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交易:张居正和太监合作,完成一了不起的改革

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交易:张居正和太监合作,完成一了不起的改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4/1/11 7:53:39

这一年,一个官吏向当时的大太监冯保行贿,想谋取两淮盐运使这个“肥差”。收人钱财,替人办事,冯保很快便去找了张居正,向他推荐了这位买官之人。张居正知道冯保收了贿赂,便答应了下来。这一行为让他的弟子很是不解,便张口询问“大人一直都在反腐倡廉,可您为什么还要重用一个行贿之人 呢?”张居正笑道:“如果重用一个贪官,能去惩罚更多的贪官,这么这个人,我们为何不用呢?这是官府之间的交易,有时候心知肚明就好了。”

张居正这样说,不是没有原因的。现在很多史学家都认为,万历年间,之所以能够取得中兴盛世,不能把功劳全部归于张居正一个人身上。而促使万历新政成功的,除却张居正之外,还有另外两个人贡献了不小的功劳。一个是当时的皇帝生母李太后,另一个,便是大太监冯保了。这三个人,可以说是当时万历年间的权力铁三角了。

其中,李太后便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张居正代表着相位,而冯保,就是他们二人沟通、联系的桥梁,三个人通力合作,又相互制约。而事实上,冯保在他们三个人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张居正,对他的有些行为,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有什么请求,都尽量满足了。

冯保这个人,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当时,便有着一个绰号——“笑面虎”,表面上看着乐呵呵的,但内心暗藏杀机。并且此人属于那种有仇必报的小心眼,还特别爱财。不过,冯保也有一个优点,那便是对整个内廷的制度了如指掌,尤其是顾全大局。在他掌管东厂的这段时间内,除了借王大臣案对高拱下了毒手之外,几乎没有过滥用职权。

向这样一种人,如果张居正和海瑞一样,那么他们两个肯定不能合作到一块去。到头来,损失的还是大明王朝的综合国力。不过,张居正也不是对其一味迁就,在该严格制约的时候,张居正也绝不手软。

在张居正掌权之前,朝廷的财政基本上是一笔糊涂账,内、外廷的账目混乱。张居正上台后,就想要对这块进行整顿。他知道,想要整理这块,那必须要谨慎小心,否则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并且,这其中必然要有冯保的配合。于是,他就不停地在皇帝和太后面前,给冯保戴高帽,夸他为国家,为大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这些话也一字不差地进入到了冯保的耳朵。就这样,张居正很顺利的便借走内廷账本。

之后,张居正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内外廷财政改革”。内廷的开支,包括皇上为嫔妃打制头面首饰、赏赐宫女等,一律由内廷供用。而国库当中的银子,只能用于官吏俸禄、水利建设、国防军费等,皇帝一大家子就算再没钱,也不能随意使用国库银两。

很多人不明白,皇帝内廷的费用,从哪里来呢?一是皇上庄田收入,而是国家矿山收入。现在我们觉得,矿山收入应该是很多的。但在明朝,收入远没有这么多。而国库收入,就是各种民间赋税了。

就这样,张居正通过和大太监冯保的“相互利用”,完成了皇室和外廷在财政上的分灶吃饭。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当中,这算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

更多文章

  • 明初才子被腰斩,表面看是受别人牵连,可事实上却暗含朱元璋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为何斩才子,朱元璋腰斩高启原因,明朝逃过朱元璋的人

    当时,苏州的前任知府陈宁,对待百姓极为苛刻。魏观到任之后,大力革除了之前的施政弊端。史书上对其记载是:“以明教化,正风俗为治”,因此魏观也深受百姓爱戴。等到了民心安定之后,魏观又开始了大力修建城市,疏浚改道,使深受战乱之祸的苏州城,重新散发出了勃勃生机。此后不久,魏观又自作主张,重修了之前张士诚作为

  • 蒙古骑兵虽然牛,但有一点比不过朱元璋的军队,所以注定要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蒙古骑兵,蒙古骑兵为什么被朱元璋秒杀,朱元璋对蒙古骑兵的评价

    当时的蒙古汗国接连出现了两位雄才大略的领袖,旋风一般的蒙古骑兵们打下了大大的疆土,版图横跨欧亚大陆。在当时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像样的对手,就连牛气冲天的条顿骑士团,在蒙古骑兵面前都吃了瘪。在瓦尔斯塔特这场决战中,奥斯特恩率领的条顿骑士团与波兰公爵苏里拉斯夫组成的联军,被蒙古骑兵摧枯拉朽一般击败。此

