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即将灭亡之时,孟获等南方部落为何不带兵来解围?

蜀汉即将灭亡之时,孟获等南方部落为何不带兵来解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1 更新时间:2024/2/6 11:02:14

蜀汉将灭之时,孟获等南方部落不能带兵来救,说明了蜀汉对南中治理的成功。

孟获不做大哥好多年了

孟获生卒年不详,我们无法知道蜀汉灭亡时孟获还在不在世,但是,即便他在世,他也已不做大哥好多年了。

诸葛亮南征,打服了孟获,孟获表示:南人不复反矣。

诸葛亮是个明白人,口头承诺这玩意,一般是靠不住的,等他大军撤离,天高皇帝远的,什么都说不准。

诸葛亮也很“感动”:既然你们这么有诚意,留在这里太屈才了,不如和我们一起去成都享福。于是,建宁、朱提的南中大姓,纷纷一起调到了蜀中做官。所以,孟获早已不做大哥好多年了,他早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在京退休老干部了。

能战之兵早就被抽走了!

诸葛亮知道:南中偏僻、其民善战好斗,即使孟获这些意见领袖走了,也是不稳定的。

要解决南中造反的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让南中子弟获得充分的“就业”机会,可以过上比造反更好的日子,才能解决问题。

诸葛亮采取了两个方法:

1、鼓励大姓富豪聘请少数民族“恶夷”做部曲

这样,这些少数民族子弟跟着大户有吃有喝,自然就不会造反了;

2、征发南中劲卒

诸葛亮把南中的青羌中能战之士调入蜀军,一起北伐。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无当飞军”。

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解决勇士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干脆把青羌万余户迁移到了蜀地。

如此,南中勇士获得了立功致富的机会,自然造反的少了。蜀汉,也多了一支能战之军。

双赢。

不想好好过日子的,也已经造反了

诸葛亮尚无力大力发展南中经济,南中落后的状况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造反依然免不了的。

所以,南中地区,一直断断续续有一些造反。

被诸葛亮称为“精通军事”的向宠,就是在镇压南方少数民族造反时牺牲的。

此外,霍弋也曾多次镇压少数民族造反。

如此,亲近蜀汉的勇士,多已加入蜀军北伐序列,不亲近蜀汉的勇士,多已经造反了。能指望去救蜀汉的兄弟不多了。

被错过的续命机会

即便如此,南中依然曾有两次机会给蜀汉续命。

第一次,魏攻蜀时,南中领建宁太守霍弋曾主动提出带兵北上,包围成都。

可是,后主表示:我们这里防御部署得很好,你们不必来了。

确实,谁能想到诸葛瞻大军败得那么快。

第二次,蜀国在最后一次讨论中,曾提出过:去南中。

不过,后主再次拒绝,果断出降。当时,即使后主真的退到南中,也只能稍微延续一下蜀汉国祚而已。汉中、西川都没守住,依靠南中之地,想要抗拒天兵,没什么机会。

总的来说,当时南中少数民族不能救援蜀汉,说明了蜀汉治理的成功。

假如这些少数民族的军力救蜀国,那他们就有实力在早些时候威胁蜀国。因此,蜀汉要想获得稳定的后方,就必须充分削弱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军事力量。

蜀汉通过成功的治理,已经充分动员了南中的战争潜力、削弱了当地的军事力量。到蜀汉将亡之时,再指望南中少数民族救命,痴人说梦而已!

更多文章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当时究竟有多狂?曹髦说了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髦带着多少人杀司马昭,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的历史评价

    一句“司马昭之人,路人皆知”,更是将司马昭的狂妄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司马昭当时究竟有多狂,会让曹髦说出这样的话呢?下面我们就详细来讲一讲。司马家族前两位奠基人要说司马家族的篡权过程,必须提到的就是奠基人司马懿,想当年要不是司马懿活得久,熬死了曹魏三代雄主,那么也不至于司马家族能够顺利篡位,就算司马懿

  • 汉武帝在位54年,却花了44年去打匈奴,背后原因让人激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帝哪年开始打匈奴,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过程,汉武帝打败匈奴原因

    汉武帝刘彻一生共在位54年,可是却花了44年打匈奴,很多人不明白其中原因,还十分好奇,觉得汉武帝为何不好好享受当皇帝的快乐日子,反而要花44年去和匈奴纠缠呢?事实上这件事情背后,有着你我不知晓的原因。汉武帝为何要打匈奴匈奴这个词语,估计对古代历史稍微熟悉的人们都不会陌生,毕竟在古代历史上,匈奴的存在

