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代十大名将:第一当之无愧,卫青排第二,飞将军李广榜上无名

汉代十大名将:第一当之无愧,卫青排第二,飞将军李广榜上无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23 更新时间:2024/2/9 0:15:02

《幼学琼林》有言:“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名将,但因为他的个人人物性格最终没能得到好结果。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比较强盛的朝代,足以和唐朝媲美,不过建立起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家自然不是一家之力能够完成的。

所需要的是众多有志之士和有才能的人的倾情付出,才能换来一个时代的耀眼。汉朝作为统治了中国长达四百年的朝代,其能人志士自然不在少数,又尤其是军事家、将军更是数不胜数。

汉朝作为一个统一的朝代,自然会想着向外扩张,而扩张所需要的就是将军,在汉朝。其向外扩张的土地就包括了朝鲜、西南夷、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地。扩张这些土地范围所需要的不仅是人力和物力,更重要的还是具有奇才的将军。

很明显,在汉朝,有才能的人有很多。从对汉朝十大名将的排名来看,这十个人都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不过卫青和霍去病无缘第一,飞将军李广都没有进入到前十,汉朝的将星云集程度可想而知。

那么汉朝的这10大著名的将军都有哪些人呢?

韩信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抛开他的情商不说,他在军事上的才能着实是无人能比,不然刘邦也不会对他忍气吞声就为等到自己成为皇帝之后再对韩信动手。韩信被后世誉为“汉初三杰”之一,可见大家对韩信的才能也十分认可。

当初,韩信带着汉军不仅打败了秦国。更是将赵、燕、齐三国都掌握在手中,更是创造了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的神话故事。只是韩信因为在齐国当了王最终被刘邦猜忌,最终丢失了性命,将原本的前途无量变成了一个悲剧。

第二则是卫青,卫青是汉武帝手下的名将。在汉武帝时期,他多次为国出征,不仅将经常来犯的匈奴打到了阴山以北,更是将长久流失在外的河套平原收回汉朝。卫青和霍去病联手将匈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十分显赫的功劳。但卫青并不拿自己打下的江山来炫耀,反而一直十分谦逊,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大将军。

第三是霍去病,霍去病和卫青同处一个时代,是卫青的外甥。从小霍去病就有强烈的将军梦,所以霍去病也总是跟在卫青身边学习打磨,在霍去病17岁的时候他就能带兵打仗,并取得头等功劳,成了冠军侯不说,两年后又担任起来骠骑将军,其成就很快就要超过卫青。在他做主将的时候,他成功将河西走廊夺回来,甚至给了匈奴重创,不过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厉害的任务只24岁就去世了,没有留在世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四是刘秀,刘秀是汉光帝,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个皇帝,却忽视了他曾经将军的身份。在东汉建立以前,他就曾带着军队到处征战,且还击败了王莽。直到东汉成立,他才停止了外出征战,不过他还是会亲自制定全国战略。

第五是吴汉,吴汉是随着刘秀打天下的功臣,也是东汉的开国功臣,其身份和韩信差不多。但他比韩信要多一些谨慎,帮助刘秀打败诸多势力一统天下,战功赫赫,其为人也总是淡定自若、临危不乱的存在。

第六是周亚夫,周亚夫的时代在汉文帝时期,虽然他只是一个人,但对于汉朝的发展却起了关键性作用。作为汉朝的将军,周亚夫非常尽心尽力,治军严谨。与此同时,他更是要利用手下的这一批士兵去抵御匈奴的入侵。等到汉景帝上台,国内爆发了七国之乱,还是周亚夫负责将其平定的,而周亚夫却含冤入狱,绝食自尽,十分凄凉。

第七是赵充国,赵充国在游牧民上很有研究,所以他在和匈奴人打仗的时候就很容易掌握他们的特点以及弱点。正是因为他对匈奴的了解,才让匈奴看到他就准备停战。而后,赵充国平定了西羌之乱,这为后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斗争经验。

第八是班超,班超一开始是一个文学弟子,但他更想做一个从戎的将军。所以他果断放弃了现在的安稳生活,准备去战场上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后他确实也凭借自身的能力让西域安稳了三十年,所有叛乱都被他轻松摆平。

第九是窦宪,窦宪因刺杀刘畅被捕。后申请去战场击退匈奴将功折罪,可惜的是他确实在战场上有所作为,却因为权力野心爆棚,最终难逃一死。排在第十的是马援,马援为刘秀的江山付出了许多心血。他东征西讨,平定多地战乱,马革裹尸就是关于他的历史典故。

结语

来自汉朝的惊才艳艳的军事家数不胜数,连飞将军李广都没有被包括在内,这足以说明一个国家的强盛绝对离不开名臣名将的拼死拼活,而这些名将也确实值得我们敬仰。

参考资料:《幼学琼林》

更多文章

  • 刘备到底发现了什么?临死前都不忘提醒诸葛亮,要小心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临死对诸葛亮说马谡的话,谁临死前告诉诸葛亮马谡不得重用,刘备死前为什么说马谡不可重用

