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打仗,粮草无疑是将士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不吃饱,打仗就没有力气。
将士们每天都需要训练,所以粮食需求量很大,如果供给不上,问题将会很严重。
所以,粮草对一支队伍来说至关重要,但有一位将领,打破我们对行军打仗的印象。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宁愿放臭了也不给将士们吃,十几年后才懂得其中道理。
01放臭也不给将士们吃
根据史料记载,霍去病似乎并不是一位好将军,因为他不体恤下属。
霍去病在带兵打仗时,因路途遥远出现粮草不足的情况,将士们饥渴难耐寸步难行。为解决温饱问题,皇帝命人给他们准备了10车肉,犒劳前线打仗的战士们。
没想到的是,霍去病将这些肉全部收了起来,眼看着车上的肉已经腐烂,霍将军还是没给将士们吃,宁愿烂掉也不分给将士们。
02教授对霍去病的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认为,作为一名将军,应该向他舅舅学习,跟将士们一起吃一起住,同甘共苦。而不是肉烂掉也不给将士们吃,教授对霍去病这个做法很失望。
众所周知,霍去病是一个私生子,后来得到舅舅照顾,所以才能留在军队中,并升职速度迅速。
霍去病17岁时就小有成就,很多将士努力一辈子都到不了这个高度。
按照当时的规章制度,想要升职必须为国家立功,但如果有背景,家里有人罩着,也可以随随便便封个一官半职。
霍去病是卫子夫亲外甥,而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深得汉武帝宠爱,所以汉武帝就是霍去病姨爹。
霍去病生母乃平阳公主女仆,因出身贫寒所以霍去病从小不被父亲喜欢,还是因为卫子夫当上皇后,卫家地位有所提高,父亲才高看霍去病一眼。
霍去病从小就很懂事,姨娘很喜爱他,经常入宫跟皇子们一起学习。
他学东西很快,长大后汉武帝看中他在军事方面的才华,便同意跟随卫青一起对抗匈奴。
霍去病年纪尚幼,但头脑聪明,在作战方面出谋划策,立下不少战功,因而得到汉武帝重用。
家里背景强大,从小衣食无忧,霍去病并不懂将士们的苦,所以才把肉放烂宁愿倒掉也不给将士们吃。
03学者对霍去病的不同看法
很多对历史颇有研究的学者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其中有大道理。
霍去病打仗时有个战术,那就是以快取胜,经常打对手个措手不及。
想要让战士们置之死地而后生,就要把将士们的战斗力激发出来,所以霍去病才饿着将士们。
匈奴经常骚扰边境百姓,抢夺一些生活用品和妇女,他们速度非常快,抢完就走绝不多停留。
如果将士们比匈奴动作慢,就永远跟在他们后面,没有正面交锋的机会。
打仗也不是只在一个地方,有些地区比较寒冷,吃住行都会面临大问题,对将士们影响很大。
因此霍去病采取战术,丢掉军械、粮草等物资,等打败敌人后,用缴获的粮草和物资养活将士们。
所以大家都误会霍去病了,将士们已经习惯这种行军打仗的生活方式,如果放开了吃这10车肉,会耽影响士们的战斗力。
从侧面看,霍去病有大智慧,为了国家安定百姓少受苦,不给将士吃肉也算是好事。
霍去病怕走舅舅卫青老路,所以一直很提防汉武帝,在霍去病看来,这10车肉或许是汉武帝对他的考验,如此看来霍去病没走错。
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对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拒以及卫青后人赶尽杀绝,却唯独没对霍家下手,这时才知他的高明之处。
参考文献:
《古塞下曲》《资治通鉴》(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