  • 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如何公平宠幸?司马懿的孙子想了个好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的后宫佳丽,司马懿的孙子统一了天下,注意格局的司马懿

    唐朝诗人杜牧曾经写过一篇《阿房宫赋》,里面提到了秦始皇广纳六国美女的情况:“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说六国美女在阿房宫等了秦始皇36年都没获得宠幸机会可能有些夸张,但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确实收纳了六国美女;而在后

  • 诸葛亮临死前,阿斗向他提了个问题,这时他才明白阿斗一直在装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阿斗在诸葛亮死前问了什么,阿斗临死前说诸葛亮,阿斗装傻

    诸葛亮不出茅庐便可知天下事,作为刘备三顾茅庐所请回来的顶级谋士,自然受到了重用,在隆中时,诸葛亮便对刘备分析了三分天下之事,此后诸葛亮为了壮大西蜀的实力,只身前往东吴结盟,而后又在赤壁大败曹操,把汉中抢了回来,为刘备奠定帝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世事无常,自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吕蒙部下所杀之后,刘备大

  • 为什么关羽塑像都是闭着眼睛的?因为他一睁眼,就要付出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塑像为什么都闭眼,赵古屯关羽塑像,九龙拉棺关羽睁眼纹身

    其实这和关羽生前的经历脱不了关系。关羽可能不是三国时期最牛的武将,但他一定是整个《三国演义》里,民间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在民间广受欢迎,就是因为百姓对英雄十分爱戴崇拜,关羽的英雄事迹又被演义小说戏剧宣传得家喻户晓。关羽被称为“武圣”,他的英雄事迹,认真说起来可能三天三夜都说

  • 影响三国命运的小人物:如果他选择与刘备为敌,蜀国根本无法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建立蜀国,三国时期刘备最信任的三个人,刘备三国历史记录

    曹操因为是“阉竖之后”一直被司马懿等世家大族嫌弃,但好歹是官家出身。而孙权从孙坚、孙策手中接过了江东基业,也比刘备多几分运气。很多人年少时不能理解刘备身上那种精神,等到自己也有了一番经历,才知道刘备建立蜀国的不易。刘备发家一靠人品,二靠建功。他身边围绕着许多人,对他的评价都是“礼贤下士,仁德无双”。

  • 孙权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从南方对抗北方的角度来说,曹魏的主要对手应该是孙权,因为蜀汉经过关羽失荆州和刘备的夷陵大败,其实已经没有力量对曹魏形成主要的威胁。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在为注定被灭亡的蜀汉续命。如果不北伐,失去了进取心和进军目标的蜀汉也许会瓦解得更快,再加上刘禅的暗弱,以及蜀汉文武之才都十分匮乏,

  • 官渡之战曹胜袁绍的原因试探: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没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郭嘉十胜十败论内容,三国时期郭嘉战袁绍,官渡之战中郭嘉的作用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典型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型战役,它创造新的军事奇迹,此战为曹魏政权奠定雄厚的基础。这一仗给后人留下许多可以吸收的经验教训和警示:一,战争开始,对峙双方的内部是否团结可以很大程度影响胜败、二,战争双方统率的智慧、度量和指挥才能对最终胜负有着决定性作用、三,强大一方轻敌冒进,很容易

  • 韩信唯一的传人,只学得师傅一点皮毛,却把整个汉朝搅得底朝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是两汉的开国功臣,早期落魄,后得萧何的赏识,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被挖掘出来。被后人奉为兵仙,韩信的军事能力在历史上称得上数一数二,累累战功也是许多将士望尘莫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三十六计之一计,原型便是来自韩信的历史典故,包括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功高震主等成语都与他息息相关,他的人生便是出神入

  • 孙策周瑜纳大小乔后为何都英年早逝?与红颜祸水无关,原因很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瑜和孙策十年之约故事,为什么周瑜孙策英年早逝,孙策死后周瑜态度

    佳偶的说法是孙策自己评价的,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和周瑜这对好友兼君臣一起攻破了庐江皖城,然后获得了桥公二女,孙策春风得意,跟周瑜说笑:“桥公二女虽然经历战乱流离,但能找到我们这样的人物做丈夫,也该心满意足了吧!”但这是他的想法罢了。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孙策与周瑜都属于青年才俊,大乔小乔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