    于是黄元便趁如今成都空虚,起兵谋反要直取成都。亏得此刻杨洪找到太子刘禅分析当前形势,刘禅毅然决定,派出自己的太子亲兵,算是平息了黄元反叛,让蜀汉避免了灭顶之灾。但此刻的刘备和诸葛亮却根本不知此事,刘备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但哪料君臣说完此事后,刘备却突然在生命垂危之时,告知诸葛亮:马谡其

  • 庞统临死前对刘备讲:你被诸葛亮给骗了?蜀汉败亡就在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统临死前道出刘备一个秘密,庞统投靠刘备完整版,庞统死前对刘备说诸葛亮骗了他

    刘备集团从211年入蜀到219年关羽失荆州,刘备集团的实力在短时内出现巨大滑坡。尤其是荆州关羽的阵亡,对于刘备和后来刘备所建立的蜀汉,都是一个刘备集团在三国斗争中失败的一个序章。蜀汉最终覆灭的根本原因说法多且不一,《三国演义》描绘了“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将其中一个原因归为刘备被诸葛亮骗了。说到被诸葛亮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分别取4个大气名字,中国至今还在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霍去病攻下的四个名城,霍去病打下的四座重镇,汉代名将霍去病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霍去病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他的英勇事迹也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将领们为国争光。霍去病在河西之战中,成功的斩获敌首几千级,并且也擒获了浑邪王子。在这场战斗之中,霍去病带领的军队几乎没有任何损失,非常令人惊讶。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分别取4个大气名字,中国至今还在受益。公元121年

  • 为何天下无敌的三国武将大多死于弓箭,武力是否被夸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谁的箭术最好,三国五大神箭手谁的箭术最强,三国弓箭

    接下来就由谷城浅说历史为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为何万人敌的武将常死于弓箭,是实力不济还是别的原因。箭下亡魂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在三国历史中死于箭下的猛将,首当其冲的就是魏国大将张辽,当时曹丕率军三次讨伐东吴,张辽就是其中大将,在与丁奉交战时不幸被弓箭射中腰部,最终死于许昌。令人可笑的就是神射手黄忠也

  • 《隆中对》虽好但是否真的完美无缺?是诸葛亮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隐居隆中,历史上真有隆中对吗,隆中对时诸葛亮为刘备筹谋了什么

    纵观三国历史,蜀汉帝国能有如此成就都离不开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计策,当时的刘备寄人篱下,只有区区新野小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成功平定巴蜀汉中和半个荆州与北魏曹操和东吴孙权分庭抗衡。从战略角度出发《隆中对》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统一天下匡扶汉室,可是最终结局却不尽人意,到底是《隆中对》计策出了问题还是别的

  • 得军心才能打胜仗,跟诸葛亮学如何才能得军心!换位思考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大破魏兵感悟,诸葛亮用兵策略,诸葛亮用兵技巧口诀

    一、对手是司马懿,自己军中又有八万人面临退役魏军中,司马懿已亲率大军直奔祁山了,而此刻,诸葛亮的营中,将领们还在为一件事情费尽了口舌。眼看着魏军三十余万大军连营数里,气势磅礴,而己方却有八万士兵面临退役!将领纷纷向诸葛亮进言,延迟这八万老兵退役,等打完这一仗再好好犒劳他们。这种言论看似大义凛然,被迫

  • 刘邦称帝后,为避免父亲下跪,想了一招被后世沿用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称帝到死多少年,刘邦在称帝后有什么历史事件,刘邦为什么50岁后称帝

    封建时期,皇帝是九五至尊,就算是长辈见到皇帝也需要行礼参拜。尽管这合乎君臣之礼,但是却始终有些不妥。这条“任何人见到天子都必须下跪的礼仪”在汉朝初期被废止,作出这个举动的人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刘邦称帝后,为避免父亲下跪,想了一招被后世沿用2000年。大多数人对于刘邦的印象都来源于《史记》,

  • 秦始皇为何49岁就死了?他生前爱吃的“元水”,史书都不好下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为啥49岁就死,秦始皇一生的真实事件,秦始皇死在河北为啥要葬在陕西

    秦始皇,名嬴政,22岁亲理朝政后,短短17年时间统一六国,在李白的诗中是这样形容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在秦始皇的领导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度量衡、建造长城、铸造兵器、为了保证军姿运送及时修建铁路,种种来看秦始皇的成功并非是偶然,而是实力使然。但除了这些外,秦始

  • 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杀华佗?后汉书揭露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杀华佗,曹操历史上杀华佗了吗,正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华佗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在说明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件事情,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或者从头调查才行,否则得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事实。其实,这就和正如易中天所说“历史人物有文学形象,也有历史形象”是一样的。易中天讲三国故事从来都是用一种从历史中剖析人性的方式讲,引起人们很多

  • 洛阳出土一把汉尺,揭开关羽“身长九尺”的身高,放如今是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身长九尺现实身长多少,历史上真正的关羽身高,关羽身高九尺放到现在有多高

    阅读历史书籍就会发现古人动不动就说七尺男儿,而当今社会,很多人对于这个“七尺”都没有概念,不知道所谓的七尺男儿究竟有多高。其实,如果要用现代的单位去计算七尺,应该是2.3米。而《三国演义》中说关羽身长九尺,大概就是在三米。很显然,古人的尺子与如今的不一样。洛阳出土一把汉尺,揭开关羽“身长九尺”的身高