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的蜀国有那么多名将,最终为何还是失了天下?

三国时期的蜀国有那么多名将,最终为何还是失了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89 更新时间:2024/1/26 18:25:03

刘备的血统来看,我们都知道演义中,刘备是汉献帝刘协的叔叔,宗谱也可以验证。这是为了显示刘备的正当性,侄子力量衰落了,失去了天下,叔叔接过来重整山河,这一切才显得理所当然。可是从史实记载,汉献帝要比刘备长五辈,看来演义中为了美化刘备对此作了改动。

刘备集团在建立蜀国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其中最明显的困难就是刘备集团的新人和蜀地旧人之间的矛盾。蜀地有很多的士族之家,他们在蜀中地大根深,和原来的蜀主刘璋相处已久。后来刘备攻入蜀地,俘掳了刘璋,占据了益州。此时,刘备就面临了一个问题,如果协调新人与旧人的关系,旧人在蜀中的关系很深,如果不用旧人就不能巩固根基,但如果不重用新人,那政权可能就要易主,所以刘备必须要一直平衡这两类人关系。可是也正因为如此,蜀国的矛盾一直存在,直到蜀国灭亡。

我们再来看蜀国的实力,关羽张飞赵云等虽然是万人敌,但是人毕竟会老去,整人国力才是关键。国力体现在领土的大小、人口的多少以及粮食的产量。从这些来看,蜀国实力差得太远了。天下共有九州,魏国占了六个,吴国占了两个扬州和荆州,蜀国只占了一个益州。人口来看,魏国有九百万,吴国三百万,蜀国只有一百万出头。从这些数据来看,蜀国根本不是魏国的对手。

蜀国实力最弱,为什么还要主动进攻呢,其实诸葛亮姜维也很无奈。人家魏国本来基础就好,人口增长快,发展和扩张的速度和实力也快,如果两国自然发展,魏国必然会吞并蜀国。所以,诸葛亮选择了主动进攻,以攻为守,牢牢地占据着主动权。这样做虽然消耗民力,但也使魏国见到了蜀国的实力,不敢随便进攻蜀国,同时魏国内部发生了变化,司马氏权力增大,代替了曹魏,建立了西晋政权。

蜀国在灭亡前,内部矛盾已经非常激化。劝刘禅投降的乔谯就是蜀地的士族代表。其实从当时看,当邓艾大军兵临城下时,即使不主动投降,可能内部也会发生叛变,和当时刘璋面临的问题一样。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从刘备攻下成都那时起,蜀国矛盾已经确定,蜀国也注定了会灭亡。

更多文章

  • 曹操也曾使过“空城计”,只率1000兵马,便吓退吕布的数万精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空城计曹操吓退了谁,历史上曹操劝降过吕布,曹操第一次有什么计谋打败吕布

    郭冲有神化诸葛亮之意,后来学者认为其史料均不可靠,《条亮五事》也是子虚乌有。但历史上确有其他人使用过“空城计”,比如曹操。事情发生在三国前期。当时曹操诛杀了部分兖州的名士,引起恐慌。于是陈宫提议陈留太守张邈,将当时被袁绍封杀的大将吕布安置于兖州,共同商讨大计。于是众人暂时割据兖州,一同对抗曹操。曹操

  • 三国时期的刘氏宗亲,虽然实力强大却胸无大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刘氏,三国刘氏家族有多少人,主角穿越三国成落魄的刘氏宗族人

    东汉末年,朝纲不正,国家混乱,汉室的大权旁落,逐渐灭亡。不过,汉朝本可以不必灭亡,这是因为汉朝有着不少的刘氏宗亲。如果这些宗室诸侯,能够齐心协力,奋勇报效家国,光复汉室可能不在话下。只可惜三国时期的刘氏宗亲,虽然实力强大却胸无大志,最终汉朝被魏国灭亡。三国时期的刘氏宗亲并不少,实力也很强,咱们来好好

