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结局最奇葩的奸臣:认干爹后瞧不起皇帝,死了30年债都还不清

明朝结局最奇葩的奸臣:认干爹后瞧不起皇帝,死了30年债都还不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2 更新时间:2024/1/11 8:23:36

在嘉靖年间就有这么一位不大不小的奸臣,叫赵华。此人还是才子一枚,他是进士出身,所写的文章后来还被收录到《四库全书》中。但才子并不代表为人就一定好。赵文华为官圆滑、骄横、贪得无厌。

封建朝入朝为官要想能够飞黄腾达,最好是有个靠山,在嘉靖年间最好的靠山当属大权臣严嵩了。赵文华凭借自己的圆滑和才华,得到严嵩的赏识,并趁机认严肃做干爹,成为他的义子。严嵩当时虽然大权在握,但自己已经上了年纪又想着平时父子作恶颇多,想培养一些亲信。赵文华也就成了他的培养对象之一。

但此人实在是圆滑过头了。有着严肃为他撑腰,赵文华却还想着私自越过严肃去讨好嘉靖皇帝,他向皇帝敬献百花仙酒,说严肃喝了这酒才长寿的。结果嘉靖皇帝去问严嵩是否确有其事,严嵩知道这是赵文华在背后耍小动作,直接说自己从不喝酒,并开始斥责赵文华。幸好他收买了严肃的妻子,才好言化解这次危机。

但此后赵文华也并没收敛自己圆滑、骄横的习气。他一方面既讨好严嵩又讨好皇帝,让自己不断得到升迁,并被派到江南巡视抗倭事宜。趁此机会他陷害浙江总督张经、俞大猷等人,颠倒是非、谎报战功,一度总揽了江南军务大权。

回到朝堂之后的赵文华,已算是“功勋卓著”,得到嘉靖皇帝和严嵩的赏识,这种赏识也让他的骄横之气日盛,仗着自己的功劳,仗着有严嵩这个大靠山,仗着皇帝对自己的宠爱,甚至连皇帝都已经不放在眼里了。皇帝派人到他的府上宣旨赏赐,他却喝醉了,“拜跪不如礼,帝闻恶其不敬”。

赵文华向皇帝敬献药物,皇帝吃了觉得挺好,派人找他再多要一点,他却不给。皇帝让他负责建造西苑楼阁,他却延误工期,迟迟建不好。有一天嘉靖登高远望,看到长安街又多了一处耀眼的新宅,一问才知道这是赵文华给自己盖的豪宅。这让皇帝气不打一处来,建造西苑没时间,却大把的功夫来给自己建房子。凡此种种让皇帝对他的宠爱日渐消退,逐渐明白他这是瞧不起皇帝啊!于是对他增加不少怨恨。

后来嘉靖又让他负责建造正阳门楼,他又是迟迟建不好,这让皇帝长期以来心中对他的不满彻底爆发。嘉靖想要将他革职查办,但碍于严嵩的面子,提前找严嵩商议。严嵩并不清楚嘉靖的用意,还帮赵文华说话,并且让赵文华自称是生病了,嘉靖便顺势让他回家养病。

但这种做法既不能打消嘉靖对他的怨恨,也无法让被他迫害、受他压迫的群臣解气。《明史》记载:帝虽逐文华犹以为未尽其罪,而言官无攻者,帝怒无所泄。所以后来嘉靖又借机直接将他罢官为民,还把他的儿子发配充军。革职退休赵文华在家一直闷闷不乐,总是揉肚子,结果生生把自己揉死了。(“一夕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这种死法也是奇葩,在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后来又有人告发他侵吞军饷十多万,嘉靖便趁机抄了他的家来追赃,此时他家的财产已经换不起他吞没的赃款了。皇帝便把他一家都发配充军,以此来抵债。于是这笔钱一直赔偿到了万历年间,近30年时间也还没还清一半,有人可伶他的家人,替他们求情希望能免除债务,可后世的明神宗却谨记爷爷的教诲,让他们一直赔下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末有人提出两套方案,要让大明绝处逢生,但无奈他们遇到了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崇祯如履薄冰的十七年的皇帝生涯中,大明王朝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翻盘。其中就有两位重臣提出过两天,挽救大明财政的方案,任何一条实现,都足以助明朝续命一波,可偏偏崇祯确实急于求成,将事情办得一团糟,最后让自己挂在了歪脖子书上。如今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两条建议,看看它们如果得到贯彻执行,到底能不能救大明

  • 明朝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冲突本源,文官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皇帝和文官,明朝文官集团能架空皇帝吗,明朝皇帝与大臣的矛盾

    明朝的文官集团势力正式崛起到可以和皇权分庭抗礼始于明仁宗朱高炽执政时期,至“土木堡之变”后基本完成在朝堂上独大的局面,武勋、武将集团开始没落,这个期间,明朝的皇帝也开始了扶持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抗衡的新局面。明宣宗朱瞻基为何要给予宦官们教育权?给予他们帮助执政的权力?明英宗朱祁镇为何偏爱宦官王振?其实

