总结起来,那就是要求崇祯同意自己的“招安”。要求要被自己带人暴打的,伤痕累累就要一命呜呼的人当自己的老大,真是滑天之大稽。

  • 朱元璋晚年猜忌心极重,为何独汤和能善终?全靠这三件事做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什么朱元璋没杀汤和,朱元璋善终清单,朱元璋晚年最恨的人

    要说汤和真的是才能有多高,要比李善长与刘伯温差的很远,熟知历史的读者都知道,着两位虽然有大才能,但最终的结局却着实让人唏嘘。反观汤和,虽然是布衣出身,却是身怀大智慧,能够安享晚年全靠这三件事情做的好。起义前--写信朱元璋,有知遇之恩朱元璋的起义过程中,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起义其实正是因为汤和。朱元璋和汤

  • 职场上,如何避免被人当枪使,资治通鉴中早就有答案了,非常有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资治通鉴职场大忌,职场中的暗箭怎么处理,职场防止违背的5个准则

    元徽和元深素有矛盾,这次,元深带着儿子出征,被元徽找到了攻击的机会。手握重兵,带着儿子,这就意味着,朝廷手里没有人质,元深随时可以造反就无法挟制。不管元深,你有没有异心,但是你这个行为能够被人多方误读。于是,胡太后毕竟只是怀疑没有证据,只能让元融和裴衍私下监督元深。元融是左都督,裴衍是右都督,都是元

  • 常遇春一生无败绩,为何却一直是徐达手下,一切皆因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常遇春徐达跟朱元璋一起长大,朱元璋汤和常遇春徐达是不是兄弟,为何徐达常遇春认朱元璋为大哥

    可非常奇怪的是,纵使常遇春如此之强,却一直在给徐达做副手,那么为何常遇春一直给徐达做副手呢?徐达和朱元璋其实小时候就已经认识了,在公元1352年之时,朱元璋的另一位玩伴汤和加入了郭子兴的军队,而后便写信于朱元璋喊他过去。等到第二年之时,朱元璋就在他的老家招兵买马,也就是这个时候徐达为一同参军去了。而

  • 北宋名将狄青立下赫赫战功,却被欧阳修三次诬陷,只因活在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欧阳修与狄青之死,北宋名将狄青图片,宋朝狄青个人简历

    狄青便是北宋宋仁宗时期的著名将领。也是两宋军事史上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之一。狄青出身贫寒,身为一名武将,宋仁宗对狄青却十分青睐。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派兵将前去边疆,其中狄青被任命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前期在与西夏的战斗中,宋兵屡败,士兵们心生胆怯,不敢打仗。狄青去了之后,亲自带头冲锋,鼓舞士气。

  • 大宋灭亡后,十八帝相聚地府,你觉得赵匡胤第一个要抽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匡胤建立的大宋王朝,大宋传奇柴荣和赵匡胤,赵匡胤与宋朝的故事

    (北宋)1.太祖赵匡胤、2.太宗赵光义、3.真宗赵恒、4.仁宗赵祯、5.英宗赵曙、6.申宗赵顼、7、哲宗赵煦、8、徽宗赵佶、9.钦宗赵桓。(南宋)1.高宗赵构、2.孝宗赵昚、3.光宗赵惇、4.宁宗赵扩、5.理宗赵昀、6.度宗赵禥、7.恭帝赵?、8.端宗赵昰、9.帝昺赵昺。话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