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初才子被腰斩,表面看是受别人牵连,可事实上却暗含朱元璋深意

明初才子被腰斩,表面看是受别人牵连,可事实上却暗含朱元璋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77 更新时间:2024/1/21 19:31:16

当时,苏州的前任知府陈宁,对待百姓极为苛刻。魏观到任之后,大力革除了之前的施政弊端。史书上对其记载是:“以明教化,正风俗为治”,因此魏观也深受百姓爱戴。等到了民心安定之后,魏观又开始了大力修建城市,疏浚改道,使深受战乱之祸的苏州城,重新散发出了勃勃生机。

此后不久,魏观又自作主张,重修了之前张士诚作为宫殿使用的苏州府。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是因为这个举动,给他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我们都知道,张士诚当时是朱元璋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元朝末年,没少和朱元璋作对。当年为了攻破苏州城,朱元璋可着实费了好大的力气,为此朱元璋狠的是咬牙切齿。

这魏观修建张士诚的宫殿,本来是打算当做新的苏州府治。这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好事,属于“废物利用”。可是在朱元璋派出窥伺官员的探子眼里,这就意味着是邀功请赏的大好时机。于是,朱元璋就听到了这样的汇报:苏州知府魏观,大力修建张士诚遗留建筑,似乎有谋反之意。性格多疑的朱元璋听到了这样的汇报,当然心中不爽,就这样,魏观的“好心”,却让自己的丢了命,还连累了自己的族人和朋友。高,便是其中之一。

这件案子,从表面上来看,高启被腰斩,只不过是受到了魏观的连累,可事实上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在高启头上,早就悬了一把利剑,只不过魏观的案子,刚好有了一个掉下来的时机而已。

苏州城在南之后,便逐步成为了繁花似锦之地,经济、化方面都十分发达,因此诞生了许多才子佳人,这其中就包括了元末明初的高启。在其16岁时,他的大名便传遍了苏州城内。许多名人志士,都十分仰慕高启的才华,愿意和他交往。而高启的理想,也和天下名士一样:一是所学才华能为世所用,建立不平凡的功绩,二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潇洒的出尘遁世,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可惜,他的这种理想,在元末乱世当中,犹如天方夜谭。唯一的好处,便是张士诚当时还算礼贤下士,让他早年有了安稳的生活。

在25岁的时候,高启开始到杭州、绍兴一带游历,这里是张士诚、朱元璋和元朝军队征战割据的地方,他所到之处,满目疮痍,百姓也民不聊生。这样的局面,给了高启很大的触动,在他看来,那些高举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四处征战的军队,眼睛里根本就没有百姓。就这样,高启日益厌倦了世俗繁嚣的生活。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了新政权,广纳天下名士,修撰《元史》,高启也在征召之列。高启对此并没有排斥,不过在修撰完之后,高启便婉拒了朱元璋授予的户部右侍郎一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当年和朱元璋大肆打压江南名士有关。这一婉拒不要紧,小心眼的朱元璋,便生出了许多想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他拒绝自己,是不是对大明朝有了二心了?看来将来有机会,还是把他杀了为好啊!

凑巧的是,没过多久,魏观案发生,魏观、高启二人共赴黄泉。因此,表面上看,高启是受到了魏观的牵连,可实际上,这里暗含了朱元璋的深意:朕知道你们江南士子都很有才华,可在大明的国土上,你们是龙要盘着,是虎要卧着,乖乖听朕的话,否则,必定严惩不贷。

更多文章

  • 蒙古骑兵虽然牛,但有一点比不过朱元璋的军队,所以注定要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蒙古骑兵,蒙古骑兵为什么被朱元璋秒杀,朱元璋对蒙古骑兵的评价

    当时的蒙古汗国接连出现了两位雄才大略的领袖,旋风一般的蒙古骑兵们打下了大大的疆土,版图横跨欧亚大陆。在当时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像样的对手,就连牛气冲天的条顿骑士团,在蒙古骑兵面前都吃了瘪。在瓦尔斯塔特这场决战中,奥斯特恩率领的条顿骑士团与波兰公爵苏里拉斯夫组成的联军,被蒙古骑兵摧枯拉朽一般击败。此

  • 明朝皇帝寿命都不长,有人认为与朱棣有关,真是他遗传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皇帝全是朱棣一脉么,朱棣有什么遗传疾病,明朝皇帝最短命的原因