  • 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交易:张居正和太监合作,完成一了不起的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居正改革给万历留下了多少钱,万历首辅张居正的下场,明朝万历皇帝与张居正

    这一年,一个官吏向当时的大太监冯保行贿,想谋取两淮盐运使这个“肥差”。收人钱财,替人办事,冯保很快便去找了张居正,向他推荐了这位买官之人。张居正知道冯保收了贿赂,便答应了下来。这一行为让他的弟子很是不解,便张口询问“大人一直都在反腐倡廉,可您为什么还要重用一个行贿之人 呢?”张居正笑道:“如果重用一

  • 明初才子被腰斩,表面看是受别人牵连,可事实上却暗含朱元璋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为何斩才子,朱元璋腰斩高启原因,明朝逃过朱元璋的人

    当时,苏州的前任知府陈宁,对待百姓极为苛刻。魏观到任之后,大力革除了之前的施政弊端。史书上对其记载是:“以明教化,正风俗为治”,因此魏观也深受百姓爱戴。等到了民心安定之后,魏观又开始了大力修建城市,疏浚改道,使深受战乱之祸的苏州城,重新散发出了勃勃生机。此后不久,魏观又自作主张,重修了之前张士诚作为

  • 蒙古骑兵虽然牛,但有一点比不过朱元璋的军队,所以注定要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蒙古骑兵,蒙古骑兵为什么被朱元璋秒杀,朱元璋对蒙古骑兵的评价

    当时的蒙古汗国接连出现了两位雄才大略的领袖,旋风一般的蒙古骑兵们打下了大大的疆土,版图横跨欧亚大陆。在当时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像样的对手,就连牛气冲天的条顿骑士团,在蒙古骑兵面前都吃了瘪。在瓦尔斯塔特这场决战中,奥斯特恩率领的条顿骑士团与波兰公爵苏里拉斯夫组成的联军,被蒙古骑兵摧枯拉朽一般击败。此

  • 明朝皇帝寿命都不长,有人认为与朱棣有关,真是他遗传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皇帝全是朱棣一脉么,朱棣有什么遗传疾病,明朝皇帝最短命的原因

    据历史资料来看,那时候的天启皇帝只活了二十三年。而正德去世的时候也不过是三十一岁左右。与皇帝不同的是,那时候的臣子们寿命却都很长。到了明中期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已经头发花白了,约有五十了。虽然那时候大家平均寿命都不太长,但是这二三十岁就去世还是让人有些疑惑。再看看清朝时的皇帝,大部分寿命都是比较长的,

  • 原创你知道明代太监一天的日常消费有多少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代最有钱的太监,明代太监群体的生活,明代太监手里拿什么

    明代宦官人数,最多时不过两万有余,而常在一万五到一万五千之间。较之洪武年间百人之数,已经高出百倍。随着宦官人数的增加,内官所需的巾、帽、靴及合用纻丝纱罗皮张等材料耗费极大。成化年间,工部奏:“巾帽局内侍所须纻纱罗等料银,岁约二十余万两。教前此奢极矣。”弘治年间,“又益十万,不足”。在正德初年,“尚止

  • 名曰天枝,实为弃物?浅析明朝靖江王对广西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广西靖江王陵考古发现,明朝靖江王,靖江王在明朝为何特殊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确立了以南京为中心,皇子藩王辐射全国各地的统治。而那些功臣的权力被逐渐分散以至消耗殆尽,大明江山只有一个姓——“朱”。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南京举行了盛大的封藩仪式,颁布了延续大明二百多年的封藩宗亲制度。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长子朱标以及早夭的二十六子外,一共有二十五人被封

  • 明末乱世,阉党和东林党谁对明朝的破坏力更大?谁更加可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阉党对明朝的贡献,明朝阉党是如何兴起的,明朝四大阉党

    不论是所谓的“阉党”也好,是东林党也罢,放到晚明之时,他们无一不是明朝的破坏者和掘墓者。可是倘若一定要让他们分出一个高下的话,那么显然,东林党比阉党要更可恶,或者说东林党对明朝具有更强的破坏力,他们掘墓也更绝、更彻底。既然说到了阉党,那便不得不说魏忠贤。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朱由校虽说能力一般,但是用

  • 明朝后期到底有多荒唐?政权竟然能被一个太监和一个宫女掌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后期有多腐败,明朝后期的三个势力,明朝历史中的政治体制

    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允文允武,并日月而常新。楹联是说,魏忠贤是天地之间顶神圣的人物,能文能武就跟太阳、月亮 一样,永放光芒。结果,魏忠贤根本不识字,至于其中的意思,他就更是不明白了。说起魏忠贤,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朝的大太监,再有,就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厂。其实,魏忠贤出身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