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过江后,和周瑜不谋而合的定下了火攻之计,然火攻需派一心腹之人前往曹营诈降,以配合火攻之策。恰好此时,曹操派蔡中蔡和兄弟前来诈降,周瑜便和黄盖商议,行苦肉之计,骗过蔡中蔡和,然后再到曹营诈降,大事可成。
第二天升帐议事,黄盖处处和周瑜作对,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了降曹的话,气得周瑜连连骂娘,准备将黄盖推出去处斩。江东众将眼看周瑜动怒,纷纷下跪为黄盖求情,周瑜顺势下坡,免了黄盖死罪,改为打一百脊仗。
黄盖一边挨打,一边骂:“周瑜小儿,我乃东吴三世老臣,你怎敢打我。”周瑜的表演也不愧为影帝,他强行克制着心中的不忍,佯装大怒,命左右狠狠的打。黄盖毕竟上了年纪,打到四十几棍的时候,已经说不出话了。眼看着再打下去,黄盖就要去见孙坚了。
东吴众将心急如焚,然而诸葛亮却坐在堂上稳如泰山,悠闲的扇着羽扇,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鲁肃一个劲的给他使眼色,想让他一起求情,诸葛亮都视而不见。想到诸葛亮刚刚过江,舌战群儒时,还是黄盖出面制止了江东大臣们的围攻,引诸葛亮见了孙权。而此时的诸葛亮就好像忘了这份黄盖帮其解围的恩情,面对即将被打死的黄盖,默然高座,无动于衷。
事后,鲁肃责怪诸葛亮说,先生为何一言不发呢。诸葛亮说:“我早已料到这是公瑾之计,如果力劝,岂不坏了公瑾大事。”诸葛亮的这个解释显然是为了搪塞鲁肃的,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既然早已料到是计策,那就更应该求情了,这样不仅不会破坏周瑜的计策,反而会使这场戏更加逼真。而在众人都在下跪求情的情况下,诸葛亮却不发一语,反而更会让蔡氏兄弟生疑。那么诸葛亮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诸葛亮自过江以来,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说服孙权,草船借箭,如此出众的表现,连周瑜都连连赞叹诸葛孔明真乃当时奇人。周瑜敬佩诸葛亮的学识,但忌恨诸葛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料定此人日后必成东吴劲敌,遂萌生了加害之意。然而周瑜屡次设计加害,都被诸葛亮化险为夷。
就像周瑜想除掉诸葛亮一样,诸葛亮也一样想除掉周瑜,为刘备去一大敌,但又不能和东吴撕破脸,怎么做呢,只好一次次的让周瑜嫉妒自己,这样一来,周瑜打败自己的欲望越强烈,最后被自己打败时所受的伤害就会越大,于是诸葛亮一次次的在周瑜面前显露才华,比如草船借箭,借东风,还有这次不为黄盖求情,就是为了告诉周瑜,自己早已识破了他的雕虫小技,你周瑜根本不会打死黄盖,我又何必求情,都是为了挑起周瑜的嫉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