    据历史资料来看,那时候的天启皇帝只活了二十三年。而正德去世的时候也不过是三十一岁左右。与皇帝不同的是,那时候的臣子们寿命却都很长。到了明中期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已经头发花白了,约有五十了。虽然那时候大家平均寿命都不太长,但是这二三十岁就去世还是让人有些疑惑。再看看清朝时的皇帝,大部分寿命都是比较长的,

  • 原创你知道明代太监一天的日常消费有多少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代最有钱的太监,明代太监群体的生活,明代太监手里拿什么

    明代宦官人数,最多时不过两万有余,而常在一万五到一万五千之间。较之洪武年间百人之数,已经高出百倍。随着宦官人数的增加,内官所需的巾、帽、靴及合用纻丝纱罗皮张等材料耗费极大。成化年间,工部奏:“巾帽局内侍所须纻纱罗等料银,岁约二十余万两。教前此奢极矣。”弘治年间,“又益十万,不足”。在正德初年,“尚止

  • 名曰天枝,实为弃物?浅析明朝靖江王对广西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广西靖江王陵考古发现,明朝靖江王,靖江王在明朝为何特殊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确立了以南京为中心,皇子藩王辐射全国各地的统治。而那些功臣的权力被逐渐分散以至消耗殆尽,大明江山只有一个姓——“朱”。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南京举行了盛大的封藩仪式,颁布了延续大明二百多年的封藩宗亲制度。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长子朱标以及早夭的二十六子外,一共有二十五人被封

  • 明末乱世,阉党和东林党谁对明朝的破坏力更大?谁更加可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阉党对明朝的贡献,明朝阉党是如何兴起的,明朝四大阉党

    不论是所谓的“阉党”也好,是东林党也罢,放到晚明之时,他们无一不是明朝的破坏者和掘墓者。可是倘若一定要让他们分出一个高下的话,那么显然,东林党比阉党要更可恶,或者说东林党对明朝具有更强的破坏力,他们掘墓也更绝、更彻底。既然说到了阉党,那便不得不说魏忠贤。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朱由校虽说能力一般,但是用

  • 明朝后期到底有多荒唐?政权竟然能被一个太监和一个宫女掌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后期有多腐败,明朝后期的三个势力,明朝历史中的政治体制

    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允文允武,并日月而常新。楹联是说,魏忠贤是天地之间顶神圣的人物,能文能武就跟太阳、月亮 一样,永放光芒。结果,魏忠贤根本不识字,至于其中的意思,他就更是不明白了。说起魏忠贤,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朝的大太监,再有,就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厂。其实,魏忠贤出身贫苦

  • 南宋为何困守崖山而不去台湾、海南或东南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崖山之后南宋人去哪里了,南宋崖山之战细节,南宋末年崖山最后一战

    这时候的南宋,孤军被困于广东江门的崖山。崖山是扼守珠江入海水系银洲湖入海口的一个岛屿,与另一个岛屿汤瓶山遥遥相对,所以这里的入海口又叫做崖门。自从1276年南宋行在临安被元军攻破,元军从浙江到福建、广州一路追击南宋残军。宋朝君臣最终溃退到了崖山。宋元两军在崖山对峙。元军20000余人,战船400艘。

  • 原创明朝人都穿什么?冬天也穿貂,夏天还有小背心,可以和汉服媲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夏天穿的服饰,正宗的明朝服装,明朝服饰与汉服有何区别

    如果回到明朝:你会看到的什么穿衣打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服饰也开始变得渐渐多了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且不说五花八门,但也有一些我们说不出的另类。随着大家越来越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也渐渐被大家熟知,而我们也越来越喜欢我们古代的服饰,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与爱惜。现在在大街上也常

  • 南明系列政权的种种自我表现,遗憾地说明:大明王朝确实重建无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明算不算正统王朝,南明会成为大明帝国吗,南明风云

    于是,先后出现了由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统称为南明政权。这系列南明政权,都是为了重建大明王朝,做出过努力,但都没能成功,其原因何在?一、福王政权:奢求外力,缺大局观;图谋私欲,回天乏术。1、欲借清军“杀贼”,重建大明。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推翻大明中央政权后,明朝的陪都南

  • 明末三大疑案,为何被称明朝衰落的开始?原因令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一,梃击案明代,与以往的朝代相同,继承制度延续立嫡,若无嫡子则立长。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竞争和非议,但是也总有意外发生。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一个长子,叫做朱常洛,本该被立为太子,可他的生母只是个宫女,父母之间并没有感情,所以连带着孩子也不被皇帝喜欢。当时,朱翊钧最爱郑贵妃,二人生下一子,排行第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