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生育政策:春秋时期生男、生女都有奖,宋代提出少生、不生

古代生育政策:春秋时期生男、生女都有奖,宋代提出少生、不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70 更新时间:2024/2/17 0:15:49

春秋越国生男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奖励两壶酒一口猪

战国初期我国总人口才1000多万,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翻了一倍。东周室衰微,诸侯国争霸,战争连连,死亡巨大,可人口不减反增,就是当时各诸侯国实行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的结果。比如吴越之战,越国战败,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国内人口。

从《周礼·地官·大司徒》的记载来看,可认为西周时的中国政府已相当重视人口保养了。所谓“以保息六,养万民”中,第一条就是“慈幼”。郑玄的注释是:“慈幼,谓爱幼少也,产子三人与之母,二人与之饩。”春秋时越国的制度是,妇女快分娩时得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守护,生男孩的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的奖励两壶酒一口猪。生三个子女的,由官府派给乳母哺育(《国语·越语》)。

汉朝适婚女子不出嫁罚金相当于一年口粮

在汉初刘盈(惠帝)当皇帝时期(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便有明确的“罚款”方案惩罚那些违反计生政策的人。据《汉书·惠帝纪》记载,在公元前189年,刘盈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这“国策”用今天的话来解读是这样:年龄在15至30岁之间的适婚女子如果不出嫁,将被罚款,罚款的金额是“五算”。“算”是当时计征人头税的一种计量单位,是开国皇帝刘邦在建国后第四年定下的税收办法。15岁以上、56岁以下的国民,都要缴纳人头税,每人税款金额是120钱,称为“一算”。

对于西汉“五算”的罚款标准,在当时并不算低,以整个西汉的粮食均价每石100钱上下的标准来算,720钱可以买到七八石粮食,至少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

担心“人满”之患宋代提出少生、不生

在古代中国,也有一些学者意识到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严重问题,担心“人满”之患,于是提出了少生甚至不生的口号,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唐代的王梵志。

王梵志是唐初民间通俗诗人,生平坎坷,饱经忧患,50岁后皈依佛门。他反对“多生”,提出重视人口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当时最流行的诗歌形式,用大白话写出了不少计生“标语”。最有名的一条是其《大皮装大树》一诗中的一句“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

到了宋代,有学者估算中国人口总数首次过亿。在这种背景下,宋末著名学者、《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正式提出了“少生”、“优生”、重视人口质量和整体素质的“计生”理论。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的兄弟,与成吉思汗儿子们所享受的待遇,差别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成吉思汗,无论是关于为父报仇,还是求仙问道的传说,这些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故事都为成吉思汗这个人被后人牢记的记忆点。也正是因为成吉思汗一生传奇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才使得他能够被后人所铭记。作为中国历史上被世界周知的伟大人物之一,成吉思汗在统一全国之后,仍然没有停下自己征战的脚步,然而,众所周知,土地打

  • 160年前,清朝丢掉了海参崴,它为何不能像香港、澳门那样回归?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海参崴真正历史,100年前的海参崴图,清末海参崴

    值得庆幸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将国力壮大起来,经过不断努力中国不仅实力越来越强,更是将部分被割据的领土收复回来,香港、澳门的回归都在向外界传达一个信息,中国领土不允许被分割。只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即便是中国越来越强大,也注定无法被收复回来,这个地区就是海参崴。清政府无能,丢失海参崴封建统治下整个

  • 清朝士兵服装上的“兵”与“勇”,一字之差,地位却是天壤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士兵服饰,为啥清朝士兵衣服有兵字,清代各地军队的服装

    在我国的封建王朝时期,对于等级制度是非常注重的,因此,对于等级制度的区分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服装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那个时期,服装的一丝一毫的差异都有可能代表着地位上的千差万别。就比如在清朝,士兵的服装上有“兵”和“勇”之分,但这仅仅一字之差,却给他们带来了地位上的天壤之别。那他

  • 原创光绪墓早已被盗墓贼扒光,但考古队从他手中发现了遗漏的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国宝档案光绪墓,光绪墓出土的宝物,盗墓贼遗漏的国宝