  • 曹操得到一员降将,立即写信给荀彧报喜,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给荀彧写信问进退,荀彧带着谁投奔曹操的,曹操杀了荀彧后悔吗

    不过,就本文所要说的一位降将,在战功上是远远比不上张辽、张郃等人的。但是,当这位将领归降曹操的时候,后者可谓非常开心,乃至于立即写信向荀彧这位谋士报喜。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就像人们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一定要和身边的好友分享一样。那么,问题来了,这位让曹操感到喜出望外的降将,到底是谁呢?一首先,此人

  • 韩信死后,刘邦的反应如何?司马迁用2个字,写出其复杂心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死后刘邦的下场,韩信死的时候刘邦称帝多少年,韩信刘邦同一年死的吗

    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吕皇后联合萧何一起把韩信骗入宫中,冠以谋反的罪名,把他斩首在长乐宫钟室,还把他的父族,母族,兄族,三族都杀害了。刘邦当时正好在平定叛乱,等他叛乱归来之后,韩信已经死去了,都给他埋葬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在历史学家看来,这件事并没有这么简单。虽然当时吕皇后给韩信

  • 如果关羽同意江东联姻,还会大意失荆州吗?答案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如果关羽同意江东联姻会怎样,如果关羽把荆州还给江东会怎么样,关羽大意失荆州真实历史

    一 、 首先说下关羽出兵攻打樊城的大背景。关羽,被称为蜀汉集团的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蜀汉和曹魏爆发汉中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战争结束,战争结果是刘备占领汉中全境,而汉中地界的人口,被曹操全部迁走。七月,刘备上表自封汉中王,拔魏延为都督

  • 如果《三国》中落凤坡诸葛亮代替庞统而死,蜀国结局会重写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庞统落凤坡之死诸葛亮的看法,落凤坡庞统和诸葛亮,庞统落凤坡之死原文

    倘若三国中,在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么三国的历史一定会改变吗?一定。且听如下分析:1 、诸葛亮和庞统,两人虽然都是不世出的人杰,但是两人的才能和偏向却不一样。诸葛亮偏向于王佐之才,善用阳谋,庞统偏向于霸王之术,善用阴谋。诸葛亮偏向于战略家,而庞统偏向于战术家,诸葛亮性格沉稳谨慎,缓缓图之,

  • 如果刘表没有病,荆州水军加上刘备能否挡得住曹操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假如刘备接受刘表的荆州能崛起吗,刘备为什么会被刘表夺取荆州,刘备投奔刘表有多少人马

    曹操南征刘表,是在公元208年的八月,那么先看看这一年的上半年,各路诸侯都在忙啥?到了公元208年,十八路诸侯已所剩无几,曹操北征乌桓后,整个北方基本上就被扫平了,只剩下南方和西南。南边,刘表部将黄祖还在和孙权打仗,因为黄祖射死了孙坚。西南,刘璋和张鲁在打仗,因为刘璋杀了张鲁的母弟。刘备这时候寄宿在

  • 古代史上最厉害的四大谋臣,诸葛亮仅排第三,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的诸葛亮有多厉害,历史上的诸葛亮实力,诸葛亮在历史上有什么著名事迹

    4.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刘伯温十分精通经史之学,对象纬之学尤其精通,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元朝末年,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南征北战,最后成就霸业,建立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史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3.诸葛亮因《三国演义》的描绘而显得“

  • 蜀国最弱,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强魏?是以战止战?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是杜甫咏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用以表达自己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三国之中,蜀国最弱,然蜀丞相诸葛亮,武庙十哲之一,做为一流的军

  • 曹操当年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你理解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曹操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吗,曹操说宁教我负人休教人负我,曹操谈宁可我负天下

    当然,历史上的曹操肯定不是这样说的,陈寿的三国志也未采纳这个故事,只是《孙盛杂记》里面记载了这句话的原始版本,原话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经过罗贯中的艺术加工后,就变成了现在流行的两句名言。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所以罗贯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对语言做了艺术处理,这样的艺术处理,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