  • 明朝皇帝寿命都不长,有人认为与朱棣有关,真是他遗传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皇帝全是朱棣一脉么,朱棣有什么遗传疾病,明朝皇帝最短命的原因

    据历史资料来看,那时候的天启皇帝只活了二十三年。而正德去世的时候也不过是三十一岁左右。与皇帝不同的是,那时候的臣子们寿命却都很长。到了明中期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已经头发花白了,约有五十了。虽然那时候大家平均寿命都不太长,但是这二三十岁就去世还是让人有些疑惑。再看看清朝时的皇帝,大部分寿命都是比较长的,

  • 原创你知道明代太监一天的日常消费有多少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代最有钱的太监,明代太监群体的生活,明代太监手里拿什么

    明代宦官人数,最多时不过两万有余,而常在一万五到一万五千之间。较之洪武年间百人之数,已经高出百倍。随着宦官人数的增加,内官所需的巾、帽、靴及合用纻丝纱罗皮张等材料耗费极大。成化年间,工部奏:“巾帽局内侍所须纻纱罗等料银,岁约二十余万两。教前此奢极矣。”弘治年间,“又益十万,不足”。在正德初年,“尚止

  • 名曰天枝,实为弃物?浅析明朝靖江王对广西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广西靖江王陵考古发现,明朝靖江王,靖江王在明朝为何特殊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确立了以南京为中心,皇子藩王辐射全国各地的统治。而那些功臣的权力被逐渐分散以至消耗殆尽,大明江山只有一个姓——“朱”。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南京举行了盛大的封藩仪式,颁布了延续大明二百多年的封藩宗亲制度。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长子朱标以及早夭的二十六子外,一共有二十五人被封

  • 明末乱世,阉党和东林党谁对明朝的破坏力更大?谁更加可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阉党对明朝的贡献,明朝阉党是如何兴起的,明朝四大阉党

    不论是所谓的“阉党”也好,是东林党也罢,放到晚明之时,他们无一不是明朝的破坏者和掘墓者。可是倘若一定要让他们分出一个高下的话,那么显然,东林党比阉党要更可恶,或者说东林党对明朝具有更强的破坏力,他们掘墓也更绝、更彻底。既然说到了阉党,那便不得不说魏忠贤。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朱由校虽说能力一般,但是用

  • 明朝后期到底有多荒唐?政权竟然能被一个太监和一个宫女掌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后期有多腐败,明朝后期的三个势力,明朝历史中的政治体制

    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允文允武,并日月而常新。楹联是说,魏忠贤是天地之间顶神圣的人物,能文能武就跟太阳、月亮 一样,永放光芒。结果,魏忠贤根本不识字,至于其中的意思,他就更是不明白了。说起魏忠贤,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朝的大太监,再有,就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厂。其实,魏忠贤出身贫苦

  • 南宋为何困守崖山而不去台湾、海南或东南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崖山之后南宋人去哪里了,南宋崖山之战细节,南宋末年崖山最后一战

    这时候的南宋,孤军被困于广东江门的崖山。崖山是扼守珠江入海水系银洲湖入海口的一个岛屿,与另一个岛屿汤瓶山遥遥相对,所以这里的入海口又叫做崖门。自从1276年南宋行在临安被元军攻破,元军从浙江到福建、广州一路追击南宋残军。宋朝君臣最终溃退到了崖山。宋元两军在崖山对峙。元军20000余人,战船400艘。

  • 原创明朝人都穿什么?冬天也穿貂,夏天还有小背心,可以和汉服媲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夏天穿的服饰,正宗的明朝服装,明朝服饰与汉服有何区别

    如果回到明朝:你会看到的什么穿衣打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服饰也开始变得渐渐多了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且不说五花八门,但也有一些我们说不出的另类。随着大家越来越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也渐渐被大家熟知,而我们也越来越喜欢我们古代的服饰,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与爱惜。现在在大街上也常

  • 南明系列政权的种种自我表现,遗憾地说明:大明王朝确实重建无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明算不算正统王朝,南明会成为大明帝国吗,南明风云

    于是,先后出现了由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统称为南明政权。这系列南明政权,都是为了重建大明王朝,做出过努力,但都没能成功,其原因何在?一、福王政权:奢求外力,缺大局观;图谋私欲,回天乏术。1、欲借清军“杀贼”,重建大明。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推翻大明中央政权后,明朝的陪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