    她是清朝的太后,而实际上她是整个国家的王,皇帝根本没有权利做任何决定,是个名符其实的棋子。光绪和慈禧死的时间仅仅就相差了一天,所以当时是举国哀悼。虽然都是清朝王权的代表,但是两个人入葬的时候,明显有区别。慈禧太后一生除了爱插手朝政,她还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把玩天下的奇珍异宝,自然她的庭院里从来不缺好

  • 给日本人当炮灰也分强弱,百万伪军黑历史,汪精卫最强齐燮元最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燮元女儿齐媛媛,孙开勤齐燮元,齐燮元个人简历

    伪军中第一支部队,那就是当之无愧的东北伪军,后来摇身一变为伪满洲国军。一开始,日军还在侵略东北,在黑龙江遇到了强烈的抵抗。就收编了当时张海鹏部,这支部队还恬不知耻的进攻抗日表率马占山。后来,伪满洲国成立,部分留在东北的部队以及土匪、警察、保安队就编为了伪满洲国军队。其中辽宁省约60000人、吉林省约

  • 光绪帝来到武昌找张之洞,张之洞不但不接待,还下令:抓起来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之洞武昌总督府,张之洞与光绪帝,张之洞给光绪指出三条活路

    光绪帝来到武昌找张之洞,张之洞不但不接待,还下令:抓起来杀掉在中国古代,皇权至高无上,而在世人看来,皇帝自然就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自己是寻常难以见到的,这也是天子故意塑造出来的形象,毕竟只有显现出自己的不同,才可以让皇帝真正的维持住自己至高无上的位置,让统治更加的安稳。可是,在历朝历代,不是所有的皇帝

  • 观人术:验证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学会曾国藩的3个方法就够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四条识人术教你,曾国藩三招教你看穿人心,曾国藩看透人心的方法

    曾国藩的观人术,主要是“观其行”。通俗地来说,曾国藩的主张是不以了解听说作为判断标准,或者盲目信任、掺杂太多个人感情。曾国藩讲究通过人的行为细节判断人的性格,关于验证一个人是否在说谎,曾国藩在《冰鉴》中留下了3个方法,值得摘录学习。1.《冰鉴·神骨篇》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

  • 公认的二十四史没有清史,清朝灭亡已百多年,史书为何还没修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24史中有没有清朝的历史,历史记录清朝灭亡,为什么清朝没有纳入二十四史中

    自古以来修史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工程巨大,比如说《明史》从顺治年间就开始执行修史,一直到乾隆年间才完成。而且修史都是新朝代给旧朝代修改,这些材料都来自于历朝官员对皇帝行为举止的记载,以及一些奏折、上书、军事政治的记录,其中有错误的也有正确的,想要完整的完成一个朝代的历史记录是非常谨慎的事情。在民国以前

  • 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到了跟人“玩命”的地步,不止是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人的头发为什么那么多,古代头发问题,中国古代头发的重要性

    最广为人知的是清朝的“剃发易服”,在此之前,还有个女真人建立的国家,曾强制要求汉民剃发易服,此国便是金国。金太宗完颜晟就曾严令:禁民汉服,削发不如式者,死。金国占了北宋大片国土,同化居住那里的汉民,也成了当务之急。如此霸道之举,当然受到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甚至以死相拼,后来也不了了之。颇有意味的是,

  • 古代最奇葩的奏折,雍正批阅时连用了八个奇字,第九个奇字更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所批阅奏折的特点,雍正亲手批过的奏折内容,历史上的雍正奏折

    但千万不要比电影、电视中的景象给骗了,他们才不会在奏折上写那么多字的,如此岂不要累死人的?那么他们是怎么批的呢?大多都是象“知道了”、“阅”、“览”之类的。但遇上重大事情、或者有毛病的奏折,还是不惜字的。我们在这时给大家分享两个雍正皇帝批的比较典型的两份奏折,供大家一笑。福建漳州总兵初有德闲着没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