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成吉思汗,无论是关于为父报仇,还是求仙问道的传说,这些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故事都为成吉思汗这个人被后人牢记的记忆点。也正是因为成吉思汗一生传奇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才使得他能够被后人所铭记。
作为中国历史上被世界周知的伟大人物之一,成吉思汗在统一全国之后,仍然没有停下自己征战的脚步,然而,众所周知,土地打下来很容易,但守住却很难,所以成吉思汗其实也在守住领土这方面做过很多努力,他将自己的儿子与弟弟分封在领土各处,那他的弟弟与儿子们所享受的待遇是一样的吗?其中究竟有什么差别呢?
成吉思汗的弟弟们
为了守卫自己打下的领土,成吉思汗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分封在国土各地。其中弟弟们被封在东面,所以就被称为东道诸王,儿子们被封在西面,所以被称为西道诸王。
东道其实就是我们今天中国东北部,而西道的面积非常的广阔,我们都知道西面是内地,东面是海洋,东面的领土已经无法再扩大了,而西面仍然有很大的面积,所以成吉思汗究竟是向着自己儿子还是弟弟一目了然。
蒙古族部落的继承中没有那么重视伦理,也没有那么在乎血缘,他们更看重的是一个部落首领的能力,可以说这个手里如果足够强悍即使不是出自老首领的血脉也是可以的。
只要能够带领蒙古族人获得一定的资源,使他们得到生存,那就是这个部落的英雄可以成为部落的首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有渊源的,正是由于蒙古族一直盘踞在中国北部。
而我们都清楚北方地区天气较为寒冷,平原都很少,在高山耸立且寒冷的地区,人们能做到的就是多去养一些牛羊,然而这些牛羊也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有损伤,可以说,如果气候不好,蒙古族人完全是没办法生存的。
也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所以蒙古人经常仗着自身体力的优势打劫内地百姓。然而这里并不存在人性的问题,大家只是为了生存而已,正是由于这样的生存传统所以蒙古族人一直以强为王。
只有强者才能带领部落获得生存的机会,能够活下去才是那时人们的头等大事。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成为王者,那是因为他自身足够强大。
他是打败了自己的兄弟们才登上王位的,虽然他的弟弟们有的是同父同母的,但这样的血缘关系也不能让成吉思汗心软。毕竟在登上大位这一路上,所有的事实都在向他证明,亲缘不能帮助他什么,反而会是一种拖累。
这才使得成吉思汗果断的将弟弟的领土定在了东面。一方面是由于亲缘关系在他心中并没有太大分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定在东面的领土不多,无法让弟弟们的势力壮大,也就无需担心他们会造反。
成吉思汗的儿子们
而与成吉思汗的弟弟们相反,成吉思汗的儿子是非常恭顺的,至少是在面对成吉思汗时都非常恭顺,他们是成吉思汗能够掌控的力量,所以自然而然也就将他们定在了西面。
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势力在成吉思汗没有老去死去之前,都是成吉思汗可以掌控的,另一方面也是成吉思汗,需要一些年轻的男子帮助他攻打他一直想要攻下的西面广阔领土。
而他的儿子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在成功成为西道诸王之后,他的儿子也向西面发起了攻击,在那时蒙古的领土甚至延伸到了现在的俄罗斯部分地区。蒙古军队的威名也是在那时传向了世界。
正是由于这样的震慑力量,使得外部势力一直没有侵犯过中国的领土。也是由于成吉思汗的儿子和他自己的努力使得蒙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多的少数民族统一政权,元朝的建立标志着蒙古族百姓地位的顶峰。
蒙古国
然而,还是那句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蒙古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尤其是饮食习惯对他们的寿命有一定影响。一方面,由于他们马背上打天下的传统,使得许多继位的君主都有骑射、喝酒吃肉的行为习惯。
这样的行为习惯,如果是单一的出现在一人身上,那还可以,可是喝酒和剧烈运动的行为习惯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那就非常容易导致猝死了。所以即使蒙古帝国的领土面积已经是世界第1,但她仍然没能成为一个长寿的帝国。
由于皇位更迭,经常出现问题,不像是许多中原政权统治下的皇朝一样,汉族王朝大多是许多人争夺皇位,而蒙古帝国却是根本没有几个人能够继承皇位,即使成为皇帝,大多也非常短命。
就在这样的皇位传承之中,蒙古帝国迎来了衰败的命运。然而这一帝国四处征战,给全世界百姓留下的强悍形象却永远的留在了各国百姓心中,可以说现在的很多其他国家仍然认为蒙古族人有着强悍的血统,他们的战斗力是非常惊人的。
这一认识的形成是成吉思汗带领的子孙后代们四处征战的结果。其实在很多史学家眼中,大家都认为蒙古政权的建立并不像传统的政权一样团结,蒙古政权底下是有很多小帮派的,这些以统治者儿子或弟弟们为首的小帮派,很有可能为整个王朝带来最大的危机,然而这样的危险也没有使分封土地的管理方式废除。
结语
这是因为,在蒙古王族眼中,狼性教育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王者。总而言之,在成吉思汗的封赏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弟弟和儿子的不同,这样的差异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亲疏,也是由于一位政治家对权力的敏感。可见,身为一位帝王也并不比普通的我们轻松,今天我们还是生在了好时代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